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守規矩,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只有懂得守規矩,才能夠更受歡迎,也會養成很多好習慣,將來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很多家長都知道給孩子立規矩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也不知道應該怎樣給孩子立規矩。今天就和大家講講,想給孩子立規矩的話,家長需要怎樣做。
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聽著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同事楊姐的兒子已經五歲了,是個特別淘氣的小男孩,三歲的時候開始上幼兒園,楊姐原本以為孩子上幼兒園之後能夠改掉很多壞毛病,可是她卻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前幾天,幼兒園老師又給楊姐打來電話,說她兒子把同學打了,還把人家的書包扔在地上,讓楊姐趕緊過去處理一下。
其實楊姐對這樣的事情已經習慣了,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兩年多時間裡,楊姐經常被老師叫到幼兒園,楊姐也產生了疑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很聽話,自己家的孩子卻這麼淘氣呢?
其實這件事並不能怪老師,也不能怪孩子,而是要怪楊姐兩口子。他們倆工作特別忙,周末的時候從不帶孩子出去玩,直接讓家裡的老人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更談不上教育孩子了。
孩子從小到大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而老人又特別溺愛孩子,從來都沒有給孩子立過規矩,所以孩子才會變得很淘氣。
想給孩子立規矩,別超過這個年齡
心理學家李玫瑾曾經指出,在孩子6歲之前,一定要給他立好規矩。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思想還不成熟,如果此時給孩子立規矩,孩子很快就會忘記,所以說此時給孩子立太多的規矩其實是無用功。
孩子到了4-6歲時,思想慢慢變得成熟,此時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並且不要超過6歲,因為孩子的性格一旦形成,再想改變是很難的。
小孩子不守規矩,很多人都能原諒,但是大孩子如果不守規矩,會讓人感覺很討厭,等孩子將來步入社會之後,不會有很好的人緣,單位領導也不會器重這樣的人。
家長給孩子立規矩,要記住「溫柔且堅定」
大部分家長都知道給孩子立規矩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怎樣給孩子立規矩。其實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很簡單,家長要記住「溫柔且堅定」。
二者聽上去有些矛盾,但是卻必須同時存在,這是因為家長如果一點都不溫柔,態度很強勢,會讓孩子感到很害怕,最終只能屈服於家長,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家長要溫柔一些。
但家長太溫柔也不行,一看到孩子撒潑打滾就心軟,這樣是永遠都無法給孩子立下規矩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原則性問題絕對不能變。
給孩子立規矩時,要注意這幾個問題
1、尊重孩子
給孩子立規矩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形成優秀的品質,家長可以對孩子嚴厲一些,但是不能太獨斷,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懂得換位思考,這樣才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
2、多與孩子溝通
當家長給孩子立下一個規矩之後,孩子可能並不明白家長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就需要家長耐心與孩子溝通,告訴孩子自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什麼,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守規矩。親子之間良好的溝通是教育的前提,家長一定要重視這一方面。
3、適當誇讚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需要父母的鼓勵與誇讚。當孩子能夠守規矩的時候,家長要適當誇讚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很正確,這樣做能夠激發孩子的鬥志,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總之,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要在孩子6歲之前完成,給孩子立規矩時,不要太強勢,但也不能太溫柔,多和孩子溝通,多去尊重孩子,才能夠讓孩子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作者介紹:綿糖媽媽,全職寶媽,經常和大家分享育兒知識,希望能夠和更多的讀者成為朋友。希望大家看完本文之後能夠關注我,我會繼續發布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