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知名機構做空!財務造假?飛鶴到底怎麼了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槓桿遊戲

近期,乳企日子不好過。曾經的乳品龍頭貝因美不僅一直沒能擺脫持續了四年的業績虧損,同時還曝出與第二大股東合作不順,有董事辭職的消息。千億乳業巨頭飛鶴也正在被Blue Orca二次做空。

Blue Orca表示,中國飛鶴聲稱是公司是中國快速成長的、高利潤的嬰兒配方奶粉(IMF)生產商。不過,公司在美國上市的反向合併失敗,在遭遇一系列審計師解僱和指控不當行為後,飛鶴於2013年私有化退市。然後股價暴跌,業務崩潰。但2019年港股上市後公司命運卻奇蹟般的改變。

報告稱,飛鶴從2017年至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4%。和私有化退市前賣出的產品相同、市場相當,飛鶴卻獲得如此非比尋常的表現。

Blue Orca認為,飛鶴的故事更像此前爆雷的Wirecard和瑞幸咖啡。

Blue Orca表示,飛鶴高估了IMF的收入,低估了數十億美元的運營成本,例如廣告和人工費用,將員工人數少報了10倍之多,嚴重誇大了盈利能力。根據EV /調整後的銷售額來評估公司的話,即使以5倍的EV /經調整的銷售倍數(這是其他IMF生產國的倍數),飛鶴也只值5.67港元。

7月9日,飛鶴髮布公告回應了Blue Orca的做空報告,稱Blue Orca做空報告中的相關指控毫無事實根據或為失實陳述。列舉了幾大重點,對做空報告進行回擊。

雙方的隔空對戰,讓我國本土奶粉界一哥的背影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是的,你沒看錯,我國的國產奶粉領域,飛鶴已經是老大哥了,而不是蒙牛或者伊利。

雖然其誕生時間早:1962年,但相信大部分杆友和槓桿遊戲一樣,在5年前,甚至3年前,都並不是很了解這家公司。

57年前飛鶴起步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其官網介紹說:一直專注於中國寶寶體質和母乳營養研究,引領行業開創多種提升奶粉對中國寶寶體質適應性的技術、配方與工藝。

根據網絡公開的數據,2008年及之前,奶粉的進口量一直處於低位,進口奶粉相比於國內奶粉並不佔優勢。

轉折出現在2008年。

當年,國內曝出使嬰兒腎結石甚至死亡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此後,以三鹿為首的國內乳製品廠商的奶粉紛紛被檢測出含有三聚氰胺,其中不乏伊利、蒙牛、光明、聖元、雅士利等大牌廠家。

此次毒奶粉事件重創了中國奶粉廠商的商業信譽,導致多個國家禁止了中國乳製品進口。此後,國內的奶粉進口需求量大增,在2008年-2014年這6年間,奶粉進口量達到頂峰。國內的奶粉市場遭到了信任危機帶來的滅頂之災。

此後,由於2013與2014年連續兩年激增的進口量,在2015年國內行業經濟出現短暫滑坡後,國內市場對於奶粉的需求量出現罕見下降。

大量進口與國產的奶粉共同造成庫存的積壓。這直接導致了2015年進口奶粉的數量大跌,國內奶粉終於有了喘息的餘地。

低調了幾十年,2016年,飛鶴以年銷售額68億元成為本土品牌第一。靠什麼?大部分原因是砸錢營銷。

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達到21.39億元、36.61億元和38.48億元,所佔的營收比例分別為36.3%、35.2%和28.0%,雖然這兩年佔比略降,但這一數字並不低。

要知道,2017年至2019年,飛鶴乳業的研發成本分別只有0.15億元、1.09億元和1.71億元,所佔營收比僅為1%出頭。

而飛鶴官網對自己的定位是:一直專注於中國寶寶體質和母乳營養研究。看到飛鶴每年的研發投入,「研究」二字此時顯得尤為刺眼。

但不得不承認,飛鶴的這一波操作收割了很多用戶。謊言說一萬遍也會變成真理,誰還記得奶源,配方制定,工藝,監管安全這些才是事關奶粉優劣的核心因素呢?

最近幾年,飛鶴的營收、毛利潤、淨利潤均同比增速呈下滑狀態,且幾乎都是過半的降速。不知飛鶴的漲價和這些核心數據增速乏力是否有關?

相關焦點

  • 飛鶴奶粉成下一個瑞幸咖啡?做空機構曝出其財務造假
    據相關媒體報導,有機構對飛鶴奶粉做出了一份長達64頁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飛鶴奶粉與瑞幸咖啡一樣有著財務造假的嫌疑,飛鶴奶粉涉嫌誇大營業收入,將運營成本少報了10倍之多,例如在廣告費用和人員工資上。這也是飛鶴上市8個月以來第二次遭到做空了,對此飛鶴也沒有無視。7月9日,飛鶴對這份報告裡面的疑點一一作出了回應。
  • 中國奶粉第一品牌「飛鶴」遭做空,被曝財務造假,安永再「中招」
    這次被做空的主角是港股上市公司中國飛鶴(06186.HK),報告羅列中國飛鶴九大「罪狀」,認為其大幅誇大了盈利能力,如嬰幼兒奶粉的收入;並調低了數十億美元的運營成本,如將員工人數調低了10倍之多。 做空機構用德國的支付公司Wirecard和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瑞幸咖啡類比中國飛鶴的故事。
  • 銷售造假、審計虛假,「奶粉第一股」飛鶴慘遭做空
    文/吳毓楨7月8日,沽空機構Blue Orca(殺人鯨)對外聲稱正做空中國飛鶴,在報告中指出飛鶴存在諸多誇大自身盈利能力的行為,實際數據遠不及。中國飛鶴立即發布公告,反駁該指控,並稱公司2020年上半年營收預計增長40%。
  • 飛鶴市值千億慘遭兩次做空,世界上最貴的奶粉還能翻盤嗎?
    據搜狐新聞報導,7月8日,被稱為「殺人鯨」的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在其官網發布了一份長達64頁的中國飛鶴奶粉研究報告,稱飛鶴虛構業績,並指出其與瑞幸咖啡業績造假有相同之處同是,虛構業績,有意誇大收入,少報運營成本,如廣告和勞動費用,將員工人數減少了10倍之多。
  • 做空機構今年遭受毒打
    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也給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蒙上一層陰影,讓很多做空機構得以藉此惡意打擊中概股。愛奇藝被沽空後收漲,渾水哭了做空瑞幸後,渾水配合Wolfpack Research做空了另一個中概股——愛奇藝。
  • 寄售模式是財務造假的一大利器!做空機構稱這家公司的「獨立經銷商...
    近日,公司遭到做空機構CulperResearch的做空。做空機構稱,在寄售模式下,公司利用其發貨即可確認收入這一特點,將大量多餘庫存寄送給經銷商,從而誇大收入。做空機構還發現,公司許多名義上的「獨立經銷商」其實是公司內部員工。
  • 飛鶴遭「殺人鯨」做空!股價一度跳水,公司發緊急聲明澄清
    7月8日,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殺人鯨資本)發布一份針對中國飛鶴(06186.HK)的做空報告,指飛鶴不僅誇大了其嬰兒奶粉的收入,同時還存在虛報數十億美元的運營費用以及誇大數十億美元資本支出等行為,認為該公司每股只值5.67港元。消息發出後,飛鶴股價一度跳水超過8%,隨後迅速反彈。
  • 違法經營、財務欺詐?華廈眼科遭海外機構做空
    來源:新浪財經文/流星近年來,隨著瑞幸、跟誰學、愛奇藝等知名中概股頻繁遭到海外機構做空,這項交易機制已被越來越多國人所熟知。一般情況下被機構選為做空標的的公司,基本上都在估值、財務、業務模式、關聯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瑕疵。
  • 飛鶴再發公告曬148億元存款 逐條反駁「殺人鯨」做空指控
    同時殺人鯨認為,飛鶴為此誇大了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以掩蓋其虛假利潤。同時,殺人鯨在做空報告中對飛鶴的稅務、審計等方面的行為,以及飛鶴奶粉與其鮮奶供應商原生態牧業的關聯提出質疑。殺人鯨方面認為,飛鶴這家近乎獨家的鮮奶供應商財務崩潰後,飛鶴聲稱原生態牧業不再是關聯方,但證據表明並非如此。
  • 飛鶴再遭做空背後:號稱奶粉界茅臺,年銷1億罐老闆稱全球最貴
    時隔約半年,飛鶴再度被指財務造假,做空機構稱其重複「瑞幸的故事」。受此消息影響,中國飛鶴早盤一度跌超8%。但隨後,公司強硬否認指控,同時稱預計上半年營收增長40%。午後開盤,飛鶴股價快速上漲,收盤報16.96港元/股,漲幅達7.21%,創歷史新高。
  • 「殺人鯨」做空,中國飛鶴回擊!奶粉還安全嗎?
    上一次飛鶴受到強烈關注,還是因為湖南假奶粉事件發酵拖累,這一次,情況似乎有點不一樣。01事情緣起於昨天(7月8日),知名機構Blue Orca公布了一份64頁的沽空報告,從9個方面指責飛鶴業績存在造假,稱中國飛鶴股價只值5.67港元。
  • 飛鶴奶粉到底有沒有「鬼」?業績耀眼,「殺人鯨」提九點質疑
    跟上次的GMT相比,這次做空飛鶴的Blue Orca(殺人鯨資本)更加來勢洶洶,它出具了詳細的數據報告。不過,這次做空依舊沒對飛鶴股價產生實質影響。 2016年以來,飛鶴髮展迅猛,業績好到經常遭到做空機構質疑。這次,Blue Orca和飛鶴到底誰更能站住腳,飛鶴到底有沒有「鬼」?
  • 瑞幸咖啡承認財務造假兩月後:中概股遭獵殺
    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對36氪說,但自從瑞幸財務造假被抓典型後,公司不敢再輕視做空機構。為了避免被做空機構盯上,他所在公司財務團隊已經連續加班很長一段時間進行自查和規範。「怎麼能不緊張?再出現類似事件,性質就太惡劣了。」
  • 瑞幸自爆22億財務造假,到底誰才是幕後造假受益者?
    遭渾水、塵光研究做空,面臨多家律所集體訴訟2020年1月31日,做空機構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份長達89頁的瑞幸咖啡研究報告,稱其「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每店每日商品數量分別誇大了至少69%和88%,有11260小時的門店流量視頻支持」。
  • 「殺人鯨」做空千億乳業巨頭,股價急跌後爆拉!公司強烈...
    7月8日早盤,曾經做空過安踏體育、新秀麗的沽空機構、被稱為「殺人鯨」的Blue Orca Capital發布了一份針對中國飛鶴(1686.HK)的做空報告,稱「飛鶴的故事更像此前暴雷的Wirecard和瑞幸咖啡」。消息一出,中國飛鶴股價急跌超過8%,隨後股價反彈。
  • 蹭「新冠病毒」概念一夜暴漲434%,美上市公司被指交易造假遭猛烈做空
    來源:市值風雲原標題:貼身蹭「新冠病毒」概念股價一夜暴漲434%,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被指交易造假遭猛烈做空作者 | 扶蘇流程編輯 | 小白做空機構認為,SCWorx的財務狀況根本無法為如此龐大的交易提供資金。此外,做空機構還發現了其他一些危險信號,質疑這筆交易的真實性。一、CEO有欺詐投資者的前科Marc Schessel是SCWorx 的執行長和臨時財務長。
  • 飛鶴用數據回應做空:半年納稅14億,高端奶粉佔比在66%以上
    內容來源:五穀財經11月22日晚,中國飛鶴(6186.HK)發布澄清及復牌公告,詳盡披露了稅務部門出具的公司納稅證明、銀行機構出具的現金狀況證明、市場佔有率證明等相關資料,以回應GMT做空報告的質疑。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GMT第一次做空中國公司,此前這家做空機構還曾沽空過58同城、京東、中國交建、中國中藥、國藥控股、安踏體育等企業,皆為相關行業龍頭公司。長期來看,這些公司並未受做空報告影響,股價表現強勁。
  • 聊聊我所親歷的中概股造假和做空往事
    一般而言,要做空一家公司的股票,大致有三種原因:1、財務造假、2、基本面惡化、3、估值明顯過高。在操作上,真正的做空老手最喜歡揀財務造假類型的下手,基本面惡化次之。因為財務造假一旦被證實,股價基本上全面崩盤,後面還會伴隨著大量曠日持久的集體訴訟,很少能有翻身之日。
  • 資本市場多空攻防新樣本:飛鶴PK殺人鯨,高增長是「原罪」?丨公司匯
    這一次,是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IMF)中國飛鶴有限公司(下稱飛鶴,6186.HK)與海外做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殺人鯨資本)之間的「較量」。7月8日上午十時許,Blue Orca Capital發布了一份針對飛鶴的做空報告。
  • 愛奇藝到底有沒有「財務造假」?
    做空機構認為,愛奇藝管理層可以給IP交易「隨意定價」,從而成為虛增收入的方便途徑。 圖片來源:unsplash 繼瑞幸遭渾水做空之後,財務研究和盡職調查公司 Wolfpack Research 將目標瞄準愛奇藝(NASDAQ:IQ),並於4月7日發布了對愛奇藝的做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