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闢!國父孫中山眼裡的中國文化

2021-02-07 青松國學

<公眾號內回復「打卡」,參與百日論語學習計劃>


在人們印象中,「國父」孫中山先生是政治的名人、時代的巨人,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是有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修養和底蘊,並留下了很多精彩深刻的相關言論。


今天是孫中山先生的誕辰,我們就從《孫中山全集》裡摘取一二共同學習。



中國兩千多年以前,都有很好的文化,從前文化的進步是很快的。近二千多年以來,沒有什麼文化,現在的文化不如唐虞,不如秦漢,近人的知識,不如古人的知識。



二三千年以前,求進步的方法,專靠實行。古人知道宇宙以內的事情,應該去做,便實行去做……


到了後來,不是好讀書不求甚解,便是述而不作,坐而論道,把古人言行的文字,死讀死記,另外來解釋一次,或把古人的解釋,再來解釋一次。你一解釋過去,我一解釋過來,好像炒陳飯一樣,怎麼能夠有進步呢?


不去行,便無法可以證明所求的學問是對與不對;不去行,於是所求的學問沒有用處。


從前中國人說:「士為四民之首。」學者的力量在社會上很大。詳細說,學者是先覺先知,一舉一動能夠轉移社會上風氣的。


社會對於學者也是很尊敬的,如果學者有了主張,社會上都是要服從。所以學者對於社會,對於國家,負擔有一種責任。現在學者的責任,是在要中國進步。



04 | 要不怕事

就中國從前的情形說,周朝以前的進步是很快的,到了周朝之後,文化便很老大,由於老大的結果,便生出怕事的心理。怕事是好是不好的呢?從好的一方面講,是老成持重;從不好的一方面講,是志行薄弱。


總而言之,人到了怕事,便遇事畏難,不去做艱難的事,只找容易的事去做;好像倒一盆水到地下,總是向沒有抵抗力的低下部分去流,是一樣的道理。人到了畏難,就不敢輕於嘗試,試問文化上怎麼能夠有進步呢?


應該說「知是難的,行是不難的」。我們中國人的心理,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以為行是難的,知是不難的。把極容易做的事,視為畏途,不去實行,求一點實際的結果,把極難知的事,看到太容易,不去探求。所以二千多年來,對於一切人情物理,都不能登峰造極。


就知和行的難易之先後說,凡百事情,知了之後才去行,是很容易的。如果不知也要去行,當中必走許多「之」字路,經過很多的錯誤,是很艱難的。


凡百事業不能做的緣故,都是由於不知。如果知了,是很容易行的。

外國人常說,中國人是一片散沙。中國人對於國家觀念,本是一片散沙,本沒有民族團體。但是除了民族團體之外,有沒有別的團體呢?


我從前說過了,中國有很堅固的家族和宗族團體,中國人對於家族和宗族的觀念是很深的。


譬如中國人在路上遇見了,交談之後,請問貴姓大名,只要彼此知道是同宗,便非常親熱,便認為同姓的叔伯兄弟。由這種好觀念推廣出去,便可由宗族主義擴充到國族主義。


我們失去了的民族主義要想恢復起來,便要有團體,要有很大的團體。我們要結成大團體,便先要有小基礎,彼此聯合起來,才容易做成功。


我們中國可以利用的小基礎,就是宗族團體。此外還有家鄉基礎,中國人的家鄉觀念也是很深的。如果是同省同縣同鄉村的人,總是特別容易聯絡。依我看起來,若是拿這兩種好觀念做基礎,很可以把全國的人都聯絡起來。要達到這個目的,便先要大家去做。中國人照此做去,恢復民族主義比較外國是容易得多。


國民和國家結構的關係,外國不如中國。因為中國個人之外注重家族,有了什麼事便要問家長。


說到歐洲的科學發達,物質文明的進步,不過是近來二百多年的事。在數百年以前,歐洲還是不及中國。我們現在要學歐洲,是要學中國沒有的東西。


我們今天要恢復民族精神,不但是要喚醒固有的道德,就是固有的知識也應該喚醒他。


中國有一段最有系統的政治哲學,在外國的大政治家還沒有見到,還沒有說到那樣清楚的,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話。把一個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


像這樣精微開展的理論,無論外國什麼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的知識獨有的寶貝,是應該要保存的。



能用古人而不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被古人所役。


恢復我一切國粹後,還要去學歐美之所長,然後才可以和歐美並駕齊驅。


文字|青松國學整理自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家族成員一覽表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數學>正文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家族成員一覽表 2012-03-07 16:59 來源:網際網路
  • 1925年國父孫中山逝世,屍體險遭毀壞,四年後才入土為安
    1925年3月12日這是一個極度讓國人悲痛的日子,因為人民敬愛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國人。在孫中山先生平生的歲月裡他一直都忠於革命,忠於人民,忠於國家。為著國人爭取到最大的利益,他一生的功績大家有目共睹。
  • 國父孫中山|一位虔誠基督徒的信仰歷程
    小引:孫中山被譽為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
  • 國父孫中山竟是洪門弟子,還是三把手
    孫中山與洪門致公堂人士合影一、孫中山與洪門的淵源孫中山1866年出生在廣東香山縣翠亭村,洪門在廣東地區的各種活動十分頻繁致公堂總部,位於舊金山1925年,在舊金山洪門致公堂的帶領下,各地洪門致公堂派代表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並正式宣布成立中國致公黨。
  • 德國人眼裡的中國文化!
    德國人和中國人在跨文化互動中有什麼區別?在商業、政治或文化交流中,哪裡容易產生誤解?避免跨文化衝突的最佳方法是什麼?近日德國某媒體發起了一個中國人和德國人在彼此眼裡的文化的調查。從德中兩種視角的文化差異當被問及五大德中文化差異時,請給出一個例子或自己的經歷解釋。有趣的是,受訪者的回答,無論其來源如何,在某些方面都非常相似。至於最大的不同,中德兩國甚至完全一致。
  • 中山「共享紙巾之鄉」,引爆共享紙巾機加盟熱潮
    2017年5月,ZHO共享紙巾機首次在中山面世,掀起了「共享紙巾機」加盟浪潮,中山 「共享紙巾」的火種,以燎原之勢照亮全國。在中山,ZHO共享紙巾開創了共享經濟新模式。以共享紙巾機為載體構建物聯網社交平臺率先在中山完成。
  • 國父孫中山的另一個身份:洪門的第三把交椅!
    這位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孫中山,孫文加入檀香山洪門致公堂,是他深思熟慮的一個決定。孫中山有一次到一個華僑的洗衣店裡面,那個洗衣工人正在熨衣服,他進去就向他宣傳革命。那個熨衣服的工人就說,你這個孫大炮又來放大炮,你講這些都是滅九族的勾當,沒說兩句就把他趕出去了。可見當時孫中山在海外宣傳革命非常艱苦,非常困難。
  • 廣東中山這五所優質高中,你知道哪幾所?
    文\芒果綠旗下 學校這些事兒中山,古稱「香山」,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故鄉,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改名中山縣,如今的中山市,2019年中山市還入選中國外貿百強城市第29。好了,城市就介紹到這裡了,今天我們來聊聊廣東中山這五所優質高中,你知道哪幾所?一、中山紀念中學中山紀念中學,1934年由孫中山長子孫科秉創辦,原名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1949年,學校更名中山紀念中學,學校現有高中班100餘個,在校學生合計6500多人。
  • 民國高校排行榜,武漢大學排名穩定,中山大學曾排名全國第一!
    民國國立高校排名回顧中國的高校歷史,有民國四大高校民國四大名校和民國五大高校之說,民國四大高校是指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大(清華、北大、南開聯合辦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正是因為有輝煌的歷史傳統,因此武漢大學雖然地處經濟欠發達的湖北省,但是在各項高校綜合排名中依舊保持高排名,而大部分質疑武漢大學高排名的網友們似乎並不知道中國高校的歷史,以及武漢大學輝煌的人文歷史學科,曾引領中國大學生思潮,」煌煌武大,雄辯天下「的口碑就是最好的體現。從民國20大高校的經費排名來看,武漢大學排名非常的穩定,而國立中山大學曾高居民國高校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 情侶甜蜜走起,中山旅遊攻略,燈都古鎮的這家酒店令人太難忘
    今天說的甜蜜旅行目的地在中山。中山我之前多次介紹過,是因為我本人對這個城市非常有好感,作為珠三角城市,它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很濃厚的,也是中國近代發展史的源頭。還有,就算你沒去過中山,你應該也知道國父孫中山吧。除此之外,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就是燈都古鎮了。
  • 中山醫院學生「四史」學習教育系列講座(四)| 楓林橋歷史漫談
    ——2020級博士 李淼      楊震老師帶來的中山醫院史把我又帶回了那段崢嶸歲月。在中山醫院這片土地上,發生了諸多歷史事件,成為了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從籌建到開業,先哲們為了醫院的建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在動蕩不安的年代裡,造就了這一偉大的工程。
  • 國父孫中山,為何一直到去世都不肯服用中藥,一生都不服中醫
    第一個舉起反封建旗幟,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帝制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中國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歷史上孫中山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大家都知道,孫中山早期就是學醫的,他還是澳門鏡湖醫院的第一位西醫。
  • 中山文化之旅 嘆宅遊園摘荔枝
    文化並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只有到巴黎羅浮宮埃及金字塔旅遊才顯得自己特別有文化,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花上69元也可以進行一場文化之旅。  中山離廣州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這裡既有中山大宅門之稱的嶺南最大私家園林——詹園,又有中山故居、孔蟲雕塑公園,中山的黃鱔飯、脆肉鯇等美味令人讚不絕口,最早成熟的「三月紅」荔枝更是搶盡了所有荔枝的風頭,很多精明的阿公阿婆都把參加中山旅遊團當做最好的周末休閒方式。
  •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中山答卷」
    中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分別組織市管幹部開展「破解文化之困增強中山綜合競爭力」「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暨輿情應急處理」等專題研討班。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系統每年組織公共文化服務專題培訓班和「兩法」專題培訓,強化公共文化工作的思想武裝。中山市各級公共文化場館以傳播和實踐新時代新思想為使命,以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築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文化陣地。
  • 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10幅書法題詞欣賞:寬博厚重、雄健豪邁
    比如今天課代表要介紹的民主革命先驅、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書法,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雖然孫中山先生不以書法名世,但他的書法作品卻極有韻味。尤其他的正楷,點畫厚重,頗有顏字體格;結構扁斜,又有蘇體韻味;而用筆多方,復有魏碑風神!
  • 孫中山這個地方都做過什麼?
    民國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將香山縣改名中山縣。珠海市香洲區隸屬中山縣,八十年代初,中山縣升為地級市,珠海市成立,香洲唐家淇澳萬山群島等地屬珠海。孫中山是中山市翠享村人,人到中山市都可見「偉人故裡,名城中山」。市區內有孫文公園,屹立著孫中山銅像。市內有紀念中學,有孫中山紀念堂。
  • 從強烈憤慨到跪地拜託,看孫中山如何「收服」未來嶽父
    收到書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樹寫給孫中山的4封英文函件,其中1915年8月3日復孫中山函尤為重要。由於孫中山的來函已經被宋嘉樹燒掉,因此,這封復函就為我們推測來函,研究孫、宋婚姻關係以及宋嘉樹的為人提供了第一手的最有權威的資料。宋嘉樹的復函發自神戶山手大街中街三段24號中國俱樂部,寄東京靈南坂頭山滿收轉。當時,孫中山在東京,宋慶齡在上海。
  • 【分享】一位歷史老師演講中國漢字,太精闢了!
    點藍色字關注「安影文化」 關注安全,珍愛生命,警鐘長鳴! 一位歷史老師演講中國漢字,太精闢了! 乘法口訣外國人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