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飛宇、葉兆言談中學作文:擁護「高考要求寫議論文」

2020-12-27 澎湃新聞

第五屆新少年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的閱卷工作,共分為兩輪。初審由浙江各所名校的資深語文老師擔任;擔任覆審的專家評委團,除了餘華、葉兆言、畢飛宇三位文學大咖外,還有國家一級作家、編劇海飛,浙師大兒童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方衛平,作家、浙江省作協副主席、新概念作文大賽發起人袁敏,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博導範昀,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鄭重,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錢江晚報總編輯李杲,每位都是重磅嘉賓。

12月16日下午,三位作家與參與閱卷工作的一線語文老師,進行了一場「論戰」,雙方就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水平,以及高考作文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大咖和老師們的發言都十分精彩,值得每位家長、學生一看。

誰說寫作文必須真情實感

把假的寫真也是才華

有一位語文老師提問:「我們總跟學生說寫作文要有真情實感,什麼才是真情實感?如何看待虛構和真實的問題?」

餘華給出的答案十分「非主流」,讓人意外。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某年和著名作家王蒙一起給一個作文比賽當評委,大家都被其中一篇作文感動了,文章寫的是作者在父親臨終前,時間倒轉回到自己出生的時刻。評委們一致認為,這是作者的真實經歷,一致給予他一等獎。結果事後,主辦方了解到這篇作文是孩子虛構的,作者的父親並沒有過世,於是打電話給餘華,問怎麼辦。

「他們問我,是不是不能給那位學生一等獎?我說,如果寫的是假的,那得給特等獎啊!」餘華老師此話一出,在座的人全都笑了,「如果作者可以把假的寫得和真的一樣,那就是才華。」

葉兆言也說:「其實真情實感這個東西,可能對孩子來說有點難以理解。其實,寫好才是最重要的。」

「(寫作)靠真靠假都可以!」畢飛宇總結。

文學家怎麼教自家孩子寫作文

餘華:我輔導孩子經常拿低分

作為大作家,是不是在孩子的寫作教育上有先天優勢,贏在起跑線了呢?作家是怎麼輔導自己的孩子寫作文的?這是大家都想窺探的秘密。

然而餘華的答案又讓大家跌了眼鏡了。「我給孩子寫作文時提的意見,孩子寫出來都拿了低分。」餘華笑道,「後來,他就覺得我特別不靠譜,再也不聽我的了。」

葉兆言也說,一定要讓孩子聽老師的。畢飛宇則說,從來不輔導孩子寫作,只建議孩子多看些書。

「(在輔導孩子作文這方面)我覺得不是作家和語文老師的區別,而是人和人的區別。」餘華說,「因為每個人對寫作的口味不同,(打低分的)老師可能正好不喜歡你的風格。」

語文教學

不是要教出作家

在語文老師對孩子寫作方面能起到什麼作用這個問題上,三個作家產生了分歧,當場「撕」了起來。

葉兆言認為,中小學的作文教學,主要是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其實好的語文老師,不用把所有精力花在作文上,語文還有很多其他的內容。」葉兆言說,「在寫作上,語文老師教會大家記敘、議論,寫作的每一塊能力都教過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普及。中學是教不出作家的……」

葉兆言還沒說完,畢飛宇就坐不住了:「這個我不能同意!」

原來畢飛宇的母親是小學語文老師,父親是中學語文老師。「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我是有發言權的。」畢飛宇說,「我不認為作家是大學教授培養出來的,但每個作家背後,一定都有一個傑出的中學語文老師。因為知識是任何時候都能獲取的,但審美趣味是青春期前後就形成了。所以好的中學語文老師,如果能遇到一個有天賦的孩子,這樣的互動是很迷人的。我的父親真的是個好語文老師。他沒事拉著我散步的時候就給我講唐詩、講文章,給我的影響很大。」

雖然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分歧,但是三位還是一致認為,語文教學並不是要教出作家。另外,大咖們都建議,孩子們更重要的是要多讀些書。一個經常讀好作品的孩子,寫出來的東西,肯定比經常讀「垃圾作品」的孩子要好得多。

高考作文一般都要求議論文

作家們對此一致叫好

有位語文老師提了一個自己感到十分困惑的問題:現在的語文教育,不同階段對於學生作文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初中階段,老師都教學生寫記敘文,因為中考要考嘛,這就要求孩子有想像力,要有文採。到了高考,作文一般都要求寫議論文,經過訓練後,學生們的想像力越來越差,文章的文學性也不夠了。

讓人意外的是,對於高考要求寫議論文,作家們居然都大聲叫好。

「高考作文考察的不是文學能力,我是議論文的擁護者。」葉兆言說。

畢飛宇則拿兒子舉例,他的兒子有一次問他,老師讓我寫一個題目,我覺得一句話就能寫完,為什麼老師給我低分?

畢飛宇說,「寫作文培養的是邏輯區間。200字和800字的邏輯區間是不同的,這就像遊泳,能遊20米的就能遊2000米,但是如果你只能遊3米,到第4米就可能沉下去了。高考選拔的是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而不是選作家。800字的議論文,就是考察一個人有沒有基本的邏輯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標準,這和從前科舉考八股文是一樣的。」

評委點評

初中組評委:杭州育才中學語文老師 周勇

這屆比賽的學生

都很有想像力

這一屆作文,可以說想像和寫實各有千秋。初中組《我是誰》共入選12篇。優秀之作頗多,大多數孩子寫小說。如俠士類,或者民國人物故事;有一個選手寫科幻小說,想像未來是機械人世界。這類文章想像力不錯。立足於哲學化的思考,這是本次優秀作文又一特徵。另外,選手的構思能力都較強。他們的文章有一個引入式的題記,比如張愛玲的某句話。有的分小標題寫,抓住幾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的內心變化來推動情節。

寫「房子」這個題材入選佔8篇。有憶老屋,寫拆遷感受。記敘文居多,還有的借房子來寫自己,也較有想像力。一部分寫回憶散文,介紹老屋,人情故事,感人至深。這類優秀之作,往往語言含蓄生動,凝鍊內斂,顯示出不凡才情。筆底功夫了得,往往博得評委青睞。

總之,想像力不凡,注重手法創新,有獨到的見解,才情橫溢,取材不凡,是我們初中組全體評委的一致推選原則。 

(原題為《高考作文要求寫議論文,你怎麼看 畢飛宇、葉兆言齊聲說「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寫好中學議論文,更多在於平時積累
    議論文是通過擺事實與名言來講道理、談自己的思想觀念的一種文體,是中學作文中的一種重要文體,主要用在九年級和高中的語文考試中,甚至很多次高考寫作題目也都在考查議論文的寫作。由此可見,議論文的寫作在中學作文中尤為重要。
  • [高考英語作文]議論文寫作文法及範文
    [高考英語作文]議論文寫作文法及範文 2012-03-20 11:5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2016高考作文議論文萬能寫作模板
    2016高考作文議論文萬能寫作模板 2016高考作文議論文萬能寫作模板,供同學們參考學習。一般有兩種寫法:第一種指明文章論述範圍,比如《論友愛》、《談理想》、《說勇氣》等等;第二種題目就是論點,這種寫法很特別也很醒目,大多數情況下效果很好,讀到下文會給閱卷人一種緊扣題目的大局感,比如《團結就是力量》、《重理輕文可以休矣》等等。   2、開頭第一段的寫法。如果是給材料議論文,則該段必須將材料壓縮到60%左右,以此提醒閱卷人考生具備概括材料的語文能力,此項分數可以得到。
  • 高考議論文寫作技巧,議論文高分有秘笈嗎?原來議論文可以這樣寫
    高考作文以議論文為主,議論文要寫得有深度,想要得高分還是有些技巧的,話不多說,高考議論文寫作的乾貨、硬核、秘笈來了。高考議論文寫作如何開頭萬事開頭難,議論文寫作亦是如此。很多考生寫作文的時候開不了頭,下筆如有千斤。其實開頭並不難,心理怎麼想的就怎麼開頭。
  • 高考語文作文議論文寫作誤區及規避策略
    議論文在高考作文中是被考生廣泛運用的一種文體。一是因為議論文寫作有程式可操作,比較規範,容易出彩。二是適合高考作文閱卷的快速度。因為這種文章寫出來條分縷析,層次清楚,能使閱卷者一目了然,判分快。但是,從實際的寫作情況來看,許多考生對於這種高中階段重點訓練的文體的掌握情況並不樂觀。
  • 3類學生不會寫高考作文,掌握3種方法,能有效提高寫議論文的能力
    這類學生愛好看文學作品,喜歡寫詩歌、散文、小說之類,文筆不錯。但是,從近兩年高考作文題型看,這類學生很吃虧。因為大多高考作文題都是要求寫觀點文。這類學生,就算平時經常寫文章,如果不注意語言的邏輯性,也不能寫好高考作文。因為高考作文大多寫觀點文,即議論文,如果沒嚴密的語言邏輯性,根本寫不出一篇觀點鮮明,令人信服的文章。如圍繞中心論點,如何進行深入的論證,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運用每種論證方法,都要講究語言的邏輯性。沒有注意語言邏輯性的學生,一寫起議論文,很容易導致句子、段落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不。
  • 中高考作文:閱卷老師青睞的議論文及對策
    那麼,考場上閱卷老師如何判評議論文文體是否規範呢?我們在判斷議論文的標準時,要求:議論文圍繞某一觀點展開,表達方式以議論為主,論點、論據、論證方法都有。(作文閱卷老師手記)因此,寫規範的議論文,或者使議論文文體特徵鮮明,就必須強化議論。要在議論上下功夫,做足文章。議,要議得實在,不能光說空話、套話;議,要議得合理,這就要講究方法,或舉例,或對比,或綜合運用多種論證方法;議,還要議得辯證,切忌簡單化、絕對化,在論述某一事物時,不要忘記事物的另一面及其發展變化。
  • 高考語文,考場議論文,如何寫好開頭?
    這恰恰是高考作文的好處,考我們的臨場發揮和創新能力,如此才能見區分度,選出不同層次的人才,也彰顯高考的公平。當老師多年,也有幾次閱卷的經歷。特別是作文,有話要說。根據以往經驗,發現考場的議論文寫作,只要能有一個好的開頭,剩下的便會非常的順手。
  • 議論文怎樣起標題
    1、觀點就是題目議論文寫作就是立場堅定,愛憎分明。表達觀點,斬釘截鐵。用觀點作題目,既有力,也能讓閱卷老師一下子明白你要議什麼。這一條,我認為是寫考試議論文最適用的。用一句話表達觀點,作為題目。這類題目,往往有「是 」「要」 「必須」 「能夠」「不要」等詞彙。
  • 專家點評江蘇高考作文:不易走題 寫議論文省力
    人民網南京6月7日電 (朱殿平)每年的高考中,作文題都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據考生回憶,今年江蘇的高考作文主題為「青春」,給出的材料中談及「青春易逝」與「青春不朽」兩種觀點。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高考閱卷組組長、高考作文研究專家高朝俊教授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江蘇的高考作文題平易好寫,主題明確,在審題上難度不高。
  • 議論文是個什麼?
    「議論文三要素」,分別是:論點、論據、論證。先說論點,論點是議論文的核心技能,整局遊戲的一切操作都要以論點為核心,論點的基本要求是鮮明性,何為論點鮮明?說白了需要用判斷句,講明什麼是什麼,比如,你可以說「歷史的狗仔寫的文章是/不是坨shit」,這句活就是核心技能,後期的操作全都要圍繞它進行。
  • 高考英語作文範文模板模板:議論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高考英語作文範文模板模板:議論文 2012-03-02 15:20 來源:網絡 作者:
  • 高考語文,遵守考場議論文三原則,讓作文少丟分甚至不丟分
    進考場之前,作文的複習除了要不斷熟悉一些主題,一些素材之外,更要在細節和形式要求上下一些功夫。編筐窩簍全在收口呢,一些規則性的東西,有必要強調一下。一、考場議論文寫作多發問題平時我們總結,考場議論文寫作,多發問題有:A邏輯:審題不深入,論證無針對性,缺少條理性。
  • 倡議熱愛勞動的演講稿怎麼寫?佛山名師談廣東高考作文題
    2019年高考第一科語文考試結束,今年廣東高考作文題也隨之出爐:   石門中學資深語文名師王建驊:   寫好演講稿體裁要有「對話」的味道   今年的作文題是很好貫徹了「勞動最光榮」的主題,符合命題者的出題範圍,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三招教你寫一篇優秀的高考議論文
    就是說,作文沒有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是文章也有一定的組織規律,體現一定的思路結構,根據筆者多年的高中一線教學的體會,筆者認為高中議論文,必須走好以下三步,即結構合體,思路入格,粘連有術。  一、議論文的結構合體  寫文章要遵循一定的思維規律。這種思維規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態上,就是具有一定體式的文章的結構。
  • 語文作文議論文寫不好?從這6個方面做出改變吧!
    語文作文的寫作和平時的寫作有著很大的區別,在考試中,一是時間有限制,一張語文卷子,當做到作文這一塊的時候往往剩下的時間已經沒多少了,再加上考試緊張等因素的影響,考場作文要寫好,還是有一點難度的,而現在的中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的比例是很高的,而且對於作文的體裁一般是除卻詩歌之外不做別的要求的,而如何能夠保證自己的作文獲得70%-80%的分數甚至更高呢?
  • 從2020高考作文題看高考議論文寫作
    由高考作文試題看對學生議論文寫作的能力要求:1.審題與切題能力2.思想與思維能力3.邏輯與語言能力。需要強調的是,這裡談「價值」和「意義」,不能泛化。比如說學生作文裡引述哲學觀點「存在即合理」作為立論。行不行?看如何分析。比如說,主張「佛系生存」、以「宅文化」「喪文化」為人生信條的人,雖然很消極,但與世無爭、不給社會搗亂;他們人生可能有價值,但不見得有功用。因此,要在「功用」軌道上談價值,分析外顯的、可見的、有實際效果的價值。
  • 高考語文作文—萬能議論文素材(中外著名人物)!附歷年滿分作文
    同學們好哇,議論文是近幾年高考作文中比較常見的出題形式正好有同學諮詢學姐,說自己的論證素材不足,或者指導案例,但總也寫不到點子上,不夠出彩—萬能議論文素材(中外著名人物)!附《2021高考九科預測模擬卷》+高考滿分作文11篇<<<<<<<<<<<<<<<<<<但是由於內容過多,學姐不能發出全部內容文末即可領取完整高考語文資料電子版
  • 初中生寫好議論文的4個技法
    請以此為內容寫一篇600字以上的議論文,談談你的觀點,要有理有據。【技法指導】有些同學寫記敘文得心應手,可一寫議論文就害怕,不知如何下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議論文的寫作。議論文是要通過你的評議你的論說讓讀者明了你的觀點,想想平時為了說服別人你都是怎樣說的,把它用到作文中去就可以呀!一、簡潔鮮明準確擬題議論文的題目分為論題型標題和論點型標題,要求做到語言簡潔、觀點鮮明。
  • 深圳作文培訓 | 寫簡單的議論文
    1、綜合運用議論文的知識寫簡單的議論文。教學重難點:綜合運用議論文的知識寫簡單的議論文。 一、導入:辯論賽的論題:現在社會更需要通才還是專才正方:通才具有廣闊的知識平臺,豐富的知識和很多技能的人才。在高度分工的社會,更需要的是高度整合。當今創新點大都在學科交叉綜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