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發展錦鯉特色養殖 打造休閒農業新體驗

2020-12-24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2M

聽說錦鯉

能帶來好運

那麼這個適合錦鯉生長的

天然養殖場所——江谷鎮

你一定不能錯過

近年來,「農業+」鄉村休閒新業態在四會市蓬勃興起,它不僅大大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拓寬了農業發展新路子,激發出特色農業的潛能,不斷為遊客提供更為新鮮的旅遊體驗。

江谷鎮黑白配錦鯉生態園負責人 梁志豪

這條魚叫別甲,在2018年國際錦鯉大賽得獎,它是以黑白色為主題,黑白之中以小點為中心,頭部沒黑點,由專業人士評審而獲獎的錦鯉。

一說起錦鯉,梁志豪掩不住地興奮。他一邊帶著記者參觀一邊不停地介紹著,養殖場裡的錦鯉都是從國外引進或是自己用技術雜交培育出來的。「頭戴紅冠身披彩甲」的錦鯉是從日本引進的大正三色、「黑白相間如墨如畫」的錦鯉是黑白配、「長著靈動蝴蝶袖」的錦鯉是臺灣蝴蝶鯉......色彩對比鮮明,體型壯而不肥才算得上是優質的錦鯉,能參加比賽並獲獎的更是萬裡挑一。

梁志豪養殖錦鯉超過30年,期間還經常到國內外學習、比賽、交流經驗,養殖出的錦鯉觀賞價值高、品質上乘,價格從幾百到上萬不等,深受錦鯉玩家和消費者的青睞,在錦鯉銷售市場口碑一直很好。曾在廣州、東莞、惠州多地養殖過錦鯉的他,偶然聽朋友介紹輾轉來到江谷,發現這裡的環境、土壤、空氣等自然條件都非常適合養殖錦鯉。

江谷鎮黑白配錦鯉生態園負責人 梁志豪

江谷的優勢就是水質很好,屬於中性,PH值大概在7,非常適宜養殖錦鯉,其它的魚類也很適合,所以就租下這塊土地發展。

在這裡

不僅能觀賞、購買錦鯉

吃喝玩樂更是一應俱全~

2015年,梁志豪正式把養殖場搬遷到江谷,養殖規模從初始的25畝發展到如今的50畝,養殖場從單一的水產養殖拓展到多樣化的農業種植,變成了生態園。在這裡除了觀賞、購買錦鯉,親身體驗種植、採摘各類瓜果蔬菜的樂趣之外,還能吃到來自澳大利亞的翡翠斑,日本的苦瓜,臺灣的茄子等各式新鮮的食材,深受本地市民和周邊城市遊客的歡迎。

早在2019年,江谷鎮就入選為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這裡不僅有錦鯉、澳洲淡水龍蝦、三角梅等特色農業,還有葡萄、桑果、青棗等精品農業;不僅有江谷窩粉、江林茶油雞、水庫魚等令人回味的當地特色美食,還有融合了農耕文化、中國傳統元素建造而成,集民宿、書屋、園林景觀於一體的清心雅園等網紅打卡點,吃喝玩樂一站式的農旅體驗一應俱全。

趁天氣正好

快來江谷鎮感受一下啦~

四會市融媒體中心 四會發布編輯部

記者 ▏林菁菁、劉成

編輯 ▏小斯 朱萬琳(實習)

責編 ▏蘇錦萍

主編 ▏張琳

執行總編 ▏陳永紅

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四會發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廣東四會:打造特色森林小鎮 構建生態文明美麗鄉村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羅源依託綠美南粵三年行動計劃,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積極推動森林小鎮建設,結合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項目,加強城鎮增綠、生態環境整治、休閒場所建設,努力打造特色森林小鎮。  古韻靈秀煥發新生機
  • ☞秘籍:休閒農業如何打造「體驗」要素?
    我國各地「休閒農業」體驗性差、參與度低、特色性弱1、存在認識上的誤區,發展眼光不夠長遠中國休閒農業在經營理念上缺乏對特色環境的打造,而且建築裝飾上有城市化、國外化的傾向,而且旅遊休閒方式缺乏參與性。場景設計越發豪華,跟城市區別不大,而且農業區缺乏功能設計,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態特色,更別說文化內涵的挖掘了,也沒有給消費者的嗅覺、觸覺帶來新奇的感受,沒有給消費者的感官以鄉村休閒的感覺,難以產生愉悅的體驗。休閒農業體驗營銷有哪些重點?
  • 小松鼠親子農莊轉型升級 打造生態農業體驗中心
    其實,人們所不知道的是,剛剛過去的幾個月,小松鼠親子農莊已經在悄然轉型——餐飲業務與休閒農業分割經營,各自精益求精。而小松鼠親子農莊,未來將聚力發展生態農業體驗體驗中心,深耕團隊課程服務能力。接下來,「越野賽道」、森林迷宮、「咯咯噠的家」等一系列讓遊客眼前一亮的項目將亮相。
  • 沙田加大休閒農場培育力度 促進特色農業發展
    為提升土地的產出效益,沙田鎮結合穗豐年溼地公園建設,積極引入特色種養加工項目,大力培育休閒觀光農業,進一步促進了特色農業的發展。
  • 寧波象山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樣板
    去年以來,寧波市象山縣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因地制宜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塑造特色農業品牌,在打造現代農業發展升級版中,縣域農業經濟總量達到134.9億元,農業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並擁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7個、保護產品和農產品各1
  • 錦鯉園!秦山這個農莊引入休閒觀光旅遊新模式!
    錦鯉園!秦山這個農莊引入休閒觀光旅遊新模式!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地圍站在河道旁觀賞錦鯉,並在家長的指導下向錦鯉投食。「我就是秦山街道的居民,經常來萬奧農莊賞遊。錦鯉園開園,豐富了農莊的旅遊項目,也提升了我們遊客的觀光體驗。」遊客金龍君說。今天,她特地帶著女兒來參觀萬奧錦鯉園,小朋友還學到了不少有關錦鯉的文化。
  • 休閒漁業成為我市漁業經濟新增長點 第A08版:現代農業 20110718期...
    近年來,我市養殖戶和企業利用漁業資源,從事養殖與垂釣兼有的漁業生產,一些地方拓展休閒內涵,拉長產業鏈,與其他行業巧妙結合,給休閒漁業增加了新的內容。全市現有養殖水面10.3萬畝,其中池塘7萬畝,年水產品總量4.3萬噸,常年用於垂釣的魚池約5000個,面積在3萬畝左右,年垂釣量7500噸,佔全市漁業產量的17%,養魚經營者增收4500-5000萬元。
  • 做強休閒農業示範區帶動武鳴鄉村經濟發展
    一眼望不到頭的特色果園,長勢正旺的珍稀苗木,蒸蒸日上的鰻魚養殖業……近年來,武鳴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加強示範區建設,打造要素集中、產業集聚、技術集成、經營集約的農業產業聚集區、新農村建設樣板和「接二連三」示範區,有力帶動了城區農業發展。
  • 新邵打造「臺灣特色農業休閒觀光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4日訊(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邱文麗)日前,由科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德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臺企負責人組成的臺灣企業代表團來到新邵縣龍溪鋪鎮吳家村參觀考察,並與該鎮籤訂投資意向協議,致力將吳家村打造為臺灣特色農業休閒觀光園。
  • 上杭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心,是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基礎。近年來,上杭縣緊緊圍繞發展特色現代農業,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出臺十大農業產業保障措施,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效提升了該縣農業品牌影響力、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鄉村產業興旺。
  • 【徐州】當現代農業邂逅休閒旅遊
    徐報融媒記者 白雪 攝這裡有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菜籃子、果園子、瓜棚子,您可以體驗親手採摘新鮮瓜果蔬菜的樂趣,與羊駝、孔雀、馬等動物互動,刨地瓜、撿雞蛋,在湖邊垂釣,在富有地方特色的餐廳品嘗由綠色環保的食材精心製作而成的美味佳餚……當現代農業、農家生活與休閒旅遊無縫對接,一種有別於都市休閒和景點觀光的新旅遊形態贏得了都市人的熱捧。
  • 因地制宜掘"黃金"——全國特色農業快速發展為農民增收闖出新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遊、庭院經濟」「要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把現代特色農業這篇文章做好」。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特色農業如火如荼。記者近期採訪了解到,廣大農民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並輔以新型經營理念和生產方式,鄉村振興之路正越走越寬。
  • 【領航新徵程】隴南成縣:觀光休閒農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圖)
    陳院鎮梁樓村漁樂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經理趙利江,2015年通過招商引資來到這裡發展水產養殖,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這盤棋會越下越大,不僅通過觀光休閒農業拓展了自己的業務,更幫助周圍的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 臺江依託苗族文化打造休閒觀光農業扶貧示範園區
    去年以來,臺江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緊緊抓住新形勢下推進鄉村旅遊發展的新機遇,以現代農業發展為中心,依託該縣豐富厚重的苗族文化和旅遊資源,顛覆以往傳統農業「單幹」的模式,讓農業和旅遊聯姻,全力推進旅遊與文化、農業的深度結合,打造該縣「賞萬畝金花,吃四季鮮果,看施洞『姊妹』,醉苗族風韻」的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園區。
  • 上海發布2020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線路
    9月15日,2020年上海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線路暨最美鄉村路發布會在上海寶山區羅涇鎮塘灣村舉辦。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市文化和旅遊局以及市交通委員會聯合向全社會發布了上海18條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線路。
  • 「共享農場+養生養老」模式,休閒農業未來的發展機遇
    以「都市農家」為主題,以農耕文化為底蘊,以農業產業為基礎,利用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設施農業,重點突破優質高產農產品,實現農業、科教、旅遊觀光等多重效益。採取小戶型獨立農莊、高度私密農莊、共享型農莊等多種形式,設置市民農園、親子菜園、果蔬採摘等休閒體驗項目,打造都市休閒養生養老園。
  •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規劃
    旅遊休閒是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9月17日,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召開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強調加快鄉村休閒旅遊業恢復發展。2020年,休閒農業營業收入目標超過7000億元。千億大蛋糕,機會與危機並存。那麼農業園區如何向農業旅遊景區轉變?
  • 【2020提案議案追蹤】我市打造「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新業態
    「吃」在鄉村——美麗鄉村·舌尖體驗、美麗鄉村·靈州雲上遊等文化旅遊活動,打造特色鄉村旅遊文化品牌;在青馬車寨、水車園、極限運動選址開工建設旅遊廁所3座,方便遊客在參觀遊玩時使用。據文旅廣局副局長楊自強介紹,截止目前,我市共打造鄉村旅遊示範點8個,其中自治區五星級農家樂1個,四星級農家樂1個,三星級農家樂1個;打造田園綜合體10個。結合靈武市特色產業,推廣文旅加農業模式,為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建造了4個旅遊廁所,四星級1個,三星級2個,二星級的1個。這些項目的推進,既帶來了文旅產業的生機,同時也提升了文旅服務水平,為廣大遊客提供了更加寬鬆的旅遊環境。
  • 2020提案議案追蹤:我市打造「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新業態
    據了解,銘秀莊園已被評為五星級農家樂,遊客可在這裡觀光、採果、度假、體驗農作、享受鄉土情趣,下一步,這裡還將新建民宿,增加基礎設施,給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遊樂體驗。銘秀莊園生態餐廳經理張海峰說:「以前我們農家樂是四星級的,經過自治區文旅廳評選評為了五星級農家樂,扶持資金也到位了。我們對搞農家樂的信心也是比較大的,明年將在現有的基礎上興建民宿,還有遊客接待中心、百年核桃園等一系列服務設施。
  • 體驗農業新模式!臺灣打造火熱教育休閒農園
    教育農園既為休閒農業的一種類型,故其功能可按休閒農業的一般功能及教育農園的獨特功能闡釋。1.經濟的功能:經營休閒農業獲取的經濟效益將比一般農作或養殖事業高。本農園未來的目標是希望成為地區性的生態教學中心,並帶動地區觀光休閒產業的發展。新化教育農園位於臺南縣新化鎮。面積3公頃。本園將棄養之羊舍與農園結合,並融入農村精神、景觀、文化,提供市民在農耕中體驗農業生產,享受農村生活的樂趣,並體會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之農業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