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立規矩,別超過6周歲,家長要「溫柔且堅定」

2020-12-20 綿糖媽媽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守規矩,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只有懂得守規矩,才能夠更受歡迎,也會養成很多好習慣,將來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很多家長都知道給孩子立規矩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也不知道應該怎樣給孩子立規矩。今天就和大家講講,想給孩子立規矩的話,家長需要怎樣做。

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聽著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同事楊姐的兒子已經五歲了,是個特別淘氣的小男孩,三歲的時候開始上幼兒園,楊姐原本以為孩子上幼兒園之後能夠改掉很多壞毛病,可是她卻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前幾天,幼兒園老師又給楊姐打來電話,說她兒子把同學打了,還把人家的書包扔在地上,讓楊姐趕緊過去處理一下。

其實楊姐對這樣的事情已經習慣了,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兩年多時間裡,楊姐經常被老師叫到幼兒園,楊姐也產生了疑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很聽話,自己家的孩子卻這麼淘氣呢?

其實這件事並不能怪老師,也不能怪孩子,而是要怪楊姐兩口子。他們倆工作特別忙,周末的時候從不帶孩子出去玩,直接讓家裡的老人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更談不上教育孩子了。

孩子從小到大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而老人又特別溺愛孩子,從來都沒有給孩子立過規矩,所以孩子才會變得很淘氣。

想給孩子立規矩,別超過這個年齡

心理學家李玫瑾曾經指出,在孩子6歲之前,一定要給他立好規矩。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思想還不成熟,如果此時給孩子立規矩,孩子很快就會忘記,所以說此時給孩子立太多的規矩其實是無用功。

孩子到了4-6歲時,思想慢慢變得成熟,此時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並且不要超過6歲,因為孩子的性格一旦形成,再想改變是很難的。

小孩子不守規矩,很多人都能原諒,但是大孩子如果不守規矩,會讓人感覺很討厭,等孩子將來步入社會之後,不會有很好的人緣,單位領導也不會器重這樣的人。

家長給孩子立規矩,要記住「溫柔且堅定」

大部分家長都知道給孩子立規矩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怎樣給孩子立規矩。其實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很簡單,家長要記住「溫柔且堅定」。

二者聽上去有些矛盾,但是卻必須同時存在,這是因為家長如果一點都不溫柔,態度很強勢,會讓孩子感到很害怕,最終只能屈服於家長,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家長要溫柔一些。

但家長太溫柔也不行,一看到孩子撒潑打滾就心軟,這樣是永遠都無法給孩子立下規矩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原則性問題絕對不能變。

給孩子立規矩時,要注意這幾個問題

1、尊重孩子

給孩子立規矩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形成優秀的品質,家長可以對孩子嚴厲一些,但是不能太獨斷,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懂得換位思考,這樣才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

2、多與孩子溝通

當家長給孩子立下一個規矩之後,孩子可能並不明白家長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就需要家長耐心與孩子溝通,告訴孩子自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什麼,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守規矩。親子之間良好的溝通是教育的前提,家長一定要重視這一方面。

3、適當誇讚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需要父母的鼓勵與誇讚。當孩子能夠守規矩的時候,家長要適當誇讚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很正確,這樣做能夠激發孩子的鬥志,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總之,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要在孩子6歲之前完成,給孩子立規矩時,不要太強勢,但也不能太溫柔,多和孩子溝通,多去尊重孩子,才能夠讓孩子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作者介紹:綿糖媽媽,全職寶媽,經常和大家分享育兒知識,希望能夠和更多的讀者成為朋友。希望大家看完本文之後能夠關注我,我會繼續發布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多大給娃立規矩合適?2歲最好,再晚別超過6歲,否則管理難
    說起立規矩這件事,寶媽們幾乎是一把辛酸淚,每次試圖給娃立規矩,都會無疾而終,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十分頭疼。如果沒有從小立好規矩,長大之後孩子就會往不可救藥的方向去發展,那麼以後很容易成為一個違法亂紀的人。為啥給孩子立規矩那麼困難呢?立規矩的最晚年齡別超過六歲,三個方法寶媽們可以嘗試,非常有效。
  • 李玫瑾教授: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6歲前家長要「狠心管」
    家長要怎麼「狠心管」呢?6歲前千萬別對孩子百依百順李玫瑾老師在研究心理學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未成年人的問題都是滯後的,當你發現孩子很難管的時候,其實問題早就出現了。6歲前要給孩子立規矩李玫瑾老師在講座中提到過要從這幾個方面給孩子立規矩:克制任性,防止壓力,學會控制,學會忍耐,防止自私,學會挫折。
  • 別再這樣給孩子立規矩了,沒效果還坑娃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立規矩要趁早,一兩歲就可以開始了 很多家長會疑惑,一兩歲的孩子對理解大人的話還困難,立規矩是不是太早了?繪本當中可愛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節,備受孩子喜愛。家長利用好繪本,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是非常容易的。
  • 2歲的孩子,該立下哪些規矩?立規矩的這些小竅門,建議家長收藏
    立規矩的小竅門除了立規矩的注意要點,教孩子立規矩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這些小竅門。3、立規矩,溫柔而堅定給孩子立規矩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面對和處理孩子的情緒。很多家長特別害怕孩子爆發情緒,也有的家長在孩子生氣時,容易在焦慮和煩躁之下情緒失控。
  • 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越早立規矩,孩子越優秀!
    其實不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3歲時,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可是當他15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和你爭吵;當他20多歲時,可能會怨恨你,甚至攻擊你!」 所以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趁早,那麼家長在生活中要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呢?
  • 高情商父母怎麼給孩子立規矩?這6種方法很合適你
    教育孩子立規矩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的「熊孩子」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在立規矩的年齡給他們正確的示範。張鳴曾在《熊孩子背後有個熊大人》裡這樣說:好習慣不見得會傳代,但壞毛病一定會遺傳。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樣。
  • 「慈母多敗兒」,別再慣著孩子了,規則之下的家長「溫柔且堅定」
    導讀:「慈母多敗兒」,別再慣著孩子了,規則之下的家長「溫柔且堅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慈母多敗兒」,別再慣著孩子了,規則之下的家長「溫柔且堅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給孩子立規矩,我從來就沒贏過!立規矩的誤坑,你踩過嗎?
    不少家長嗤之以鼻:「這有什麼好難的!我經常給我的孩子立規矩:不許亂碰商店的東西!別人的東西不能要!要好好地吃飯和睡覺……」大多數父母,都習慣採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給孩子立規矩。因為他們認為:規矩就是規矩,必須要遵守,沒有什麼條件可講!
  • 父母該如何與孩子相處:別在該立規矩的年齡,跟孩子做朋友
    我們可以追求做孩子的朋友,但必須是建立在規則之上。規則和界限感,是家長要著重幫孩子培養的,否則,孩子會越來越無法無天!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時,應該考慮到他的年齡,儘量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比如家長希望孩子能獨立,那立的規矩可以是讓他自己穿衣或自己刷牙等,且最好告訴他為什麼要獨立。另外,在跟孩子立規矩時,應該以溫和而堅定的聲音告訴他,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可以商量著來,而不是一切都是家長說了算。
  • 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段就得立,別留下遺憾
    給孩子立規矩的時期,一定是要從孩子2歲時就開始,在6歲之前,就給孩子立好規矩。為什麼要挑這段時間呢?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提出:6 歲之前一定要給孩子立好規矩。給孩子立規矩方法,剛好是「打罵一頓」的反面,要做到「溫和而堅定」。「溫和」,是指家長要控制好情緒,不能生氣,語氣平和,跟孩子講道理,說為什麼要守規矩,在管教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感受到愛。
  • 給孩子「立規矩」屢次失敗,可能是漏掉了這點,過來人教你方法
    立規矩說起來容易,我都試了大半年還沒成功,再不成功就真過了6歲的節骨眼了。」表姐遇到的問題,還真不是個例,不少寶媽都在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上,碰了一鼻子灰,感覺不是自己在「安排」娃,而是自己被娃「安排得明明白白」。
  • 幾歲給孩子立規矩更好?李玫瑾:比想像中要早,多數家長都管晚了
    家長給孩子立規矩,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孩子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那樣,孩子無法理解家長的用心,家長也沒辦法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簡而言之,立規矩,就是家長給孩子做事提供一個行為「黃線」,只要他們不踩「黃線」就行了。
  •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父母的「無所謂」,遲早會毀了孩子
    生活中熊孩子並不少見,他們在公車上、地鐵上亂跑亂叫,在景區、展覽區破壞展品,沒有分寸地傷害他人……可是,錯全在孩子嗎?要我說,根本的原因還是出在家長身上。熊家長不給孩子立規矩,對孩子的錯誤不以為意、包庇維護,用放縱養成了一個個囂張跋扈的熊孩子。
  • 寫給父母:孩子在該立規矩的年齡,不要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在該立規矩的年齡,不要和孩子做&34;1、規矩一定要有家長是否發現,很多時候,孩子其實都是在挑戰大人的&34;。比如,你讓孩子往西,孩子絕對會往東,你讓孩子下地幹活,孩子絕對會上房揭瓦。然後,家長是忍無可忍,還是和孩子繼續做朋友?
  • 4周歲的娃膽子大到跳床上的護欄?李玫瑾:3歲後家長給娃立規矩
    李玫瑾:3歲後家長給娃立規矩李玫瑾是我國青少年犯罪學的教授,在跟孩子打交道的十幾年中,她發現許多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理,並不是因為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長久以來養成的行為習慣和負面意識導致的。因此這提示家長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價值觀念,為孩子的將來"保駕護航"。
  • 哪個階段、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
    很多家長問過我,要不要給孩子立規矩,在這裡,我給大家的答案是肯定的,孩子一定要從小立規矩!小時候養成的好習慣,好品格,將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孩子從2歲左右起,便進入了自主探索的時期。這時,孩子開始有自己獨立自主的意識,也初步具備了判斷能力。孩子已經知道「我想做什麼」,「媽媽要求我做什麼」,此時,家長可以準備給孩子立規矩了。1、先學會表揚,再去立規矩在給孩子立規矩之前,我們首先要學會表揚孩子。這時,多表揚既可以讓孩子的內心得到滿足,又能為其「完成目標」增加信心。
  • 如何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家長需要學會「溫柔而堅定」
    總是聽別人說,對待孩子要「溫柔而堅定」,可是為什麼我們的「溫柔」總是起不到效果?「堅定」則變成了對峙?愛和溫和是教育孩子的出發點,我們可以允許他大吵大鬧,因為這是他的權力,溫和的理解和包容,讓孩子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最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堅定則是讓孩子認識到家長對規則的堅持,告訴他這個世界是有規則、有條理的,父母需要用溫和傳遞愛,用堅定表達自己的立場和界限。
  • 父母第一課: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前兩天,閨蜜哭著找我抱怨:「這孩子沒法管了!」我趕緊問她怎麼了。閨蜜說:「都怪當初聽信什麼『教育要順應孩子天性』。沒送孩子去幼兒園,也沒去早教,放任孩子在家自由自在地玩,想幹什麼幹什麼。」「現在要上小學了,發現他根本沒法融入學校生活,不僅不守課堂紀律,也不能和同學們好好相處。
  • 12歲孩子毆打媽媽引熱議 別在立規矩的年紀跟孩子做朋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小男孩對媽媽這麼放肆,跟家長平時的縱容是分不開的。家長不給孩子立規矩,孩子就會對家長沒規矩。當然,有很多家長會推崇「放養式教育」,認為孩子要跟孩子平等相處,讓他們擁有快樂的童年,不希望給他們太多約束。
  • 為孩子立規矩時,請堅定而非強硬
    媽媽其實可以不用暴力為孩子立規矩:她可以堅定,但不強硬。怎麼做呢?秘訣就在於:知道如何堅定。強硬,是我們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我們命令他們怎麼做。堅定,則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媽媽可以決定自己應該做什麼,並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