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動態】桐鄉法院發布首個類案文書當事人提交制度

2021-01-08 澎湃新聞
【改革動態】桐鄉法院發布首個類案文書當事人提交制度

2021-01-0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充分發揮類案文書對審判參考意義和當事人主體作用,進一步統一裁判標準及裁判尺度,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的要求,桐鄉法院制定印發了《類案文書當事人提交制度(試行)》(下稱《制度》),就當事人提交類案文書作出專門規定。

典型案例

近日,桐鄉法院高橋法庭辦理的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首次運用了該《制度》。因該案件爭議較大,主審法官在審理過程中向雙方當事人送達《類案文書通知書》及《類案文書內容及要求》,雙方當事人依照要求提交了相應的類案文書,並通過移動微法院就對方提交的類案文書發表了書面的意見,取得了良好效果,現該案已審結。

根據《制度》,類案是指與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已經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類案文書提交的範圍包括最高院、省高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和參考性案例,以及上級法院、本院裁判生效案件。

《制度》指出,法院和當事人均可發起類案文書提交,其中法院在辦理擬提交專業法官會議或審判委員會討論、缺乏明確裁判規則或尚未形成統一裁判規則、院庭長根據審判監督管理權限要求進行類案文書提交案件時,可以通知當事人提交。同時,在庭審辯論階段,法院可以組織雙方當事人就對方提交的類案檢索觀點發表意見。法院在採用當事人提交類案作為裁判參考前,須核實文書真實性,同時對是否參照、如何參照等結果運用情況向當事人釋明,並在案卷中分析說明。

法官

該《制度》試行後,推動了類案檢索從法官單一檢索向法官和當事人共同檢索轉變,尤其是在類案的運用上,引導當事人主動參與,給予了當事人程序參與的機會和權利,有助於法官提升類案運用的規範性和統一裁判尺度,可以更好地確保案件的質量和當事人的認同度。

律師

《制度》的試行充分發揮了當事人的主體地位,給了代理人充分表達自己法律觀點的機會,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案不同判」的情況發生,有利於促進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據了解,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統一法律適用標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類案不同判」現象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由於裁判尺度不統一,在以往的審判實踐中,時有出現案情類似,判決結果卻相差甚遠的情況,容易引發當事人對裁判結果的質疑,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司法公信力。而類案文書當事人提交制度的施行,正有助於當事人對裁判結果形成更加合理的預期,也能為法官提供相應參考,啟發、拓展裁判思路,從而科學地作出決策。

下一步,桐鄉法院將對類案文書當事人提交試用情況進行跟蹤督導,讓類案檢索真正促進裁判統一、同案同判,充分發揮案例指導作用,提高裁判的規範性、統一性和權威性。

原標題:《【改革動態】桐鄉法院發布首個類案文書當事人提交制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基層動態】康巴什區法院推出首份《離婚證明書》
    【基層動態】康巴什區法院推出首份《離婚證明書》 2021-01-07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布《關於類似案例辯論程序的訴訟指引》,首案辯論「寶島眼鏡...
    南沙區法院首宗適用類似案例辯論程序案件宣判類案當庭辯論 提升當事人合理預期到法院打官司,在判決沒有出來之前,雙方當事人往往對最終裁判結果有自己的預期,這種預期又直接影響著他的訴訟主張和策略。而類似案例辯論程序,正有助於當事人對判決結果形成更加合理的預期,從而科學地作出訴訟決策。根據《指引》,當事人各方為支持自己的主張,可以向南沙自貿區法院提交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並申請作為類案在其案件審理過程中參照適用。法院在收到申請方提交的類案辯論申請後三日內,會將其提交的材料送達給相對方。類似案例辯論程序一般安排在法庭辯論階段進行。
  • 當事人向法院提交的訴訟文書格式文本彙編
    (下列文書要求同此)            公民授權委託書,是當事人、法定代表人依法委託他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寫明委託事項和委託權限的文書。法人或其他組織授權委託書,是當事人依法委託他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寫明委託事項和委託權限的文書。
  • 當事人向法院提交的訴訟文書格式文本
    如果您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些法律文書是必須要向法院提供的,比如:起訴狀、答辯狀、上訴狀等。這裡,我們向您介紹一下常用訴訟文書的書寫格式和要求,有助於您寫出符合法律要求的、規範的訴訟文書。     需要提醒您注意的是:書寫法律文書要字跡工整,儘量簡明扼要,請用鋼筆、鉛字比書寫或列印,一律使用A4紙。
  • 有關類案檢索的九個問題
    不過,現在法院的機構組成信息越來越透明,不少法院在其官方網站或信息發布平臺將審判委員會的組成情況進行了公開。因此,通過法院公開發布的信息有時也可以獲得審判委員會的委員組成情況。所以,養成平時關注相關法院官方信息發布平臺的習慣,通常會有意外收穫。
  • ——全國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會經驗交流發言摘登
    用足用好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政策紅利,出臺「1+6」改革試點規範體系,上線全國首個含104項核心指標的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分析系統。將改革訴訟收費制度、擴大獨任制適用範圍、健全電子送達承諾機制等內容納入市政府《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任務》。推廣以庭審錄音錄像或語音轉錄代替庭審記錄,嘗試將書記員從審判團隊中剝離出來。
  •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訴訟文書格式匯覽
    如果您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些法律文書是必須要向法院提供的。比如:起訴狀、答辯狀、上訴狀等。這裡,我們向您介紹一下常用訴訟文書的書寫格式和要求,有助於您寫出符合法律要求的、規範的訴訟文書。(下列文書要求同此)公民授權委託書,是當事人、法定代表人依法委託他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寫明委託事項和委託權限的文書。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十批司法改革案例 廣東法院2個案例入選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十批司法改革案例,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2個司改案例入選。發布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過程中打造的一項亮點工程,旨在全面收集、深度挖掘各地法院推進司法改革的特色經驗,提煉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做法,並以案例形式推廣。廣州中院圍繞「四個聚焦」構建審判監督管理「廣州模式」,增強監督制約實效,有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 北京法院2019年司法改革「微創新」案例彙編
    公證處依託平臺參與合同訂立,金融機構將通過平臺籤訂的金融借款、信用卡領用等合同線上推送至公證處辦理公證,審核當事人身份、告知公證事項,實現對電子送達地址、逾期還款時公證債權文書的出具、委託公證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等重要合同內容的線上公證。公證處通過平臺督促合同履行,合同訂立後,公證處隨時關注還款動態,及時發布線上催款公告,自動生成債權文書並推送執行申請,督促借款人依約償還借款。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14條指導意見 7月31日...
    十、公訴機關、案件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提交指導性案例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裁判文書說理中回應是否參照並說明理由;提交其他類案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釋明等方式予以回應。
  • 環江法院推進離婚證明書制度,化解當事人隱私尷尬
    為進一步推進家事審判方式改革,充分保障離婚案件中解除婚姻關係的雙方當事人的個人隱私,2020年11月,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推出離婚證明書制度。《離婚證明書》是指法院開具的旨在證明離婚案件當事人夫妻關係解除及其解除時間的證明。當事人可待調解書或者判決書生效後,憑法定身份證明及生效裁判文書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經承辦法官審核、同意後及時向當事人發放《離婚證明書》。
  • 類案專題之一|何為類案檢索
    在《意見》中該文件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法院要積極推進類案檢索工作。律師也可以事先進行類案檢索,並向法院提交檢索報告。所以對於法律人來說,如何進行類案檢索將會成為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2017年7月,最高法發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實施意見(試行)》,其中明確了最高法的承辦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均應依託辦案平臺、檔案系統、中國裁判文書網等,對本院已審結或正在審理的類案與關聯案件進行全面檢索,製作類案與關聯案件檢索報告。
  • 豐臺法院正式上線啟動全市首個「金融類案件一體化辦案平臺」
    8月12日上午,豐臺法院上線啟動全市首個,藉助繁簡分流改革帶來制度紅利,針對在過去金融類案件辦理中,金融機構多線下立案並需提交大量紙質材料,程序性工作佔用法官大量辦案時間等問題,研發了『北京豐臺法院金融類案件一體化辦案平臺』」,在談到平臺的應用價值時,張英婷介紹,「平臺以『專注審執服務、致力落地應用』為理念,融合了大數據應用、批量化處理、證據信息比對、要素式速裁、文書一鍵生成等智能化功能,以平臺為媒介,與智慧訴源治理相結合、智慧訴訟服務相結合
  • 類案必須按照這三個層次檢索適用,不得檢索過...
    2015 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案例指導工作制度機制。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共發布 24 批 139 個指導性案例,對全國法院的審判工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 統一法律適用 最高法發布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
    本文轉自【最高法網站】;統一法律適用 促進司法公正最高法發布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為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健全完善類案檢索制度,進一步統一法律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
  • 達川區法院出臺規範性文件切實加強「類案同判」工作
    近日,達川區法院制定了《關於加強類案同判工作的實施細則》,讓群眾打官司打得「明明白白」。,實現類案同判。,告知當事人通過類案檢索以及上述四類材料來支持自己的訴訟主張。承辦法官對公訴機關、案件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交的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省法院發布的參考性案例支持自己主張的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
    十、公訴機關、案件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提交指導性案例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裁判文書說理中回應是否參照並說明理由;提交其他類案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釋明等方式予以回應。
  • ...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的理解與適用
    2015 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案例指導工作制度機制。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共發布 24 批 139 個指導性案例,對全國法院的審判工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 最高法:拆遷維權成功案例「類案檢索」解決「同案不同判」
    04意義在徵收拆遷案件審理過程中,也會出現我們提交了類案檢索報告,但法官在在判決案件中不理不睬的情形,在判決中也就類案中的裁判規則沒有任何的回應,這種做法,嚴重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衝擊了正常的司法秩序。
  • ...案件當事人隱私,武漢洪山區法院開出武漢市首個「離婚證明書」
    楚天都市報8月12日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向昱璇 )8月11日上午10時許,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申請,發出首份「離婚證明書」。這份證明書只記載了離婚案件號、當事人的身份信息和生效情況,突出證明了男女雙方確已離婚的事實。根據規定,在我國離婚有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兩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