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鯨」做空,中國飛鶴回擊!奶粉還安全嗎?

2020-12-22 閨蜜財經

摘要:核心數據增速乏力(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編輯|楚琦

這兩天,國產奶粉飛鶴再一次站上了風口浪尖。

上一次飛鶴受到強烈關注,還是因為湖南假奶粉事件發酵拖累,這一次,情況似乎有點不一樣。

01

事情緣起於昨天(7月8日),知名機構Blue Orca公布了一份64頁的沽空報告,從9個方面指責飛鶴業績存在造假,稱中國飛鶴股價只值5.67港元。

Blue Orca,又稱殺人鯨。名如其司,殺氣十足。曾獵殺過拼多多,引發爭議,還盯上過新秀麗、安踏等知名上市公司

有報導指出,Blue Orca以港股為主戰場,由於Glaucus狙擊民企幾乎百發百中,因此Blue Orca自一推出便備受關注。

就在去年,這頭「殺人鯨」還獵殺過另一本土乳企「澳優乳業」。41頁的報告一出,澳優股價隨即暴跌,並停牌。

今年,「殺人鯨」的目標再次瞄準了在港上市的內地乳企,這一次為中國飛鶴。

在這份針對中國飛鶴的64頁報告裡,核心就是一點:財務造假。主要圍繞幾大方面,其一:物流供應商飛鶴曾強調是獨立第三方,實際上是自己的「小弟」,飛鶴在將產品交給物流供應商時就確認了收入,存在虛增,背後目的不詳。

其二:飛鶴2017年ipo失敗那次的招股書,和2019年成功的招股書部分數據前後矛盾,且差距較大。

其三:第三方數據均顯示,飛鶴對自身收入誇大,Blue Orca認為,飛鶴的實際收入比該公司2018-2019年披露的要少49%。2019年的員工平均工資比同行公布的平均工資低43%。

其四:隱藏運營成本,比如員工人數、銷售費用等,比如飛鶴在招股說明書中聲稱只有5422名全職員工,其中3130名銷售和市場營銷人員。但媒體採訪顯示,飛鶴的董事長稱公司僱傭了5萬名銷售代表。

其五:嚴重低估銷售費用;其六:嚴重高估其他的項目資本支出;其七:懷疑子公司飛鶴(泰來)乳業為一家「幽靈工廠」。

一句話,如果上述指控為真,那麼飛鶴就基本就是「瑞幸」第二。

02

彼時,面對毫無防備的攻擊,瑞幸第一時間站出來闢謠,看起來很無辜。但很快,瑞幸接連被多家做空機構轟炸,最終財務造假徹底曝光,最終退市,董事長陸正耀被罵慘。

這次,中國飛鶴在「殺人鯨」報告發布後當日迅速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強烈否認該 報告中的有關指控,並認為有關指控並不準確及具誤導性。」

次日(7月9日),飛鶴更是針對報告的幾大重點進行了挨個「回擊」,蜜姐看了下,可謂有圖有真相,相比瑞幸來說,力度似乎更大。

比如對於被重點質疑的通過「小弟公司」虛增收入,中國飛鶴明確反駁,說並非報告中指控的存在密切的關聯關係。

對直接送往經銷商的部分產品於交貨時確認收入,但由工廠倉庫往各分倉倉庫之間的物流屬於調撥,並非如沽空報告中所述會直接確認收入。

飛鶴的招股書裡,其對確認收入的描述為「當產品移交物流服務供應商,該等產品的控制權轉移至經銷商時,我們確認收益」。

此外,中國飛鶴還說並未向中國商務部申報過運營數據。因此,該報告中的商務部數據並未提供明確來源或連結,數據可信度存疑。

而員工多少問題,5萬多則是包含了公司經銷商和終端零售店的所有市場服務人員。臨近文末,飛鶴還曬出了自己在各大銀行的接近150億存款。

雙方的隔空對戰,讓我國本土奶粉界一哥的背影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03

是的,你沒看錯,我國的國產奶粉領域,飛鶴已經是老大哥了,而不是蒙牛或者伊利。

雖然其誕生時間早:1962年,但相信大部分蜜友和蜜姐一樣,在5年前,甚至3年前,都並不是很了解這家公司。

57年前飛鶴起步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其官網介紹說:一直專注於中國寶寶體質和母乳營養研究,引領行業開創多種提升奶粉對中國寶寶體質適應性的技術、配方與工藝。

低調了幾十年,2016年。飛鶴以年銷售額68億元成為本土品牌第一。靠什麼?大部分原因是砸錢營銷。

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達到21.39億元、36.61億元和38.48億元,所佔的營收比例分別為36.3%、35.2%和28.0%,雖然這兩年佔比略降,但這一數字並不低。

要知道,2017年至2019年,飛鶴乳業的研發成本分別只有0.15億元、1.09億元和1.71 億元,所佔營收比僅為1%出頭。

而飛鶴官網對自己的定位是:一直專注於中國寶寶體質和母乳營養研究。看到飛鶴每年的研發投入,「研究」二字此時顯得尤為刺眼。

04

眾所周知,三鹿事件後,大家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低到谷底。飛鶴蟄伏了幾年,喊出了「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口號。更是請國際巨星章子怡來代言,大幹一場的野心可見一斑。

請大咖位明星代言無可厚非,但對於「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這句solgan,蜜姐一直感覺不太舒適。

對此飛鶴官網是這麼說的:根據中國寶寶成長曲線合理匹配營養成分。2009年至今,專注母乳研究,建立母乳資料庫,根據母乳數據綜合分析,探尋中國母乳的特點以及中外母乳的差異。設立母乳採樣點,共採集近2000份樣本,與乳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等專業團隊進行合作,制定標準工作流程。

成長曲線中外差異倒還說得通。母乳資料庫方面,撇開這個研究本身價值不談(歡迎專業人士揭秘),近2000份樣本就能代表了中國數千萬寶媽的母乳?蜜姐很懷疑。

有意思的是,在核心的加工生產方面,飛鶴官網對自己的「中國」特色卻著墨不多。

但不得不承認,飛鶴的這一波操作收割了很多用戶。謊言說一萬遍也會變成真理,誰還記得奶源,配方制定,工藝,監管安全,價格這些才是事關奶粉優劣的核心因素呢?

說起價格,蜜姐一位朋友最近倒是沒少吐槽。最開始300出頭,上市後不停漲價,到現在400左右,這是啥節奏?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幾年,飛鶴的營收、毛利潤、淨利潤均同比增速呈下滑狀態,且幾乎都是過半的降速。不知飛鶴的漲價和這些核心數據增速乏力是否有關?

不管咋樣,希望飛鶴能對得起顧客和股民的信任。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相關焦點

  • 飛鶴再發公告曬148億元存款 逐條反駁「殺人鯨」做空指控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飛鶴再發公告曬148億元存款,逐條反駁「殺人鯨」做空指控7月9日,中國飛鶴再次發布公告,對一天前Blue Orca做空報告中的9大疑點進行逐一反擊,並曬出在各家銀行超過148億元的存款數額。
  • 飛鶴遭「殺人鯨」做空!股價一度跳水,公司發緊急聲明澄清
    7月8日,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殺人鯨資本)發布一份針對中國飛鶴(06186.HK)的做空報告,指飛鶴不僅誇大了其嬰兒奶粉的收入,同時還存在虛報數十億美元的運營費用以及誇大數十億美元資本支出等行為,認為該公司每股只值5.67港元。消息發出後,飛鶴股價一度跳水超過8%,隨後迅速反彈。
  • 飛鶴市值千億慘遭兩次做空,世界上最貴的奶粉還能翻盤嗎?
    據搜狐新聞報導,7月8日,被稱為「殺人鯨」的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在其官網發布了一份長達64頁的中國飛鶴奶粉研究報告,稱飛鶴虛構業績,並指出其與瑞幸咖啡業績造假有相同之處同是,虛構業績,有意誇大收入,少報運營成本,如廣告和勞動費用,將員工人數減少了10倍之多。
  • 銷售造假、審計虛假,「奶粉第一股」飛鶴慘遭做空
    文/吳毓楨7月8日,沽空機構Blue Orca(殺人鯨)對外聲稱正做空中國飛鶴,在報告中指出飛鶴存在諸多誇大自身盈利能力的行為,實際數據遠不及。中國飛鶴立即發布公告,反駁該指控,並稱公司2020年上半年營收預計增長40%。
  • 「殺人鯨」做空千億乳業巨頭,股價急跌後爆拉!公司強烈...
    7月8日早盤,曾經做空過安踏體育、新秀麗的沽空機構、被稱為「殺人鯨」的Blue Orca Capital發布了一份針對中國飛鶴(1686.HK)的做空報告,稱「飛鶴的故事更像此前暴雷的Wirecard和瑞幸咖啡」。消息一出,中國飛鶴股價急跌超過8%,隨後股價反彈。
  • 資本市場多空攻防新樣本:飛鶴PK殺人鯨,高增長是「原罪」?丨公司匯
    這一次,是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IMF)中國飛鶴有限公司(下稱飛鶴,6186.HK)與海外做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殺人鯨資本)之間的「較量」。7月8日上午十時許,Blue Orca Capital發布了一份針對飛鶴的做空報告。
  • 一罐300的飛鶴奶粉,真的能「碾壓」進口奶粉嗎?
    01「異軍突起」,飛鶴是「國產良心」還是「做空傳奇」在我們因為「國際巨星」章子怡,以及她那句「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廣告語而熟悉這個品牌之前,飛鶴作為「奶業老字號」,其實已經在行業內深耕了幾十年。2003年,非典來襲,飛鶴的渠道模式也從原來的大經銷商變成扁平化的一級經銷模式,同年還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那時,飛鶴還並未成長為一個「明星企業」,利潤和盈利增長都不突出,甚至還一度在三聚氰胺事件後被「牽連」。直至2013年,飛鶴在美國退市,私有化成功,之後才開啟了「逆襲模式」。在2016—2018財年,飛鶴收入增長了兩倍,稅前利潤增長超過五倍。
  • 一罐300的飛鶴奶粉,真的能「碾壓」進口奶粉嗎?
    01「異軍突起」,飛鶴是「國產良心」還是「做空傳奇」在我們因為「國際巨星」章子怡,以及她那句「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廣告語而熟悉這個品牌之前,飛鶴作為「奶業老字號」,其實已經在行業內深耕了幾十年。那時,飛鶴還並未成長為一個「明星企業」,利潤和盈利增長都不突出,甚至還一度在三聚氰胺事件後被「牽連」。直至2013年,飛鶴在美國退市,私有化成功,之後才開啟了「逆襲模式」。在2016—2018財年,飛鶴收入增長了兩倍,稅前利潤增長超過五倍。
  • 食品周報:飛鶴否認殺人鯨做空指控;麥當勞回應安以軒被外賣燙傷
    1、飛鶴髮布回應殺人鯨做空的詳細公告(公司公告) 針對7月8日的殺人鯨做空報告,飛鶴在7月9日的澄清公告中從10個方面提出反駁,包括物流公司及收入確認、行業資料、運營費用、飛鶴泰來收入及退稅、資本支出、審計範圍、與原生態牧業的關係、現金狀況、納稅記錄及償還貸款。
  • 遭知名機構做空!財務造假?飛鶴到底怎麼了
    曾經的乳品龍頭貝因美不僅一直沒能擺脫持續了四年的業績虧損,同時還曝出與第二大股東合作不順,有董事辭職的消息。千億乳業巨頭飛鶴也正在被Blue Orca二次做空。Blue Orca表示,中國飛鶴聲稱是公司是中國快速成長的、高利潤的嬰兒配方奶粉(IMF)生產商。
  • 飛鶴奶粉到底有沒有「鬼」?業績耀眼,「殺人鯨」提九點質疑
    跟上次的GMT相比,這次做空飛鶴的Blue Orca(殺人鯨資本)更加來勢洶洶,它出具了詳細的數據報告。不過,這次做空依舊沒對飛鶴股價產生實質影響。 2016年以來,飛鶴髮展迅猛,業績好到經常遭到做空機構質疑。這次,Blue Orca和飛鶴到底誰更能站住腳,飛鶴到底有沒有「鬼」?
  • 飛鶴用數據回應做空:半年納稅14億,高端奶粉佔比在66%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GMT第一次做空中國公司,此前這家做空機構還曾沽空過58同城、京東、中國交建、中國中藥、國藥控股、安踏體育等企業,皆為相關行業龍頭公司。長期來看,這些公司並未受做空報告影響,股價表現強勁。
  • 稜鏡丨被做空的飛鶴:起底它的關鍵七年,90後媽媽託起奶粉巨頭
    這一年,進口奶粉也頻頻爆出食品安全問題。 22015年,飛鶴確定「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說法。2016年飛鶴投入5億多用於線上廣告宣傳,平均每天有1000場活動在舉行。 2019年11月和2020年7月,飛鶴乳業(06186.HK)兩度成為做空報告的主角,讓外界開始關注起這家東北奶粉企業的崛起路徑。 第一家做空機構GMT Research質疑飛鶴沒有令人信服的高增長理由,上市籌集資金為還債;最新的做空者Blue Orca Capital則質疑飛鶴虛增收入,低估廣告和人工成本。
  • 飛鶴奶粉成下一個瑞幸咖啡?做空機構曝出其財務造假
    相信大家都對飛鶴奶粉不陌生,一句「更適合中國寶寶的體制」廣告語可謂耳熟能詳。但最近,飛鶴奶粉惹上了不少的麻煩。據相關媒體報導,有機構對飛鶴奶粉做出了一份長達64頁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飛鶴奶粉與瑞幸咖啡一樣有著財務造假的嫌疑,飛鶴奶粉涉嫌誇大營業收入,將運營成本少報了10倍之多,例如在廣告費用和人員工資上。這也是飛鶴上市8個月以來第二次遭到做空了,對此飛鶴也沒有無視。7月9日,飛鶴對這份報告裡面的疑點一一作出了回應。
  • 2019結束了,但奶粉行業這十大事件仍將影響 2020
    作為首家突破百億銷售的中國嬰幼兒奶粉企業與頭部品牌,飛鶴成功上市註定會成為國產奶粉發展過程中的標誌性事件,是在打破中國奶粉市場原有格局,在引領國產奶粉的發展,不斷領變奶粉新消費時代。2010年蒙牛收購君樂寶時,君樂寶還沒有做奶粉。直到2014年12月,一直以酸奶、乳酸菌飲料為主的君樂寶才開始進入奶粉市場。現階段,高端、超高端已經成為中國奶粉市場上愈加明顯的趨勢,但君樂寶卻一直以低價、高質,重點鋪設實體渠道的路線來攻堅乳粉市場。
  • 飛鶴奶粉「羅生門」,誰在撒謊?
    上市僅僅7個交易日,中國飛鶴遭遇做空。 中國飛鶴是當前國內最大的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以「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營銷賣點廣為人知。 業績方面的表現更是十分出色。2016年—2018年,公司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67.05%,歸母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31.87%,相當於每年利潤翻一番。
  • 回擊做空報告,飛鶴開放...
    回擊做空報告,飛鶴開放工廠等地以供參觀飛鶴7月21日公告稱,鑑於Blue Orca Capital報告及相關指控的缺陷,該公司董事會邀請公司股東、潛在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前往參觀位於北京的總部及位於黑龍江省及吉林省的工廠,以及該公司物流服務提供商位於天津及哈爾濱的物流倉庫,以便於其更好地了解飛鶴的業務流程及經營狀況。
  • 回擊做空報告,飛鶴開放工廠...
    回擊做空報告,飛鶴開放工廠等地以供參觀 飛鶴7月21日公告稱,鑑於Blue Orca Capital報告及相關指控的缺陷,該公司董事會邀請公司股東、潛在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前往參觀位於北京的總部及位於黑龍江省及吉林省的工廠,以及該公司物流服務提供商位於天津及哈爾濱的物流倉庫,以便於其更好地了解飛鶴的業務流程及經營狀況。
  • 中國奶粉第一品牌「飛鶴」遭做空,被曝財務造假,安永再「中招」
    這次被做空的主角是港股上市公司中國飛鶴(06186.HK),報告羅列中國飛鶴九大「罪狀」,認為其大幅誇大了盈利能力,如嬰幼兒奶粉的收入;並調低了數十億美元的運營成本,如將員工人數調低了10倍之多。 做空機構用德國的支付公司Wirecard和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瑞幸咖啡類比中國飛鶴的故事。
  • 中國飛鶴斬獲「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項
    所有營養添加成分經過嚴格的安全檢驗和控制,確保沒有不良成分影響到奶粉的新鮮程度,除此之外,「2小時生態圈」是飛鶴全產業鏈集群效應下的產物:立足北緯47度,飛鶴分別在克東和甘南著力培育產業集群,每個產業集群都包括農場、牧場和工廠,涵蓋牧草種植、奶牛養殖和生產加工等環節,整合打造出了一個完整的嬰幼兒奶粉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