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問一個孩子:「孩子,你怕什麼?」
孩子說:「菩薩,我害怕黑暗。」
菩薩問孩子:「為什麼害怕黑暗?」
孩子說:「黑暗面目猙獰,像個魔鬼。」
菩薩又問一個成人:「你害怕什麼?」
成人說:「害怕光明。」
菩薩想了一想說:「光明非常的溫暖、燦爛、慈祥,並非面目猙獰,為什麼你害怕光明呢?」
成人說:「我害怕的不是光明本身,而是光明讓我看到了我自己的陰影和心靈、靈魂有時候很骯髒,讓我的自私心貪心無處藏身。」
人性中有一種陰暗面,叫見不到別人好。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孔子的名言,而在當今社會仍然適用。有人憑藉自己的努力換來了升遷,然後背後就會出現他憑特殊關係走後門的流言;別人賺到了錢,會有人酸溜溜的在背後說,賺到錢又怎樣,他人很壞的;參加同學會,看到有些同學身上穿著光鮮亮麗的,心裡便會覺得空落落。
妒忌是人之常情,妒忌也是無解毒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比自己好比自己優秀的人產生妒忌的感覺,有人用這妒忌來激勵自己,努力提高自己;而有些人則因為這妒忌去指責攻擊別人,即使他跟沒有任何一點交集。
這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而是人心。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他嘗試過什麼叫嫉妒。
還記得衣索比亞空難事件中那個22歲的女孩子嗎?因為一次旅程,她的生命被永遠停留,。沒有人想到她在上海浦東機場發的那一條微博成為她人生中的最後一條。但更沒有讓人想到的是,世界上竟然有那麼多因為嫉妒而對一個逝去的人口出惡言的人,10000多條的留言,條條充滿惡意,百般侮辱,不堪入目。
因為別人家長相甜美,就說人家是整容臉;因為別人家境不錯,就覺得別人欠你,有錢作死;別人喜歡旅遊,就說人家滿世界炫耀,死的活該;看到別人美好的一切破碎了,不是同情,而是幸災樂禍。
可怕的嫉妒心,連一個逝去的人也不放過。他們沒有什麼是非觀,只是覺得別人過的比我好,她就有罪,她的死也是罪有應得。
人之陰暗,為魔性。魔性使人恐懼,但光明,能讓魔性恐懼!
雖說可怕的事情時有發生,但是,善良卻也從未缺席。雖然生活疲於奔命,但感動也總是不期而遇。
這世界上有一種壞,叫見不到別人好;這世界上也有一種好,叫見不到別人壞。見不到別人好,是一種病,得治;見不到別人壞,是一種善,得保持。
產生嫉妒情緒並不可怕,但任由嫉妒綁架生活,只會讓自己陷入無底深淵。
能承認別人優秀,明白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在哪裡,並為之不斷去改進去提升,才是成就自己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