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員工不分「分內」「分外」

2020-12-12 網易新聞

紅星美凱龍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主營家具。該集團主要由家具連鎖商場構成,總部設在上海。目前在全國110多個城市擁有158家連鎖商場,員工1.6萬人。

在員工中,企業的工會享有很高聲譽。這主要源自於工會做事做到員工心裡去了。

工會給辦下來了公租房

紅星美凱龍的大多數員工來自外地,在大城市租房不易,有人七八年裡換了七八次房子。住得不安穩,工作起來也不安心。

2013年,上海推出公租房,按政策規定新市民或本地無房戶都可申請。該集團工會主席周群最早在廣播裡聽到這個消息,她就琢磨:如果能給員工申請公租房,就解決了住房大問題,可是件大好事!

個人申請公租房要搖號,租上一套很不容易。集體辦理有企業作擔保,公租房管理中心便於管理,因此辦理起來容易一些。集團工會就積極與上海市公租房審批中心接洽,工會辦公室只有5名專職幹部,一名工會幹部甚至成了「專攻」公租房的專職,三天兩頭往公租房管理中心跑,「盯著」有關部門不放,有需求儘快登記,有房源立即申請。

目前,他們已有300多位員工、商場商戶住上了公租房。這使原先在外租房的員工平均每年可節省房租1萬餘元。

集團營運中心的紀靈靈2012年畢業來紅星美凱龍工作。剛來時收入微薄,她就租了個8平方米的小隔間,每月700元,跟其他8個人共用一個衛生間。紀靈靈通過公司申請到了公租房,拎包即住的新房子,一租六年不漲價,六年後有良好記錄還可優惠。「我父母都從老家過來跟我一起生活了,工會真是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很大的福利!」

「住公租房的同事們遇到斷水、停電等麻煩都來找工會,有條狗一直在窗外叫也來找我們去跟物業協調。」一名工會幹部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儘管這項「分外事」給他們增加了工作量,但看到員工們有了安身之處後發自內心的感激,很有成就感。

「異想天開」的天台農場

紅星美凱龍集團食堂裡的蔬菜一度因不夠新鮮而遭到員工吐槽,對於這類情況,本來工會只要向後勤部門呼籲呼籲就可以了,但工會工作人員卻動腦筋討論開了:能不能自己種菜,讓員工吃上新鮮的無公害蔬菜?後來有人提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主意——在天台上種菜。

工會幹部把設想向集團領導匯報後得到了支持。2014年,上海浦東滬南商場樓頂天台上,紅星美凱龍工會首創的「城市天台農場」實驗基地開張了。「我的辦公桌正對著窗口,每天能看著這些蔬菜和植物一點點成長,真是賞心悅目。」集團開發三部部長屠維嘉告訴記者。

經過科學培育和精心灌溉,截至目前,150平方米的基地已經產出600多千克綠色無公害蔬菜,品種就有十多個。這不僅能滿足員工食堂的蔬菜供應,還能有效降低商場的室內溫度。該項目獲得了上海市總工會等聯合頒發的2014年度上海市職工合理化建議優秀成果獎。

今年,他們在另一個商場的天台上又種了7畝地的蔬菜,並將逐步在全國各地的158家商場中推廣。

拓展了工作邊界

「我們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員工、服務企業、服務社會,而鍋裡沒有,碗裡怎麼會有?民營企業尤其注重經濟效益,我們很多工作都是圍繞經濟槓桿來做的。」

紅星美凱龍工會圍繞這「三個服務」,做了很多在外人看來是分外的事——

他們積極爭取政府補貼,比如在發展電商和連鎖商場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去年就爭取到國家商務委的扶持資金。工會在處理智慧財產權事宜方面亦立下了汗馬功勞:2014年,他們通過努力令公司名下主商標順利通過了上海市著名商標的覆審認定,還對公司600多件商標進行實時監控並進行保護。其中最為突出的是66件關於「紅星美凱龍」系列商標的爭議案件,工會準備了大量充分有力的證據材料並及時跟進,最終國家商標局一致裁定,紅星美凱龍全部勝訴……

2013年,工會負責人去深圳拜訪一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年輕人居多的網際網路企業活力四射,牆上掛的一幅圖讓她很感興趣——員工工作部的工作內容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示出來。回到公司,他們也照此製作了一張工會工作圖,掛到職工餐廳牆上,工會各項活動一目了然。

推行家庭醫生的念頭也是從這家網際網路公司受到的啟發。「民營企業如果能在看病問題上為職工解決後顧之憂,很利於留住人心。」工會負責人介紹,他們藉助社會專業機構,首批為老職工辦理了醫療卡,在全國各大城市,都能由此綠色通道幫持卡人及其家屬找到好醫生。

在集團董事長車建新眼中,工會就是員工的另一個家,「關愛員工、服務員工」是工會的第一要務。其工會負責人則對《工人日報》記者說:「我們把企業的事當作家裡的事來做。那些額外的、創新的事,我們不做不會少一分錢工資,但做好了,員工和企業都受益,工會自身的話語權也能提升。」

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些造福員工並在潛移默化中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事,又何嘗是「分外」的呢?

本文來源:中工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群眾工作豈可分「分內分外」
    但分工並不意味著分家,意味著工作就有了分內分外之別。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些幹部則把工作的「分內分外」界線畫得異常清晰,總不幹「分外之事」,或是總認為群眾反映的問題不是「分內之事」,拖諉扯皮,讓群眾的希望一次又一次落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幹部的服務意識不夠、擔當精神欠缺。
  • 分內?分外?
    原來,7月18日,照慣例自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文件資料後,谷水所所長張利安和執法人員袁勇便開始走訪企業商戶。  「你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這還用說嗎?就是要讓黨員幹部不忘宗旨,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切實為百姓辦實事、解難題!」  「既然這樣,咱倆再到這村西邊那個養鴿場,去看看他們是否有困難。」
  • 人民日報憑欄處:學校的分內與分外
    上網搜搜,看到南京已有「彈性放學」的探索,為什麼不在更大範圍內推廣?理由很多: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小學生在校時間不超6小時;學校教師少,延時放學造成工作量太大;眾口難調,有的家長不同意延時等等。問題難解,以至於被稱為「4點半難題」。談及為什麼「4點半難題」成了「老大難」問題,不少學校一句「不是分內的事」便打發了事。   以「不是分內的事」為由,讓學生和家長覺得棘手的手,還不止這一樁。
  • 民警直播幫空巢老瓜農賣瓜 回應:不存在分內分外
    西瓜銷售的效果非常好:來到村子購買西瓜的張女士說,在朋友圈看到派出所民警轉發的這條信息,就想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這些老人,買400斤回去分給家人、朋友和客戶。帶著孩子來的李媽媽表示,瓜的質量很好,帶孩子過來讓他們體驗一下勞動的不易,也讓他們學會關愛老人,多幫助他人。
  • 行裡行外皆服務 分內分外都要做
    ,還通過各種公益活動,讓周邊居民享受到增值金融服務。據他介紹,該支行周邊有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等學校,客戶群體以高校學生、老師為主,大學中路支行全體員工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全心全意滿足群眾的金融需求。  服務  細緻耐心 不局限於網點  「抓好網點的正常服務工作是從來不允許懈怠的,」胡相昌說,大學中路支行並不滿足於櫃檯窗口服務,為了可以提供便捷的服務,支行經常利用節假日和周末等休息時間深入周邊社區,開展「金融安全知識進社區」「反假幣防詐騙、安全千萬家」等形式多樣的主題社區活動。
  • 分內分外,他們都在感動群眾
    公園內看戲的、遊玩的人熙熙攘攘。中午12時許,開源森林公園內一架約3米寬、10多米長的木橋上,擠滿了七八百人。橋上的人擠著要向下走,橋兩頭上千名遊人還在擠著上橋。木橋嚴重超載,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一些年輕人趁機起鬨亂擠,橋中間的小孩被擠得哇哇哭叫,橋下是四五米深的河水。如果不立即對人流進行疏通,很可能發生可怕的踩踏事故,木橋隨時有坍塌的可能。
  • 華為堅決不上市,利潤都分給員工了嗎?員工工資曝光,一目了然!
    華為雖然是任正非一手創辦的企業,但是他自己僅僅持有1.4%的股份,其他98.6%的股份都由員工持有,這種配「股票」的政策,很好地培養了員工們的「主人」意識,更有利每個員工對華為的發展,去付出真心的努力,華為每年的利潤都會分發給員工,公司的發展跟員工的利益直接掛鈎,所以員工會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
  • 濰坊市首趟服務企業外地員工返程列車昨日抵濰
    3月10日中午12時49分,載著近700名歌爾股份有限公司員工的K4701次復工專列穩穩地停靠在了濰坊火車站站臺。這是我市與鐵路部門疫情防控期間開行的服務企業外地員工返程的首趟復工人員定製專列。
  • 送菜上門、快遞短駁……青島萬科物業的「分內分外」事
    疫情期間,少外出、不聚集,「宅家」成為居民新選擇,但也對生活服務提出更多需求。為了讓廣大居民安心「宅家」,青島萬科物業服務小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硬核」工作的同時,推出「驚喜服務」,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需。
  • 「份內」還是「分內」「倍」和「備」的辨析等語言文字應用的常見問題
    問:前兩天在一張報紙的一篇文章中見到這樣一句話:「這是我份內之事,不必客氣。」直覺告訴我,句中的「份內」寫成「分內」比較好,但道理在哪講不清楚。到底是「份內」還是「分內」,原因在哪?——上海中山北路 張春玲   答:推薦使用「分內」。
  • 員工開車分心出車禍,反告公司求賠償,人品差的員工不可用
    一直都沒怎麼擴大規模,主要是受限於員工不好找。像他那種小廠,很難招到高質量人員。質量不高的,不僅能力有問題,態度也不是很端正。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即便開出了高工資,有能力的人依然看不中他們。這就在這種很尷尬的處境中,他們慢慢的發展。他們有一個貨運司機,開車技術還行,但人品不怎麼樣。
  • 服務哪有時間界限 擔當不分份內份外
    服務哪有時間界限 擔當不分份內份外 2020-08-06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幹好自己分內工作的五大職場要領
    想在職場中幹好自己分內的工作,需要我們注意哪些要領?2. 該如何去運用、執行這些要領呢?【閒聊】職場中,誰不想幹好自己分內的工作,獲得領導的賞識和提拔呢?關鍵是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工作中不得要領,而錯失大好時機的。關於幹好自己分內工作的這件事上,是否有可以為我們所用的要領呢?
  • 女星最強「腿精」,戚薇66分,熱巴88分,網友:圖4忍不住188分!
    女星最強「腿精」,戚薇66分,熱巴88分,網友:圖4忍不住188分!戚薇的氣場很強大,因此被粉絲稱為「七哥」。除此之外,戚薇的顏值絕對是沒話說的,尤其是一雙大長腿,雪白筆直,戚薇也經常不吝展示她的大長腿,網友給戚薇的腿打66分。
  • 茅臺大招工:有員工子女加了60分,體能測試逼退眾人
    按照茅臺公司的規定,體能測試為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超過4分30秒判定不合格。這一標準已經接近人民警察、消防員的體能測評標準。當然,要想成為茅臺人,最大的障礙還是超低的率取率。去年公司招聘337個名額,結果報名人數超過10萬,報名系統第二天就被擠爆,總點擊量近500萬。
  • 有趣的內相分
    唯識四分裡面,我們內容以前有講過,就是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首先,我們來談談第一個比較微細的這個相分它的內容是什麼?大家一定會想,相分不就是外面的這些山河大地,然後透過色聲香味觸這樣子的五個實際上外面物質的這些東西,進到我們身體裡面,然後由前五識乃至意識來作深細地了別,不就是這樣子嗎?
  • 員工辭職華為後感慨:能給員工歸屬感,沒有等級之分,很融洽
    員工辭職華為後感慨:能給員工歸屬感,沒有等級之分,很融洽。俗話說: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在職場就是這樣一種狀態,當認為公司的各種待遇以及工作強度都不好的時候,經常找人詢問,是否需要換工作,是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適合現在的崗位,所以選擇跳槽。
  • 中餐不適合分餐?分餐制不能為分而分
    中餐的「分餐」之路並不平坦。1988年上海A肝流行,社會上出現「分餐」的呼聲,疫情之後無疾而終;2003年「非典」期間,分餐制一度被餐飲企業廣泛採用,但同樣未能得到普及。其實,分不是目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飲食習慣更健康,餐飲文化更文明。
  • 女司機違停發現電子眼,隨後的1個動作,12分1分不剩
    但是,最近重慶有兩名女性找不到停車位,於是就把車隨便停在了一個地方,這兩位女性下車後也發現了附近的電子眼,女司機停車發現電子眼睛,之後的一個動作,不留12分1分!車主看到這種情況也非常慌張,自己不是浪費200元嗎?但是,看到電子的眼睛後,她們沒有立即開車,反而採取了另一種行動,這位女性也因為這個行為直接被扣除了12分,取消了駕照。
  • 留學圈內託福80分、100分、110分的差距是什麼?
    回歸到託福成績,其實很多同學N戰不得志,卡在80不動彈,死磕90都費勁,想要破百,也不知得到何時……那麼,託福80分、100分、110+之間,到底差的是什麼?怎樣才能突破這些瓶頸呢?這個階段的同學已經具備一定託福基礎,閱讀和聽力應該都在25分以上,口語寫作的分數低於閱讀和聽力。1、閱讀和聽力要重點做錯題分析總結因為刷題只是測評過程,並不能提分或提高英語能力,如果不做題目分析,那麼做再多的題目也只是在不斷重複錯誤的做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