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中指出,在所有的離婚案件中,77.51%的夫妻是因為感情不和向法院申請j結束婚姻關係。
人們所理解的出軌、家暴、劈腿等等,其實都遠沒有達到這個概率。
人們不禁要問,夫妻離婚是因為感情不和,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感情才算是「和」呢?
世上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
但我們根本遇不到
如果說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我是不信的,春去秋來,花開花落,那麼多的樹葉中就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樹葉嗎?我想不是沒有,而是找不到。
找不到不代表沒有,就像人一樣,我們總是渴望找到那個和自己擁有相同頻率,看待事物一模一樣的人出現,可是大多數時候,那個完美的自己的另一半就像是數以億計的樹葉一樣,很難被我們遇到。
遇到的人是幸運的,遇不到的人就不幸了嗎?我想也不是的。
往大了說,人類文明得以發展和延續,就是因為存在很多的不完美,所以我們才會逐漸去追求完美,在追求完美的這個過程中,我們體驗人生百態,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這一生就已經足夠充實與幸福了。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上一輩人的婚姻大都幸福,而我們這一代人的婚姻卻大都不幸,這到底是為什麼。是上一代人傻嗎?是他們不夠愛自己嗎?我想正好相反。
他們很聰明,而且他們很愛很愛自己。
他們願意在生活中提升自己,願意在這些歲月中打磨更好的「他們」。
沒有一成不變的婚姻,不管是好的婚姻還是壞的婚姻都在改變,區別只在於:好的婚姻是我們在主動改變,而壞的婚姻是我們總是在被迫改變對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魂鬥羅》這款遊戲,遊戲中兩個人一同闖關,無論是上天下海,兩個人都保持著相同的頻率。
如果後者跑的慢了,前者再想往前走也是走不動的,必須要等後者跟上來才可以繼續往前走。
其實婚姻也是一樣,我們在一起時間久了,要學會停下來等等對方,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進步是不行的,因為婚姻本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人只有在同一個層次時,看待事物的眼光才會相同,而當兩個人處於不同層次時,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會完全不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支持「門當戶對」的根本原因。
因為眼界不同,對待事情的看法不同,就會有諸多矛盾,而一旦進入婚姻,我們必須要努力讓兩個人保持在同一層次上,這樣對待很多事情才能夠擁有更多的共同話題。
為什麼在《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很難融入梁正賢的圈子,因為他們存在階級差異,梁正賢接觸的都是談金融、搞資本的一方富豪,而王漫妮還只是在底層社會摸爬滾打的滬漂一族。
如果不是梁正賢的「海王」本質,願意向下兼容王漫妮,他們倆大概率是走不到一起的。
所以感情不和的原因之一是「階級不和」、是「層次不和」。
性與愛
沉默與話嘮
無性婚姻普遍嗎?如果按照「標準」的話,那麼大多數人都應該處於無性婚姻當中。
但是這些所謂的「無性婚姻」並不是沒有愛,而是生活所迫,兩地分居的夫妻是為了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是為了孩子上學的逼不得已。
所以無性不代表無愛,但是又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兩地分居的夫妻,在情感上很難得到慰藉,會導致以後的很多問題。
所以性和愛很多時候根本區分不出來,無性與無愛,大都是唇齒相依,而婚姻中,性與愛更有一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意思。
而既然提到了無性婚姻,那就不得不說說三無婚姻,三無婚姻近年來正在呈現上升趨勢,無話可說的婚姻比比皆是,而這也成為很多婚姻越過越壓抑,越過越糟心的原因。
無話可說真的就代表婚姻走到了盡頭嗎?其實也不盡然。
沉默與話嘮都不足以說明婚姻的幸福與否,我們羨慕那些每天有著聊不完話題的恩愛夫妻,我們同時也羨慕那些只需要一個眼神就秒懂的默契情侶。
健康的溝通才是衡量一個婚姻家庭是否能夠存續的標準。
在《嚮往的生活》中,黃磊和孫莉的對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無非都是一些「吃點飯吧」「不吃了,減肥」「好歹吃一口」「恩少吃點吧」這樣聽上去毫無營養的話。
而實際上,這些看似「廢話」的交談,卻藏著對方的關心與疼愛。
夫妻在一起需要很久很久,怎麼可能有那麼多鴻篇大論需要討論,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生大事需要規劃,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些柴米油鹽,你吃我喝的雞毛蒜皮而已。
這些話並不是沒有營養,而是太過於平淡,所以很多人覺得,說與不說都無關緊要,而其實恰恰是這些無關緊要的話,才撐起了一整座婚姻的殿堂。
那麼因為無話可說、無愛可做而分道揚鑣的夫妻,他們都把婚姻看的太過於莊重,太過於正式了。
其實所有人的婚姻都是差不多的,充滿了瑣碎和煩惱,但是有的能夠過下去,有的卻過不下去,根本原因還是我們不懂得怎麼維繫健康的婚姻關係。
所以感情不和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過於嚮往「標準」,不懂根據自身「制定規則」。
有病
就得治
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老話「一個巴掌拍不響」。
我表妹常說的一句話「一個巴掌打在你臉上,你聽聽響不響」。
我們很多時候都說婚姻過不下去,不能把問題歸咎在一個人身上,可是現實卻有很多情況是,對方真的是有病,而且是有很嚴重的病。
什麼病?公主病、鳳凰男、媽寶男、綠茶與海王等等。
這是病,就得治,遇到這樣的婚姻,過不下去,說白了就是對方的錯。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但婚姻過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兩個人的事。
公公婆婆也許會說三道四,如果老公態度強硬,妻子反而會倍感溫暖;嶽父嶽母或許會嫌棄男人沒出息,如果妻子願意鼎力相助,老公一定會倍加珍惜。
所以如果我們遇到走不下去的婚姻,即使我們很想要去改變與妥協,但是依然沒辦法改變現狀的話,那麼及時止損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像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你也永遠無法讓一位健康的「病人」康復。
婚姻很多時候過不下去,就是因為我們總是會有很多原則性的問題會被冒犯到,人們會說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是壓垮婚姻的關鍵,而實際上,這些原則性的問題,才是讓我們徹底對婚姻死心的根結。
就像公主病永遠也做不到體會對方的不易,一味的以自己的喜好做事;
媽寶男永遠把父母的意見看的比妻子還重要,甚至去否定妻子;這些都是婚姻中具有相當殺傷力的問題,也是摧毀婚姻的關鍵性錯誤。
如果我們治不好這樣的病,我們勢必會在一段婚姻中備受煎熬,最後無奈分手。
所以感情不和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你選了一位「病人」。
什麼是合得來的感情,是我們共同進步共同改變,是我們共同為我們的小家制定規則,是我們都願意為了對方,改掉自己身上的那些壞毛病。
自願與被迫,不啻天淵,也藏著婚姻的成敗。
如果我們遇不到那個和自己完全契合的靈魂,我們也不要放棄婚姻。
兩個人努力經營好當下,依然偉大!
---end---
木子可可說:一位摸爬滾打了三十年的平凡人,用文字訴說情感,有你的陪伴,我的每一天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