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印書館歷時7年修訂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收錄了大量新詞酷語,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與熱議。有人讚美其「潮味十足」「富有生活氣息」,也有人質疑詞典收錄新詞操之過急,不妨等待時髦詞彙在時間長河中「大浪淘沙」。對此,新華社記者專訪了負責主持第6版修訂工作的中國辭書學會會長、語言學家江藍生。
新版《現漢》為何如此「包容」?
記者:據媒體報導,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共收錄3000多條新詞語,可謂數量浩大。不少網友說,「點擊」這些新詞酷語,幾乎可以對當下中國社會一窺全貌。除了網絡熱語,地方方言、外來洋詞……許多以往難登漢語詞典「大雅之堂」的詞彙悉被收錄。新版《現漢》為何如此「包容」,此次收錄的標準是什麼?
江藍生:一部詞典,之所以需要修訂,是因為語言發生了變化。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促使語言產生變異,而詞典反映語言生活。因此過一段時期,根據語言的變化,我們也應及時對詞典進行修訂。
這次修訂本著「通用性」和「穩定性」原則,主要收錄社會上使用面廣、已經被主流媒體認可的、有資格進入全民詞庫的新詞。對於那些局限在某一特定人群或場合中使用的詞彙,暫時不收。其實,所謂收錄3000多新詞,真正只有1000多,其他的是根據詞的平衡性才收錄的。
收錄新詞有「社會責任」的考量
記者:收「宅男宅女」不收「剩男剩女」,收「嘚瑟」「糗」不收「神馬」「有木有」……此次新版《現漢》大幅修訂、大規模增刪詞條,引來網友、專家們的熱烈討論。有讚美,也有各種質疑。對此,您怎麼看?
江藍生:有些新詞雖然出現時間不長,但它們實用且鮮活,又合乎語法規範,能在詞義和用法上填補漢語詞彙的空缺,因此我們也收錄了。例如被網友熱議的「宅」字。最近我在翻報紙時看到,喜迎101歲生日的楊絳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特別詢問起新版《現代漢語詞典》的事,楊絳先生還非常幽默地說「我就是一個宅女」。你看,「宅」字在某種語境下,比「待」字有更特殊的詞義色彩,且表現力強。因此,我們把它也收錄了。
實際上,除了上面兩個原則外,還有引導規範和社會責任的考量。有網友問「為什麼不收『剩男剩女』?」這種爭議是有道理的,因為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很多新詞,無論褒義還是貶義,都應該收錄。但作為編纂者,我還有一點擔心。
有些詞一旦被收錄,它們將堂而皇之地進入普通話,在使用中會產生不良的社會效果。特別是一些反映社會陰暗面的詞,沒必要過早收入,過早聚焦,隨著社會開放度的提高,再收也不遲。
「沒有一部詞典是無懈可擊的」
記者:新版《現漢》也得到了許多語言學家的關注,一些語言學家指出並非收錄新詞越多越「與時俱進」。當下中國正進入全民參與「造詞造句」的語言狂歡階段,許多潮詞潮語可能是曇花一現。對此,詞典編纂不妨保持比語言生活稍稍「慢幾拍」的速度,讓其經過大浪淘沙、積澱篩選的過程,否則反而會給人們的語言生活造成負擔。
江藍生:讀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是非常負責任的,我們在修訂過程中也反覆考慮這一問題。詞典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不斷地反映社會生活的變化。因此,收詞不能激進。
人對社會上各種事物的認識也是一個過程,對語言語法的修訂是隨著認識的深入不斷改進的。有些新詞這次收錄了,如果不被接受或歡迎,以後可以去掉;有些詞這次沒有,在使用中卻表現出了其生命力,將來也可以在第7版中再補充進來。
一本著作問世就是一個「靶子」,供大家來挑錯、思考。世界上沒有一部詞典是無懈可擊的,甚至連國外最好的詞典也會存有疏漏。詞典編纂是一項複雜而浩大的工程,沒有人能做到滴水不漏。只有不斷吸取大眾的意見,才能使之越來越完善。我想以一個謙虛謹慎的態度,為下一次修訂做好準備。
城市廣告語也應有社會責任感
記者:近年來,一些城市為了加強旅遊宣傳,出現各種各樣「雷人」、出位的城市廣告語,利用語言的「語帶雙關」引發公眾的曖昧聯想,從而製造轟動效應。您作為一名語言學家,怎麼看這個問題?
江藍生:這正是網絡語言的缺陷。在一定的語境中,用諧音委婉地表達一定的意思,是一種高明的修飾;但如果濫用,就會給語言造成混亂。一些城市宣傳廣告語頻頻出位,策劃者在設計過程中應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不能一味靠低級趣味來博取關注。(記者姜瀟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