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患上強迫症和抑鬱症的人我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這個人——森田正馬。
森田正馬先生用自己的經歷總結出一套實用且非常容易理解的方法「森田療法」幫助無數人走出神經症,為了探討森田療法的有效性,我國一家機構對森田療法治癒率做過一次統計,統計中63位患者進行採樣(強迫23例,焦慮18例,疑病症8例,抑鬱性神經症7例,神經衰弱3例,恐怖症2例,人格解體神經症2例),他們從1994年到2000年一直接受森田療法,結果統計如下:
從上述數據來看,森田療法針對強迫症的有效率在86.61%,抑鬱症的有效率在71.43%,總體各類神經症問題有效率在80%以上。
不得不說,怪不得森田療法廣為流傳,實不相瞞我自己就是從森田療法中獲益的,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森田療法中必須了解的幾個知識點,希望大家有所幫助:
這句話大概是森田療法最核心的點了,很多神經症患者總是想要急著解決自己的痛苦,所以特別抗拒症狀帶來的影響,但殊不知,我們越抗拒症狀,痛苦就會加深,越加難以解決問題,所以森田正馬先生直接告訴大家順應症狀,既然症狀無法解決,我們只需要帶著症狀去生活,順應情緒和痛苦不管它,結果久而久之痛苦不戰而勝了,這就是森田療法的妙處。
森田療法認為「神經症」症狀純屬主觀問題,而非客觀產物。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質所引發的精神活動過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
關於事實為真主要是告訴患者學會面對現實,有些強迫症患者總是擔心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比如一個強迫症患者害怕狗會咬自己,結果惶惶不可終日,連出門都不幹了,以事實為真就是告訴這個ta,狗咬不咬自己不是想像決定的,而是事實決定的,既然自己害怕狗咬自己,那麼就帶著害怕出去,你看看狗會不會咬自己,結果大部分狗不會咬自己甚至外面連狗都沒有,久而久之恐懼感就會下降。
關於精神交互作用我想也是森田療法的一個核心點,森田正馬認為產生神經症是由於自己對恐懼和焦慮的態度出現問題導致的,比如一個人因為症狀產生焦慮感,可焦慮是本能反應,這個人結果對焦慮產生抗拒想要消除它,這就像正在下雨天你要老天不要下雨一般不可能,結果就是自討苦茶,痛苦加深,痛苦加深會導致患者更加抗拒,更加抗拒就會導致越發痛苦,這就是惡性循環,也就是所謂的精神交互作用。
用森田正馬的原話來說就是:對某種感覺如果過度注意,對那種感覺就會變得敏感,對這種敏感的感覺越來越注意並會使之固定,這種感覺與注意進一步相互作用,越來越形成感覺過敏的精神過程。
在利用森田療法解決神經症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人一開始非常開心,感覺找到了解決自己問題的「萬能丹藥」。
可森田療法的核心並不是單純靠理解理論和頭腦思維就能想明白的,而是需要不斷試錯、行動適應在有焦慮等痛苦感的情況下依舊按時生活,為了讓潛意識明白痛苦並不可怕,有痛苦也可以好好生活,這個過程絕非頭腦思考能想明白,所以就算把森田療法原著書籍翻爛了該承受的痛苦依舊需要承受。
很多人就是因為覺得把森田療法理解這麼清楚為何還有痛苦,最後怨恨森田療法甚至惡意誹謗這個方法,原因就是如此,在實施森田療法的過程中千萬不要一天天就是思考這裡做的對不對?那裡做的對不對,這樣反而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
而是要在理解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實踐、適應痛苦最後達到接納痛苦,理論不重要你的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我剛剛說了,森田療法的核心在於實踐,所以為了患者理解「順其自然」的含義,後來有人幫助大家理解森田療法時加了後面這句「為所當為」,也就是做該做的事情,症狀來了我們只要不管它,做該做的事情,症狀自然就會淡化。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關於突然悟道,我們如果了解神經症的特性就會發現好多神經症患者的康復都是一瞬間完成的,就像一句詩: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但我個人認為,大家千萬別總是追求這個瞬間康復過程,因為所有神經症的康復都是人們扎紮實實行動換來的,就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樣,我們在完全掌握的過程都是量變產生質變的,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的改變,神經症也一樣,沒有老老實實的行動積累就沒有康復的一天。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點擊連結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