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臺灣房價10年高燒不退

2020-12-18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廈門臺商曾先生告訴記者,最近他把廈門已升值3倍的房子賣了,在臺中買了兩套房給兒子留著。「為什麼不買在臺北?」「臺北新北房子太貴,漲得過猛,倒是外縣市升值空間大,值得買。」他說。

房價之高高几許

臺北市東部信義計劃區,寸土寸金。普通二手房1坪(約3.3平方米)要100萬新臺幣(約20萬人民幣)左右,豪宅價則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記者認識的一位開發商要在101大樓附近蓋樓,售價將達三四百萬新臺幣,也就是1平方米20萬人民幣上下的價格。「不怕賣不出去嗎?」「不擔心,地段好嘛!」

熱門地點的房子總是受熱捧。在臺島最南端的墾丁,日前出現1坪近180萬新臺幣的成交天價,而10年前這裡的鋪位才50萬元1坪。這個3000餘萬元成交的房子,45年前賣20萬還嫌貴,到現在足足翻了150倍。墾丁是度假勝地,去年遊客700萬人次,證明「人潮就是錢潮」。

大臺北的淡水河沿岸,新建了許多住宅,但很多空置著等待升值。據統計,臺北市2013年房價漲幅為13%,標準房價突破60萬元。據臺灣朋友告知,按人民幣算,臺北房價平均約五六萬元一平方米,偏遠的3萬以內,市中心可高達十幾萬,外縣市有很多隻要上萬元或一兩萬元。

臺北市長郝龍斌21日表示,以目前的高房價,他的小孩在臺北市也買不起房子。「行政院長」江宜樺也嘆自己兩個小孩買不起房。

還有一個數字讓無殼蝸牛族非常鬱悶,4月中旬臺灣「營建署」公布2013年第4季臺北市房價所得比(房價中位數與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之比)達到15.01倍,也就是15年不吃不喝才可能買到房子。對此,很多上班族表示太低估了,因為僅自備款(首付)就得10年,還貸至少要二三十年。家庭收入多少用來付房貸?官方最近統計臺北市約63%,新北約53%,基隆、屏東則只要20%。

房價為何節節高

房貸壓力大,房奴哇哇叫,但誰也無法一下子解決。著急沒用,指望房子降價更難,精明的人還是咬咬牙貸款買房。開發商麗寶建設董事長吳寶田說,雖然現在要十幾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一間房,但三四十年前他月薪才2000元,也是存了十幾年,才靠貸款買了房子。「年輕人應重視提升自己的價值,努力掙錢,由小房換大房,總會圓購屋夢。」

本來,臺灣房地產是有漲有跌的,約七八年一個循環,但這十來年房價連續上漲,為何?臺灣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發言人彭揚凱指出,持有房屋的成本偏低,囤房囤地的成本低,利得稅少,加上低利率不斷供應「銀彈」,讓臺灣成為炒房樂園。特別是臺灣利率較低,懂得利用資本運作者,往往可以炒房。還有專家認為,前些年當局為應對金融海嘯,鼓勵海外資金回流救市、大降遺贈稅,但大量回流的資金沒有好的投資項目,紛紛投入房地產,客觀上推高了房價。

「你看現在臺灣街上,不少人優哉遊哉,他們有幾套房哩!」廈門臺商曾先生說。其實他本人也正是把利潤回流臺灣的人。

「打房」只是溫柔一擊

臺行政當局認為,房市只能軟著陸,主管官員表示,不會以「打房」來看待和解決高房價問題,而是希望相關「部會」規劃多元的解決方案,讓房價合理化。目前提出的路徑,很多只有「思考方向」,打擊力度不大。

但臺灣的房屋政策蠻有特色。臺「內政部長」陳威仁說,他們推出富麗農村、風情小鎮構想,希望年輕人可回到鄉下從事觀光休閒旅遊或農村耕作,引導他們到小鎮發展,減少人口集中都市。他認為「壓抑房價,不易用政治手段去做」。當局考慮的是,如何讓經濟能力弱者住得起房,例如實施租金補貼、提供合宜住宅、青年住宅等。專家認為臺灣還是要增加土地、住屋供給,多興辦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建設以出售為主的「合宜住宅」(價格約為周圍房價的七折)。

另一方案是動用租稅手段遏阻炒作,當局正在研商提高非自用房屋的稅率。據報導,財經當局將向臺北市政府提出三大建議:擴大「豪宅稅」的實施範圍、調高房產稅基、對非自住房屋加重課稅。

加稅爭議很大。很多人認為,推出「特別稅」是打擊囤積的妙招。無殼蝸牛聯盟發言人呂秉怡呼籲,政府應全面啟動房地產稅制改革,不要像以前那樣,聲稱改革,最後無疾而終。但開發商反對稅改。建商們說,今年房市景氣差,成交大不如前,房屋稅不能說調高就調高,因為加稅的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還有人說,房價暴跌恐將引起本土金融風暴,建設公司、銀行受激烈衝擊,讓困頓的臺灣經濟更形萎縮。而且,臺灣習慣上幾萬塊錢的房屋稅,即使漲它3倍,對房市獲利動輒十萬百萬來說,影響有限!

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看來,抑制房價這項綜合的社會工程,在臺灣同樣難度大,按下葫蘆起了瓢。

(人民網臺北4月23日電) 

相關焦點

  • 臺灣房價10年高燒不退 市長子女也喊貴【2】
    原標題:臺灣房價10年高燒不退(記者觀察)   「打房」只是溫柔一擊   臺行政當局認為,房市只能軟著陸,主管官員表示,不會以「打房」來看待和解決高房價問題,而是希望相關「部會」規劃多元的解決方案,讓房價合理化。目前提出的路徑,很多只有「思考方向」,打擊力度不大。
  • 臺灣房價10年高燒不退(記者觀察)
    廈門臺商曾先生告訴記者,最近他把廈門已升值3倍的房子賣了,在臺中買了兩套房給兒子留著。「為什麼不買在臺北?」「臺北新北房子太貴,漲得過猛,倒是外縣市升值空間大,值得買。」他說。  房價之高高几許  臺北市東部信義計劃區,寸土寸金。
  • 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原標題: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有機構發布房價研究報告指出,臺灣民眾收入成長遠遠追不上房價上漲,2012年臺北市家庭1年可支配所得能夠買到房屋面積僅為40年前的5分之1。
  • 臺灣房價所得比9.22倍 臺北買房要15年不吃不喝
    臺灣房價所得比9.22倍 臺北買房要15年不吃不喝 2018年02月01日 10: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26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當局「內政部營建署」於今(31)日發布2017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結果顯示,臺灣貸款負擔率為37.84%,比上季減少1.06個百分點;臺灣房價所得比(房價收入比
  • 臺灣"打房"記將房價與民眾收入相比 都會區房價高
    臺灣地區主管部門負責人江宜樺感嘆,大都會區的房價不應該這麼高,以現在的態勢,就算他兩個兒子未來獨立成家,也買不起房子。臺北市長郝龍斌也在近日表示,以目前的高房價,他的小孩在臺北市也買不起房子。最近,臺灣當局多部門出組合拳意欲打擊「」,而臺灣民眾對此的反應卻並不是那麼歡欣鼓舞。「打來打去只能打到我們這些普通人身上,客、大財團如何限得住?」一位臺灣人向抱怨。
  • 去年1-11月臺灣五大城市房價均增長
    去年1-11月臺灣五大城市房價均增長2014-01-22 15:27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郭慶娜  中國臺灣網1月22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去年1至11月,臺灣五大城市(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
  • 臺北市民買套房要不吃不喝10年 房價創8年新高
    臺北房價所得比創八年新高  深圳報業集團駐臺灣 馬強 趙川  市民買套房要不吃不喝10年  深圳特區報臺北10月7日電(深圳報業集團駐臺灣記者 馬強 趙川)7日公布的今年上半年臺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結果顯示
  • 本報記者近距離觀察臺灣選舉
    法新社《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陳鍵興 發自臺北編者按 2011年11月20日,本報記者陳鍵興和其他4名同事抵達臺北,此行既是例行駐點輪換,同時此行的報導重點就是臺灣地區領導人和「立委」選舉。一行5人中3個有過駐點經驗,帶隊記者則是已經採訪過前兩屆臺灣「大選」的新華社高級記者陳斌華。
  • 島內房市專家稱臺灣房價10年內或跌至谷底
    原題 島內房市專家稱臺灣房價10年內或跌至谷底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生育率在全球敬陪末座,2018年新生兒人數僅18.1萬人,寫下島內史上次低記錄。
  • 吳嬛嬛:被政治綁架的臺灣房價
    帝寶,地寶,普通人住不起宏盛帝寶位於臺北市仁愛路與建國南路交會的角地,面積六千平米,是一片寸土寸金的寶地。橫貫臺北市東西的仁愛路素有官道之稱,臺灣「總統府」、「外交部」、「國防部」、國民黨原中央黨部,都在這兒扎堆。
  • 臺灣年輕人也買不起房子 房價飆漲但資訊透明
    針對住房保障問題,導報記者連線臺灣地區的市民、專家進行了採訪。  現狀  臺灣房價也很貴,年輕人買不起  「臺灣的樓市現狀並不好,房價很高,不少炒房客炒過頭,年輕人根本買不起房子。」說起臺灣房價,電話那頭,臺灣房地產方面的權威張金鶚教授言語中透露著幾絲不滿和擔心。
  • 在臺灣工作的日語老師嘆臺灣房價超病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薪水凍漲房價卻太高,在臺工作逾8年的日語老師Iku大嘆「臺灣房價根本病態,辛苦工作30年,結果可能連1間房都買不起,並直指投資客養空房的行為,是釀成房價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 臺灣房價居高不下,有四大原因
    臺灣的房價偏高一直是民眾心中的痛,臺灣有關部門昨天指出,影響近年臺灣房價上漲的主因包括預售屋(期房)炒作、不動產稅負偏低、遺贈稅大幅調降,以及捷運便捷導致房地產需求增加,而低利率與高房價無必然關聯。臺灣房價過去10多年來顯著攀升,甚至引發民怨,有人認為,臺灣長期處低利率環境,是助長房價的原因之一。
  • 最真實的臺灣房價地圖:從北到南「差很大」
    實價登錄,是臺灣 「政府」為打壓高房價,祭出的5張「金牌」之一。  那麼,臺灣各地的房價差距有多大?臺灣最貴的房子又在哪裡?脫去「國王的新衣」,實價登錄上線後,最真實的臺灣房價地圖,就在這裡。
  • 臺灣社會問題面面觀(三):飛漲的房價
    10月4日下午,當抗議民眾慢慢聚集時,帝寶裡的住戶紛紛開名車駛離這個「是非之地」。臺北警方也派了近百名警察,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守衛在帝寶圍牆四周。        巢運總召集人彭揚凱表示,每年10月的首個周一為「世界人居日」,特別選在這個日子來臨前的周末辦夜宿活動,而選在帝寶前夜宿,則是因為這是全臺灣最貴的地段之一,也是臺灣政商炒作土地的象徵。
  • 少子化且房屋老齡化 臺灣房價10年內或跌至谷底?
    2019-04-30 13:33圖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生育率低,2018年新生兒人數僅18.1萬人,
  • 經濟停滯房價猛跌 臺灣地產業出現「冷秋」
    一如臺灣經濟持續停滯下行,臺灣的房市也面臨近年來罕見的「冷秋」。除了「大選」,「房價下跌」已是島內民眾最關心的話題。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去年競選時還大聲疾呼要「壓低房價」,但最近也改口稱「不會打房」「營造業一垮,臺灣就完蛋了」。  「房市進入冰凍期,怎一個『慘』字了得。」
  • 數據給你自己看,你想不到的臺灣房價收入比
    臺灣是祖國的寶島,大陸人民對臺灣總是抱著一種難以言表的情懷和期待。兩岸交流的大門在1987年被打開之後,每年都有幾百萬人跨過臺灣海峽,來往於兩岸之間。 在幾十年前,臺灣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由於種種原因落後了,也面臨不少社會問題。臺灣的GDP總量目前已經在大陸8個省市之後,但是,人均GDP臺灣仍然要高一些,達到2萬多元美元,臺灣經濟的國際化程度也要高一些。但是,由於多年以來,未實質性增加工資,而物價,特別是房價加速上漲,也造成老百姓生活艱難,望房興嘆的情況也是非常普遍。
  • 大臺北多個行政區人口減房價漲
    中新社臺北11月23日電 臺灣住展雜誌最新統計顯示,大臺北地區(臺北市與新北市)29個主要行政區中,有10個區呈現人口減少但房價卻逆勢上漲現象。  這項調查指出,近6年大臺北地區主要行政區人口數量與房價變化,不全然正相關。在人口負成長的17個區中,松山、大同、萬華、士林、三重、永和、土城、蘆洲、樹林、鶯歌等10區,房價依然上漲。房價上漲最多的士林區每坪(1坪約合3.3平方米)漲6.1萬元(新臺幣,下同),但人口減少2713人;人口減少最多的永和區,減少逾1.1萬人,但每坪房價卻逆勢漲了2.8萬元。
  • 在臺日語老師嘆臺灣房價超病態
    中國臺灣網2月1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薪水凍漲房價卻太高,在臺工作逾8年的日語老師Iku大嘆「臺灣房價根本病態,辛苦工作30年,結果可能連1間房都買不起,並直指投資客養空房的行為,是釀成房價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