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這是老君勸人,先從避過做起。凡要做長壽之人,必須遠絕了過錯。就像人避水,怕被水淹死;避火怕被火燒死一樣。只要之前犯過錯,痛改前非,不要再犯;如果沒有什麼過錯,就要把有過錯的人當自己的老師,不要去犯。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這就是老君給我們教的辦法,凡要做一件事,先要想一想,是否合道,這就是趨吉的關鍵之處;如果這件事不合道,就不要去做,這就是避禍的關鍵。
不履邪徑。
腳踏叫做履,邪徑是偏僻小路,這個比喻為做苟且偷生之事。善人放正了心,便件件事都要做得正經的,一個要是敷衍了事,做不正當的事,就要考慮,天下女人是我的姐妹,天下男子是我的兄弟,怎麼能傷害自己兄弟姐妹的事?要是能這樣考慮,一個人也就不敢做邪門歪道的事了。
不欺暗室。
欺是欺騙,暗是隱瞞。善人心性率真,做事真誠,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去做自欺欺人的事。沒有人的時候,也像很多雙眼睛看著一樣,謹慎行事,做事光明正大,樸實善良。
《太上感應篇》給我們指出了我們不能做的事,也就是說這些我們能避開,就至少保護了自己在受到苦難的時候,還能依然挺過去不被折損。
前段時間,好多地方出現了大風,我們家這邊更厲害。風吹得那麼大一顆樹東倒西歪,我當時就很擔心這樹會不會倒下來。突然也理解了《禮記》這本書中的內容,《禮記》中講,"禮"就像樹的皮一樣,能夠保護樹心不被傷害。
其中所講得讓我們避開的這幾點,也就像一層層樹皮,為了保護我們柔軟的心不被傷害。我們和別人剛接觸的時候,都是用一片赤誠的心對待別人,但是,在一次次被別人的漠視和傷害中,變得堅硬起來。其實,柔軟而赤誠的心,永遠不變,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而變得不近人情而已。
按照《太上感應篇》裡面的內容,去嚴格要求自己,我們就會既可以讓自己內心柔軟,又可以保護自己不被傷害。我最近就一直在讀,發現裡面的內容,朗朗上口,容易背誦。感覺就像自己人生路上的明燈,讓我知道路怎麼走下去,所以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