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梁啓超考證,洪門在美國的堂口有幾十家,加拿大洪門會所有二十餘座,會眾有兩萬人。海外華僑十之八九都加入了洪門,所以不知不覺洪門成了一種全球性的幫會組織。
1904年1月11日,美國檀香山的洪門致公堂內,一場新人入堂儀式正在進行。這位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孫中山,孫文加入檀香山洪門致公堂,是他深思熟慮的一個決定。
孫中山有一次到一個華僑的洗衣店裡面,那個洗衣工人正在熨衣服,他進去就向他宣傳革命。那個熨衣服的工人就說,你這個孫大炮又來放大炮,你講這些都是滅九族的勾當,沒說兩句就把他趕出去了。可見當時孫中山在海外宣傳革命非常艱苦,非常困難。
孫文深知美洲的華僑十有八九都投在洪門門下,自己要成事必須得到洪門的幫助。在兄長和舅舅的幫助下,他結識了洪門在美洲的龍頭老大黃三德。在黃三德的建議下,孫中山加入了洪門,於是便有了前文述說的燒黃紙斬雞頭的入會儀式。
此時的孫文已不再是十年前的無名之輩,多年的遊歷和演講已令他在海外華人中聲名顯赫。因此剛一入會就坐上了檀香山洪門致公堂的第三把交椅。
孫文加入致公堂之後,很快便顯露出了他到來的目的。這個第三把手迫不及待地對洪門進行了改組。另外孫文提議組織美洲洪門籌餉局,用來支援國內革命,確切地說,就是支援同盟會。
1911年,黃花崗起義失敗,需要大量的金錢來安頓逃往香港的人士。孫文一時束手無策,只得找洪門黃三德幫忙,黃三德竟然賣掉了溫哥華,多倫多等堂口的房產樓宇,募得了幾十萬美元交給孫文。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其中好多本身他們就是會堂的骨幹分子。七十二烈士當中,其中六十九個都是會黨的成員。洪門這些人,他們對於辛亥革命的參與度是非常非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