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兒四歲的生日。因為疫情,一直沒有正常復工,本周才剛開始安排了一周滿班,可以說是復工復產的關鍵節點,所以也不好意思因為要給小兒過生日而提出請假,所以正常上班了。還好,老婆的排班剛好今天休息,也正好借這個機會讓小孩兒的外公外婆以及老婆的外婆叫過來一起吃飯。因為疫情,雖然只相隔不到兩公裡,但已經兩個月沒有一起吃過飯了。所以原來的計劃是,老婆在家做飯,我下班回家後和他們一起給小兒慶祝生日。
未曾預料,但今天有了離職的契機,終結了兩年來的堅持,之所以稱之為堅持,是因為自己著實喜歡攝影,希望從事一份與攝影相關的工作。所以,可以總結為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如果不熱愛,但從其他方面來考量,可能早就放棄了。但還是得感恩一種堅持與付出,當然也有某些人的指點與平臺的薰陶,讓我在攝影方面有了大幅的提升。至少,方向與方法都具備了,假以時日,一定會融匯在自己身上,成為造詣的。也許,這方面的收穫,是很難花錢買回來的或者是用錢來衡量的。所以,即使單從這方面來考慮,也算不虛此行,沒有什麼可以後悔的了。因為愛好選擇,因為使命堅持,因為理念分執,因為情勢終止,這四句話也許是對這一段經歷的恰當總結。好在雙方都很乾脆,從起念到離開,不過三個小時而已,中途還穿插著一頓午飯,即便在這樣的情形下,中午泡著泡麵的同時還跟保潔阿姨和同事宣傳廣元的涼麵,講解武則天的歷史,充分展現自己的吃貨本色。終結一段沒有共振節奏的日子,即使前景不明朗,充滿了未知,也還是令人輕鬆和愉快的。因為,對自己,也許是一種解脫,是一種釋掉重負、激發機能、重啟原力的硬著陸方式。光明正大地來,堂堂正正地做,瀟瀟灑灑地去,回去的一路,沒有晚高峰,也忙個不停,接電話,通語音,回信息,等待到家樓下的最後一通電話結束,手機也宣告沒電了。
在這樣的日子,突發這樣的事件,也可以算是一種驚喜,因為我可以參與兒子生日宴的準備了。我做了五個菜,甜辣香腸拼盤、雞毛菜煎蛋湯、絲瓜毛豆、黃花蝦仁和胡蘿蔔回鍋肉。另外老婆也準備了三個菜。吃飯前,兒子迫不及待地想吃蛋糕,於是我們把生日蛋糕環節放在了飯前。
兒子很有儀式感,當蠟燭點上之後,兒子就跑來跑去把屋裡所有的燈都關掉了。還主動起頭唱英文版的生日歌,我又起頭來了一遍中文版的。許願的時候,兒子把願望說出來了,竟然是想要一個骨頭人(骷髏)玩具,這是他平日最想看的視頻又是最害怕的。衝他這份勇氣,我當場表態他的願望實現了。
搬出來後,兩個月未在一起,再相聚的時候才發現,老婆進步了,兒子進步了,大家更和諧了。小家安頓好,大家才融洽,化整為零的思路看來是正確的。當好個人,維護好小家,這才有可避風雨的港灣。人就像一塊電池,與有些人相處是需要耗電的,與有些人相處卻能充電。如果只被放電,沒有地方充電,會把置於很危險的境地。所以工作上要有能互相充電的戰友,也要有能互相充電的朋友,最保險的要有能充電的家庭。通過疫情,我發現小兒為我充了不少電,也為家裡的其他人充了不少電。而他,卻總是能量滿滿,電力十足,是從我們身上充到的電麼?
晚上發現,兒子能夠自己用淋浴洗澡了,吃飯穿衣穿鞋收拾玩具洗臉刷牙擦屁股,基本都能自己搞定,生活上應該算是可以獨立了吧。唯一的盼望便是能夠獨立的學習。如果具備生活自立,獨立學習與思考,加上不壞的人品,他的人生應該不需要父母過多地操心了吧!
剛剛兒子用我的杯子給我端來一杯水,裡面飄著拌過沙拉的西瓜,還飄著一顆白色球形巧克力,雖然看似有點瞎搞,但我還是接過來喝了。因為這樣的瞎搞,他自己也會喝的,算是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了我。只要有心,形式已經不重要。相反,如果沒有心意,再好的形式也會失去意義。工作如此,生活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