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川哥寫了一篇90萬會計學子畢業的文章,得到了各大網絡平臺的轉載,今天,臨近新學期開學,想必又有近百萬會計學子入學吧?絕對又是一個浩瀚、壯觀的場面。
然而,隨著開學熱情的逐步消退,會計知識的入門將會略顯艱難,其中,最讓初學者痛苦萬分、甚至高年級學生都雲裡霧裡的,一定要算是「借貸」的理解了。今天,川哥將要梳理出理解借貸的四重境界,定會讓你耳目一新。
第一境界「在深淵」——借貸記帳法
資產在借方表示增加,在貸方表示減少;
負債在貸方表示增加,在借方表示減少;
所有者權益在貸方表示增加,在借方表示減少。
川哥點評:這就是現行的記帳法則,如何理解「借貸」二字?注意了,千萬別理解,記住就行了,一旦去理解,就誤入歧途了。此種理解方法,晦澀難懂,如在深淵,不見天日。
第二境界「在人間」——左右記帳法/左右增減記帳法
左右記帳法由汪致正老師指出、汪一凡老師提出,左右增減記帳法由馬靖昊老師提出,兩個記帳法一脈相承。該記帳法的思維是,資產負債表裡有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左邊是資產,右邊是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如果某項資產增加了,屬於資產角度的錦上添花,自然要寫在資產的同一邊——也就是左邊;如果某項負債增加了,屬於負債角度的錦上添花,自然要寫在負債的同一邊——也就是右邊。
資產在左邊表示增加,在右邊表示減少;
負債在右邊表示增加,在左邊表示減少;
所有者權益在右邊表示增加,在左邊表示減少。
川哥點評:「左右記帳法/左右增減記帳法」未來最有希望取代借貸記帳法。
第三境界「在雲端」——捨得記帳法
「捨得記帳法」是由中國會計浪漫文學開拓者——「川哥講會計」於2016年7月首次提出,運用浪漫主義的視角,獨特的展示出了會計的美。
資產在「得」方表示增加;在「舍」方表示減少;
負債在「舍」方表示增加,在「得」方表示減少;
所有者權益在「舍」方表示增加,在「得」方表示減少;
理解的方法是這樣的,對於某個單位而言,資產在左邊,由單位掌控,表示單位的朋友;負債、所有者權益在右邊,需要單位償還或者希望單位補償,也就是說債權人和股東對單位有索取,是單位的冤家。多一個朋友,為「得」,少一個朋友,為「舍」;多一個冤家,為「舍」,少一個冤家,為「得」。任何一項業務必然同時涉及到舍和得,才會平等。
舉例:企業從銀行貸款1000元。
得:銀行存款 1 000
舍:短期借款 1 000
分析:取得了銀行存款,多了一個朋友,為「得」;多了一項負債,多了一個冤家,為「舍」。
川哥點評:「捨得記帳法」浪漫精妙,合乎義理,無需死記硬背,自帶增減內涵,實在是會計初學者理解借貸的不二法門。生活中常說,有舍才有得;會計上也說,有借必有貸,兩者實在是心有靈犀。
第四境界「天上人間」——任意記帳法
秦梅松老師於2016年8月在閒談中提出任意記帳法。
所謂的借貸、左右、捨得,都只是一個符號而已,甚至你可以任意確定這兩個字,比如「花木記帳法」「水薪記帳法」等,只要法則規定下來,就可以正常記帳。
川哥點評:該提倡完全有道理,天馬行空,縱橫馳騁,但是缺點在於理解難度大,也許只有中級會計師以上水平才可以理解吧?畢竟會計是一門規則性的學科,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法則,而這個統一的法則又必須有其天然的可理解性,因此任意規定兩個字不利於掌握學習,因此還是應該具備基本的可理解性是最好的,這也是借貸記帳法備受詬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