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個朋友也有強迫症,我明白強迫症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
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強迫症
一、強迫症的特點
強迫症是一種身不由己的行為,很多強迫症患者明知道他的行為是不對,但總控制不住自己。
有些事情不去做,就像有什麼事沒有完成,渾身都難受,坐立不安。
強迫症最典型的特點就是伴隨焦慮、抑鬱、恐懼、狂躁等現象的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
強迫觀念」就是患者大腦中產生的沒有用處卻不可自拔的想法。
比如出門後,總是懷疑自己的門窗沒有關好,心裡七上八下的,腦子裡反覆地想著這件事,同時內心很焦慮。
強迫行為最常見的就是重複而過度的清潔以及檢查行為,比如出門前總要一遍又一遍地反覆檢查家裡的門窗,多次確認沒有什麼問題才能安心出門。
強迫症患者有時候,並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強迫行為。
據估計,全球約有近2.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被強迫症所困擾,以強迫觀念為主的強迫症佔所有強迫症總數的50%~60%。
值得注意的是,有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並不代表患上了強迫症。
只有當一個人的強迫觀念或行為非常嚴重,即使明確知道這麼做不對,也無法控制,且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才可能是真的患上了強迫症。
強迫症的強迫觀念和行為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反覆發生、持續存在、明顯焦慮和痛苦。
如果一個人只是偶爾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而且自己可以控制,完全不會影響到生活,那麼就不能夠認為這個人患有強迫症。
得了強迫症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打個比方,假設你正在製作一份呈交給甲方的報告,其中有幾行英文,如果左右對齊,英文字母間的距離就會過大,但如果左對齊,右邊就會顯得很不整齊,無論怎麼調整你都覺得不好看、不完美、不舒服。
強迫症患者的體驗就是這種不舒服感覺的加強版,會忍不住想把報告調成「完美」的樣子。
我有個開便利店的朋友,她是個典型的強迫症患者,貨架上的貨必須經她手才滿意。
如果有其他人幫她的貨架上貨,她怎麼看都不對勁,一定要去重新整理一下,哪怕整理過後的布置跟之前一模一樣,她也覺得非常的必要。
就算是在生病的時候,她也要拖著虛弱的身體,把她看不順眼的貨架整理好,才可以安心去休息。
那麼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呢?
二、產生強迫症的原因
強迫症不是別人強迫你幹什麼,而是自己強迫自己,但自己又沒辦法控制的一種難以理解的行為。
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認為強迫症是由於患者的防禦機制不能處理強迫性人格而形成的焦慮,當本我的情慾和攻擊本能與超我的自我控制和調節發生矛盾時,自我如果不能用理性機制來調節它們的衝突以及由衝突所引起的焦慮時,就會出現強迫症狀。
這個有點難理解,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動物本能,比如人的吃喝拉撒這些本能的行為,這些本能是隨性的,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是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的。
超我則是經過批判和控制後的自我,像神一樣按照道德良心去限制動物性的本能衝動。超我通常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依靠家人、老師的教育形成的。超我的意識裡有廉義禮恥,是我們人類所獨有的。
而自我就是本我和超我協調下的結果,它會根據周圍環境來決定我們的行為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周旋,達到一種平衡。在這三者的相互作用下,我們的心理活動就產生了。
本我和超我的協調並不總是會順利,如果一個要往東,一個要往西,就會產生衝突。
而強迫症就是在本我和超我發生衝突時出現的,因為本我和超我的衝突在人的潛意識領域,所以自我很難發現它們。
但是自我能感覺到莫名其妙的恐慌與焦慮,恐慌與焦慮從意識中分離出來的時候就會出現癔症的表現。如果焦慮被人用理智強制隔離,就會出現強迫症狀。
簡而言之,就是自己不能察覺的潛意識裡,發生了衝突,讓人產生說不清道不明的不安和焦慮,當我們用理智去強行控制的時候,就產生了強迫症。
強迫性聯想或者強迫對立思維,是出現強迫症的徵兆。
比如,看到別人不好的事,就會聯想到這種事情可能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並因此引起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情緒。這種情況頻繁的發生,很明顯,這是強迫症的徵兆。
再比如,看到一個好的事情,你立即想到了壞的一面。看到晴朗的天空,馬上想到要下雨的壞天氣,類似這樣立思維頻繁地出現,也是強迫症的徵兆。
三、用森田療法治療強迫症
強迫症其實是一種心理障礙,是思想和意識的對抗,你越是用理智去反抗強迫症,強迫症就反彈地更厲害。對付強迫症要反著來,讓它「順其自然」。
日本森田正馬教授創立了一個叫「森田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對治癒強迫症有一定的療效。
森田療法的精髓——「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森田理論要求人們把煩惱等當作人的一種自然的感情來順其自然地接受和接納它,不要當作異物去拼命地想排除它。
情緒是不由自己控制的,傷心的時候,沒辦法控制傷心讓自己高興起來,開心的時候也不可能把悲傷的情緒調動起來。對於自己不能左右的情緒,不要用理智去控制,順其自然地接受。
1.順其自然
人的情緒都有一個客觀的規律:喜怒哀樂任何一種情緒,都會遵循同一個發展過程,即從發生——高潮——消失的過程。這個發展過程是客觀的,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情緒既然發生了,必然要經過了高潮,才會逐漸自然消失。就好像自然界的花開花落一樣,是一種正常的和自然的現象。
如果違反情緒發展的自然規律,強行控制強迫症時的情緒,就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強迫症沒有控制住,反而越來越嚴重。
根據森田療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精髓,學會放手,跟強迫症和解,讓它慢慢退出自己的生活。
2.為所當為
為所當為」,其實要分散注意力,不要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抗強迫症這件事上。
你越去關注痛苦,它越會折磨你,比如我們不小心把手掛了一道傷口,如果很忙的話,根本不會注意到它,也不會覺得疼。
但是一旦注意到它了,那疼痛的感覺就會馬上襲來,想忽略都不行。
從森田療法的角度出發,如果一個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與強迫症的抗爭中,那麼他就會一直處在痛苦之中。
他也不能用心去做其他的事,手上的其他事容易被弄得一團糟,加重強迫症的痛苦。
不如放棄想要控制它的想法,任其自然發展,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不過,森田療法並不是神丹妙藥,在實施的過程中,並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強迫症不會馬上就治好,它是一個循序漸進,慢慢治癒的過程。
結語:強迫症並不可怕,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強行去控制,一切會慢慢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