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共讀:《太上感應篇》(中英對照)(一)

2021-02-10 未央的花園

   魯迅先生說:「中國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讀史,有許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太上感應篇》是道教經典中流傳很廣的一部,相傳為老子所作。全文系統講述了善惡報應的因果原理,數千年來在社會各階層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也對建設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意義。

很多大德老師都對《太上感應篇》做了精闢的注釋和講解,來幫助更多人理解這部經典,也有老師將它翻譯成外語。

學外語的朋友都知道,在兩種語言互譯的過程中,有些信息無法完全在另一種語言裡呈現出來,所以翻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文化翻譯。但是在翻譯和閱讀過程中,譯者和讀者更能深入理解原文,體會語言文字之美,感悟智慧的跨越時空之妙,這也是有益而有趣的學習體驗。

我對《太上感應篇》熟能成誦,也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從中獲益良多,所以我帶著感恩之心分享這部經典。除了白話註解,我也增加了英文翻譯,譯文選用湛琨女士的翻譯,以期和更多朋友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太上感應篇

Tractate of the Supreme One on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太上,是對老子的尊稱。老子(約前561-前467年),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亦稱老君,老子道君,李伯陽,李老君等。春秋後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先後做過周代後期的館藏吏和柱史,學識淵博,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據《道藏》記載,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守關官員尹喜遠遠看見一團紫氣滾滾而來,知有高人來到,遂虔誠恭請,老子作五千言贈送尹喜,《道德經》自此問世。老子與孔子為同時代人,年長孔子十幾歲,孔子嘗往問禮。

「感」喻為種植,是因;「應」喻為開花結果,是果。《太上感應篇》是太上教化世人改惡行善的經典,書中告誡人們善惡有報,善惡之因感召福禍之果。人慾避兇禍,須諸惡莫做,斷惡緣,除惡因,從而避禍免難;人慾趨吉,須眾善奉行,造善緣,種善因,進而福報現前,吉祥如意。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Tractate of Supreme One on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Disasters and blessings are always indefinite, they are caused by the person himself.

      太上說:「人的禍福,本來就沒有一定的門路,全都是自己招來的!」

 善與不善之別只在一個念頭,一次行動之中,久之,就有善人和惡人的區別了。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吉兇禍福,皆由心造。因此,太上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是在提醒世人要時刻警惕自己的起心動念,若有絲毫差錯,禍福的果報就天差地別了。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The effects of good and evil are like the shadows following the person.

善惡的報應,如同影子跟著身體一樣,人到哪裡,影子就跟隨到哪裡。

俗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造善因,必定得善果;造惡因,必定得苦果。

參考書目:

《太上感應篇》屈增民  秦東魁 編著 中國致公出版社(2016)

《太上感應篇圖解》    福慧文化系列叢書

相關焦點

  • 《太上感應篇圖說》48:所謂善人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開課啦!歡迎海內外家人一起來學習。每天一課,共計213課。宋 • 李昌齡    著清 • 黃正元    注   清 • 毛金蘭    增補  任琳  寧志榮   主編《太上感應篇
  • 《太上感應篇》的現實意義
    現實意義  《太上感應篇》作為一部道教經典,它所闡揚的入世行善以求長生乃至成仙的理論
  • 《太上感應篇圖說》73:擾亂國政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每天一課,共計213課。宋 • 李昌齡    著清 • 黃正元    注   清 • 毛金蘭    增補  任琳  寧志榮   主編《太上感應篇
  • 虛靖天師推薦的好書——《太上感應篇》
    《太上感應篇》又稱《感應篇》,在道教典籍中這一部經書篇幅雖短,但知名度卻並不亞於《道德經》的道經。北宋末年被宋徽宗賜封為虛靜先生的正一道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曾為《太上感應篇》作頌,其頌文曰:「人之一性,湛然圓寂。涉境對動,種種皆妄。一念失正,即是地獄。敬誦斯文,發立汗下。煨燼心火,馴服氣馬。既以自鏡,且告來者」。
  • 太上感應篇精華-010
    我們這一念心是不可思議的,老法師講的念波,你是慈祥的念波,對方接受到的就是慈祥的感應,生命的道理水知道,對不對?你對那個水讚嘆它,它結晶體就很漂亮;你對那個水辱罵它,它的結晶體就很醜陋。依報隨著正報轉,這一點都沒錯。
  • 三十代天師虛靖天師推薦的好書《太上感應篇》
    在道教典籍中,有一部篇幅雖短,但知名度卻並不亞於《道德經》的道經,它就是《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又稱《感應篇》。北宋末年被宋徽宗賜封為虛靜先生的正一道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曾為《太上感應篇》作頌,其頌文曰:「人之一性,湛然圓寂。涉境對動,種種皆妄。一念失正,即是地獄。敬誦斯文,發立汗下。煨燼心火,馴服氣馬。既以自鏡,且告來者」。
  • 淨空法師:老天不殺悔過的兒郎 彌天大罪一悔便消【太上感應篇49】
    吉兇禍福皆由心造【太上感應篇6】淨空法師: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有一條就下地獄【太上感應篇7】淨空法師:罪業最大的是不孝父母、侮辱三寶【太上感應篇8】淨空法師:認真修行 斷惡修善 破迷開悟【太上感應篇9】淨空法師:天地有司過之神 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太上感應篇10】
  • 《太上感應篇圖說》183: 違逆上命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每天一課,共計213課。每一課閱讀、朗誦的時間大概5-9分鐘,適合的學習群體和場景:3、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主管帶領團隊一起共修學習:比如每天的例行早課,一日之計在於晨,短短幾分鐘的朗讀學習,讓我們以最好的狀態進入當天的學習工作當中。
  • 淨空法師: 破迷開悟是因 離苦得樂是果【太上感應篇87】
    1】淨空法師:萬事皆有因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太上感應篇2】淨空法師:積善之家必有餘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太上感應篇3】淨空法師:心想事成的原理 依報隨著正報轉【太上感應篇4】淨空法師:信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太上感應篇5】淨空法師: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吉兇禍福皆由心造【太上感應篇6】
  • 《太上感應篇圖說》147: 鬥合爭訟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每天一課,共計213課。每一課閱讀、朗誦的時間大概5-9分鐘,適合的學習群體和場景:3、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主管帶領團隊一起共修學習:比如每天的例行早課,一日之計在於晨,短短幾分鐘的朗讀學習,讓我們以最好的狀態進入當天的學習工作當中。
  •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六講
    經典帶給了大家無數的啟發,但因創作時代久遠,讀與理解,都有些困難,所以今日起《絲思關愛》關愛平臺將陸續給大家提供一些經典聖書的解讀。       從我們最熟悉的《太上感應篇》開啟我們的讀誦之旅吧。讓我們跟隨蔡禮旭老師,一起去理解一下這本書真正的要義吧。
  • 【太上感應篇001】圓人說法,無法不圓
    最近有些同修要求我將《太上感應篇》再講一遍,希望送到電視臺去播放,這是一樁好事情。可是再講一遍也要相當長的時間,最近我們在此地,開講的是《華嚴》、《無量壽經》與《地藏經》,這三部經同時講已經就夠多了,再加上一種,感覺得分量太重。所以想來想去,利用早晨這個時間,這半個小時,我們預定兩個月到三個月將這個課程講圓滿。
  • 《太上感應篇》: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功累德,慈心於物
    這就是老君給我們教的辦法,凡要做一件事,先要想一想,是否合道,這就是趨吉的關鍵之處;如果這件事不合道,就不要去做,這就是避禍的關鍵。不履邪徑。腳踏叫做履,邪徑是偏僻小路,這個比喻為做苟且偷生之事。善人放正了心,便件件事都要做得正經的,一個要是敷衍了事,做不正當的事,就要考慮,天下女人是我的姐妹,天下男子是我的兄弟,怎麼能傷害自己兄弟姐妹的事?
  • 《太上感應篇圖說》188:越井越灶 跳食跳人
    我們精心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太上感應篇圖說》線上共修課程每天一課,共計213課。每一課閱讀、朗誦的時間大概5-9分鐘,適合的學習群體和場景:3、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主管帶領團隊一起共修學習:比如每天的例行早課,一日之計在於晨,短短幾分鐘的朗讀學習,讓我們以最好的狀態進入當天的學習工作當中。
  • 聽高僧法師講《太上感應篇》之二:如何了卻痛苦煩惱?
    我在網上看到有位高僧法師講《太上感應篇》的演講視頻(網上有這位高僧法師的演講視頻),深有感觸,這算是我到目前為止,學習到的化解痛苦煩惱的最好內容,「沒有之一」。我將其演講的內容進行了梳理,藉由這個機會奉獻給大家。出於敬重,請容許我將這位高僧法師的名姓暫且隱去,畢竟指名道姓確實有些不妥,對於我來說,萬般可捨棄,唯求心安。
  • 太上感應篇直解(上)
  • 中英對照:經典品牌廣告語欣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中英對照:經典品牌廣告語欣賞 2011-10-09 15:23 來源:新浪微博 作者:
  • 中英對照大字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日前,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獨家引入日韓啟蒙書模式,並加入中英對照,彌補國內空缺。此外,詳解國學典故,通過正文所配的白話註解和特別列出的典故出處,完整解讀經典,這也是國內啟蒙書首次採用這樣的方案。內文採用進口瑞典輕型紙,雙色印刷,明朗可愛,保護視力。經典中英對照,保持音韻美和準確,換一個視角讀經典。居然有人在一百多年前就用英文翻譯過《三字經》?
  • 「採終南捷徑,學神仙密法」:讀經典的五層境界
    《太上玄門皈依科儀》中提到:「夫此三寶者,乃天地之樞紐,神仙之根柢。」修道學的是神仙之法,歷代仙真祖師各有成道之路,後學者若想要參悟其中一二,必須要從經典入手。只有參悟祖師垂訓,才可證得自身修行路。經中有云:「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皈依三十六部尊經,是修道者明道德之體、感師真之恩的依憑所在,由此,也就特別強調讀經、學經、用經和證經的多重意義和作用。
  • 十部中國京劇經典劇目中英對照本發布
    張道正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電 (王婧)包括《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將相和》、《四郎探母》在內的十部中國京劇經典劇目中英對照本27日在北京發布。96歲的翻譯大家許淵衝稱這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天」。  作為中國國粹,京劇內涵豐富深奧,唱詞、韻文、唱腔等很難用其他語言表達和體現,這就對海外人士了解和欣賞京劇造成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