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本身就一定是個抑鬱症患者。(沒錯這個問題就是我提出來的)
其次,癌症和抑鬱症各有各的痛苦,但最有權利回答這個問題的,是既有癌症又有抑鬱症的人。
癌症的痛苦,主要來自於身體,越到後來越疼痛,也許一天連打幾支嗎啡都無法止痛,還有就是無法進食,吃什麼吐什麼。
抑鬱症的痛苦,主要來自於精神,像是萬物失去陽光,生而無趣,四顧茫然,吃什麼都一樣,吃不吃都一樣;做什麼都一樣,做不做都一樣。明明身邊人不理解,還要裝出我很快樂的模樣。
簡單來說,癌症是想活活不了,抑鬱症是想死死不了。
通常情況下,如果兩種病都有,一般都是先患了癌症,之後因為心理壓力太大,而又患上抑鬱症,從這個角度來說,癌症似乎更加可怕,它會導致身體和精神雙雙垮掉。
在外人看來,也似乎是癌症更加痛苦,很多人會覺得癌症值得同情,因為時日無多;而抑鬱症看上去就是矯情,人生那麼長,為什麼就不能好好過。
現實中我沒有遇到過同時患有兩種疾病的人,我在網上搜了一下,既有癌症又有抑鬱症的人是這樣回答的:
@匿名用戶:我兩種病都有。癌症治療已經告一段落,暫對生命無影響。現在抑鬱症發作中,無比擔心會不會導致癌症復發。兩種都很令人絕望,就我個來說,抑鬱更加痛苦些。希望自己好起來。
@SuSan:看到過一個報導,一個人同時患上了癌症和抑鬱症,採訪時她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她說抑鬱症更可怕一些,癌症是身體上痛苦,但有的人還會心懷希望,也還能感受到快樂。但抑鬱症不同,嚴重的生不如死,眼裡能看到的都是絕望。
@匿名用戶:我是一名癌症患者,我感覺抑鬱症要更痛苦一些,我是這樣理解的:一種是身體的疼痛導致精神的疼痛,當通過藥物讓身體疼痛緩解時,人的精神也就自然得到了舒緩,而精神方面的疾病,感覺更加可怕。
一位醫生這樣回答:一般癌症患者都會有抑鬱症,兩個都是十分嚇人的,但是癌症通過手術還是可以控制的,抑鬱症相比是更可怕的。
當然,這裡的抑鬱症,指的是重度抑鬱症。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說:七公子,你說來說去,不就是認為抑鬱症比癌症還要可怕還要痛苦嗎?
也可能會有人說:如果把抑鬱症患者的抑鬱症換成癌症,可能他們就不會這麼認為,他們就會知道活著多好,多麼期待能夠繼續活下去了。
好的,那我們來看一下,抑鬱症患者是如何看待這兩個疾病的。
我在心境極度惡劣,覺得活著萬分茫然又不得不繼續活下去時,總是會反覆思考一個問題:也許我得了癌症,就會有正大光明死去的理由了吧?
不止是我一個人這樣想過。
@Bitter:重度抑鬱症。我做夢都想得癌症,一兩個月就可以死的那一種,可我偏偏得的是重度抑鬱+重度焦慮症,比癌症還惱火,過也過不好,死又需要時間處理事情,還要自己動手。
@願有來生KJ:重度抑鬱症。我現在很希望自己得癌症,這樣就不算自殺了。
@匿名用戶:目前還沒得癌症,但是內心很想得癌症死去。癌症再痛苦,幾個月就解脫了,可是抑鬱可能會折磨我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之所以還苟延殘喘,只是因為我是獨生子女,自殺可能太自私了。
但我要說的是,即便這樣,我還是認為: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可能你會問我:那麼七公子,你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呢?只是為了比較這兩者哪一個更痛苦嗎?
如果你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你可以這麼認為,但我更希望你看到背後更深一層的意義,那就是與癌症和重度抑鬱症相比,你沒有理由不好好生活,更不值得被生活中亂七八糟的瑣事纏住心神,無論是感情上的問題,還是任何其他問題,都不值得。因為你身心健康,你的生活就會充滿無限希望,你的幸運,會讓你過上自己想要的、無愧於為人一世的生活。
如果你患有癌症或者抑鬱症,你就不應該這樣認為,而是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那就是:
我得了癌症,但是我想活,這個時候,你的意志力與心態,也許比醫療還要重要;
我得了抑鬱症,覺得生活了無生趣,但其實背後卻是你原始的生命力在支撐你一直努力活下去,你與生俱來的生命力,其實並不想輸掉這場戰鬥。
身患抑鬱症的人,如果不自救,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解救得了你。
之所以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一位讀者對我說:
七公子,你好。你的快意人生,真讓人羨慕。我也是抑鬱症患者,但是我卻沒有那麼棒,能夠用寫作改變人生。我現在還陷在情緒裡,走不出昨日的泥潭。
我問她:你吃沒吃藥?
她說:不吃。之前吃過,手顫,心悸,就不再吃了。我自己調節了一陣子,好點了。然後意外懷了二胎,三個月後流產,就又復發了。
我沒有再回復她。
這是一位老讀者,因此她在我的微信裡。既然是一位老讀者,她應該知道我一直以來的主張:
首先是任何人都無法為自己確診是否患上了抑鬱症,需要到醫院精神科(注意是精神科,不是心理科)檢查,由專業人士做出診斷結果;
其次是如果是確診患上了抑鬱症,需遵醫囑,比如重度抑鬱症,則必須服藥,必須服藥,必須服藥;
再次,服藥一段時間後,待情緒平穩,可尋找與自己匹配度高的心理諮詢師進入心理治療,也就是說,服藥是主要治療方法,心理諮詢只是輔助治療方法,如果是不需要服藥的輕度抑鬱症,可以心理諮詢為主;
第四,無論服藥還是心理諮詢,都是長程的,無法做到藥到病除,或者是通過一兩次聊天就能完成心理治療;
最後,服藥的抑鬱症患者不能自行停藥,不能自行停藥,不能自行停藥,停藥後復發第一次,則需終生服藥。
這些內容,我在我的文章裡說過很多次,但是這位讀者以服藥後手顫,心悸為由擅自停藥,導致情緒不穩定,甚至一直陷在情緒的泥潭裡無法自拔,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幫助她,難道得在她身邊親自強迫她吃藥?
總是有人說,藥吃多了不好,有副作用。如果吃藥是為了活下去呢?像癌症患者需要吃藥和化療那樣,你會放棄嗎?
另外,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治療抑鬱症的藥物已經做到副作用最小,更何況它主要是補充我們身體裡缺少的主導快樂的元素,只要定時定量服用,副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你吃鈣片吃多了還會導致便秘、心臟病、腎結石呢,我們只要按時按量服藥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生活質量,可是連這個你都會隨性放棄,自己把治療的主要道路堵死了,誰還能幫到你呢?
任何藥都有副作用,那是因為我們身體之前沒有接觸過它,進而對它進行排斥,一旦服用一段時間後,身體自然會接受它,與它和平共處。
我2015年9月開始服藥,我的醫生叮囑我,你可以等到3號再開始服藥。
還記得嗎?2015年9月3日是抗戰勝利70周年,全國放假一天,連上周末4號5號就相當於放了三天假。
醫生為什麼會這樣建議呢,就是因為剛開始服用藥物會產生副作用,主要就是頭暈、嗜睡,但只要身體習慣了,副作用就會消失。同時醫生還建議我,剛吃藥那幾天,不要開車。
服藥後我在床上睡了整整兩天,之後一天好過一天,直到現在,早就沒有副作用了。
我很聽話,非常聽專業人士的話,因為對我自己來說,我是唯一的,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他們見過太多案例,處理這樣的事情非常遊刃有餘,為什麼不相信他們呢?為什麼非要自作主張呢?
直到現在,只要醫生沒有讓我減藥、停藥,我就會一直服用。吃一輩子藥又能怎麼樣呢?大不了就像近視一樣戴一輩子眼鏡好了——戴眼鏡也會有副作用,可也不能當睜眼瞎不是?與能更加清楚地看到與體會這個美好的世界,戴一輩子眼鏡又有什麼大不了呢?
更何況我們服藥,是為了擁有更高質量的生活,只要能像正常人一樣活著,吃一輩子的藥,總好過長期生不如死,始終陷在情緒的泥潭裡無法解脫吧?
癌症是求生但很難生,抑鬱症是求死但又死不了。
你的「死不了」的原因,就是來自你本能的生命力在支撐著你,你之所以看不見它,是因為你沒有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待你開始向專業人士求助,開始定時定量服藥,開始通過心理諮詢走進自己的內心,認識真實無比的自己,你就會萬分感謝你那從來沒有放棄過的生命力。
當你真正與它融合在一起,就會體會到人間最純淨的美與感動,就會學會拒絕,一心只為自己的快意人生而活。
眾生皆苦,而你需要自己親自邁出化苦為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