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3-8歲孩子「數與計算」能力的5種數學遊戲,玩著學會數學

2020-12-17 禾頁老師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聰明與否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數學能力的高低,數學能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孩子的數學能力培養領域為四大部分,即:數與計算、量與實測、形狀空間、邏輯推理關係。其中,「數與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生活中,家長跟孩子一起玩一玩數學遊戲,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數與計算」能力,讓孩子對數字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有一本書叫《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數字大爆炸》,是通過讓孩子進行數字訓練遊戲,從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說,是抓住了培養一個聰明娃娃的兩個關鍵點。

1.數數與點算

先來看這個數字遊戲:

冰激凌店有四種冰激凌,賣給了在海邊玩耍的老老少少。看圖畫中,很多人手中都拿著一種冰激凌。讓孩子數一數,這四種冰激凌每一種賣了幾個?

孩子們都喜歡吃冰激凌。這個生活中常見的真實情境,首先就提起了孩子的興趣。

很多孩子在呀呀學語的時候都會學會了數數,但是,這個數學遊戲讓孩子要口中所念的數字與冰激凌一一對應,從而強化了孩子對數量的認識。

這個數學遊戲還有一個難度,是一共四種冰激凌。每一種共有多少個?不僅僅是數數,在數的時候還要注意觀察、區分,從而也培養了孩子的觀察力和辨識力。

這一群人,是不按規律地站在一起的。怎樣才能不多數,不漏數,不重複數?孩子是需要動動腦筋的。這個問題,對小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智力上的挑戰。孩子們都喜歡挑戰。有點挑戰的遊戲才更好玩。

在數的過程中,孩子們自己就會發現,要想不數錯,要就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數,使用做記號的方法,數起來會更簡便。

數學知識本身是十分枯燥的,而孩子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佔優勢。這種數學遊戲,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兩個難題。

2.比較多少

在小學數學一年級,就有比多少的教學內容。在一年級孩子的數學試卷上,出錯比較多的也是比多少。如果在生活中,有關於比較數的多少的經驗鋪墊,孩子對這部分內容掌握起來會比較容易。

來看《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數字大爆炸》中的一個數學遊戲:

把每隻動物和他們的鼓用線連起來。

大象說:「我的鼓上有七顆星星。」

小猴子說:「我的鼓比大象的鼓多2顆星星。」(7+2=9)

長頸鹿說:「我的骨上面的星星最多。」(比9多的是11)

小老虎說:「我的鼓比長頸鹿的鼓少5顆星星。」(11-5=6)

孩子們在玩兒這個數學遊戲的時候,是不需要會算式的。他們只需要在圖片中數一數,並將不同鼓的星星一一對應。這樣來比較鼓上星星的多少,既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也能在探索的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數感。

3.數的分解合成

數的分解合成是學習四則運算的基礎。

上面這個數學遊戲中,10可以分解成2和8,8和3組合成13。利用數的分解合成,孩子很快就會填上空白處。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數字大爆炸》中,有58個有趣的數字遊戲,孩子可以反覆操練。書的最後附有答案,便於家長參考。

4.序數

數字可以表示數的順序表示位置,例如第一名,第五名。還可以表示位置的方向和先後,例如,從左邊數第2個。

這個「找寶藏」數字遊戲,孩子如果不認真觀察,會摸不著頭腦。仔細看一看,會發現:1、2、3、1,這四個數字是找寶藏路線所有的格子,數字的箭頭指示出了方向。第一個數字1,就是向左走一步,數字2就是向下走兩步。明白了數字的意思,寶藏很快就找到啦!

5.分數、倍數概念

分數倍數概念,是特別抽象的數學知識,如果把它放到數學遊戲中,孩子接受起來,要容易的多。

圖中皮膚黝黑的小男孩兒說:「我的貝殼數,是穿綠色短褲的皮帕的兩倍。」

孩子就會去看一看,皮帕的水桶裡有多少個貝殼呢?有兩個。

那麼兩個的兩倍是多少呢?那就是四個。

別看有四個貝殼的那個水桶,離小男孩兒遠遠的,那個就是他的水桶。

分數這個名詞,孩子太陌生了,好像離孩子也很遙遠,但是看看下面的場景,孩子馬上就會回想起來,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

皮亞傑認為,數學知識的學習,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對外在刺激的直接反應或來自於自己的經驗,而是幼兒自己在活動中主動建構和「重新發明」的過程。

簡單的說教和講解,不是孩子學習數學的正確方法。

這樣在遊戲中,在孩子自己探索的過程中,建立起的數學概念和能力,才是最鮮活和有生命力的。

運用《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數字大爆炸》對孩子進行數學薰陶,在玩中對孩子的「數與計算」領域進行培養,寓教於樂,潤物無聲。

對幼兒的數學學習來說,數學活動的過程,比是否正確的結果,更為重要。

相關焦點

  • 3-7歲腦力開發黃金期,一定要教孩子玩的3種數學遊戲!
    在此期間,孩子的大腦神經連接非常活躍,每個動作,每個想法,甚至一句話,都能刺激孩子大腦的活躍度,幫助強化大腦通路,使孩子思維更敏捷,越來越聰明。因此,趁著這個黃金時機,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多玩,引導他多動腦。希望下面這3種遊戲,有助於孩子多方面能力發展。
  • 2歲就要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了,3個能力+9個遊戲,輕鬆培養數學思維
    而數學敏感期的時間段最早從2歲左右就開始了,大約會持續到8歲左右,這段時期就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對數學興趣的最佳時期。抓住數學敏感期,需要培養孩子3個能力使用數字的能力數學啟蒙中最最基礎的就是「數數」,但孩子光會數數不等於做好了數學啟蒙,更重要的是要學會使用數字。
  • 「早教啟蒙」兒童數學能力培養——從遊戲中學數學
    兒童數學能力培養——從遊戲中學數學3周歲時兒童的數學能力1、 會按生活習慣看鐘;2、 分清長短、高矮經過練習能學會按鍵打電話,記住2-3組8位數電話號碼;4、 通過贏大小的遊戲理解數字順序的大小,會用卡片玩1-5或1-10的贏大小遊戲;5、 基本上會寫10個阿拉伯數字,但不時會發生方向或筆順的錯誤。未學習的孩子能看懂1、8、7、4等數字。6、 看到兩個並排的數字,能讀出幾十幾的兩位數;7、 分清自己身體部位的左右,分清鞋的左右。
  • 3~6歲寶寶在家就能玩的7個數學遊戲!「玩」轉數學,讓寶寶更聰明
    所以父母要想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寶寶以後的數學成績更好,那麼父母不妨在寶寶3~6歲時,多玩玩這些遊戲。而這樣能夠讓孩子在其中學會數學物理原理,這些都能夠在寶寶玩積木的過程中,無意中學到。數學思維遊戲書我還記得在樂樂3歲左右的時候,我沒事就會帶著她玩上面這些遊戲,這些遊戲不僅鍛鍊了孩子的數感,還鍛鍊了孩子分類歸納等能力,就是因為這樣,樂樂的數學要比其他同齡孩子
  • 斯坦福教授:想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數感」能力培養是基礎
    數感是什麼呢?《3-8歲兒童的數學經驗》一書給予了這樣的解釋:數感是指對數的理解或數概念的形成。數感建立起數量與計數之間的聯繫。數感強調對多與少、相對數量、空間與數量的關係(即數的守恆)、數量的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等的理解。
  • 學習數學有捷徑,學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幫孩子「玩轉」數學
    這就是「數形結合」的解題方法,現在知道有多牛了吧!我當時看完真是有種驚呆的感覺,讓我看到了學習數學的捷徑!真想重新去學一遍數學。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數形結合」,如何讓孩子擁有這種思維!3-6歲這個階段由形象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過渡,所以這個時候正是訓練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要時期。
  • 3-6歲孩子數學啟蒙,掌握「湊十法」這5大口訣,計算能力越來越好
    許多父母都想讓孩子早些接觸數學知識,卻又擔心孩子因能力不足演變成「拔苗助長」從而厭惡算數。 眼看著別人家的娃在6歲的時候20以內的加減法都能夠心算出來,自家孩子還在那看電視玩手機,不由得感到非常著急,其實父母在孩子3歲時讓孩子掌握「湊十法」裡的5大口訣,孩子將來的算數能力就很容易了。
  • 3-6歲孩子的數學啟蒙,掌握「湊十法」5大要點,算數能力越來越強
    所謂「湊十法」就是把20以內的進位加減法轉化為10+N的計算題,「湊十法」是將算術題的一種簡化算法,比如8+3,可以把3拆分為2+1,即8+2=10,再加上1就等於11,這樣的計算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也會覺得算數變得簡單了些。
  • 12大數學能力啟蒙玩法,3歲前第一個數學敏感期,你還只會教孩子數數?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員Greg Duncan指出,早期數學能力非常重要,不僅能讓孩子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取得好成績,也能讓孩子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很多小寶寶的家長開始疑問,數學能力越早培養越好,我們家才幾個月大,難道也要訓練數學能力麼?儘管這讓人難以置信,爸爸媽媽都很難察覺,但科學家告訴我們:即使只有3個月大的小寶寶,就已經具備基本的數量分辨能力。
  • 適合3-9歲的數學小遊戲,幫助孩子在遊戲當中掌握數感和計算
    孩子對數學沒興趣?怎麼教都不會?沒事,孩子天生愛玩,讓孩子在遊戲當中提升對數學的興趣,在玩當中去理解數學的邏輯和原理。為大家推薦幾款適合在家玩的數學小遊戲,趕緊轉發、收藏,和孩子一起玩起來吧!注意:每一個遊戲都根據難度不同,進行了分階段設計,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享受不斷挑戰的樂趣,同時保持對數學遊戲的持續情緒。讓孩子玩熟練第一階段之後,才可以開始下一階段的遊戲哦。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感?——提高數學成績的基礎能力
    如果有人問我小學數學哪一項教學任務最重要,我一定會說是數感的建立,數感即對數字的敏感度,它是數學基礎的基礎,就好比要有正常的視力才能學會開車,並能把車開好一樣。對數字越敏感,計算能力也會越強,也不會犯那麼很明顯的錯誤,比如92x0.12絕對不會算成一個比92更大的數。
  • 孩子6歲以前,這四種數學能力很關鍵,學會了,未來成績才會好
    數學啟蒙教育是多數家長都會非常重視的,尤其腦科學證明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是0-8歲以後,不少教育專家也通過研究證明,幼兒時期打好數學思維基礎,孩子未來的學習才會更順利。但這並不是說教孩子1+1=2,相對於這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在6歲以前,我們該培養孩子那些能力呢?
  • 四個提升3-8歲孩子的「數與計算能力」的方法,關鍵是思維能力
    在很多人眼中,數學就是數數,就是計算,所以在孩子的數學啟蒙教育上,多數人重視的是孩子的計算能力,但數學並不等於計算,明智的家長認識到這一點,經常會刻意淡化計算的重要性。但這並不是說計算就不重要,我們不能否認,計算是數學基礎。
  • 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
    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JoBoaler曾研究發現:並沒有所謂的「天生數學腦」,這些「天才」極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首先讓孩子數一數桌面上有幾個小球,然後利用杯子扣住其中的幾個,再讓孩子觀察桌面上還能看到幾個,再推算一下杯子裡面有幾個,對於孩子來說,玩這個遊戲的過程也是培養孩子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的過程。
  • 「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多有這3種表現,家長應及時培養
    .德夫林認為,數感由兩個重要的能力組成:同時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能力;記住連續呈現的物體數量的能力。像關於數字的比較、推理、找規律類的問題,考驗的都是孩子的數感,從小數感好的孩子對數字的敏感性會更高,做題時對數字、計算結果的判斷經常會有類似「第六感」的正確率。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2、聊天中幫孩子理解數學從2歲左右孩子可以和家長溝通開始,家長就可以有意無意的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數學內容。3、用遊戲學數學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過「玩中學,學中玩」的理念我一直比較認同,尤其是在學齡前階段,孩子會將一切有趣的事情看作是在玩,所以將數學融合進遊戲中,孩子會更喜歡、效果也更好。
  • 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從2-4歲就需要開始啦
    很多時候,家長們早就意識到數學思維是對孩子智力投資的一筆永恆的財富,比如通過數學學習可以鍛鍊思維能力,反過來思維能力提高了,又能更好地學習數學。但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如何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往往不得其法,導致錯過對孩子思維和智力培養的最佳階段。如何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這裡推薦大家12種有趣的方式,將您的孩子介紹給數學世界。
  • 黃聖依5歲兒子數學思維驚人,培養孩子數學思維,這3招建議收藏
    看完這個節目以後,我進入了思考,安迪是5歲,那麼就說明,黃聖依在孩子3歲左右就已經開始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了,而當時我家飛飛是簡單地說,數感就是一個人對數字和空間的理性直覺。當孩子看到3個蘋果的時候,需要進行1、2、3的數,而我們大人看到6個蘋果掃一眼就可以計算出數字,這就是數感。
  • 在遊戲中玩出「數感」,走好數學啟蒙第一步
    教孩子點數,明明4個蘋果,非要給你數1、2、3、4、5、6、7、8、9、10...
  • 黃聖依5歲兒子數學思維驚人,培養孩子數學思維,這3招建議收藏
    看完這個節目以後,我進入了思考,安迪是5歲,那麼就說明,黃聖依在孩子3歲左右就已經開始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了,而當時我家飛飛是4歲,還沒有接受到過任何的數學教育,這讓我也更加重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