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強迫症」需要治療嗎?

2020-11-12 吉博士遺傳科普

近日,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正在熱播,而楊子姍&吳中天夫婦從一上節目就引起熱議,原因是楊子姍嚴重潔癖的強迫症。在工作人員進屋裝攝像頭的時候,儘管已經穿鞋套並且消毒,但楊子姍看到工作人員如此大的動靜,並且反覆出入她家的時候,還是崩潰的哭了,這種病態的潔癖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在快節奏和高強度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說自己有「強迫症」,比如反覆洗手、反覆確認鎖門,走路一定要踩格子線、兩邊的鞋帶一樣長等等……但你真的了解強迫症嗎?

強迫性神經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又叫強迫症,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以反覆出現的強迫觀念、強迫衝動或強迫行為等為主要表現。世界範圍內強迫症終生患病率為0.8%-3.0%,國內報導的強迫症患者整體低於西方國家,女性高於男性,發病年齡在19~35歲。(數據源自《中國強迫症預防指南》)

強迫症產生的原因

研究表明,強迫症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不良事件和應激因素等均有關係。

1.遺傳因素

強迫症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強迫症患者的父母、子女具有較高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同卵雙胞胎的同時患病機率高達65%-85%,而異卵雙胞胎則為15%~45%。

2.人格特質

約有2/3的強迫症患者病前就有強迫性人格。

3.誘發因素

負面情緒和生活瑣事常常是強迫症發病的導火索,如人際關係不佳、壓力太大,家庭不和、親人逝世和突然的驚嚇等。

強迫症的症狀

強迫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

1.強迫思維

指反覆出現在腦海裡的某些不需要的或闖入性想法、懷疑或衝動等,患者知道這些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但是無法擺脫。

2.強迫行為

指重複的行為或心理活動,在強迫思維之後出現,或受其驅使。患者的強迫行為多為非自願的,但又很少被克制。

強迫性儀式動作

強迫檢查

強迫清洗

是不是你已經看到自己的身影開始「對號入座」了?如果你的強迫行為很輕微,沒有影響到正常生活,也不會產生焦慮,就不必理會,但若強迫行為導致心理焦慮不安、煩躁不已,已嚴重影響生活,就要考慮治療了。

強迫症的治療

說起強迫症的治療,大多數人會對強迫症有個誤解,以為既然是心理上的毛病,那就應該用心理的方法來解決,甚至試圖靠自己來「克服」。在《做家務的男人》節目的最後吳中天也送給她三件治療強迫症的「神器」。這種方法能治療強迫症嗎,強迫症究竟該怎麼治療呢?

強迫症不僅是心理上疾病,也存在生物學的改變,具體治療方法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目前一般採用的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最主要的為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1.藥物治療

是強迫症主要治療方法之一,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目前的首選治療藥物,如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羅西汀等用於初始階段治療,此外還有三環類抗抑鬱藥物(TCAs)。抗精神病藥物雖然不是治療強迫症的的常規藥,但是與SSRIs聯合使用時,可以增加SSRIs的療效。

2.心理治療

強迫症的病因複雜,單靠藥物治療往往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還需要適當形式的心理治療,目前強迫症採用的有認知行為治療法,精神分析療法、森田療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療。其中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治療強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

◆ 行為認知療法

主要通過改變患者對自己、他人及事務的正確看法和態度,從而改變患者的強迫症狀,需要患者與醫生充分配合,共同協作。該療法主要包括:思維阻斷法、暴露療法和反應預防、系統脫敏法。

◆ 森田療法

是由日本森田正馬博士創立的,強調患者對症狀「接納客觀、為所當為」,在治療的過程中,要求患者對症狀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先面對現實,不強求改變,一方面學會接受症狀,不予抵抗;另一方面帶著症狀逐漸適應工作和學習。

3.物理治療

當藥物和心理治療均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進行物理治療,包括:改良電抽搐治療,重複經顱磁刺激和迷走神經等。

這些方法聯合藥物治療,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在我國國際臨床操作中,需要嚴格遵守適應證及禁忌證,除非有嚴重抑鬱和自殺傾向的難治性強迫症,其他患者應謹慎使用物理治療法。

強迫症的預防

目前,還沒有有效預防強迫症發生的方法,為了避免疾病帶給患者出現更大的傷害,小編提醒您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家族遺傳病史的,可選擇基因檢測預防疾病的發生。

結語

強迫症是分好壞的,好的強迫症能夠幫助你事業走向成功,登上人生巔峰,而比較壞的強迫症可能會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甚至讓你無法生活,這時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總之,我們要正確的對待強迫症,樹立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質,培養樂觀豁達的人格。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強迫症治療
    可能在你還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你已經患上強迫症了。在心理學中,「強迫」一詞的含義是指個體意識到來自自我的一些觀念、行為、意願甚至情緒是不必要、不合理的而又無法自我控制的。當自我的這種強迫和來自理性的自我反強迫導致的心理衝突引致當事人痛苦、焦慮,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響,長時間不能自我緩解時,強迫狀況已到精神障礙的程度,謂之「強迫症」。
  • 你知道的強迫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成都強迫症治療醫院!
    通常,我們將尋求心理學家對心理疾病進行心理治療,並且大多數疾病還將具有許多治療方法,例如物理治療,化學療法,MRI和其他治療方法。 對於我們仍無法弄清病因的強迫症等疾病,應該使用哪種治療方法?成都強迫症治療醫院——你知道的強迫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 強迫症的自我治療 3大緩解強迫症的療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近些年有很多人都會有強迫症的現象,那你知道強迫症因該如何自我治療嘛?,強迫症對我們的身體又會有哪些危害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3、特殊情境容易復發在生活中有些強迫症的患者是因為遇到了難以接受的事情所導致的,遇事心理緊張、情緒波動極,還有就是患者一旦看到這種相同情形再次的出現,就會導致強迫症再次復發,如若耽誤病情,拖延治療,病症會更加嚴重。
  • 得了強迫症應該如何治療
    強迫症,在現在生活中越來越普遍。而強迫症帶來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帶來的影響也是相當痛苦的。減與此同時,我們要特別重視,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儘量降低和減少強迫症發作時的影響和傷害。當我們遇到強迫症,會讓思想以及行為方面受到了影響,而且會帶來特別嚴重的傷害,朋友們需要多了解一些強迫症的知識,特別是自己遇到該病之後,需要積極的去進行治療,讓我們往下看認識一下強迫症的治療辦法有哪些呢。
  • 你真的了解強迫症嗎?
    生活中如果有這些習慣我們都會稱之為「強迫症」但這些行為真的是強迫症嗎?①認識到自己與他人沒有不同有人診斷為強迫症後,會不自覺地進入病人角色,出現自卑感。實際上,有一點要清楚,就是你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你依舊可以做好想做的事,講好想講的話。
  • 強迫症治療的正確方向究竟在哪裡?
    一個小女孩每次在繫鞋帶的時候總會問媽媽:「媽媽你看我的鞋帶系在最中間嗎?」而且這樣的問題在同一次繫鞋帶行為中會多次問,即使鞋帶已經系得很好仍然會反覆尋求大人的確認。這種行為已經有了強迫症的雛形。為什麼這個小女孩會反覆尋求確認呢?原來,近期女孩的媽媽由於身體不適,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在醫院裡住院治療,無法親自照顧孩子,沒有母親的照顧,孩子產生了深深的不安全感。
  • 四步驟自我治療強迫症
    假如您有強迫症,您現在就可以學習到最先進的治療模式。過去二十年當中,行為治療對於強迫症有極大的功效。現在,教導您成為自己的行為治療師。學習某些基本的強迫症知識,了解強迫症是源自於身體因素,並且是可以治療的。您可以克制強迫動作的衝動,與控制惱人的強迫思考。研究顯示「暴露與不反應」是治療強迫症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強迫症病人在專業的指導之下,學到如何在強迫想法的刺激之下暴露自己。
  • 強迫症治療案例分享
    特殊強迫症治療案例分享主述症狀:患者男性,在校大學生,因強迫症休學1年,目前在家接受心理治療,主要症狀,總想著用手指伸進左眼,嘗試將眼珠子扣出來,嚴重時,眼珠子扣到凸出來,數次去醫院檢查,眼科檢查無礙,但症狀無緩解,頻率次數加大,當地就診一家心理科醫生和一家心理諮詢機構,一次性需要預約5次諮詢,共計10次,各接受2次諮詢後,感覺幫助不大,聯繫到我,接受網絡諮詢和治療。
  • 天天把強迫症掛嘴邊,你真的了解強迫症嗎?
    那你可能有強迫表現有強迫表現不代表就是強迫症!你會發現有些強迫症的朋友在性格裡都有些因循守舊、固執片面、缺乏靈活和創新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只有熟悉的才是安全的,只要是標準化的才是正確的。父母對孩子的嚴厲強迫,對孩子來講是重大的心裡刺激,會讓孩子感到安全感的嚴重的缺乏,形成心理衝突。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孩子可能會為了獲得安全感會反過來過度要求自己逼迫自己,從而形成嚴格律己,謹小慎微的一系列人格特徵。
  • 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強迫症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 在藥物治療中,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是目前的首選治療藥物,用於初始階段的治療。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是強迫症的一線治療方案,對改善強迫症帶來的影響有很好的療效。 具體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及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並需要定期觀察隨訪。
  • 非藥物治療強迫症的方法有哪些?
    強迫症(OCD)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以強迫觀念、強迫行為或強迫衝動等強迫症狀為主要表現。強迫症患者反覆出現同樣的想法或行為,明知不合理或過分的,但難以控制和擺脫,需要順從不合理的想法或行為,完成後可減輕痛苦。一般分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或動作。
  • 強迫症是好是壞?我的強迫症行為究竟需不需要看醫生呢?
    輕度嚴重:處於輕度嚴重的強迫症患者,其症狀已經對患者的生活、學習或職業開始造成一定的影響,患者的症狀會隨著環境和情緒的變化不斷的波動,如果不能儘早的解決,很容易會朝著嚴重的程度發展、泛化,此時是治療效果最理想的時期,建議儘早治療。
  • 強迫症治療案例 (3)
    點擊藍色字體訂閱閱讀心理健康文章、發表評論諮詢強迫、恐怖、抑鬱等心理問題          (註:今後,除發一些心理衛生科普短文之外,我將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強迫症認知-應對治療的案例,請多提寶貴意見。)曾輾轉就診於多家醫院,給予治療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藥物,患者自述效果差。治療前,其Y-BOCS總分為25分(反應強迫症狀的嚴重程度,分值越高,症狀越重。總分16-25分,表示強迫症狀嚴重程度為中度)。精神檢查:來訪者意識清,接觸交談好,定向力完整,思維聯想速度正常;存在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牽連觀念,心煩焦慮,輕度抑鬱情緒;飲食夜眠好,情感反應適切,自知力存在。
  • 如果是強迫症,用什麼方法進行治療?
    強迫症與其它症狀不同之處在於,OCD的治療非常複雜,且具有難度,需要給患者介紹相應的原理,在治療期間進行配合,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避免過早脫落和不依從治療的情況。一般而言,強迫症的治療是需要條件的,要面對面,而且也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去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和治療動機,否則沒有下定決心之前,或者解釋不到位,極有可能造成治療的不適。
  • 強迫症就是反覆檢查重複行為?關於強迫症你還需要了解這些
    important}強迫症是以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本特徵的一種神經症性障礙。強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佔0.1%~0.46%,在一般人口中約佔0.05%。雙卵雙生子的患病一致率為27%~49%,提示強迫症與遺傳有關。
  • 科學治療強迫症的方法有哪些方法?
    來源:廣東藥科大學附屬三院丨精神科強迫症是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屬於是一種精神疾病。強迫症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比較高的發病率,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也是非常大的。很多患了這種疾病的患者都非常著急治療,因此大家都想多了解一些關於科學治療強迫症的方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治療強迫症呢?
  • 解密強迫症:寫給強迫症患者的話
    強迫症是心理疾病裡的頑疾。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是:「強迫與反強迫的對立」。首先就是有了強迫行為、或者強迫思維。來訪者感覺到強迫行為沒必要,所以,就想解決強迫症,想克制強迫行為。而經過自己反覆的克制強迫行為無效後,導致病人更加焦慮、擔心、害怕。從而誠惶誠恐。強迫症加劇了。
  • 強迫症患者家屬需要做什麼
    因為患者訴說的症狀,在常人看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足為奇,但是神經症尤其是強迫症確實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外人沒有得過強迫症及神經症的人是很難理解的。這樣就有很多的孩子沒有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神經症患者一般性格大多內向,不善於溝通交流,在自己的痛苦或是被症狀幹擾達不到嚴重的程度是不會告訴家長的。
  • 國際大師課 | 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OCD)
    (主題: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摘要 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及強迫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精神障礙,其患病率約為1-3%。 在強迫症的心理治療中,認知行為療法(CBT)中的暴露與反應阻斷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是最為循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在完成ERP治療的臨床患者中,有85%患者的強迫症狀有顯著減少。其它一些CBT技術在強迫症的治療中也很有效,例如當ERP不起作用或需要其他技術作為補充時,可以使用認知技術。
  • 關懷強迫症:你給的,是別人真的需要嗎?
    對於生活更是想凡事考慮周到,小方吃的穿的用的,樣樣都提前準備好……難道我這無微不至的關懷有問題嗎?」  很多人會覺得父母都這樣,媽媽太愛孩子了,而孩子卻不太懂事,就因為這麼點小事兒和媽媽冷戰。  就像我們常提到的一句話「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  今天聽說吧心理小編在這裡想和大家提起一個心理學名詞——「關懷強迫症」。  可能大家會疑惑:什麼時候對他人的關心竟然也成了一個問題?  「關懷」或者「關心」他人,一直是大家所提倡的、被認為是好的行為,也一直是受到社會嘉許的,而且人與人之間確實也需要互相關心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