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圖說》48:所謂善人

2021-02-19 岐黃聖賢智慧

大家好!歡迎來到《岐黃聖賢智慧》公益學習平臺。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開課啦!歡迎海內外家人一起來學習。每天一課,共計213課。每一課閱讀、朗誦的時間大概5-9分鐘,適合的學習群體和場景:

1、個人學習讀誦

2、家庭學習:家長帶孩子一起朗讀學習

3、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主管帶領團隊一起共修學習:比如每天的例行早課,一日之計在於晨,短短幾分鐘的朗讀學習,讓我們以最好的狀態進入當天的學習工作當中。

宋 • 李昌齡    著

清 • 黃正元    注

   清 • 毛金蘭    增補

  任琳  寧志榮   主編

《太上感應篇》全文讀誦視頻

⬇點擊下文查看《太上感應篇》原文⬇

太上感應篇(注音全文)

【註解】

承上文所述,凡是積德行善之道就可以勇於施行,至少不為自身的行為後悔,這樣才稱得上是善人。善人胸懷坦蕩,與日月相映。和那種勢利小人有天壤rǎnɡ之別,善人升天堂,惡人下地獄。

【案例】

元代末年,儲chǔ紹shào衣信奉力行《感應篇》,刻印成書,廣為傳播,儲將每句各編彈詞,連家庭婦女也能理解領會。當時,軍閥fá混戰,各霸bà一方。陳友諒少年時貧窮無賴lài,儲紹衣曾經周濟過他。後來,友諒起兵,佔領了湖廣諸郡jùn,立大漢國,自稱帝王。友諒感激儲公舊恩,下詔zhào請公,公辭不往見。友諒屢lǚ次賜cì公金銀珠寶,公不敢推辭,全部收藏起來,再用這些財寶接濟貧民。自家柴米不繼,也不肯動用所賜財寶。明太祖朱元璋zhānɡ削xuē平諸亂,當了皇帝之後,訪求天下隱士善人,朝臣爭相舉薦儲公,公至京。太祖問:「你以為何事最快樂?」公曰:「臣草民百姓,幸逢太平盛世,自食其力,行善濟貧,並以善教導子孫,除此之外不知其它快樂。」太祖又問:「陳友諒竊qiè位時,公不入其黨,友諒尊禮備至,可見行善之人,連惡人也能感動,可見『善』才是寶,公可謂國寶矣。」御筆親書「為國之寶」四字賞賜,另賜文物,專車送歸,帝命有司按月供給糧食和肉等,讓其安度餘年。加封其子為雲南布政司之顯官,孫子入京城太學讀書,待學有所成,再量材授給官職。儲紹衣積德行善,世人皆知,明太祖旌jīnɡ表善人,天下敬重。

點擊進入打卡小程序

在打卡小程序裡,您可以對照著文字朗讀並錄製下來,也可以拍照、拍視頻上傳,還可以在裡邊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我們強烈建議您早晚各讀誦一遍,並且思考以下問題:
早課思考:
1、通過今天課程中的教誨、案例的啟迪,我之前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我應如何改正?具體從哪裡做起?
2、我有哪些地方之前做的好?怎麼樣可以做的更好?我可以引導其他人一起來做嗎?
晚課思考:
1、今天我有哪些事情做的不好?有哪些不好的念頭和情緒?我如何改正?具體從哪裡做起?
2、今天我有哪些事情做的好?有哪些好的念頭?引導自己時刻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鼓勵自己善的念頭和言行舉止,改掉自己惡的念頭和言行舉止。

如此堅持半年,遇見更加美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美滿的家庭,打造內外兼修的優秀團隊!

中醫公益學習班學員可以不填寫報名表,直接與知音老師聯繫第一步:關注我們《岐黃聖賢智慧》公眾號,我們從5月28日起開始每天連載學習內容。第三步:添加知音老師微信號pxjk5678 備註:申請加入《太上感應篇圖說》課程親子組或者成人組,老師將邀請您加入微信學習群。

點擊學習打卡視頻教程

關於《太上感應篇圖說》共修課程介紹及報名:

學習倡議:《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開始招生啦!

關於中醫公益學習班介紹及報名:

我們一起來學中醫吧,每天學習打卡,依次進階,純公益哦!

關於中醫公益學習班有關問題和建議的答覆:

關於中醫公益學習班有關問題和建議的回覆

 

溫馨提示:

轉載請註明作者、註明出處,學習資料來源於網絡,分享學習資料僅用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發轉載不可用於謀利。如果大家覺得受益,請在學習完之後點擊下方的「在看「和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關注公眾號,傳播正能量

相關焦點

  • 《太上感應篇圖說》73:擾亂國政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每天一課,共計213課。宋 • 李昌齡    著清 • 黃正元    注   清 • 毛金蘭    增補  任琳  寧志榮   主編《太上感應篇
  • 《太上感應篇圖說》147: 鬥合爭訟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每天一課,共計213課。每一課閱讀、朗誦的時間大概5-9分鐘,適合的學習群體和場景:3、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主管帶領團隊一起共修學習:比如每天的例行早課,一日之計在於晨,短短幾分鐘的朗讀學習,讓我們以最好的狀態進入當天的學習工作當中。
  • 《太上感應篇圖說》183: 違逆上命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每天一課,共計213課。每一課閱讀、朗誦的時間大概5-9分鐘,適合的學習群體和場景:3、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主管帶領團隊一起共修學習:比如每天的例行早課,一日之計在於晨,短短幾分鐘的朗讀學習,讓我們以最好的狀態進入當天的學習工作當中。
  • 虛靖天師推薦的好書——《太上感應篇》
    《太上感應篇》又稱《感應篇》,在道教典籍中這一部經書篇幅雖短,但知名度卻並不亞於《道德經》的道經。北宋末年被宋徽宗賜封為虛靜先生的正一道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曾為《太上感應篇》作頌,其頌文曰:「人之一性,湛然圓寂。涉境對動,種種皆妄。一念失正,即是地獄。敬誦斯文,發立汗下。煨燼心火,馴服氣馬。既以自鏡,且告來者」。
  • 經典共讀:《太上感應篇》(中英對照)(一)
    《太上感應篇》是道教經典中流傳很廣的一部,相傳為老子所作。全文系統講述了善惡報應的因果原理,數千年來在社會各階層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也對建設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意義。很多大德老師都對《太上感應篇》做了精闢的注釋和講解,來幫助更多人理解這部經典,也有老師將它翻譯成外語。
  • 三十代天師虛靖天師推薦的好書《太上感應篇》
    在道教典籍中,有一部篇幅雖短,但知名度卻並不亞於《道德經》的道經,它就是《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又稱《感應篇》。北宋末年被宋徽宗賜封為虛靜先生的正一道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曾為《太上感應篇》作頌,其頌文曰:「人之一性,湛然圓寂。涉境對動,種種皆妄。一念失正,即是地獄。敬誦斯文,發立汗下。煨燼心火,馴服氣馬。既以自鏡,且告來者」。
  • 《太上感應篇》的現實意義
    《太上感應篇》作為一本道德行為手冊,加之其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提倡,更是對當今創和諧社會的實踐與完成有積極明確的指導作用。  《太上感應篇》,又稱《感應篇》,它成書於我國北宋末年,其作者李昌齡。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僅1274個字。該道經由道教基本理念、封建倫理道德規範、善惡報應說這三大素材結合而成,是三教合流較為成熟的產物。
  • 《太上感應篇》: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功累德,慈心於物
    善人放正了心,便件件事都要做得正經的,一個要是敷衍了事,做不正當的事,就要考慮,天下女人是我的姐妹,天下男子是我的兄弟,怎麼能傷害自己兄弟姐妹的事?要是能這樣考慮,一個人也就不敢做邪門歪道的事了。不欺暗室。欺是欺騙,暗是隱瞞。善人心性率真,做事真誠,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去做自欺欺人的事。沒有人的時候,也像很多雙眼睛看著一樣,謹慎行事,做事光明正大,樸實善良。
  • 《太上感應篇圖說》188:越井越灶 跳食跳人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每天一課,共計213課。每一課閱讀、朗誦的時間大概5-9分鐘,適合的學習群體和場景:3、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主管帶領團隊一起共修學習:比如每天的例行早課,一日之計在於晨,短短幾分鐘的朗讀學習,讓我們以最好的狀態進入當天的學習工作當中。
  • 淨空法師: 破迷開悟是因 離苦得樂是果【太上感應篇87】
    古人的文字都非常的含蓄,《感應篇》含蓄的文很少,都是說得非常明顯,但是這兩句話是屬於含蓄,理很深。什麼叫義,什麼叫理,這兩個字,不但是學佛,世間做人也應當要遵守;如果這兩個字沒有了,這個世間決定是亂世。在中國古代寫歷史的人,往往就用這兩個字做標準,符合這個標準的叫治世,所謂天下大治,也就是治國治得很好,社會安定、繁榮,人民的生活過得很幸福。
  • 太上感應篇精華-010
    我們這一念心是不可思議的,老法師講的念波,你是慈祥的念波,對方接受到的就是慈祥的感應,生命的道理水知道,對不對?你對那個水讚嘆它,它結晶體就很漂亮;你對那個水辱罵它,它的結晶體就很醜陋。依報隨著正報轉,這一點都沒錯。
  • 太上感應篇直解(上)
  • 淨空法師:老天不殺悔過的兒郎 彌天大罪一悔便消【太上感應篇49】
    吉兇禍福皆由心造【太上感應篇6】淨空法師: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有一條就下地獄【太上感應篇7】淨空法師:罪業最大的是不孝父母、侮辱三寶【太上感應篇8】淨空法師:認真修行 斷惡修善 破迷開悟【太上感應篇9】淨空法師:天地有司過之神 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太上感應篇10】
  •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六講
    從我們最熟悉的《太上感應篇》開啟我們的讀誦之旅吧。讓我們跟隨蔡禮旭老師,一起去理解一下這本書真正的要義吧。【音頻文】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們上一次講到「太上感應篇」這個經題。
  • 因果教育《太上感應篇》原文及譯文
    點擊👉《太上感應篇》因果教育結緣《感應篇》請到底部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所謂善人。 把前面所說的眾善,都能夠奉行的,才叫做善人。 ●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 對於惡人做壞事,反而說他是對的;對於善人做好事,反而說他不對,這樣的認定是非,就顯得太不允當了啊! ●向背乖宜。 對於惡人,應該要遠避,反而要心向他;對於善人,應該要親近,反而要違背他;這樣的向背,實在是很不適宜啊! ●虐下取功。
  • 難怪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原因在這裡
    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任何事都有相對的一面,我們看到有很多,心地善良單純的人,生活並不吉祥,於是民間就有了,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這種錯誤觀念。佛教文化中常講的一個詞「因果通三世」,凡事有起因,必有結果,絲毫不差,誰也改變不了因果。
  • 【太上感應篇001】圓人說法,無法不圓
    最近有些同修要求我將《太上感應篇》再講一遍,希望送到電視臺去播放,這是一樁好事情。可是再講一遍也要相當長的時間,最近我們在此地,開講的是《華嚴》、《無量壽經》與《地藏經》,這三部經同時講已經就夠多了,再加上一種,感覺得分量太重。所以想來想去,利用早晨這個時間,這半個小時,我們預定兩個月到三個月將這個課程講圓滿。
  • 虔誠力行感應篇,並廣刊流布,本來命中無子的他有了孩子
    一天,梁公閱讀許鶴沙先生所著的《感應篇圖說》,大生歡喜,捐出自己的俸銀,印刷了五百部,用來勸化世人行善。每天早晨,穿戴整齊,焚香禮拜《感應篇》,並虔誠誦讀一遍,然後出堂處理公務。不論酷暑嚴寒,還是乘舟坐車,都一心誦讀,不曾間斷。一個夏天夜裡,梁公坐在院中乘涼,忽然見一個房間裡明亮如白晝,就跑過去查看,原來是他平日持誦的那部《感應篇》放出光輝。
  • 聽高僧法師講《太上感應篇》之二:如何了卻痛苦煩惱?
    我們人活在世上,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煩惱不斷,正所謂沒錢的人有煩惱,有錢的人也很煩惱,這還不作算,並且煩惱好像源源不止,沒完沒了似的,人的一生仿佛都活在痛苦煩惱之中。到底我們有沒有辦法了卻這些痛苦煩惱呢?細讀本文,也許有你想要的答案。
  • 天地無私、因果自種,3冊佳篇3句話,念到做到當下獲福報
    天地無私、因果自種,3冊佳篇3句話,念到做到當下獲福報 | 文 青衫文齋佛家講究不昧因果,不落宿命,天地無私,所謂善惡有報,這就是說,眾生的命運可以自己掌控,可以去改變,積大功德,獲大福報。然而,福報的獲得要有正確的方法和原則。佛陀告訴我們,善良之人必有福報,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