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作文廣東卷
作文試題
請以「不要輕易說『不』」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之外,文體不限;②不少於800字。
試題評析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考作文題的變化走過四個階段,即「命題作文」→「供料作文」→「話題作文」→「多樣作文」。作文題應該是多樣的,越開放越好,因為開放的作文利於考生臨場發揮,充分表現考生的創作能力。本作文試題是一道規定標題的作文題,是作文擬題進程的回歸,審題無障礙,行文顯高下。不在審題上難為考生,把重點放在作文本身。2008年廣東高考作文題與2005年的「紀念」、2006年的「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年的「傳遞」相比,前三年都是給材料的話題作文,這些話題的寫作範圍比較寬泛。
2008年的標題作文,沒有材料引子,審題只需咬文嚼字了。題目「不要輕易說『不』」,是一個無主語的否定的祈使短語。這道題給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評析。
1.理解出題動機,把握射箭靶子。走進高考考場的考生,他們的年齡一般是十八周歲。從教育學、心理學和生理學角度講,他們的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處於「半成人」階段。採用試題的方式來啟發他們去思考社會、人生和未來。「不要輕易說『不』」,猶如「投石擊水」,掀起波瀾,讓考生去馳騁思想的野馬,「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裡」,找尋問題的答案。我想,這應該是出題者的出發點。面對什麼問題應該說「是」,遇到什麼事情應該說「不」,這樣才能做到不輕易說是說否。考生如果是深思熟慮,考場就能充分發揮;如果臨場思考,思維敏捷者、知識儲備豐富者、思想素質高尚者,也能夠做好這一答卷。因此,「不要輕易說『不』」啟發廣大考生,積極思考,謹慎答題。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呢!
2.明確大是大非,當機立斷斬亂麻。題目含有一處「溫柔的陷阱」,不是「面對所有的事,都說不」,而只有面對「真善美」的「否定」才能說「不」,提醒人們在「明辨是非」的基礎上,拒絕邪惡,擁抱善良;擯棄軟弱,保持堅強;選擇勇敢,祛除膽怯等。考生讀題目時,一眼就會落在「不」字上。這是可以的。緊跟著要思考在什麼問題上說「不」。想清楚了,審題才不會出錯。有一本叫《思維魔方》的書,它講述的是人考慮問題的角度轉換學問。事實上,一個問題換一個角度看,就十分簡單。有些事情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那麼我們究竟在什麼問題上是「不要輕易說『不』」呢?我們不妨從社會、家庭、學校,城市和鄉村,讀書學習,旅遊觀光,上網遊戲,家庭教育……找到那個點,化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的故事敘述,為擺事實講道理的議論,為抒發情感的描寫。比如,對到網吧聊天、遊戲的行為上說「不」。可以先描繪青少年在網吧神魂顛倒的情形,然後證明其危害,講述思想轉變的過程、原因、細節、契機,還可以寫改掉惡習後的「浪子回頭」的奇蹟等。
3.深思熟慮落筆,謹慎選取義項。「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遊褒禪山記》)這句話意思是:讀書做學問的人面對複雜疑難的問題時,要採取深入思考、謹慎選取的辦法。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本作文題中有一個詞語,就是「不要輕易」,考生審題時不可疏忽大意。大家知道,「輕易」的同義語有「草率、魯莽、隨便、輕浮、輕視、淺薄、不假思索」等,這些詞語的含義,幾乎都是負面的;而它的反義詞是「謹慎、小心、重視、睿智、深思熟慮」等。所以,「不要輕易說『不』」的關鍵是「不要輕易」,對於審題、對於做人和做事都不要「掉以輕心」。而題目中的「不要輕易」,起到啟發考生的作用,即考生在作文過程中,要深入思考。寫出來的文章才有深度、厚度,才有思想性,文章的內涵才豐富。
「不輕易」,不是「優柔寡斷」的囁嚅,而是一種「經過思想過濾」的「斬釘截鐵」的吶喊。既然明辨是非,那麼就要身體力行。對於看準了的事情,就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機不可失,時不我待。「不」,不能只停留在口頭,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上。既做誓言的巨人,又做行動的夸父。
(朱慶平)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