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強迫症真是太痛苦了,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還在痛苦中

2020-12-15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馬羅

我是單親家庭長大,從小父親對我十分嚴格,他們連我的玩伴都要來幹預,記得我初中總是被欺負,後來有個高我一年級的大哥哥幫我,但是他抽菸,這件事讓我爸爸知道後就罵我,說我不學好和混的人交朋友,但我很委屈,那個時候根本不會表達自己的憤怒和委屈,就默默和忍受了,但我心想,你不幫我解決問題,有人幫助我,你還管我。

就這樣我就學會從小到大都是忍受,慢慢地我上了高中之後就出現了各種強迫思維,我總是擔心自己會丟掉鑰匙,害怕父親的指責,當時我每次都要摸摸口袋裡的鑰匙,以至於到最後我都不敢把手從褲子口袋裡移開。

同學都問我為什麼成天到晚把手放在口袋裡,我當時特別害羞極了,可我又不敢這樣說出來自己的心裡話,因為害怕丟人,就這樣我奇怪地度過了三年,到我快高考時情緒完全爆發了,我開始不想吃飯、不能睡覺、每天都想哭,每天都想死,幾乎沒有了任何生活下去的欲望。

我和父親說不想高考了,想復讀一年,父親說我瘋了,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說自己的情況,一天我拿著刀子威脅父親說如果再逼我上學我就自殺,這個時候父親終於軟了下來,詢問我到底怎麼回事,我說了自己的症狀,父親可能懷疑我是抑鬱症,帶我到精神病院檢查,果不其然,我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和中度抑鬱。

醫生給我開了一堆藥物,我吃了很多藥物後都有副作用,尤其吃帕羅西汀的時候,手抖得要死。

父親終於開始理解我的經歷,告訴我學習什麼的都不如我的身體重要,後來一旦強迫抑鬱來臨時我就想死,之後緩解一些我就讀書,之後我看到了一個方法《森田療法》。

它讓我迷失下終於有了方向,我按照方法所說,每次強迫抑鬱來的時候不要管它,一開始的時候很難做到,但我就強忍著痛苦,繼續帶著症狀做該做的事情。

突然我有了一個發現,我感覺就算有強迫抑鬱,我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儘管效率不高,但並不阻礙我做事情。

就這樣我就繼續堅持,我不光從床上走了下來,我還堅持每天運動,即使有強迫和抑鬱,可當我開始允許它們在我身體裡時,痛苦好了很多。

大概過了幾個月,我把高考應付過去,強迫抑鬱漸漸遠離了我,我開始明白很多痛苦都是該經歷的,之後我復讀了,我開始用這種思維方式對待日後生活,即使我沒有考上重點大學只是讀了一個普通大學,但我一點都不後悔,現在我已經25歲了,畢業後我也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總而言之人生你只要努力就可以,剩下的順其自然就好。

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些我對森田療法的理解:

「森田療法」的神髓,其實正是我國道家和禪宗的思想,要最簡單地概括則是「順應自然,為所當為」這八個字——對待「自然」的正確態度,不是要戰勝、抗拒它,而是應敬畏、順應它,我們在「自然」面前應該採取的行動不是「為所欲為」,而是「為所當為」

在森田療法中,大家一定要謹記這四點:

① 要順應情感的自然發生,聽任情感的自然發展。情感過程一般構成山形曲線,一升一降最後終於消失。② 如果情感衝動得到滿足,挫折感可迅速平靜、消失。③ 情感隨著對同一感覺的慣性,逐漸變得遲鈍,直到無所感受。④ 情感在某種刺激繼續存在以及對此集中注意時,就會逐漸強化。情感是通過新的經驗、經過多次反覆、在逐步加深對它的體驗中漸漸培養的。

還有我們一定要懂了理論後去實踐,脫離實踐的理論都是假理論,這也就是為何森田療法總是強調「為所當為」的重要性了。

森田正馬的徒弟高良武久曾作過這樣的說明:「順應自然的態度並不是說對自己的一切活動都放任自流、無所作為,而是要患者一方面對自己的症狀和不良情緒聽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來固有的上進心,努力去做應該做的事情。應該說,為所當為是對順應自然的治療原則的充實和補充。」

希望大家可以理解森田療法,也可以和我一樣走出神經症的痛苦。

相關焦點

  • 抑鬱症、強迫症自愈:堅持這個訓練方法,你就離康復不遠了
    我遭受了強迫症、抑鬱症已有5年。先說說我的經歷吧。我以前比較內向,後來有一次生氣過度,從此情緒消極,無法轉變。幾個月後,我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擔心、焦慮,還有一些強迫檢查。
  • 孕期反應加上抑鬱症、強迫症,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還在黑暗中掙扎
    ,一下我的思緒就回到了他所講的話內容上了,我一下特別恐懼像掉下懸崖一樣的感覺,我越是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她說話內容裡越是集中不了從此我就擺脫不了那種掉下懸崖的感覺,就一直逃避不聽他講課,因為我平時很努力學習,熬夜,午睡都在學習。
  • 強迫症的痛苦,停不下來,但真的很累
    當有人強迫你學習的時候,就會產生抵抗的力量,如果抵抗的力量沒有釋放出來。就會出現兩種力量,第一個是被別人強迫已經形成的一種習性,第二個是內心真正的自己想反抗的力量,這兩種反抗就很容易導致強迫的發生。小時候沒有做自己從小到大一直聽老師的,聽家長的,現在長大了如果不聽,連自己都接受不了了,這就是一個內在衝突,小時候的習性和現在念頭的一種對抗,會形成強迫,第二種是小時候的經歷,例如,小時候總是覺得自己的手是髒的,兩歲的時候你的手用尿和了泥巴, ,用尿玩泥巴的手太髒了,這個時候家長就會打你的手,而且一直說髒 髒 髒,這個時候髒就會在你的記憶種下了髒的信念
  • 抑鬱症和心理疾病痛苦中的人們:你才是自己內心平行宇宙的主宰!
    抑鬱症和心理疾病痛苦中的人們:你才是自己內心平行宇宙的主宰!——全球首位將超心理學——量子力學+心理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用於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並取得成功。——致力於幫助全人類擺脫一切心理痛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窮思竭慮強迫症:因為反覆思考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而痛苦(比如1+1為什麼等於2這樣的問題),或者因為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煩惱(比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正常強迫和病理性強迫的區別上述我介紹的幾類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可能很多朋友都有,這裡有人就會提出疑問,是不是自己患上了強迫症?其實正常擔心和強迫症的區別就在於【頻率】和【痛苦程度】。
  • 強迫症:矛盾的存在。每天做400個伏地挺身,但感到十分痛苦?
    「強迫症」「強迫症」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很多人甚至會用「強迫症」這個詞來自居。其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反強迫並存,兩者強烈衝突使患者感到焦慮和痛苦;患者體驗到的觀念和衝動源於自我,但違反自己的意願,需極力抵抗,卻無法控制;患者也意識到強迫症狀的異常性,但無法擺脫。
  • 如果是強迫症,用什麼方法進行治療?
    ,以及為什麼說這個暴露的過程對於治療強迫症非常重要,以及局限性。比如上臺演講,這個就可以逐級進行暴露,治療師可能會安排患者在一個演講的舞臺,然後讓一些人坐在底下,並進行暴露。暴露過程中,會要求患者大約每5分鐘按照0-10分的評分方法評定自己的焦慮或痛苦程度,暴露治療持續進行直到焦慮程度降下來,達到基線水平。
  • 帶你走進強迫症患者內心,體會思維消除的反噬效應到底有多痛苦
    強迫症患者在精神上非常痛苦,當強迫和反強迫的意願同時存在,會讓他們感覺生不如死,總是處於矛盾的心理環境對患者心理健康危害也非常大。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部分患者還會誘發抑鬱、精神分裂這種比強迫症本身更加嚴重的精神疾病。生活中我們想不通強迫症患者到底在糾結什麼?
  • 走出強迫症5年反思:陷入痛苦就是源自對自己的不接納
    ,其中焦慮、強迫抑鬱都經歷過,但說實話根據我的感覺來看,抑鬱症是最絕望,但強迫症是最痛苦的。我的強迫症主要是以思維為主,比如走在路上會擔心自己「萬一瘋了怎麼辦」,「人死後會去哪裡」,「會害怕神懲罰自己」等這種一般人聽到笑掉大牙的思維強迫症。後來經過大概100多次的心理治療我開始反思,其實上述這些念頭,一般人偶爾也有,但是他們不會過度關注,但強迫症患者卻一直陷在其中,甚至連吃飯睡覺都在想這些問題,嚴重影響生活。
  • 強迫症:本我和超我的衝突,森田療法幫你減輕痛苦
    如果一個人只是偶爾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而且自己可以控制,完全不會影響到生活,那麼就不能夠認為這個人患有強迫症。得了強迫症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認為強迫症是由於患者的防禦機制不能處理強迫性人格而形成的焦慮,當本我的情慾和攻擊本能與超我的自我控制和調節發生矛盾時,自我如果不能用理性機制來調節它們的衝突以及由衝突所引起的焦慮時,就會出現強迫症狀。這個有點難理解,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 我是一個洗不完的醫生,強迫症有多痛苦,你難以理解
    李老師您說我還吃什麼啊,整個人完全都處在恐懼中了,不停的注意公公是怎麼夾的菜,有沒有在兒子和老公這邊夾菜,有沒有碰到兒子的筷子,兒子有沒有在公公那邊夾菜,老公有沒有在公公那邊夾菜。「李老師我看過您的故事,知道您曾經也得過強迫症,也正是因您也經歷過這種病,所以我才找的您,但我敢說您肯定沒我的嚴重,我覺得我是最嚴重,最痛苦的了。」我:「我理解你的心情,其實每一個找到我的強迫症學員都認為自己是最嚴重的,我曾經也是如此,雖然強迫症有程度之分,但就強迫症所帶來的痛苦來說,對每一個人都是最痛苦的。」
  • 認知療法丨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的方法
    認知療法丨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的方法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9-08作者簡介:李嘉琪——超心理學專家、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心向正覺健康管理首席超心理療愈師、幸福人生學院導師。
  • 抑鬱症、強迫症康復:兩個案例,一種方法,堅持做你就能痊癒了
    抑鬱症、強迫症康復:兩個案例,一種方法,堅持做你就能痊癒了身處抑鬱、強迫症狀中的患者,雖然也會去尋找方法去自救,但往往因為找不到正確方法或所做方法缺乏一定的針對性與系統性,很可能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如;以下兩個案例。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呢?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
  • 很感謝抑鬱症帶來的痛苦,讓我可以看清這個世界
    就像是抑鬱症,明明你沒有抑鬱症,體會不到那是怎樣的痛苦,卻偏偏站在旁邊說風涼話。「不就是抑鬱症嘛!還還沒有呢,有什麼大不了的,看你那個矯情的樣子」這是我老公說的話。因為他覺得我有病,受不了我整日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最後我們離婚了離婚後,我辭了工作,回了老家,是冬天。
  • 完美主義能讓你深陷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也能讓你脫胎換骨
    ——全球首位將超心理學——量子力學+心理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用於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並取得成功。——致力於幫助全人類擺脫一切心理痛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甚至有人認為完美主義是導致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的一個原因,到底是不是呢?我這個資深的完美主義者,曾患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重度強迫症,現在不但完美的擺脫了所有的心理問題,還因此讓自己脫胎換骨、涅磐重生。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如果他們能認識到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形成是由於長期積累所致,而改變的過程恰恰是思想模式(性格)改變的過程,那麼,他們就能正確對待當下進行的治療,保持耐心和積極配合,最終也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好。心病終需心藥醫,這句話卻是一語道破心理健康的實質。
  • 我到底是抑鬱症還是強迫症、自閉症、焦慮症呢?
    」或者「強迫症」、「自閉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反正我是經常有朋友在這樣向我表白。要說清楚這個原因,大概與今天的社會文化有很大的關係。自從心理學進入到流行文化之後,很多的文藝作品,在人物、情節描述中,摻雜了大量的心理疾病元素和演繹,導致很多受眾錯誤的把心理疾病,當成了審美的時尚,覺得這些病很浪漫。
  • 丈夫工作壓力太大得了抑鬱症,妻子說,「如果痛苦,就別努力了」
    前幾天抑鬱症上了熱搜,說是已經成為了人類的第二大殺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覺得這個病的人網抑雲。高崎在一家軟體公司做售後客服,是個勤奮顧家的好丈夫,還是個有點強迫症的人。醫生診斷他得了抑鬱症。醫生說,一般來說,普通人心情低沉、抑鬱的狀態不會持續太久,轉換下心情徹底放鬆一下就會有好轉。但是,如果這種狀態一直持續,自己沒有辦法走出來,就是患上了抑鬱症。
  • 抑鬱症、強迫症自愈:兩個案例,一種方法,堅持做你就能痊癒了
    經常唉聲嘆氣,一點小事也能讓我心情壞一整天,最近一兩周胃口大好,有暴食的感覺,吃到胃疼才肯停止,然後開始吃消化藥,胃藥,很痛苦,痛苦地活不下去,平時的一點疼痛也讓我覺得很難受,很難熬。情緒低落,話也不想說了,太累了,不知道怎麼跟人談,也很懶得說話。當地醫院的心理醫生診斷我為中度抑鬱、強迫。平常中,注意力集中不了,記憶力特別不好,總會因為一點小事而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