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多平的房子,交房時不到100平!來看看公攤面積到底怎麼算的?

2020-12-15 小白買房

近日一朋友買的新房子到了交房的時間,本來是件值得慶賀的事,可他卻高興不起來。原因是他買的這套建築面積124㎡的三居,經過仔細測算後,套內實際使用面積還不到100㎡,得房率約79%。而他認識的同事買了另外一個樓盤的房子,得房率卻達到90%,所以心裡很不平衡。於是諮詢筆者,他買的房子公攤面積到底合理不?

根據相關研究,公攤面積合理區間是: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據此,因為他買的是超高層住宅,所以公攤率在合理區間內。雖然心裡不爽,但也無耐。他說,當初看房時,被這個樓盤大氣的電梯、寬敞明亮的大堂與走廊所吸引,加上小區綠化率高,所以比較滿意。如今他卻發現,由於公共設施和建築較多,房子公攤面積也高,足足公攤掉26㎡。

看來這是沒錯的,公共設施做的好,自然就多消耗些公攤面積。不過,購房者還需知道的是,根據購房合同的第八條規定,開發商交房時,房子總建築面積與合同面積的誤差不超過3%。若誤差超過3%,多出的面積有開發商無償贈送;少出的面積由開發商負責賠償業主,同時購房者可以選擇退房。因此整體而言,房子的建築面積一定不能少,至於套內實際使用面積是多少,要看公攤面積了。

下面,我們再細說說,公攤面積是如何計算的,以及到底哪些部分算公攤面積?

首先,要弄明白這幾個公式:1、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2、公攤面積=公攤係數*套內建築面積;3、公攤係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4、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陽臺面積。另外,在公攤上,購房者還要注意:外牆隔牆量中線,套內牆體全計算;陽臺區分封閉後,封閉全算,未封算一半。

對於哪些部分算公攤面積,據了解,一般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共用牆體幾個部分。同時也需要注意的是,倉庫、車庫車位、供暖鍋爐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管理用房等不包括在公攤面積內。

如今房價高企,面對高公攤或許很多購房者都有點難以接受,但是公攤面積並不是越小越好,低公攤面積往往是以犧牲社區的居住品質為代價的,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小區整體的美觀和居住的舒適度。最後還值得注意的是,得房率越高並不一定代表公攤面積越少,如果將贈送面積計入套內面積,得房率自然就「拔高」了。零公攤也是這個道理。

關於公攤面積,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文章下面留言討論,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120平的房子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
    120平的房子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房屋共公攤面積並不統一,但是目前有一個趨勢是一樣的,就是隨著建築設計的發展和戶型品質的提升,相同類型的住房公攤面積開始呈現上升的趨勢。那麼一般來說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公攤面積應該是多少呢?現在的開發商在戶型上都會下很大的功夫,120平米的房子往往就是三室的最大面積和四室的最小面積之間的轉換。
  • 房子90平,公攤面積怎麼算?你的房子實際大小是多少?
    今天我們來解答購房者都很疑惑的一個問題:自己的公攤面積具體是多少?一般情況下,購房者買到的房子都會比預想的小一點,這是因為賣方將公攤面積直接劃分在了你的房屋面積內。
  • 100平房子只能用70平,購房者為公攤面積買單
    全文共計:2230字建議閱讀:5分鐘公攤面積或許是我國獨有的房屋面積計算方式,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房價的迅速上漲,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正在為這獨特的公攤面積買單,掏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巨資。比如微事件君買了100平的房子,但實際使用面積只有不到80平,少掉的20多平即為公攤面積,當然公攤部分也是購房者買了的,也享有該部分的權益。至於部分開發商說的零公攤,只是贈送的面積增加了套內總面積,覆蓋掉了少掉的公攤面積而已。
  • 買100平房子只得70平,公攤面積「坑」有多深?
    公攤面積是什麼?買100平米的房子,結果實際住進去只有70平,這憑空少了的面積就是公攤面積。「按實際使用面積來算的話,開發商沒法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上海翊堯建設工程技術檢測諮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平說。他說,購房者可以很容易地測出實際使用面積,卻無法測量公攤面積到底有多少。開發商可以在第三方測量時與之達成默契,在公攤面積的大小上做文章。
  • 140平公攤是多少 房子公攤面積標準是什麼
    眾所周知,我們在購買房屋時,無論是房屋有多大的面積都要知道房屋公攤面積有多少。今天小編給大家來介紹下140平公攤是多少?房子公攤面積標準是什麼?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4、高層的房屋一般都是一些戶型有兩梯兩戶或者是三戶4戶的,像這樣的戶型公攤比例可以達到40%以上,其中還有兩梯兩戶的公攤面積比較大,公攤可以達到40平米左右,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也有可能會大於40平或是小於40平,所以具體面積始終還是要看具體情況才能確定。
  • 高層公攤28%正常嗎?120平米公攤28算多嗎?看業內人怎麼說
    在購買高層房子的時候,一般是需要承擔一部分公攤面積的,但是關於公攤面積具體是多少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高層公攤28%正常嗎,順便來說說120平米公攤28算多嗎以及為什麼不建議買120平房子,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買100平房子只得70平,還要掏精裝費,公攤面積真「傷人」
    (包含28%的公攤面積)計算來收取虛高裝修款,這顯然是重複計價,重複收取公共部分裝修款。按建築面積以虛高的裝修價位收取室內精裝修費用,則為涉嫌裝修價格虛高和變相加價售房,明顯有失公平。以汪先生所買這套125平方米的閱璟臺房子為例,開發商承諾以單價2500元/平方米的標準進行精裝修,公攤比例為28%,按照建築面積收取室內精裝修費用,則通過公攤部分多收取了8.4萬元。
  • 1/5的公攤,買100平房子套內面積只有80平,你知道公攤的起源嗎?
    對於已經買了房子的人或者要買房子的人,說起房子的公攤面積你肯定不會陌生,畢竟買了套100平方米麵積的房子,實際到手套內使用面積只有80平方米,任誰都會對這個公攤面積記憶深刻。那這個公攤面積從哪裡起源的,你知道嗎?
  • 建築面積27平的儲藏室,使用面積只有3.6平……
    濟寧兗州區新百匯華園小區業主:先交錢再拿鑰匙,然後才能來看,看的時候打開一看,那麼小,就想11.42 怎麼那麼點。濟寧兗州區新百匯華園小區業主:心情說不上來,我買的27平方多的,怎麼這麼一點,這麼小,我心裡就是一個疙瘩。濟寧兗州區新百匯華園小區業主:你看這麼窄,能放什麼,27.26平方的儲藏室。到底怎麼窄呢?就是業主站在裡面連胳膊都伸不開。
  • 套內面積到底是怎麼丟的?公攤面積你弄明白了嗎?
    很多人買房100平米的房子跟老房子80平米的差不多,房子為什麼會縮水?套內面積到底是怎麼丟的?其實都是「公攤面積」在作怪,所以買房前先把公攤面積弄明白的再說!一、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建築面積 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主要包括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公攤面積越大,套內面積越小,得房率就越低,你的房子就越縮水。
  • 公攤面積怎麼算?
    市面上所銷售的房屋面積,是由室內面積以及公攤面積共同組成的,也正是由於公攤面積,導致房屋買賣中的貓膩非常多。現在一起來看看公攤面積是怎麼計算的吧。一、公攤面積怎麼算1、公攤面積,是使用室內的總建築面積*室內的公攤係數;2、室內的公攤係數,是使用室內總的公用面積÷室內總的建築面積,換句話說,就是使用室內總的面積-各個區域的總面積,得出來的面積÷室內的總建築面積。
  • 公攤面積越小越好還是越大越好?聽行內人分析完,差點買錯房了
    明明花了100平米的錢,最後只得到了70平米的房子。相信很多朋友都覺得公攤越小越好,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公攤的問題。1.公攤面積會給購房者製造價格的幻覺,咱們舉例說明,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建築面積70平公攤30平,單價2萬總房款是200萬,如果不考慮公攤面積那麼每平米就是2.86萬,這樣一算大家是不是覺得很驚訝,表面上看公攤面積幫助購房者降價,實際上是沒有的。
  • 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應該怎麼計算?
    相信很多人買房,一看到公攤面積,都會嗤之以鼻。我們之所以排斥公攤面積,是因為公攤面積是花了錢,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買的房子是100平米,實際你自己只是用到了80平米,莫名其妙的被公攤了20平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該怎麼算?
  • 房子沒有公攤面積是什麼意思
    現在我國買房的話核算的房子面積一般都是包含公攤面積的。市場上的「零公攤」是什麼意思?哪些區域房子沒有公攤面積呢?房子沒有公攤面積是指房子只要套內建築面積,不包含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現在我國買房的話一般都是要核算公攤面積的,零公攤」多為噱頭。
  • 房屋面積500多平,可房產證就寫了200多平,拆遷補償應該怎麼算?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房產許可證的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致,從到幾平到幾十平不等,這樣算下來,就是一個數萬到數十萬的補償差距。該如何爭取合理的賠償徵收方在進行房屋徵收時,對於房產證和房屋的實際面積不相符的情況會如何認定在徵收房屋時,我們對房屋的測量區域經常會遇到以下兩種情況。我們用具體案例來分析說明。
  • 買100平方米房子只得70平方米?「公攤面積」到底有多坑
    「公攤面積」到底有多坑 經濟日報   2018-08-01 09:38 [摘要] 近日,一篇題為《買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
  • 買的是139平的房子,但實際使用面積只有99平,合理嗎?
    目前我國現有法律層面是沒有對公攤面積制定標準的,這應該也是屬於法律的一個短板,不過在業內有一個大概的標準: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
  • 2021年「公攤面積」就取消了?那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
    在買房的過程中,很多購房者都會面對「公攤面積」問題,本來房屋產權證上寫明房屋面積是100平,但最後實際的居住面積只有70平,那剩餘的30%面積去哪了?這「消失」的30%面積就是大家口中的「公攤面積」。開發商把樓梯、走道、還有電梯等等公共面積都算在了業主的房屋面積中。
  • 房屋公攤面積怎麼算?公攤面積該佔多大比例
    有過買房經驗的人都知道,在房屋的面積中,有一部分是房屋公攤面積。公攤簡單說就是公共使用的面積,所以這直接關係到我們房子的使用面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買房的那時候要關注開發商所說的公攤面積,那麼房屋的公攤面積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公攤面積該佔多大比例?
  • 到底什麼是公攤係數,該怎麼計算,公攤面積又包括哪些?
    首先,公攤係數=公攤面積/套內面積,而非一些人所說的公攤係數=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在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計算得到建築面積,而分戶的建築面積因為有公攤面積的存在和戶型的不同,我們無法直接確定,所以在確定不了分戶建築面積的情況下,用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得出公攤係數顯然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