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國迫不及待地布局6G建設具有哪些戰略意義

2020-12-25 電子發燒友

全球各國迫不及待地布局6G建設具有哪些戰略意義

佚名 發表於 2019-11-13 09:49:51

為促進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推動第六代移動通信(6G)技術研發工作,11月3日,科技部會同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北京組織召開6G技術研發工作啟動會。會議宣布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其中,推進工作組由政府相關部門組成,職責是推動6G技術研發工作實施;總體專家組由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37位專家組成,主要負責提出6G技術研究布局建議與技術論證,為重大決策提供諮詢與建議。下一步,科技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總體專家組系統開展6G技術研發方案的制訂工作,開展6G技術預研,探索可能的技術方向。

5G大幕剛開啟,6G又成一個熱點的話題。而中國6G「異動」之舉,再次吸引全球科技產業界的目光。

各國搶佔6G制高點

5G商用時代剛拉開序幕,全球關於6G的競爭已悄然開始。

美國已迫不及待地布局6G建設。據CNET報導,2019年3月20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一致投票決定開放「太赫茲」頻段,為6G開放實驗頻譜許可證,以此繞過5G市場,直接進入6G時代。對此,川普聲稱希望「儘快在美國部署6G技術」。與此同時,美國抓緊布局太空6G衛星網絡,以填補5G空白,完善全球網絡覆蓋。據悉,近期美國商業航天公司SpaceX首次將60顆「星鏈 (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送入軌道。未來,SpaceX將建造12000顆獅子座衛星星座,然後利用這些衛星,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衛星寬帶網絡,這也是目前6G建設的首次實質性嘗試。如果SpaceX真地能夠實現發射12000顆衛星的目標,將是全球無線網絡的一個大的飛躍。

2018年11月,我國科技部將「與 5G/6G 融合的衛星通信技術研究與原理驗證」課題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中。工信部IMT-2020(5G)無線技術工作組組長粟欣表示,國內6G概念研究已經啟動。此外,2017年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曾表示:「G表示一代一代的意思,4G完成後後還有5G。中國已經在著手研究6G了,預計將於2020年正式開始研發,2030年投入商用。」今年3月24日,各國200多位頂尖無線通信專家齊聚芬蘭萊維(Levi),參加由芬蘭奧盧大學主辦的全球首個6G峰會。其峰會主旨是「為6G到來鋪平道路」。期間,來自中國電信、華為、中興和清華大學的專家也參加了此次峰會,展示了中國的6G方案。據媒體報導,「中國方案非常搶眼」。

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裡之外。從總體趨勢來看,提前布局6G網絡也是未雨綢繆,搶佔先機。目前除中美兩國之外,歐盟、俄羅斯等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局6G。

也許有很多人會感到困惑,為什麼5G還尚未大規模商用,便開始研究6G技術。專家認為,未來誰先佔領6G網絡的制高點,誰就能率先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6G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從5G的發展可以看出,5G毫米波技術並不是在發現4G存在某些局限性後才進行研究,其理論基礎技術早於2000年左右就已形成,而通信產業界真正實現毫米波技術的成熟則在2010年。但是目前,毫米波技術的5G大規模商用部署仍然是一個難題。對於5G毫米波技術尚且如此,那麼6G使用的太赫茲頻段亦是如此。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6G具有六大核心技術

6G是在 5G 的基礎上集成衛星網絡來實現全球覆蓋,是基於太赫茲頻段,可以概括為6G= 5G+AI 2.0+空聯網。

無論5G有多強大,仍然有一些地方是無法覆蓋的。對於一些環境惡劣的地區,如在一些高遠山區、海洋裡,要建造5G基站難度很大,而在衛星網際網路下,6G可以彌補5G網絡的空缺,更重要的是能在重點尖端科技領域提供有力支持,如在潛海、太空和軍事等更多的空間發揮特殊作用。

6G具有以下6項關鍵核心技術。

·太赫茲是6G的硬核技術。作為6G關鍵技術的太赫茲,被發達國家列為頻譜的科技戰略制高點,美國把它列為改變人類的前四大技術之一。太赫茲泛指頻率在0.1~10太赫茲波段內的電磁波,太赫茲波傳輸是太赫茲波通信系統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太赫茲技術最重要的用處就在於對空間通信的優化讓傳輸極快。現在即將進入商用階段的5G頻段已從450MHz擴展到60GHz。而進入更高頻段的95GHz以上太赫茲頻段的6G無疑將對全球通信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採用毫米波與太赫茲等技術,可為無線或移動終端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數據速率或極快網際網路速率——高達11Gbit/s(即使在偏遠地區接入6G網絡)。

5G時代,下載一部高清影片只需要1~2秒,而在6G網絡下傳輸速率將達到5G速率的100倍左右,有望達到1TB/秒,人們不會產生任何延遲的感覺,從而使全息影像傳播、自動駕駛、AI等成為可能。

·組成6G系統的衛星通信網絡,可以是電信衛星網絡、地球遙感成像衛星網絡、導航衛星網絡等集合,實現衛星通信等天地融合全覆蓋,可打造一個集地面通信、衛星通信、海洋通信於一體的全連接通信世界,實現全球無縫覆蓋,沙漠、無人區、海洋等如今移動通信的「盲區」,均有望實現信號覆蓋。

·與5G不同,6G系統的天線將是傳輸速度極快的「納米天線」。此前沿單一通道同時收集和發射電磁波遭受了極大挑戰,大多受限於近紅外線波長範圍內,而新納米天線克服了此障礙,讓光子沿著單一通道成群移動,並讓通過一條單線排列的光子雙向傳輸信息成為可能。同時,在納米天線內不僅光子能保持光速傳播,表面等離子體也能以接近90%~95%的光速傳播,很適合6G傳輸。新納米天線數據傳輸速度比等離子體波導技術快60%,比等離子體納米波導也快了近50%,這些將為未來的6G打下良好的基礎。
    ·6G 不僅包含 5G 涉及的人類社會、信息空間、物理世界(人、機、物)三大核心元素,還包含第四維元素——靈(Genie),將關聯到全息視頻通話、沉浸式購物、遠程全息手術等前所未有的業務場景。所謂全息,它與3D影像完全不同,如全息通話,當與對方進行全息視頻對話時,如同對方站在面前,形成真正三維立體的存在,如遠程全息手術,遠方的專家如同站在身邊指導現場醫生手術;沉浸式購物,遠程買花,在家裡就能聞到花香;虛擬沉浸式遊戲裡的撞擊和拳擊的痛感,在真實世界裡也可以感受到,這是虛擬場景和真實場景的深度融合。

·5G做到的是信息急速傳輸,卻做不到真正全面的萬物互聯。而6G時代則標誌真正物聯通信的開始,可滿足無所不知的任意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人類將真正告別網際網路,進入物聯網時代。

總之,6G網絡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通過將衛星通信整合到6G移動通信,讓網絡信號抵達任何一個偏遠之處,並以超快的速度實現萬物互聯,讓人類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場景、逼真式體驗。這就是6G的全新未來。而要搶佔未來,則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布局6G網絡,搶佔先機。
責任編輯;z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各國爭相布局6G 真正落地需十年時間
    我國通信技術經歷了從1G落後、2G追隨、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之所以能一步一步實現趕超,得益於我國技術上的不斷創新,也多虧了未雨綢繆的提前布局,投入越早,越容易獲得話語權。眾所周知,通信技術每十年一個周期,當下是5G商業化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準備6G的最佳時間,這點從世界各國對6G的反應中可以得到佐證,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相關機構都已啟動了6G的研究。
  • 落子重慶對長城布局全球有何意義?
    8月30日,長城汽車全球第五大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長城汽車重慶智慧工廠正式竣工投產。同時,高端乘用皮卡「長城炮」也正式量產下線。那麼,以打造全球領先的智慧工廠為目標的長城汽車重慶工廠,究竟有哪些優勢?智慧工廠有哪些優勢?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內涵、意義與實現路徑
    原標題: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學術研討會綜述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部署,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現實性、針對性和操作性。
  • 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具有世界歷史意義
    原標題: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具有世界歷史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來講,是滄桑巨變的70年。新中國7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而豐富的。70年來,中國人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三個方面的歷史成就不僅是中國70年歷史發展的重要成就,對世界歷史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復甦具有戰略意義
    它為世界各國提供了疫情物質和宅經濟的供給基礎,保證了中國外需不僅沒有隨著世界貿易的崩潰而崩潰,反而逆勢出現超預期反彈,為中國內循環的重啟和經濟整體復甦提供了強大支撐。在全球需求大幅緊縮的背景下,我國出口出現了超預期增長,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正是中國與海外疫情及經濟復甦的不同步所提供的出口替代。
  • 「特別策劃」總體布局與戰略布局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有一系列基本關係、基本問題必須深刻把握,例如「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係、「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的關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關係,等等。
  • 美宣稱幫助世界建設5G安全網絡,要求各國按照美國統一安排建設
    據環球網最新消息,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日前就5G網絡建設發布聲明,宣稱美國要幫全世界建設安全的5G網絡,世界各國都要按照美國的統一安排,以獲得技術上安全、運行質量上可靠的網絡環境。據了解,在全球在5G整體網絡之中,美國只有思科一家公司能生產出5G組網絡需要的核心網和傳輸網產品,但沒有企業可以生產5G基站部分。可以說,在5G技術方面,美國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要求世界各國按照統一的安排建設5G網絡美駐華使館在其發布的聲明稱,建設5G網絡,美國要幫助世界上所有國家統一安排,以使5G網絡在技術和運行質量上得到安全保證。
  • 布局全球金槍魚戰略,助力海洋經濟
    整合全球優勢資源,深度布局金槍魚全產業鏈版圖推介會上,大洋世家現場集中展示了來自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全球養殖藍鰭金槍魚名產區的7條冰鮮藍鰭金槍魚,並於現場同時對產地橫跨南北半球的6條金槍魚進行解體表演,堪稱國內首次,場面震撼。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6G有哪些新技術?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6G有哪些新技術】記者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戰略意義
    可以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第一,主場外交——國家戰略意義。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2018年我國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之後的又一場主場外交活動,是繼「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之後,國際合作的又一個重要支撐,是世界各國展示國家發展成就、開展國際貿易的開放型合作平臺,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公共產品,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標誌性工程。
  • 民法典的頒布實施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民法典是新時代走向繁榮強盛的重要標誌 綜觀世界各國,編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徵和標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謀劃推進,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時代。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啟動民法典編纂的決定。
  • 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的重大意義與戰略舉措
    一、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的重大意義  1.落實國家戰略規劃的必然選擇  2016年以來,隨著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實驗區、中原城市群規劃、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等一系列戰略規劃和平臺相繼獲批,河南已經進入國家戰略密集布局集中釋放的新階段,戰略疊加效應、政策集成效應、發展協同效應日益彰顯。
  •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
    山東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打造具有較強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的城市群,打造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中心城市,發揮其優化空間布局和集聚生產要素的重要作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落實「走在前列、全面開創」要求的重要內容。
  •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意義
    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總是結合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與時俱進地提出文化綱領、文化目標、文化政策,引領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內涵與戰略意義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時代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深刻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意義和歷史方位習近平同志直面生態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科學判斷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所處的歷史方位,推動全社會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因此,要深刻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意義和歷史方位。
  • 全球物流巨頭普洛斯布局閩南
    24日上午,全球物流巨頭普洛斯籤約落戶福建晉江市內坑區域項目。據悉,晉江物流園是普洛斯公司在福建投資的第一個項目,也是普洛斯首次在全國縣級市投資建設的首站。普洛斯晉江物流園位於福廈高鐵物流區,將由普洛斯投資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與晉江閩南倉儲物流公司合作開發,項目規劃總面積509.78畝,計劃總投資12億元,分二期建設,一期佔地面積240.94畝,將建設成為全國先進的多功能複合型現代化服務產業基地。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始終與新時代同頻共振,深入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並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
  • 為國家治理現代化和全球善治貢獻中國智慧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意義、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不僅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世界格局演變和中國發展大勢,以宏闊高遠的視野、自信進取的姿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內政外交兩個布局的戰略智慧。
  • 美國全球布局的由來與演變
    美國未來全球布局,不應以「中國威脅論」作其大前提。【關鍵詞】區域布局  全球布局  獨立主義  門羅主義  戰略邊陲【中圖分類號】 D815                    【文獻標識碼】 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12.001 導言美國立國之初選擇了閉關自守,談不上任何全球布局的構想
  • 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對加強環保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充分認識深入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在加強環境保護、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中的重要作用,對於駕馭信息化,以信息化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深入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是全球信息化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信息化正在全球範圍內向更深層次和更廣範圍深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