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一次培訓課上,我正和學員交流心理健康話題,一位學員站了起來,很激動地說,老師,我曾經是一名焦慮症患者,沒治療之前,我根本就不能坐在這裡聽課,就連十分鐘也坐不住,你看現在,坐一個多小時也沒問題了。所以,大家不要談心理問題就如同「談虎色變」,只要積極面對,找對路子,一樣也可康復的。
於是,這位學員現身說法地將自己的情況大概說了一下,說完之後,居然贏得了全班學員熱烈的掌聲,大家都為他的勇敢真誠而鼓掌,我也因這位學員的坦誠而備受鼓舞,要知道,這麼多年的EAP培訓中,還從來沒有一個學員敢於當眾承認自己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更何況還是一位管理層的科級幹部。
我朋友的女兒,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她不想接受也不願意接受,這麼優秀開朗活潑的女兒居然是心理出了問題,從醫院往家走,一路上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淌,自責、失落、抗拒、無助等充斥著內心……。
可短短的四個月之後,她居然在認知上向前邁了一大步,從無法接受到坦然面對,我不知這其中她經歷了什麼?只知道她在積極地求助,不斷地學習,也能非常客觀地看待女兒目前的狀況:我知道,孩子現在患了「重感冒」,有可能終生服藥,但我有這個心理準備,陪她一起走過。
而值得慶幸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其實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有越來越多的平臺可以讓我們來傾訴自己的心理問題。
在「今日頭條」,我就看見很多的條友,或真人出鏡或著述筆端,袒露自己這樣那樣的心理困擾,這是多麼大的一個進步啊!當然這種包容開放的態度,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積極健康的樂觀前景。所以,當坦然面對,積極求助時,你會發現,「往前走」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了,因為你確定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可對一個抑鬱症患者來說,有人可能更願意沉浸在這不良的情緒狀態中。此時改變是需要持續的,有時也可能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
小杜是一名會計師,他相信只要自己好好工作,處事平和,生活也會一帆風順的。可沒想到他的老闆破產了。當然像他這樣的會計師再找一份工作也沒什麼難的,但他還是無法使自己釋懷:如果我再努力工作一下,可能公司就不會這樣了。這樣的念頭侵蝕著他,讓他慢慢地躲到了自己的城堡裡,他依稀能聽到外面有人想要和他說話,但他聽不清。這種情形很糟糕,但卻讓小杜感到安全,因為這樣的一座城堡可以很好地庇護著自己那顆脆弱的心。
所以,對於小杜這樣的抑鬱症患者來說 ,在還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來應對複雜的外部世界時,抑鬱的情緒是他所需要的。那麼就不要試圖一下子去消除他的抑鬱情緒,尤其是不要立刻把他從城堡中驅趕出來。更別對他來硬的,哪怕是出於你的愛,也別指責他的想法和行為,因為,你的指責只會加深他的痛苦。
那抑鬱症能好嗎?
如果聽說過用「心靈的感冒」來描寫抑鬱症,那就不該為此不安了。而心理專家更喜歡說「抑鬱症只是個短暫的現象」,這樣的認知對我們更多地了解抑鬱症是有幫助的。目前藥物對治療抑鬱症有明顯效果,60%-70%的人病情可以顯著改善。當然,心理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抑鬱症其實真沒有那麼可怕,之所以對此遮著蓋著掩著,還是因為我們對抑鬱症知之甚少,那麼對此的誤解千奇百怪雜念叢生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認真地了解一下抑鬱症相關知識,對患者對我們都是一個不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