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鶴再遭做空背後:號稱奶粉界茅臺,年銷1億罐老闆稱全球最貴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AI財經社

文|AI財經社 趙怡然

編輯|鹿鳴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時隔約半年,飛鶴再度被指財務造假,做空機構稱其重複「瑞幸的故事」。

受此消息影響,中國飛鶴早盤一度跌超8%。但隨後,公司強硬否認指控,同時稱預計上半年營收增長40%。午後開盤,飛鶴股價快速上漲,收盤報16.96港元/股,漲幅達7.21%,創歷史新高。

奶粉中的茅臺

飛鶴在講怎樣的故事?

這家公司可追溯至1962年,一家位於黑龍江的國有乳品廠。起初,公司營銷側重「自建牧場,打通全產業鏈」,影響有限,市場集中在東北、河北及山東等地。

三聚氰胺事件後,飛鶴砍去鮮奶業務,產品提價,主攻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同時打出「更適合中國寶寶」概念,市場份額迅速增長。

有媒體統計,2017年招股書顯示,「超高端星飛帆」三階段奶粉建議零售價分別為473元、396元、396元;而在2019年,據招股書,「超高端星飛帆」三階段奶粉建議零售價分別為527元、440元、440元。同一階段奶粉提價比例在10%左右。

由於售價毛利雙高,飛鶴被稱為「奶粉中的茅臺」。董事長冷友斌對此毫不避諱,稱折成公斤價,飛鶴的產品「全世界最貴」。冷友斌還坦言:「我們也有200元以下的產品,消費者不買。」

有了「高端化」「本土化」兩張牌,2016年起,飛鶴銷量開始上升。據尼爾森數據,截至2019年9月30日,飛鶴市佔率達到13.3%,位列中國市場第一。據其財報顯示,飛鶴奶粉1年賣出超過1億罐。

在資本市場,飛鶴同樣風生水起。2003年便赴美上市,之後私有化退市,整合包裝後,於2019年赴港上市。市值從上市之初的670億港元,漲至超過1500億港元,超過蒙牛,成為港股乳業第一股。

或許正因為如此迅速流暢的轉型,令飛鶴成為機構沽空的目標,有機構甚至直言,飛鶴「好得不真實」。

據2019年年報,飛鶴實現營業收入137.22億元,同比增長32.0%;淨利潤39.35億元,同比增長75.5%。

而據沽空機構Blue Orca的做空報告,飛鶴在2019年的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和淨利潤率均高於蘋果、騰訊和阿里巴巴。

該機構稱,比起蘋果和騰訊,飛鶴顯然更像瑞幸咖啡,虛構業績,並指控其有意誇大收入,少報運營成本,如廣告和勞動費用,將員工人數減少了10倍之多。該機構認為,飛鶴利潤比其聲稱的要低得多,甚至不盈利,股價存在64%下跌空間。

廣告成本有多高?

股價回升似乎表明,外界對於做空機構的指控,並不十分認可。但其提到的廣告和勞動費用,的確令飛鶴飽受詬病。

飛鶴董事長冷友斌稱,飛鶴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先做三四線城市,然後再跑通一二線城市。「這其中有很多教育市場的問題,包括如何讓高知人群了解你。」

而這離不開龐大的渠道銷售團隊,以及宣傳廣告投入。

據財報,2017年、2018年及2019年,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為21.39億元、36.61億元和38.47億元,所佔的營收比例分別為36.33%、35.23%和28%。

宣傳包括2019年超過50萬場線下活動;線上虛擬社區及直播活動;以及選擇章子怡成為品牌代言人,投放電視廣告及電梯站臺廣告。

冷友斌稱,公司在年利潤4個億左右的時候,就敢投5.5個億做廣告。

而相比與淨利潤不相上下的銷售及經銷開支,據財報,飛鶴2019年研發費用為1.71 億元,佔營收比例的1.24%。這因此被多家機構評價為「整體科研投入較少」,「研發能力與國際品牌存在一定差距」。

早在2017年,飛鶴向港交所首次遞交IPO招股書時,就曾因研發費用佔比過低引發質疑。對此冷友斌表示,企業的重點不在計算研發與營銷比值,而是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飛鶴市值千億慘遭兩次做空,世界上最貴的奶粉還能翻盤嗎?
    為此,7月9日上午,飛鶴髮公告對前一天Blue Orca做空報告中提出的質疑逐一回擊。這是飛鶴上市短短8個月以來第二次遭到做空。飛鶴反超蒙牛伊利成「奶粉一哥」不知不覺間,我國奶粉領域的龍頭已經不是蒙牛或伊利,而是飛鶴。
  • 遭知名機構做空!財務造假?飛鶴到底怎麼了
    千億乳業巨頭飛鶴也正在被Blue Orca二次做空。Blue Orca表示,中國飛鶴聲稱是公司是中國快速成長的、高利潤的嬰兒配方奶粉(IMF)生產商。不過,公司在美國上市的反向合併失敗,在遭遇一系列審計師解僱和指控不當行為後,飛鶴於2013年私有化退市。然後股價暴跌,業務崩潰。但2019年港股上市後公司命運卻奇蹟般的改變。
  • 中國奶粉第一品牌「飛鶴」遭做空,被曝財務造假,安永再「中招」
    這次被做空的主角是港股上市公司中國飛鶴(06186.HK),報告羅列中國飛鶴九大「罪狀」,認為其大幅誇大了盈利能力,如嬰幼兒奶粉的收入;並調低了數十億美元的運營成本,如將員工人數調低了10倍之多。 做空機構用德國的支付公司Wirecard和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瑞幸咖啡類比中國飛鶴的故事。
  • 飛鶴遭「殺人鯨」做空!股價一度跳水,公司發緊急聲明澄清
    7月8日,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殺人鯨資本)發布一份針對中國飛鶴(06186.HK)的做空報告,指飛鶴不僅誇大了其嬰兒奶粉的收入,同時還存在虛報數十億美元的運營費用以及誇大數十億美元資本支出等行為,認為該公司每股只值5.67港元。消息發出後,飛鶴股價一度跳水超過8%,隨後迅速反彈。
  • 稜鏡丨被做空的飛鶴:起底它的關鍵七年,90後媽媽託起奶粉巨頭
    兩次做空、兩次澄清、兩次曬巨額銀行存款,目前看來,飛鶴均平穩的度過了做空危機。從首次被做空至今(7月17日),飛鶴股價從6.28港元漲至15.2港元,市值從561億港元升至1358億港元。
  • 「殺人鯨」做空,中國飛鶴回擊!奶粉還安全嗎?
    今年,「殺人鯨」的目標再次瞄準了在港上市的內地乳企,這一次為中國飛鶴。在這份針對中國飛鶴的64頁報告裡,核心就是一點:財務造假。主要圍繞幾大方面,其一:物流供應商飛鶴曾強調是獨立第三方,實際上是自己的「小弟」,飛鶴在將產品交給物流供應商時就確認了收入,存在虛增,背後目的不詳。
  • 飛鶴奶粉成下一個瑞幸咖啡?做空機構曝出其財務造假
    據相關媒體報導,有機構對飛鶴奶粉做出了一份長達64頁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飛鶴奶粉與瑞幸咖啡一樣有著財務造假的嫌疑,飛鶴奶粉涉嫌誇大營業收入,將運營成本少報了10倍之多,例如在廣告費用和人員工資上。這也是飛鶴上市8個月以來第二次遭到做空了,對此飛鶴也沒有無視。7月9日,飛鶴對這份報告裡面的疑點一一作出了回應。
  • 飛鶴再發公告曬148億元存款 逐條反駁「殺人鯨」做空指控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飛鶴再發公告曬148億元存款,逐條反駁「殺人鯨」做空指控7月9日,中國飛鶴再次發布公告,對一天前Blue Orca做空報告中的9大疑點進行逐一反擊,並曬出在各家銀行超過148億元的存款數額。
  • 銷售造假、審計虛假,「奶粉第一股」飛鶴慘遭做空
    文/吳毓楨7月8日,沽空機構Blue Orca(殺人鯨)對外聲稱正做空中國飛鶴,在報告中指出飛鶴存在諸多誇大自身盈利能力的行為,實際數據遠不及。中國飛鶴立即發布公告,反駁該指控,並稱公司2020年上半年營收預計增長40%。
  • 飛鶴奶粉「羅生門」,誰在撒謊?
    奶粉龍頭遭做空11月21日晚間,獨立會計研究機構GMTResearch發布了針對中國飛鶴的做空報告,直言該公司盈利能力居全球之首、手握大量現金卻從不分紅,具備欺詐的特徵。 GMT對飛鶴的質疑主要集中在三點。  首先,中國飛鶴業績在極短時間內異軍突起。
  • 上市7天就遭GMT「空襲」,超500億市值的中國飛鶴股價臨停!公司最新...
    GMT Research報告指出,雖然中國飛鶴的財報顯示收入增長強勁,盈利能力居全球之首,且手握大量現金,但在過去5年中從未支付過任何股息,這是類似欺詐的特徵。報告認為,雖然這並不意味著它一定存在虛假收入的情況,但無法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來解釋飛鶴的快速轉型。報告認為,中國飛鶴本次香港IPO籌集的資金用途是用來還債也值得懷疑,建議投資者進行規避。
  • 飛鶴用數據回應做空:半年納稅14億,高端奶粉佔比在66%以上
    有券商行業分析師認為,這三份資料可以說是對GMT報告的一次直接「打臉」,飛鶴的財務狀況毋庸置疑。中國飛鶴在公告中表示,在GMT報告公布後,飛鶴今天取得了國家稅務機關出具的納稅證明。納稅證明顯示,2018年度及2019年1-6月,飛鶴的納稅總額(包括企業所得稅、流轉稅等)分別為約20億元、14億元人民幣。飛鶴認為,納稅記錄可以反映出公司整體的經營規模和狀況。
  • 視頻|飛鶴冷友斌:股票就是寫出來的紙
    早在飛鶴上市之前,冷友斌就曾經面對過這樣的質疑:為何飛鶴在奶粉業務之外,不積極拓展其它業務,而冷友斌則表示自己之前的執拗,並不會因為公司上市之後股價的強勁表現而產生任何動搖,「股票就是紙寫出來的,今天1400億,哪天不行了,就值400億,甚至只有40億」,冷友斌依然堅持,如果飛鶴有下一個58年,他依然還會選擇只做奶粉。
  • 做空機構今年遭受毒打
    瑞幸咖啡:無懼空頭,但我會自爆如果問你對2020年的哪個做空事件印象最深,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瑞幸咖啡。這家以瘋狂的拓店速度席捲中國咖啡市場,短短兩年時間開出4500家咖啡店的公司,在後來被證明是作假的業績利好刺激下,從2019年底就開啟暴漲模式,在1月17日,股價最高漲至51.38美元,市值高達123億美元。
  • 「殺人鯨」做空千億乳業巨頭,股價急跌後爆拉!公司強烈...
    截至收盤,中國飛鶴股價為16.96港元,漲幅7.21 %,總市值達1515億港元。飛鶴對此回應,董事會注意到Blue Orca Capital於2020年7月8日刊發了一份報告,公司強烈否認該報告中的有關指控,並認為有關指控並不準確及具誤導性。同時,飛鶴稱公司預期2020年前半年收入將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40%。
  • 國產最貴奶粉星飛帆助力飛鶴賣了137億!「更適合中國寶寶」有證據嗎?
    然而如今,隨著消費升級,高端高價奶粉早已不再是進口奶粉的天下,飛鶴超高端奶粉星飛帆已成為中國最貴奶粉品牌之一。高端高價市場的發力,帶動飛鶴業績也是大漲。3月23日,飛鶴髮布在港交所上市後的首份業績單,2019年飛鶴賣了137.2億億元,其中以星飛帆為主要代表的高端奶粉營收達到94億元。
  • 飛鶴代表的國產奶粉為什麼那麼貴?竟比國外奶粉貴1倍
    這不,最近就收到了很多媽媽的私信,為什麼現在國產奶粉那麼貴?比國外奶粉貴了不止一點呢,大多數國產奶粉品牌都三四百一罐,而國外奶粉品牌才一二百一罐。是的,國產奶粉貴是不爭的事實,各大主流電商平臺上熱銷的國產奶粉品牌基本都在300+/罐,甚至還有四五百一罐的。儘管有些媽媽想讓寶寶喝國產奶粉,但看到這麼高的價格,最後轉身選擇了國外奶粉品牌。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飛鶴回應做空指控,蒙牛出售君樂寶...
    飛鶴回應做空指控稱「嚴重失實」 25日復牌開盤大漲11%港股上市不到7天,國產乳企中國飛鶴便收到了做空機構GMT Research的一份做空報告,聲稱其存在欺詐風險。對此,飛鶴11月22日回應該做空指控,稱這一說法毫無依據,嚴重失實,並詳盡披露了稅務部門出具的公司納稅證明、銀行機構出具的現金狀況證明、市場佔有率證明等相關資料回應「三大質疑」。飛鶴表示,57年來深耕乳業,是國產品牌越來越受到國人的認可時代趨勢,更是飛鶴數十年來厚積薄發的成果。
  • 一年賣出7000多萬罐奶粉,章子怡代言的飛鶴衝刺IPO
    文/ 何己派 編輯/ 譚璐中國最大的國產奶粉生產商飛鶴,正全力衝刺IPO,已於近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市場傳聞擬募資10億美元(約70.7億人民幣)。這是飛鶴第二次敲響港股IPO大門。從美股退市後,飛鶴曾於2017年初啟動港股IPO,當時擬融資5億—6億美元。時隔兩年多,融資額翻倍。這幾年飛鶴的業績如何?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50期:絲毫不虛!回擊做空報告,飛鶴開放...
    回擊做空報告,飛鶴開放工廠等地以供參觀飛鶴7月21日公告稱,鑑於Blue Orca Capital報告及相關指控的缺陷,該公司董事會邀請公司股東、潛在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前往參觀位於北京的總部及位於黑龍江省及吉林省的工廠,以及該公司物流服務提供商位於天津及哈爾濱的物流倉庫,以便於其更好地了解飛鶴的業務流程及經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