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師課 | 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OCD)

2021-02-13 中育心理

此次課程源發於中國心理學會在國內長期推廣、王建平老師授課的《認知行為治療(CBT)連續培訓項目》,是在CBT大框架下,為學員提供的一次針對性更強、更加系統深入的學習內容。


大咖1+1:


Gregory S. Chasson美國)+王建平(中國)

從甄選培訓主題、授課老師到培訓現場的整個過程,王建平老師都全程參與,解答可能遇到的翻譯問題和概念技術中國化的問題,幫助學員達到更準確的理解和把握。


CBT專業成長之路:

我們的項目致力於在中國培養一批專業的CBT治療師,更長遠的目標是培養CBT督導師;協助學員在CBT領域進行專業規劃與發展。

同時我們致力於打造最專業的CBT學習平臺,匯聚專家與全國優質的學員資源+CBT圖書、網絡資源+CBT國際發展動態、信息分享等。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認證支持:

CBT專病課程已申請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專業註冊系統--繼續教育項目的註冊學分。希望學員既學到真東西,促進培訓實效的提升;又幫助大家為獲得專業認證鋪好路、提供最大的支持。

主題: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


摘要 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及強迫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精神障礙,其患病率約為1-3%。強迫思維是指反覆出現的闖入性的想法、意象或衝動,會引起個體顯著的痛苦,比如生病或變髒的想法、傷害家人的意象等。強迫行為是指為了減少強迫思維引起的痛苦而實施的重複行為,例如過度地洗手、檢查爐灶門鎖或過多地向他人(如,精神領袖)尋求確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強迫症是發達國家中造成功能受損的十大原因之一。

 

在強迫症的心理治療中,認知行為療法(CBT)中的暴露與反應阻斷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是最為循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在完成ERP治療的臨床患者中,有85%患者的強迫症狀有顯著減少。其它一些CBT技術在強迫症的治療中也很有效,例如當ERP不起作用或需要其他技術作為補充時,可以使用認知技術。雖然ERP有效果,但也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在ERP治療中脫落,四分之一患者拒絕使用ERP。因此,要學習如何實施有效的ERP治療,臨床工作者還必須要練習一些技術來激發患者完成治療的動機。

 

本次工作坊的主講人Gregory S. Chasson博士,既是臨床治療師,也是認知行為療法及強迫症領域的學術研究者。本次工作坊將幫助你獲得治療強迫症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術。儘管本次工作坊的核心關注點是強迫症,但很多概念和技術在本質上是跨診斷的,會對多種臨床個案的治療都有所幫助,例如強迫相關障礙(如軀體變形障礙、囤積障礙、健康焦慮)。

你將會學習到

You will learn

如何以CBT視角對強迫症進行個案概念化

如何用循證的評估技術來對強迫症進行評估

如何針對強迫症來發展和定義最佳的ERP技術

如何在保證不破壞ERP目標的前提下融合認知技術

如何解決一些治療中的常見障礙(如患者對治療的矛盾心理)從而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導師簡介)


Gregory S. Chasson博士 是擁有執照的心理學家,伊利諾理工大學心理系的副教授,並且在芝加哥創建了強迫障礙治療中心(owner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olutions of Chicago)。在伊利諾理工大學,Chasson博士有自己的研究實驗室——重複經驗和行為實驗室(Repetitive Experiences and Behavior Lab),他的臨床工作主要集中於強迫譜系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焦慮障礙以及創傷後應激障礙。Chasson博士擁有非常豐富的臨床受訓背景,比如:在門寧格診所(Menninger Clinic)接受有關治療強迫障礙的專業培訓,並獲得休斯敦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在哈佛醫學院的強迫障礙研究中心接受了3年的專業培訓,在麥克林醫院(McLean Hospital)和強迫障礙研究院進行相關的合作研究,並且在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做博士後,進行強迫及相關障礙的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Chasson博士發表了很多科研成果,包括對中國強迫障礙的研究。並在項目基金資助下開展了許多強迫及相關障礙的臨床研究。

【報名及學費說明】

限80人,歡迎提前報名繳費,將按照繳費順序確定名額,額滿為止。

2 學費說明:4800/人。學費含培訓費、資料費、證書費等。

特別優惠:CBT項目學員,報名17年度大師課,可享有一次7折優惠的機會;

更多優惠:歡迎詳詢。

關於食宿:如需會務組協助安排,請提前聯繫告知,費用自理。

報名流程:請首先與我們聯絡確認報名及學費情況——繳納學費、確認名額——最晚開課前20天發放報到通知。

結業證書


1 中國心理學會頒發《認知行為治療(CBT)專病:針對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專業培訓證書

2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認證學分證書(在CBT項目結束後,一起頒發)

相關焦點

  • 國際大師課 | OCD 強迫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強迫症是發達國家中造成功能受損的十大原因之一。在強迫症的心理治療中,認知行為療法(CBT)中的暴露與反應阻斷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是最為循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在完成ERP治療的臨床患者中,有85%患者的強迫症狀有顯著減少。
  • 強迫症-停不下來的人
    強迫症的特徵以及背後可能的原因強迫症,又叫強迫障礙,英文名是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英文簡稱為ocd,其中的o表示強迫思維,c表示強迫行為,合起來叫強迫思維及行為,就是今天的強迫症正如這些符號形狀所表現的那樣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七﹞認知行為療法
    如果病人只具有強迫思維,通常治療的重點在於認知治療;如果病人具有功能獨立﹝非強迫思維推動)的強迫行為,通常治療的重點在於行為治療;如果病人合併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則要聯合認知和行為療法即認知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兩種典型的治療策略是:㈠延長暴露㈡ 反應阻止,前者常應用於可引發痛苦的強迫觀念,後者常用來阻止儀式行為。反應阻止系統地應用於減少焦慮的情景(行為和心理的儀式行為),以及中和或消除強迫觀念的情景。對功能獨立的強迫行為,包含塑造、逐漸接近、積極促進的程序已經被證實是有效。
  • 強迫症治療
    可能在你還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你已經患上強迫症了。在心理學中,「強迫」一詞的含義是指個體意識到來自自我的一些觀念、行為、意願甚至情緒是不必要、不合理的而又無法自我控制的。當自我的這種強迫和來自理性的自我反強迫導致的心理衝突引致當事人痛苦、焦慮,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響,長時間不能自我緩解時,強迫狀況已到精神障礙的程度,謂之「強迫症」。
  • 你的「強迫症」需要治療嗎?
    如果你的強迫行為很輕微,沒有影響到正常生活,也不會產生焦慮,就不必理會,但若強迫行為導致心理焦慮不安、煩躁不已,已嚴重影響生活,就要考慮治療了。在《做家務的男人》節目的最後吳中天也送給她三件治療強迫症的「神器」。這種方法能治療強迫症嗎,強迫症究竟該怎麼治療呢?
  • 認知療法丨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的方法
    認知療法丨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的方法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9-08作者簡介:李嘉琪——超心理學專家、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心向正覺健康管理首席超心理療愈師、幸福人生學院導師。
  • 強迫症治療案例分享
    特殊強迫症治療案例分享主述症狀:患者男性,在校大學生,因強迫症休學1年,目前在家接受心理治療,主要症狀,總想著用手指伸進左眼,嘗試將眼珠子扣出來,嚴重時,眼珠子扣到凸出來,數次去醫院檢查,眼科檢查無礙,但症狀無緩解,頻率次數加大,當地就診一家心理科醫生和一家心理諮詢機構,一次性需要預約5次諮詢,共計10次,各接受2次諮詢後,感覺幫助不大,聯繫到我,接受網絡諮詢和治療。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八﹞神經行為療法
    壹法國強迫症專家發展出的神經行為療法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發展出的行為認知﹝教育﹞自我療法是新近兩種效果很好的關於強迫症的療法。這兩種療法的最大特點是,治療師繞開認知-行為療法中針對強迫思維的蘇格拉底式辯論和認知重塑技術,以關於強迫症的神經生物學原理和大腦功能成像的心理教育取而代之,並逐漸將「強迫症狀是一種大腦功能和化學物質失常的表現」等信念內化到病人心中。
  • 你知道的強迫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成都強迫症治療醫院!
    通常,我們將尋求心理學家對心理疾病進行心理治療,並且大多數疾病還將具有許多治療方法,例如物理治療,化學療法,MRI和其他治療方法。 對於我們仍無法弄清病因的強迫症等疾病,應該使用哪種治療方法?成都強迫症治療醫院——你知道的強迫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 克服強迫症,來讓「行為療法」一步到位
    可是在我們的浩翰如煙瀾的各種病症中,還真的有這麼一種病,就是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在臨床表現中,強迫症並不少見。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強迫症患病率為百分之一。在患者對抗強迫症的治療中,行為療法是非常重要的。行為療法就是通過一系列的系統的行為過程來讓患者對於自身的強迫症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和改善。行為療法包括兩部分。
  • 非藥物治療強迫症的方法有哪些?
    強迫症(OCD)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以強迫觀念、強迫行為或強迫衝動等強迫症狀為主要表現。強迫症患者反覆出現同樣的想法或行為,明知不合理或過分的,但難以控制和擺脫,需要順從不合理的想法或行為,完成後可減輕痛苦。一般分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或動作。
  • 認知療法之精髓幫你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
    前一篇我們講了催眠,是心理學中唯一有可能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這種嚴重的心理問題的方法。但有對賭運氣的成分,而認知療法是唯一方向正確的療法。認知療法治療心理問題,簡單的說,就是通過了解患者的行為和情緒,發現患者導致其心理問題的錯誤認知,並通過引導、教育、訓練等手段糾正錯誤認知,從而達到治療心理問題的目的。
  • 強迫症常見的認知歪曲
    可以說,換一個角度來看,正是強迫症狀「拯救」了無法承載過度情緒的強迫症患者。而強迫症患者之所以有很多無法承載的問題情緒,並進一步形成了矛盾反覆的心理,可能與患者自身的不合理認知有關。常見的強迫症患者的認知歪曲有:
  • 強迫症治療的正確方向究竟在哪裡?
    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體驗,如果持續幾天時間陷在一個問題中,反而可能會失去對問題的基本的方向感,強迫症的情況與此有類似之處,只不過更嚴重更持續而已。三.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強迫症?強迫症的治療方法很多,藥物治療、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森田療法,認知療法,內觀療法,等等。
  • 2分鐘看懂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啊,這其實是一個既輕鬆又嚴肅的話題輕,輕鬆是因為其實現代人幾乎都用過這個詞兒來形容我自己或者是調侃過他人,嚴肅呢做是因為這個行為的真實狀態啊,它是一種非常令人痛苦的精神類疾病,意思是逼死處女座的強迫症和真正的強迫症的其實不是一回事兒了首先了解一些與之相關的知識
  • 如果是強迫症,用什麼方法進行治療?
    除了ERP技術之外,ACT等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也適合強迫症,具體看來訪者和患者本身的特點來使用。二是藥物治療。強迫症與其它症狀不同之處在於,OCD的治療非常複雜,且具有難度,需要給患者介紹相應的原理,在治療期間進行配合,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避免過早脫落和不依從治療的情況。
  • 強迫症治療案例 (3)
    點擊藍色字體訂閱閱讀心理健康文章、發表評論諮詢強迫、恐怖、抑鬱等心理問題          (註:今後,除發一些心理衛生科普短文之外,我將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強迫症認知-應對治療的案例,請多提寶貴意見。)曾輾轉就診於多家醫院,給予治療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藥物,患者自述效果差。治療前,其Y-BOCS總分為25分(反應強迫症狀的嚴重程度,分值越高,症狀越重。總分16-25分,表示強迫症狀嚴重程度為中度)。精神檢查:來訪者意識清,接觸交談好,定向力完整,思維聯想速度正常;存在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牽連觀念,心煩焦慮,輕度抑鬱情緒;飲食夜眠好,情感反應適切,自知力存在。
  • 心理短片丨什麼是認知行為治療(CBT)?
    >4、焦慮症的行為及認知技巧總覽(1)正念技巧(2)放鬆技巧(3)暴露療法技巧(4)問題解決技巧(5)人際衝突調解訓練(6)認知療法(7)單元複習小測驗5、害怕及特定恐怖症的認知行為治療(1)害怕及特定恐怖症認知行為治療的簡介(2)害怕及特定恐怖症的認知行為模式(3)害怕及特定恐怖症的行為及認知技巧的應用(4)單元複習小測驗6、擔憂及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認知及行為治療
  • 自閉症刻板行為和強迫症有什麼區別?
    對於一般的強迫症的症狀,無論他是不是也是自閉症,都是可以採用藥物治療手段的。據Paxton and Estay在2007年的研究結果中表明,大約有40%到60%的強迫症患者在經過藥物治療後,可以改善其20%到40%的症狀。
  • 科學治療強迫症的方法有哪些方法?
    很多患了這種疾病的患者都非常著急治療,因此大家都想多了解一些關於科學治療強迫症的方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治療強迫症呢?>強迫症患者反覆對自己的言行舉止產生懷疑,從而產生強迫性檢查行為。二、強迫意向強迫症患者總是反覆出現某種強烈的內心衝動,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儘管患者本身明知是荒謬的想法,自己也不會去做,但是卻無法擺脫這種內心衝動。如抱著孩子出門,出現將小孩拋棄的意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