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患者普遍有一種急切的念頭,巴不得強迫症一下子沒有了,自己馬上就康復了。這種急切,我們可以理解,畢竟失去自由意志的日子是非常痛苦的。
然而,夏老師還要再重申一下:這種急切心,是走出強迫症的一塊巨大的絆腳石。由於急切,很多強迫症患者覺得治療沒有用,中斷了治療,結果把前期累積的治療效果都浪費了。
我們之前說過,很多患者進行了藥物治療,希望能吃下一片藥劑,就能治好強迫症,就好像人們吃完退燒藥,就能很快退燒一樣。但這樣的藥物是不存在的。
01. 強迫症不可自行停藥
1999年,克雷格•P•布尚醫師經過臨床研究發現,強迫症是一種對藥物反應緩慢的疾病。而且,在臨床治療時,醫生們的用藥傾向於低於治療劑量。這樣的話,在一定的療程內,患者的狀況大多並沒有明顯的改善,於是很多病人被標記為「反應不良」,病人也過早地放棄了治療。而實際上,如果病人們繼續治療,那麼70%~80%的強迫症病人對藥物都會有反應,症狀也能獲得輕至中度的改善。
相反,有證據顯示,太早停藥會更快復發。另外,克雷格•P•布尚醫師根據臨床經驗認為,一旦有改善就立刻停藥也是需要慎重的。一般持續治療6個月至一年是更好的選擇。
02. 強迫症可能會復發
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會出現很多困惑與艱難,你的症狀還可能會出現反覆。我們鼓勵重新確認,或做不偏不倚的旁觀者去接受自己的病症,不少人可能希望練習幾天就有效果。
正是這種思維,讓很多人根本沒有耐心練習覺知,現在諮詢的機構又多,諮詢這個又看那個,不能完全信任。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果你不能耐下心來,你就很難找到正確的方向和道路。
不少患者運用森田療法自我治療,說「我理解了森田教授的理論,接受了強迫症的症狀了,怎麼還是沒有完全徹底地驅除強迫症呢?」這就是急切所導致的錯誤。你為什麼想快速去除呢?從這句話就能看出,在本質上,你始終還是把症狀當異物,根本就沒有真正接納,而這也就是為什麼你不能痊癒的原因了。
03. 強迫症是一場持久戰
順其自然,不要著急,強迫症的治癒是很多小進步積累起來的效果,而不是通過什麼巨大的飛躍來實現的。我們要耐下心來領悟,耐下心來「為所當為」。
我們知道,治療強迫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強迫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一定的心理環境基礎之上,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凸顯出來的,而且經過一個精神交互作用得以強化。所以,在強迫症狀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控制、克服疾病就變得困難了,不經歷長期的過程是難以實現的。而治療的過程就是打破你之前錯誤的思維和世界觀,並重塑一個正確的、新的世界觀。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不過它所帶來的卻是正面的結果。
關於「不要催促、不要著急」的問題,我們還希望引起患者的醫生,尤其是患者的家人的注意和重視。
小賈是一位強迫症患者。如果他看到自己的褲子上有菜湯兒、番茄醬之類的汙點,他可能會強迫性地想那是血跡,並不由自主地盯著看,直到他的大腦明白那不過是汙跡。
他曾經很坦率地對自己的妻子說:「永遠不要催促我,永遠不要逼迫我,否則你會看到我變得很有攻擊性。永遠不要對我說『快點!』,因為那會讓我把我壞的一面激發出來。當人們因為不能理解我經歷的事情而逼迫我時,如『為什麼他會花這麼長的時間做穿襪子或洗澡』這些很簡單的事情,我會非常瘋狂。」
這時候,身為患者,你要理解你的伴侶或家人在治療過程中也會感到疲憊並對你失去耐心,他或她需要自己的時間,或過一些正常的平靜的生活。那也沒問題,你和對方都不應該感到內疚。你應該鼓勵你的伴侶去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
寫在最後:
總而言之,在治療強迫症的過程中,你和你的家人一定要有耐心。耐心地去吃藥,耐心地去理解自我療法的理論和精髓,耐心地去溝通。在找對治療方法,在醫生正確指導下,你要做的是只耕耘不問收穫,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