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強迫症,來讓「行為療法」一步到位

2020-08-23 上海樂天心理諮詢

眾所周知,跟強迫兩個字聯繫起來的相關事物都不太好。無論是強迫自己還是強迫他人,都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可是在我們的浩翰如煙瀾的各種病症中,還真的有這麼一種病,就是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在臨床表現中,強迫症並不少見。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強迫症患病率為百分之一。在1982年,中國曾經收集了12個地區的人口來進行測試,發現中國強迫症患病比率為百分之零點三,實際人口約500萬到一千萬,年輕人患病比老人多,男性患病比女性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採用何種方法才能讓患病人士克服強迫症呢?如何才能夠擺脫這種臨床症狀呢?

其實心理學裡有這麼一個方法,叫做行為療法。在患者對抗強迫症的治療中,行為療法是非常重要的。行為療法就是通過一系列的系統的行為過程來讓患者對於自身的強迫症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和改善。行為療法包括兩部分。

01、認知調節

絕大部分的強迫者都有一個強迫思維,這個強迫思維就是我們所說的習得性。意思是強迫者通過一次或者幾次錯誤行為給自己構建了一種錯誤的認知見識。即對自己的認知抱著一種過分的信念。這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不必要的或者多餘的。在很多情況下,大部分強迫患者都能意識到這種情況,只是如果要改變就會非常困難。強迫動作是反覆出現的刻板行為或儀式動作,是患者屈從於強迫觀念,減輕內心痛苦的結果。

而我們要進行的認知調節,就是改變這種錯誤的強迫思維。認知調節的關鍵就是要找到患者所持的不合理信念,去建立一個合理的信念。因為合理的信念會引起對事物適當的,適度的情緒反應,不會有情緒障礙的產生。

02、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是以改善或減輕患者症狀或不良行為為目標的一類心理治療技術的總稱,以針對性強,易操作,療程短,見效快為顯著特點。

在強迫症中,儀式行為阻止著患者對於強迫思維進行真實性的檢驗。對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通過認知調節,我們了解到通過改善自己的行為可以改善我們的強迫思維。行為治療又分為兩部分。

一、暴露

即讓強迫症患者暴露在自己所恐懼和迴避的場所,就如同口水強迫症患者一樣。你讓他去一個陌生且人很多的公眾場合,在那裡患者會感覺到非常的痛苦和不舒服,並且會不自覺的 想要迴避。這是因為患者自卑,敏感,非常注意他人的看法。認為自己在公共場合的吞咽是不正常的。在讓患者主動暴露在公共場合時,患者會意識到他的認知「我在別人面前吐口水讓別人不舒服」』的想法是錯誤的。

在認識到了自己錯誤的想法後,患者就會容易改變自己的強迫思維。當然,單純的暴露作用不是很大,暴露要結合認知適當的認知調節才會起作用。

二、行為儀式阻止

很多時候,行為儀式是會引起許多患者極大痛苦,因為思維會強迫著自己進行習慣性的動作,可是自己知道這不是正確的,會強迫著自己不要動作。兩種衝突之下,很容易帶來壓迫自己行為的痛苦和不舒服。

就如同整理衣服一樣,本來,整理衣服是為了讓自己的衣服變得乾淨整潔。是為了解決自己的一個強迫思維—我不整理衣服,衣服會變的褶皺,原本是一個很好的行為。但是隨著行為的進行,它會變成人們的一個問題。

隨著人們不停的整理衣服,越整理所花費的時間越多。如果想要減少這個行為儀式,最好的方法就是立馬停止這個動作的進行。或者叫做禁止儀式行為。很顯然,這種行為肯定會帶給人不舒服,畢竟已經存在了強迫思維。第一次改正肯定會非常不舒服,但是隨著改正的次數變多,不舒服和痛苦的感覺會逐漸變少。

03、建議

強迫症發生一般帶有追求完美,高標準,嚴要求的強迫性人格特徵,如果想要改正,那麼建議對自己自身進行一個完整的了解和接受,同時進行心理的疏導,再加上適當正常的心理方法進行幹預。能夠不要害怕這種疾病,抱著必勝必克服的心態,那麼不久之後,就會克服這種心理障礙。

相關焦點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八﹞神經行為療法
    ﹝教育﹞自我療法是新近兩種效果很好的關於強迫症的療法。這兩種療法的最大特點是,治療師繞開認知-行為療法中針對強迫思維的蘇格拉底式辯論和認知重塑技術,以關於強迫症的神經生物學原理和大腦功能成像的心理教育取而代之,並逐漸將「強迫症狀是一種大腦功能和化學物質失常的表現」等信念內化到病人心中。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七﹞認知行為療法
    如果病人只具有強迫思維,通常治療的重點在於認知治療;如果病人具有功能獨立﹝非強迫思維推動)的強迫行為,通常治療的重點在於行為治療;如果病人合併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則要聯合認知和行為療法即認知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兩種典型的治療策略是:㈠延長暴露㈡ 反應阻止,前者常應用於可引發痛苦的強迫觀念,後者常用來阻止儀式行為。反應阻止系統地應用於減少焦慮的情景(行為和心理的儀式行為),以及中和或消除強迫觀念的情景。對功能獨立的強迫行為,包含塑造、逐漸接近、積極促進的程序已經被證實是有效。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九﹞正念療法
    作者:新雨流泉壹正念療法這樣解釋強迫症:強迫症病人慣於將心智專注在判斷強迫症的正念療法認為,強迫症病人與非強迫症病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並不是思維或想法的內容,而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如果把各類平常或荒誕的想法想像成一列火車,強迫症病人總是希望將列車停下來,以確保每個乘客都持有車票。正念療法則建議病人只要簡單地看著火車﹝各類想法﹞開過。
  • 為什麼「森田療法」可以治癒強迫症 |森田治強迫
    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話題是「為什麼是森田療法?」強迫症有多頑固,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甚至有的朋友已經因此而放棄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把自己封閉在了陰暗狹小的空間裡,想:「乾脆孤獨終老算了。」強迫症患者往往還不被周圍的親人和朋友理解,他們要麼就說「強迫症患者是神經病」,要麼就是不理解到底這種痛苦是什麼,不知道該怎麼去幫助患者。
  • 克服強迫洗滌的關鍵是什麼 | 森田治強迫
    她仔細觀察了一下婷婷的洗滌行為,才驚訝地發現,婷婷過度洗滌的行為已經達到了病態。一天,婷婷的背包沾上了油漬,於是就拿到廁所的水池裡清洗。由於是廁所的水池,婷婷覺得有點兒髒。清洗的時候,水池的水濺到婷婷的胳膊上,婷婷又開始反覆衝洗胳膊,就這樣來回不停地折騰。
  • 非藥物治療強迫症的方法有哪些?
    強迫症(OCD)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以強迫觀念、強迫行為或強迫衝動等強迫症狀為主要表現。強迫症患者反覆出現同樣的想法或行為,明知不合理或過分的,但難以控制和擺脫,需要順從不合理的想法或行為,完成後可減輕痛苦。一般分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或動作。
  • 走出強迫症的最好方法,強迫症有什麼表現?
    強迫症是當今社會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理性疾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嚴重的影響,患者常常會出現不受控制的做一些事情的情況,所以很多人都想擺脫強迫症,那麼大家知道走出強迫症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嗎?強迫症有什麼表現呢?
  • 強迫症就是反覆檢查重複行為?關於強迫症你還需要了解這些
    important}強迫症是以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本特徵的一種神經症性障礙。強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佔0.1%~0.46%,在一般人口中約佔0.05%。雙卵雙生子的患病一致率為27%~49%,提示強迫症與遺傳有關。
  • 你的「強迫症」需要治療嗎?
    指重複的行為或心理活動,在強迫思維之後出現,或受其驅使。如果你的強迫行為很輕微,沒有影響到正常生活,也不會產生焦慮,就不必理會,但若強迫行為導致心理焦慮不安、煩躁不已,已嚴重影響生活,就要考慮治療了。說起強迫症的治療,大多數人會對強迫症有個誤解,以為既然是心理上的毛病,那就應該用心理的方法來解決,甚至試圖靠自己來「克服」。
  • 強迫症治療
    可能在你還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你已經患上強迫症了。在心理學中,「強迫」一詞的含義是指個體意識到來自自我的一些觀念、行為、意願甚至情緒是不必要、不合理的而又無法自我控制的。當自我的這種強迫和來自理性的自我反強迫導致的心理衝突引致當事人痛苦、焦慮,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響,長時間不能自我緩解時,強迫狀況已到精神障礙的程度,謂之「強迫症」。
  • 認知療法丨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的方法
    認知療法丨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的方法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9-08作者簡介:李嘉琪——超心理學專家、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心向正覺健康管理首席超心理療愈師、幸福人生學院導師。
  • 【森田療法】青少年強迫症成因及主要表現
    患有強迫症的青少年一般心思縝密,邏輯思辨能力強,喜歡追根究底,存在完美主義傾向。
  • 放下執念《科學解救「強迫症」完整指南》
    ,這些行為的出現不僅為了擺脫焦慮,也為了避免那些強迫思維中的結果。認知行為療法側重於改變認知,以推翻錯誤或不合理的認知為基礎,重建新的合理認知來改變行為和情緒。科學有效的療法,互相之間是沒有對立,相輔相成的。對於治療強迫症,沒有哪種治療方法是完美無缺的,只有根據患者具體的症狀類型、嚴重程度等詳細分析制定最適宜的治療方案,汲取所需療法之所長整合應用於心理治療,對治療才可能是最有利的。
  • 強迫症:本我和超我的衝突,森田療法幫你減輕痛苦
    我身邊有個朋友也有強迫症,我明白強迫症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強迫症一、強迫症的特點強迫症是一種身不由己的行為,很多強迫症患者明知道他的行為是不對,但總控制不住自己。只有當一個人的強迫觀念或行為非常嚴重,即使明確知道這麼做不對,也無法控制,且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才可能是真的患上了強迫症。強迫症的強迫觀念和行為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反覆發生、持續存在、明顯焦慮和痛苦。
  • 強迫症的若干問題
    強迫症的表現為頻繁出現的害怕、擔心、闖入性的強迫思維,有些人伴有儀式化強迫動作,通常是針對吉兇觀念,或某種不良感覺。缺乏靈活性,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強迫思維、行為模式上。強迫思維可不伴有強迫行為,強迫行為則都是在解決強迫觀念。
  • 走近強迫——﹝九﹞正念療法
    作者:新雨流泉壹正念療法這樣解釋強迫症:強迫症病人慣於將心智專注在判斷、排斥大腦所提供的一切,而不是允許心智接受想法、情緒和身體感受的本來面目,不斷地與之鬥爭。強迫症的正念療法認為,強迫症病人與非強迫症病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並不是思維或想法的內容,而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如果把各類平常或荒誕的想法想像成一列火車,強迫症病人總是希望將列車停下來,以確保每個乘客都持有車票。正念療法則建議病人只要簡單地看著火車﹝各類想法﹞開過。他只不過是在上班途中的某個車站而已,完全沒有必要捲入檢票的紛爭中,非要確保每個乘客都乘坐了正確的列車。
  • 得了強迫症應該如何治療
    強迫症,在現在生活中越來越普遍。而強迫症帶來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帶來的影響也是相當痛苦的。減與此同時,我們要特別重視,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儘量降低和減少強迫症發作時的影響和傷害。當我們遇到強迫症,會讓思想以及行為方面受到了影響,而且會帶來特別嚴重的傷害,朋友們需要多了解一些強迫症的知識,特別是自己遇到該病之後,需要積極的去進行治療,讓我們往下看認識一下強迫症的治療辦法有哪些呢。
  • 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強迫症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是強迫症的一線治療方案,對改善強迫症帶來的影響有很好的療效。 具體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及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並需要定期觀察隨訪。 強迫症屬於一種慢性病,而且容易反覆發作,所以同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一樣,需要長期堅持治療。
  • 國際大師課 | 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OCD)
    (主題: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摘要 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及強迫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精神障礙,其患病率約為1-3%。強迫思維是指反覆出現的闖入性的想法、意象或衝動,會引起個體顯著的痛苦,比如生病或變髒的想法、傷害家人的意象等。強迫行為是指為了減少強迫思維引起的痛苦而實施的重複行為,例如過度地洗手、檢查爐灶門鎖或過多地向他人(如,精神領袖)尋求確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強迫症是發達國家中造成功能受損的十大原因之一。
  • 案例:青少年強迫症的心理諮詢
    「我間接了解到,我的這種狀況是一種心理疾病,叫強迫症,是可以治療的。我雖然是盲人,但是我堅信自己不比正常人差,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做得更好,我要多學些知識。但這強迫症總是困擾我,我沒有告訴過別人。它讓我自卑,我懷疑自己的能力,也許我是比正常人差。所以我非常想治好它,請幫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