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聞廣播《記者視線》訊
本月15號剛剛發行的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新增加了「給力」「雷人」「月光族」'閃婚''達人''宅男''宅女'等3000多條新潮詞語,就連常常出現在趙本山小品中的'忽悠''得瑟'等方言也被納入其中。有人認為,這部詞典的修訂反映了我國近年來經濟、科學技術、社會生活、價值觀念等全方位的社會變遷。但是也有不少人質疑詞典收錄詞語的標準。
作為規範漢字讀音、使用方法、釋義等的權威工具書,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7月15號在北京發行。像「宅男」「宅女」山寨''達人''給力''雷人'等的網絡熱詞,被收錄其中。主持修訂第六版詞典的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江藍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本次新增的詞語體現了包括經濟、科技、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等眾多領域的時代變遷。
【同期】:原來第五版是六萬五千條左右,這次接近七萬條,增加了大量新詞,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新事物、新概念,新觀念層出不窮的時代。這些詞因為它有很強的表現力,所以被全社會的群眾接受,主流媒體也使用了,認為它已經穩定了,所以收錄到了第六版。
那麼對於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許多新潮熱詞,是否被全社會普遍接受和理解了呢?記者以幾個詞為例,隨機調查發現,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中老年人士對這些詞表現出陌生感:
【同期】——我想問問您,你知道什麼叫宅麼?宅男宅女什麼意思?
——我不太清楚,和過去宅男宅女這個還不一樣。
——啊?過去有宅男宅女這個詞麼?
——59是那種家庭有點社會地位,宅女和普通女的不一樣,比較富裕的家庭,
——新版字典裡有,您看您能理解它的意思不?0146指整天呆在家裡,多沉迷於上網或者電子遊戲等等,不一樣了對吧?
不過更多愛看影視劇的老年人對年輕人創造出來的時髦詞彙卻非常熟悉。
【同期】——達人就是比一般人先進一點的吧
——你知不知道什麼是宅男宅女,知道啊
——那微薄呢?
——不就博客,上網那個麼?
——您是哪個年代出生的,伍零年,四七年,0313囧,萌,還有酷,
——哎呦,這您怎麼知道啊,
——年輕人不都說麼?電視上,現在都說。
由此不難看出,傳統媒體尤其是電視等大眾媒體的廣泛傳播,對提高新潮熱詞的公眾認知度起到了關鍵作用,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江藍生認為,這類詞語生動、表現力強,因而具有生命力:
【同期】:像宅男宅女啊,宅本來是名詞,現在可以當動詞用了,我整天宅在家裡,這個宅字很有表現力,原來有個詞叫我整天呆在家裡,待和宅不同感情色彩,由於宅有特殊的感情色彩,所以被群眾接受了,也收入了第六版。
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對新潮熱詞不甚了解的中老年人,擁有屬於自己的時代熱詞:
【同期】——當年你們覺得這些詞好新潮啊,那些是什麼啊?
——太多了,比如全國山河一片紅,那時候的詞語和現在不一樣,帶有振奮的意思,語言特別豪邁 你比如說敢於在靈魂深處鬧革命,這個聽起來讓人特別振奮
——現在的語言振奮不了你麼?
——振奮不了,軟綿綿的,比較朦朧,新潮。打上時代烙印特別明顯。
——我們那時候都是革命詞兒,21將革命進行到底,學習雷鋒好榜樣,像王傑學習,說英雄,那會兒都是毛主席語錄,那時候結婚的時候倆人舉著毛主席語錄,託著
相較於六七十年代的豪壯語言,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的審讀者之一、廣東海洋大學教授、詞典專家安華林認為,不同時代收錄的詞語,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生活方式和社會變遷:
【同期】詞語是社會生活的化石和鏡子,體現了方方面面的變化,我最大的感受是,第一,一些西文詞語,我們叫字母詞語,比如PM2.5啊,CPI啊,第五版收錄的VCD啊,CD啊,說明了我們國家外語水平的普遍提高,有些專家觀點不應該收錄,但我個人的觀點是可以收錄,第二,反映了計算機水平的提高,現在網民上億,他們創造的比如,再比如表現出一些婚戀觀念的變化,比如裸婚啊,和傳統的就有所不同。
安華林介紹,現代漢語詞典作為權威性漢語規範工具書,先後經歷了五次修訂,從1978年第一版收錄五千多詞語到1983年,1996年,2003年,2005年,再到2012年第六版收錄將近7萬條詞語,修訂年限間隔越來越小,每版詞彙增量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生活變化的節奏倍速增長的現狀。
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因為收錄了新潮熱詞而被公眾熱議著,同時也因為沒有收錄一些詞語而廣受爭議:
【同期】:現代漢語詞典,拒絕剩男剩女這個詞語,為什麼呢?是不是因為它來源於網絡?有點俗的那種感覺?
對此,詞典專家組成員解釋說,剩男剩女這類詞彙,帶有對某些群體的不尊重,所以沒有收錄;另外,像「神馬」,「有木有」這類詞語也沒有被收錄,原因是這些詞只是「什麼」、「有沒有」的諧音,而沒有更多的引申含義,錄入詞典反而容易幹擾現有的漢語。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的審讀者之一,廣東海洋大學教授,詞典學專家安華林介紹,詞語收錄具有一定的原則:
【同期】比如通用性原則,也可以說通用度,包含通行面,是不是口語也用書面語也用啊,常用性,是不是不同的群眾,比如知識分子或者文盲這些都在用啊。
另外,詞語的生命力、合法性也是選擇的重要標準之一。安華林介紹說:
【同期】比如生命力問題,預測這個詞語是產生一天兩天就消失了呢,還是能夠維持幾十年呢?社會大眾的接受度如何,像泡妞這個詞,其實早就產生了,80年代的時候就有一種上邊品牌,叫做泡妞的蝦條,但是一出來,大家都反對,就是心理接受度的問題,詞典也具有社會價值導向的輔助功能。合法性問題不是說合不合乎法律,而是說造出來的詞彙是不是符合中國語言的語法,而且也必須是A+B的含義大於A+B,比如傍大款,肯定不是男的傍男的,它有了固定的特殊含義。
雖然在增加新詞時已經考慮到了種種原則,但是對於部分詞彙進入新版詞典,不少人還是表現出異議:
【同期】——它是一個生活輔助工具,學習工具,必須說先進的,不能說亂起八糟的,但是現在有閃婚,裸婚,但是這些不應該寫入字典,知道就行了,學生你上學用的工具。
——雷啊,這個詞,只有看動漫的人了解,商務印書館這麼嚴肅,如果把這些都收進去就有獻媚的意思了。向年輕人獻媚。
那麼,對於詞典收錄什麼樣的詞語,到底應該由公眾說了算,還是應該由語言專家界定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
【同期】——應該是專家定了吧,不能亂啊,大家說了以後,歸納一起,專家再確定一下。
——語言是約定俗成的,專業也應該根據社會流行,很多語言聽起來不合於語言規範,但是大家都這麼叫。專家也就認同了。有問題也是合理的。
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審讀者之一,詞典學專家安林華認為,如果大範圍徵求公眾意見,詞典的編纂很可能出現操作難題,所以仍然應該沿襲'專家為主,群眾為輔'的編纂方式。
【同期】我們內部的討論會上,也有人提出把修改的意見掛到網上,徵求意見,但是每個人總是有不同的看法,多種意見難以統一,操作起來非常不容易,而且我們是從詞語使用頻次等多方面考察詞語,專家們也會接觸社會各界的人,吸取意見,所以應該是以專家為主,群眾為輔。
對於詞典收錄新詞該如何制定標準,誰來制定標準,公眾和專家的觀點既有重疊又有不同,為這個問題找到答案並不容易。詞典作為規範性工具書,其詞語的收錄滯後於詞語的出現和使用,也正是這個特點保證了詞典的嚴謹性。而隨著時間的沉澱,詞語的生命力和通用性也將得到考驗。(記者:蔡賀涓)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