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專稿】王慶祥:廣州&臺南藝術雙城記 培植兩岸藝術森林

2020-12-23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王慶祥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多的臺商也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來到大陸。現任廣州市臺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王慶祥於1983年由臺南來到廣州,時光荏苒,在海峽兩岸往來經貿已經三十四個年頭。六十七歲的他,近幾年逐漸放下經營了大半生的製造業,交給企業團隊管理,自己開始在廣州花都區的百畝土地上創建大新文創園區和大新美術館。

臺南的人文地理和旋妮風光孕育一方水土,一方人情風俗,深植於民間的儒家文化精神自是潛移默化於無形。王慶祥幼年便學習書法,由於經營生意幾近荒廢,後又因緣際會向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顧問、藝術家李錫奇先生學習探討現代藝術十餘年。並在6年前,報讀暨南大學的 EMBA 博士課程,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文化觀念。

2013年年初,在廣州工作生活了近二十六年的王慶祥為促進兩岸藝術文化交流,萌生在廣州花都區建立文創園的念想。2015年王慶祥在臺南啟動「一年三家,三十年一百家」的「藝術森林計劃」,資助藝術家成立私人美術館,2016年初,他成立大新美術館並舉辦兩岸藝術交流展,展覽期間,藝術家李錫奇向他提議,「既然要推廣藝術,何不把這些錢拿來辦個獎?年輕人要有這20萬太難了」,於是催生出「2016大新創作獎」。

今年11月12日剛剛開幕的"複眼 2017大新兩岸青年藝術創作群展」及 「2016大新創作獎之獲得者王永學個展」 。其中參展的34位藝術家中,大陸參展藝術家20位、臺灣14位,展出100多件油畫、綜合材料、雕塑、裝置藝術作品等。更是把王慶祥「木棉花與鳳凰花的夢想」(木棉花是廣州的市花,鳳凰花則是臺南的市花)扎紮實實的變成了現實。

兩岸青年藝術創作交流基地

兩岸青年藝術交流基地

王慶祥的父輩都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祖籍是江西贛州,「可能是清代在鄭成功從臺南登陸臺灣的時候過去的,已經幾百年了。因為族譜、牌位裡都有記載。」深埋在血緣中的文化之根在冥冥之中作用於他現在推動的兩岸文化交流事業。

在他租賃50年的百畝土地周邊,又有臺商聚集的石頭記園、曼古園等等毗鄰而居,連成一片,未來或將形成理想中的文化小鎮。

「我做這個事,是心有餘力。因為我年紀大了,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但是不能全部用,我跟我老婆講做公益美術館的事,她蠻大度,她說你賺的錢你自己花唄。我會把賺的錢拿出30%去幹這個事。」由於是完全以一己之力而為,沒有收入, 只有支出的公益事業。王慶祥希望可以讓來廣州觀光的人來參觀,另外,提供給兩岸青年藝術家作為免費吃住,進行創作的駐留項目。藝術家的作品也不用回饋給美術館,是純粹輕鬆的駐留創作,就像回家的感覺。

兩岸青年藝術創作交流基地當代館

但是能維持多久,王慶祥心中沒底,「我跟我老婆講過我們還在,還有能力幹,幹到什麼時候,跟生命體一樣有生就有死,總有一天會結束的。但是什麼時候結束不知道,繼續做。我兒子有這個情懷當然最好,如果他沒有這個情懷,或者是有另外的想法我們也不勉強,但是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還是做。」

目前,大新美術館初具規模,兩岸年輕藝術家來的多了,王慶祥的公益事業,也受到廣州市政府的重視。廣州市政府、市臺辦也看到這個情況,由區臺辦提案落地,向市臺辦提申請,再經國臺辦最終核准,如果核准成功,未來正式的名稱或是「兩岸青年藝術交流基地」。

大新美術館外景

由製造業向文創轉型的臺商

1983年,王慶祥和朋友取道香港來到廣州,在考察六年後,1989年,在臺南做勞保安全眼鏡的王慶祥,選擇有深水港的廣州作為生產出口之地,二十八年間的變化令人唏噓。「我剛到這裡的時候,只有菜園、豬舍、魚塘,現在有百棟高樓了。當年,工廠招募30個工人,有300個人在排隊,現在要30個人,兩個人請不到。各個產業發展變化非常大,工作機會也很多了。現在大陸外匯存底4兆,遠遠超過當時的100個億。大陸改革開放3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產業的發展了,供需環境也在變化,「以前做的和現在做的產品如果不變,根本沒有辦法生存,所以我們開始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王慶祥作為大舜企業的董事長在二十八年間,不斷的帶領企業邁向照明、光學電子、酒店、美術館多元不同的新領域。

如果說由製造業向酒店服務業是王慶祥帶領企業的一次產業轉型,但打造文創園區和美術館卻與產業轉型無關。「這件事的主體是兩岸交流,內容是藝術跟文化,這裡面沒有生意關係。我常常講交流不只是官方做,民間更要做,誰有餘力誰就要做這個事情。」王慶祥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文化交流,打造出不同於一般高樓林立的都市化的景觀,而是有溫度,宜居的文化氛圍。

臺商大都做工業出身,慢慢在轉型,在大新文創園的周邊有做珠寶的「石頭記」的礦物園,有曼谷銀博物館,是做銀飾加工的,逐漸以收藏品做銀博物館,轉型做服務業。由工廠轉變成的文創、服務業形態。「或許以後,這裡變成珠寶特色小鎮,珠寶做好轉變成觀光旅遊經典。」在王慶祥的理想中,希望每家臺商企業都可以有一家藝術館、博物館、美術館,觀光者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藝術品。並且,對駐留創作的個別藝術家每個月收藏他一個作品,也是一種資助,確保藝術家的創作。同樣,兩年一度的「大新創作獎」有20萬獎金,獲獎作品會留在美術館做典藏,也是一種贊助方式。

來自海峽兩岸的34位青年藝術家與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顧問 藝術家李錫奇(第一排左)、大新美術館創辦人王慶祥(第一排右)合影

藝術森林計劃 廣州&臺南藝術雙城記

「我到羅浮宮看到小孩子趴在地上,老師在這邊講解一幅畫,那個情景讓我覺得很美,這個比錢還重要。」因此2015年王慶祥在臺南啟動了環城 「藝術森林計劃」,資助藝術家成立私人美術館,王慶祥希望可以一年成立三家,三十年成立一百家,已經有六家,他個人承諾資助十家。

「我倡議臺南企業家與藝術家對接,藝術家成立的美術館又是可以住的個人工作室,已經第六屆了。在臺南的小巷子裡, 30年後有100家,100年後看臺南就是個美術館城市,是挺美的畫像。」「藝術森林計劃」中每個藝術家美術館起始的空間、裝修費用的一半由企業家提供,不需要回報企業家任何藝術品。未來藝術家美術館的運營,由藝術家獨自承擔。

「臺南的小巷子裡很多一棟一棟的房子,二樓三樓可以做藝術家工作室和住處,一樓可以做展示的美術館。」王慶祥希望這樣的計劃,不僅可以贊助藝術家的創作,同時也起到藝術教育的兩個功能存在:藝術家的美術館,要為周邊的小學生、中學生提供講解服務;第二,要跟收藏家對話,讓收藏者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成為好朋友,藝術作品就有了不一樣的溫度。

後記

「情懷是不可以講的,講出來就不是情懷了,講出來就沒有意義了。「藝術森林計劃」和大新美術館是王慶祥在有生之年要一直做下去的事業,同時還在忙碌著天河臺協慈善基金會、暨大慈善基金會等公益事業。

相關焦點

  • 「2019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在廣州開幕
    」在廣州開幕 郭軍 攝   中新網廣州11月12日電 (記者 郭軍)11月12日,「2019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在廣州大新美術館開幕。希望廣大臺灣青年藝術家通過本次版畫藝術創作展,抓住廣州推動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機遇,在穗臺兩地更大格局、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合作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廣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王慶祥表示,支持與鼓勵青年藝術家創作,是他一直在做的事,希望藉由廣州與臺南大新美術館兩大平臺,持續發掘優秀藝術家,以展覽、獎項的方式,協助更多有潛力的藝術新秀。
  • 廣州臺協會長王慶祥:臺青大陸打好基礎再創業
    「通過建設美術館,推動兩岸文化事業的深度交流,我願意拿出業務經營所得中的一部分資金來推動這項事業。」漫步廣州市花都區大新美術館,廣州市臺協會長王慶祥一邊帶領記者參觀,一邊介紹自己在陸發展的經歷。  在廣州經商近30年的王慶祥,主要經營光學、照明、眼鏡等業務。
  • 【雅昌專稿】國內藝術機構的非營利之路(下):非營利的理想與矛盾
    【雅昌專稿】國內藝術機構的非營利之路(上):在中國的非營利法則廣州時代美術館  理想與「民非」  在昨天的《國內藝術機構的非營利之路(上)》裡,我們大篇幅引用現行的法律法規在此之前,其他非營利藝術機構,通常在工商局登記,有的掛靠機構,甚至完全不註冊,以草根團體的形式出現。  成立於2003年的廣州時代美術館,也在申請「民非」的路上等了好幾年的時間。最初,時代地產與廣東美術館合作成立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這座位於時代玫瑰園社區臨時空間便是該美術館的前身。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在穗開幕
    12月5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花都區大新美術館舉辦。該活動由廣州市穗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廣州大新文創園主辦。 兩岸青年繪畫展由廣州市榮譽市民、廣州臺協會長王慶祥發起,自2016年開始,至今已舉辦五屆。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大新...
    該活動由廣州市穗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廣州大新文創園主辦,廣州市委常委王世彤,廣東省臺辦副主任陳昇東,廣州市臺辦主任曾衛東,花都區委書記黃偉林,廣州市臺協會會長、大舜企業集團總裁、大新美術館創辦人王慶祥,石頭記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木卿等出席。在穗臺商、臺青代表、兩岸藝術界嘉賓參加活動並參觀石頭記礦物園、大新文創園展區。
  • 廣州市首家省一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人民網廣州12月5日電(魯揚)12月5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廣州花都區大新美術館文創園舉行。  廣東省臺辦副主任陳昇東在致辭中表示,大新文創園和石頭記礦物園正式掛牌「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提升廣州歷史文化品質,增強兩岸民族文化認同,密切兩岸藝術家和青年藝術工作者的交流,為臺灣藝術家進駐創作創造便利條件,將進一步推動對臺文化交流和融合發展。  廣州市臺辦主任曾衛東表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
  • 雅昌將在上海開辦實體藝術書店
    雅昌文化集團在重點打造了北京、深圳兩大藝術中心之後,日前正式啟用雅昌(上海)藝術中心。該集團同時啟動「傳藝術之美」系列活動。活動由「新造書運動」書籍藝術展、「雅昌多元化藝術產品與服務展」、「點亮孩子藝術夢想」三大部分組成。
  • 【雅昌觀察】廣州「抱團」,非營利藝術機構的春天?
    大概在一個月前,由陳侗牽頭,廣東時代美術館館長趙趄響應,廣東時代美術館、博爾赫斯書店藝術機構、錄像局、黃邊站以及觀察社組成「廣州五行非營利藝術機構聯合會」(以下簡稱「五行會」)——「五行」一詞所暗示的不光是「缺金」,還包括共同的行動和前進。這一舉措是單純的抱團取暖行為,還是國內非營利藝術機構聞風而動迎來發展的春天?猜測者有之,觀望者亦有之。
  • 【雅昌專稿】李一:東京藝博會用國際「逆輸入」破局日本藝術市場
    東京藝術博覽會海外事務總監李一雅昌藝術網:今年是東京藝術博覽會參展畫廊最多的一年,您是負責海外事務,您是如何看待東京藝博會的國際化特點?2016年藝博會的銷售額大約在11.3億日元,2017年達到24.5億日元,這樣的變化體現出日本在泡沫經濟之後,藝術市場正在重拾信心。2017年東京藝術博覽會現場雅昌藝術網:今年東京藝博會在展商結構上有哪些新的變化?還採取了哪些拓展市場的措施?
  • 「傳承與開創」 第五屆兩岸藝術新天地論壇在臺北舉行
    人民網上海9月30日電 以增進兩岸藝術交流、推動兩岸藝術進步、促進兩岸同胞彼此了解的「第五屆兩岸藝術新天地論壇」9月26日首度移師臺灣臺北市。此次論壇提升了參與城市的規格,將論壇交流層次推至更高層樓。
  • 雅昌文化集團與Artprice聯手打造藝術「絲綢之路」
    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2018年10月12日,兩大國際藝術機構雅昌文化集團(Artron)和Artprice在法國裡昂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這是中西方乃至全球藝術界的裡程碑。
  • 雅昌專欄 | 王華祥:藝術是啥東西?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繪畫的歷史很長 ,有幾十萬年了。藝術的歷史很短,只有一百年。杜尚用一個小便器開啟了什麼都是藝術的歷史。博伊斯用自己的身體宣告:人人都是藝術家。
  • 廣州日報數字報-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在...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姝泓 通訊員穗臺宣)昨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
  • 「雅昌快訊」第三屆「EAST-科技藝術季」 啟動儀式暨科技藝術教育...
    「EAST-科技藝術季」正好在這樣的背景中提供了一個在傳統藝術領域所沒有的平臺,將世界聯繫在一起,聚集來自各地、各領域的人才,使藝術更多地融合到科技發展的進程之中。他希望能通過此次大會,逐步在藝術和科學技術之間找到新的連接方式。此外,馬丁霍齊克還充分肯定中央美術學院在科技藝術事業中所做出的努力,他表示中央美術學院對中國乃至世界科技藝術的發展來說都是一股強大的驅動力。
  • 【雅昌專稿】閆曉靜:以日常物構建對話中西的「第三空間」
    閆曉靜是江蘇人,現居多倫多,2000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裝飾專業,2004年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喬治布朗學院首飾專業,2007年畢業於美國印第安納賓夕法尼亞大學雕塑專業,獲藝術碩士學位。她曾兩次受邀為多倫多藝術博覽會創作代表該博覽會的主題作品。
  • 【雅昌專稿】桂耀華:作為文創產業發展平臺的藝術園區未來還能做什麼
    而這一地區的藝術機構、藝術家工作室、文創企業,在草場地、黑橋、費家村、索家村、馬泉營、何各莊等地區聚集,從品質到數量在全國範圍無出其右者。這一地區的文化現象所蘊藏的藝術資源及文化創新的內在動力蔚為大觀。
  • 「國際藝術家手制書聯盟」專家參觀雅昌藝術中心 共推藝術家手制書...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10月20日,剛成立的「國際藝術家手制書聯盟」以及參加了「2019藝術家手制書國際研討會」的各國手制書專家到訪北京雅昌藝術中心參觀交流。
  • 第十二屆文博會雅昌藝術中心分會場開幕 舉辦青年藝術家聯展
    人民網深圳5月13日電(呂紹剛 夏凡)5月12日,第十二屆文博會雅昌藝術中心分會場,暨「時間·翻頁」——AAC青年藝術家聯展開幕。 今年是雅昌藝術中心第二次成為文博會分會場。2015年文博會期間,世界最大的藝術書牆——雅昌藝術書牆Artron Wall首次面世,吸引了廣泛關注。
  • 【雅昌專稿】四川德軒17秋拍:西南首拍「中國21世紀油畫、當代藝術...
    ▲▲封面:周春芽早期「綠狗」系列代表作之一的《綠狗3號》LOT 183三大專場:無底價起拍,主打高精尖2017四川德軒秋拍預展前夕,雅昌藝術網有幸來到四川德軒拍賣公司。了解到到此次秋拍將帶來「中國油畫 當代藝術」,「中國古代、近現代書畫」和「瓷器文玩」三大專場。拍品 「主打高精尖」,「配備整齊」,「8成或無底價起拍」為主的三大特色。
  • 【雅昌專稿】國內首次醫療機構開展:如果語言無法表達 不妨用藝術...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你能否想像:在醫院的走廊上,看到白大褂的醫生和病人,看到冷冷的體檢儀器,正在心裡惴惴不安之時,走廊兩邊,畫風一轉,幾幅藝術作品安然守候,仿佛等待與你不期而遇。畫面斑斕絢爛,內容深邃幽遠,仿佛要緩緩道來一個溫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