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謝抑鬱症帶來的痛苦,讓我可以看清這個世界

2020-11-12 婚姻諮詢師張老師

有個人開著100萬的車,被一個賣雞蛋餅的電動車撞碎了車燈。

於是就有人出來勸車主大度一點,或者乾脆不和賣雞蛋餅的人計較。

因為他們覺得,能開一百萬車的人,不會差這幾個錢。


事實是,只是因為被撞的不是自己的車,所以這些人才會勸別人大度。

正因為撞車損失的不是自己的錢,所以就可以理所當然要求別人大度。


就像是抑鬱症,明明你沒有抑鬱症,體會不到那是怎樣的痛苦,卻偏偏站在旁邊說風涼話。

不就是抑鬱症嘛!還還沒有呢,有什麼大不了的,看你那個矯情的樣子

這是我老公說的話。因為他覺得我有病,受不了我整日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最後我們離婚了


離婚後,我辭了工作,回了老家,是冬天。



小時候,家旁邊就是一個公園。公園裡有一片老樹林,樹底下是細細的白沙。樹林很茂盛,即使是盛夏的中午,這裡也是陰涼滿地。所以很多老人小孩就會來這片樹林納涼。

現在我長大結婚了,又離婚了。這片樹林也還是在這,好像沒什麼變化。

不同的是我再也找不到小時候單純的快樂了。


回到老家的我,不知道回去後還能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也不知道明天該去哪裡。這樣一直呆在家無所事事讓我很難受,我每天都很焦慮,憂愁以後的生活怎麼辦。

而且我也不知道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沒過多久,就下了大雪。

我覺得我的心情,就像這紛紛揚揚的雪花,零零散散,不知去哪,漂泊無依。


轉眼就快到過年了,積雪滿地的道路上,路上滿是趕集的人們。(農村六天一逢集

看著這些人的熱鬧,我只覺得和我沒什麼關係,熱鬧是他們的。

這年我一點想過的感覺也沒有。

想過輕生,只是不敢想像失去我後,父母的反應是什麼樣的。

最後還是決定好好活著,因為還有父母。


於是我試著從發掘生活中的快樂,哪怕只有一點點,比如看到吃到米飯,我都會強迫自己想「今天能吃到飯,真幸福呀」。

我也慢慢地開始聯繫以前的小學同學,去莊上拜訪他們。

逐漸地我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把每天發生的事,對自己情緒影響比較大的事記錄下來。

過一段時間,我回頭再看這些日記,奇蹟般的發現,我的抑鬱好像在慢慢變好。

於是我在日記裡不斷告訴自己,你值得一個更好的生活。

雖然有時候遇到挫折,也會懷疑:我是不是就是很差勁?

不過到了晚上,我總會在日記裡記錄下來,寫下:「你沒那麼差勁,你其實可以的」。


再後來,我已經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我承認自己就是有不完美,不如別人的地方。



下面這些是寫給所被抑鬱折磨的朋友:


感謝抑鬱流淌於你的生命

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寫過一本《焦慮的意義》。

他說焦慮的意義是讓人去反省自己,不單單是痛苦,通過焦慮,你可以更好地去認識自己。

焦慮帶來的抑鬱則讓你不得不停下腳步,去認真思考你到底想要什麼?

這種折磨帶來痛苦,也帶來清醒。

我們發現,凡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必然是經過一番徹頭徹尾的痛苦的。

所以你要明白,抑鬱並不全是壞的,它的存在必然有合理性的地方。


接受你的抑鬱

生命在不斷滿足需求中成長,當需求得不到滿足,生命的成長也就停止了。

這種成長的停止會帶來痛苦,你會不知道自己是誰,你會不知道自己要去哪。

你會掙扎,你會反抗,你會痛苦。

但是最後還是會發現,你一直都是這個你不喜歡的樣子,卻又無可奈何。

想死但是沒有勇氣,

想活下去卻覺得百無聊賴,

想愛,卻沒有人值得愛。

在這裡,我想說我懂你的痛苦,請試著和我一起來接受抑鬱症,共同的來面對抑鬱。



你不是一座孤島

你要記住,不論你正處在什麼樣的家庭,正面臨什麼樣的人生,你永遠都不是一個人在強撐著在一步步向前探索。

起碼,這世界還有許許多多和你一樣抑鬱的人,也還在堅強地活著。

確實,你經歷了許多別人沒有的不幸,這是家庭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

所以現在開始,試著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去看見你的價值。


拾起你痛苦的回憶

面對痛苦,大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逃避。

抑鬱的人往往會把痛苦的回憶,鎖在記憶最深處。

等到夜裡孤身一人,再拿出來一個人承受這些回憶的痛苦。

等到白天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再把這些記憶埋在最深處。

如果你始終不敢面對,這份痛苦的回憶,你就只能深陷絕望和與世隔絕。

世界對於你而言就是灰色的,夜裡永遠得不到安眠。



幻想救不了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沒人會從天而降拯救你,更不會突然掉下來500萬讓你一夜暴富。

可能你每天都在幻想著這些,但是現實裡這些永遠不會發生。

現實裡的你只能繼續自卑,當一個生活的可憐蟲。

沉迷遊戲,熬夜或者看小說,也同樣拯救不了你。

別讓這股力量牽扯著你,一點點的把你改造成你最不喜歡的樣子。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生活總是充滿遺憾的,尤其是抑鬱的人的生活。

昨天自己本可以過得更好,最後卻浪費了一個又一個日夜。

時間都毀在自己受傷,看著自己的時間一點點的溜走。

於是匆匆過去了很多年,你也到了現在這個年紀。

可能你會覺得自己已經都這樣,難以改變了。

其實,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一點都不晚。

相關焦點

  • 「這一次,我確信我的抑鬱症不會反覆了」,感謝這個方法拯救了我
    「這一次,我確信我的抑鬱症不會反覆了」,感謝這個方法拯救了我爆發從2017年3月19日確診抑鬱症,到開始吃藥到至今已經快4年了。其實我懷疑我從16歲時就開始就已經抑鬱了,只是不自覺而已。書中的「觀息法」真的是太神奇了,真的絕不誇張,這就是我所經歷到的,它就是幫助人們擺脫精神疾苦的解脫之道。說起來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種機緣吧,在一個抑鬱症互助圈子上,無意中留意到一個病友分享了觀息法給她帶來的改變。文中講到她是如何一點點練習,克服困難,最終經過半年多的過程痊癒的。
  • 抑鬱症:當痛苦可以被分享
    即便如此,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仍深陷偏見帶來的困擾之中,導致病情加重,生活進一步受到影響,多重因素下可以看到,科學科普抑鬱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0/1關於抑鬱症,「誤解」遠多於「正解」「重度抑鬱症患者幾乎都會有這種認知:活著太痛苦,死了是不是就不痛苦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再遭遇原生家庭、親密關係中的誤解,負面情緒會一再推到頂點。」
  • 抑鬱症為什麼這麼痛苦?
    看見有人在提問:「為什麼抑鬱症這個被稱為心靈感冒的普遍而常見的病,會這麼痛苦,會生不如死?抑鬱症發作真的是要多痛苦有多痛苦,整個世界都變得黑暗而扭曲,太可怕。很多專家都說,抑鬱症比癌症更痛苦,這話一點不假。親身經歷過抑鬱症,得過這個病的人才能體會那種刻骨銘心深入骨髓的痛苦。
  • 早上的我好痛苦!為何抑鬱症總是白天比晚上痛苦?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我在諮詢的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早上我痛苦死了!沒有抑鬱過的人,肯定很難理解這種情況,明明陽光明媚的早上,我自己為何突然痛苦得要命?這就是抑鬱症最常見的一個特點——晝重夜輕。
  • 抑鬱症患者親訴:「發病時真的痛苦,而非矯情」
    ,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可現實的情況卻是,這個世界英雄只有少數,真正更多的還是普通人。他們面對痛苦時很可能就會出現問題,而抑鬱症也是非常常見的。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全球超三億人曾有抑鬱症病史。前段時間,「大學生患抑鬱症人數逐年攀升」上了熱搜。
  • 抑鬱症:即使我知道痛苦也許會伴我終生,但是我也會活得很精彩
    抑鬱症發生,以及帶來無比的痛苦。這是事實,是不可改變存在的東西,既然已經存在,我們就不用白費力氣去抗爭,我們只有承認它,接受它,安慰它,和解它。你不確定它好久會來或者會來好久,那麼,我們該以怎樣的方式看待它的到來,怎樣的方式去迎接它的到來,是盛裝出席還是冷漠拒絕。抑鬱症,思慮過度大於猛獸。
  • 抑鬱症讓我感受到了這9種痛苦,那種度日如年的感覺讓我難以承受
    當我聽到這話之後,我感覺被這說話的人重重的打了一拳,心裡那種絕望的感覺再一次湧現,我知道又有一個人要疏遠我了……太多的人對抑鬱症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不了解,太多的人單憑自己的想像就給了抑鬱症患者一個定論,這是對我們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傷害。
  • 15歲抑鬱症少年:我的痛苦並非「矯情」
    海南日報「不知什麼緣故,我是這樣的悲傷……」德國詩人海涅的一句詩,描繪了抑鬱症患者的切身感受。「當別人只用『矯情』或者『想不開』來看待我內心的痛苦,我甚至不願意再去多做辯解。」近日在海南省安寧醫院,仍在住院治療的15歲抑鬱症少年小帥(化名)向海南日報記者講述了他的故事。「您好,我是小帥!」
  • 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看完我哭了
    我希望別人了解我,拯救我,但我又希望沉溺在自己的黑暗世界裡,喜歡一個人消極孤獨到死的感覺沒有人覺得我病了,只是覺得我矯情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抑鬱症,我大概給你介紹一下它的臨床表現:快感缺乏症:任何事物都無法帶來快樂或喜悅,無論是財富、美女帥哥、或者成就。
  • 抑鬱症:即使我們知道很痛苦,但也要精彩的活下去
    ,以及帶來無比的痛苦。抑鬱症,思慮過度大於猛獸。抑鬱症,每天關心自己的症狀,當症狀減輕,覺得我沒得問題,當症狀復發,難以接受。認為永遠都好不到,每天關心的是怎樣恢復到從前。從前變成了一個標準,偏離了這個標準,好像就不接受,如果,你有這麼一種勇氣:告訴自己,即使抑鬱症會伴我終生,我也會好好地活下去。既然生命中有黑暗無邊,一定會有光明使然。
  • 抑鬱症、強迫症真是太痛苦了,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還在痛苦中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我和父親說不想高考了,想復讀一年,父親說我瘋了,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說自己的情況,一天我拿著刀子威脅父親說如果再逼我上學我就自殺,這個時候父親終於軟了下來,詢問我到底怎麼回事,我說了自己的症狀,父親可能懷疑我是抑鬱症,帶我到精神病院檢查,果不其然,我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和中度抑鬱。
  • 因抑鬱症頹廢五年,我該如何面對這荒廢的人生?
    ,有個朋友給我私信問我:老師你好:我患抑鬱症已經5年了,一開始什麼都不知道就硬扛了好幾年,直到最近我發現這個問題不能硬抗,我開始參加藥物治療,目前已經基本痊癒,可擺在我面前的是,前幾年因為抑鬱,我幾乎沒怎麼工作,我已經30歲了,自打我畢業就抑鬱,到現在婚沒結、房沒有
  • 「我很好,我沒事」迴避痛苦,才是最大的傷害|「微笑抑鬱症」?
    後來我發現,人生中總有種人,明明心裡很難受壓抑,卻總是微笑著回應:「我沒事」。什麼是微笑抑鬱症?我的朋友阿鑫,他是一名能力非常強的銷售,在同事眼中,他熱情、開朗、積極;在朋友眼中,他大方、熱心、仗義;在家人眼中,他懂事、孝順、溫柔。然而,在他自己眼中,他痛苦、消極、不懂拒絕。
  • 我是這樣走出痛苦的抑鬱症(康復案例)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我先說結論:抑鬱症的康復非常困難,需要極其苛刻的條件。抑鬱症病人首先就要否定外界一切的「你沒病」洗腦,作為病人第一要務就是治病、治病、治病,病好了才能好好生活。那要治的這個病是什麼病?我認為抑鬱症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疾病。且更多偏向於生理疾病。
  • 朋友得了抑鬱症,我好怕他死掉
    更讓人絕望的是,為什麼只有我把日子過得這麼糟糕?為什麼只有我在這暗無天日的絕望之地?為什麼只有我是這個世界上,多餘的那一個人。絕望又孤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表明,與我國高發病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低就診率,不足10%。大量的抑鬱症患者就帶著巨大的而不為人知的痛苦生活著,他們常常感覺自己撐不下去了,甚至他們就選擇了死亡。
  • 抑鬱症不是發瘋,要學會理解他們的特別的痛苦
    因此可以通過跑步、打球等體育活動改變不良情緒。2、適當的哭:當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大哭一場,可以平復情緒,也能緩解緊張等不良情緒,心理專家威費雷認為眼淚能把有機體在應激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某種毒素排出去。從這個角度來講,遇到該哭的事情忍住不哭就意味著慢性中毒。
  • 抑鬱症和癌症,哪一個更痛苦更可怕?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本身就一定是個抑鬱症患者。(沒錯這個問題就是我提出來的)其次,癌症和抑鬱症各有各的痛苦,但最有權利回答這個問題的,是既有癌症又有抑鬱症的人。現在抑鬱症發作中,無比擔心會不會導致癌症復發。兩種都很令人絕望,就我個來說,抑鬱更加痛苦些。希望自己好起來。@SuSan:看到過一個報導,一個人同時患上了癌症和抑鬱症,採訪時她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她說抑鬱症更可怕一些,癌症是身體上痛苦,但有的人還會心懷希望,也還能感受到快樂。但抑鬱症不同,嚴重的生不如死,眼裡能看到的都是絕望。
  • 抑鬱症和焦慮症哪個更痛苦?過來人幫你徹底解答這個問題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前兩天我在私信中收到一個很有趣也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那就是到底是抑鬱症痛苦,還是焦慮症痛苦。這個問題我相信我最有發言權了, 在2015年我在一年的時間裡經歷過四次診斷,分別是重度抑鬱、重度強迫、中度焦慮、和廣泛性焦慮發作。
  • 兒童抑鬱症:被忽視的痛苦
    心理或情緒痛苦可以造成身體的慢性疼痛,在醫學上稱作「軀體化障礙」。國外研究發現,就診於兒科門診的20%的兒童有功能性軀體症狀,此類症狀常常是青少年焦慮抑鬱症的早期表現。焱焱和兜兜並不是極個別的孩子。雖然缺乏全國性的詳細調查數據,但孩子們的困境,北京回龍觀醫院兒童心理科主任醫師劉華清看在眼裡。
  • 對抗抑鬱症,一起好好愛這個世界
    在《快樂在左痛苦在右》一書中,他剖析了自己最深層的害怕:「我這一生是否都將在痛苦中煎熬,直到有一天再也無法承受,選擇默默離開這個世界?」在醫學上,抑鬱症被稱為「心靈感冒」,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本質上與日常的感冒、發燒相似,屬於疾病範疇,需要依靠系統規範的心理治療和幹預才能減輕、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