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記帳法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科目中的重要考點之一,也是許多考生認為難以掌握的重難點考點之一。只要了解了借貸記帳法的學習規律,掌握起來並不難。
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讀借貸記帳法的基本知識結構及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借貸記帳法概述
1、複式記帳法,是指對於每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用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繫的帳戶中進行登記,全面、系統地反應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一種記帳方法。
2、複式記帳法分為借貸記帳法、增減記帳法、收付記帳法等。
3、我國會計準則規定,企業、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採用借貸記帳法記帳。
4、借貸記帳法,是以「借」和「貸」作為記帳符號的一種複式記帳法。
5、通常情況下,資產類、成本類和費用類帳戶的增加用「借」表示,減少用「貸」
表示;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收入類帳戶的增加用「貸」表示,減少用「借」表示。
二、借貸記帳法的記帳規則
1、記帳規則是指採用某種記帳方法登記具體經濟業務時應當遵循的規律。
2、借貸記帳法的記帳規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三、借貸記帳法的會計科目結構
1、資產類會計科目的結構資產類科目的結構為:科目的借方記錄資產的增加額,貸方記錄資產的減少額。資產類科目期末如有餘額,一般應該在借方。
資產類會計科目期末餘額=期初餘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特殊資產類科目:貸增借減,如:累計折舊、存貨跌價準備、累計攤銷等。
2、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會計科目的結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會計等式,決定了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科目的結構與資產類科目的結構正好相反,其貸方登記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增加額,借方登記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減少額。同樣,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餘額,一般應為貸方餘額。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會計科目期末餘額=期初餘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3、成本類會計科目的結構成本類會計科目的結構與資產類會計科目的結構一致,其內部關係也相同。即成本類會計科目的借方登記成本的增加額,貸方登記成本的減少額,期末若有餘額,應在借方。
4、損益類會計科目的結構
(1)收入類會計科目的結構
借方
貸方
本期減少發生額或轉銷額
本期增加發生額
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
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2)費用類會計科目的結構
借方
借方
本期增加發生額
本期減少發生額或轉銷額
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
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四、借貸記帳法下的帳戶對應關係與會計分錄
帳戶對應關係,是指採用借貸記帳法對每筆交易或事項進行記錄時,相關帳戶之間形成的應借、應貸的相互關係。存在對應關係的帳戶稱為對應帳戶。會計分錄,簡稱分錄,是對每項經濟業務列示應借、應貸的帳戶名稱(科目)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會計分錄由應借應貸方向、相互對應的科目及其金額三個要素構成。會計分錄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複合會計分錄。
(1)簡單會計分錄指只涉及一個帳戶借方和另一個帳戶貸方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2)複合會計分錄指由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對應帳戶組成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多借一貸或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五、借貸記帳法的試算平衡
1、試算平衡的含義
試算平衡是以會計恆等式和借貸記帳規則為理論基礎,根據資產與權益之間的平衡關係,按照記帳規則的要求,通過對所有會計科目記錄的匯總和計算,來檢查各類會計科目的記錄是否正確的一種方法。
平衡關係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全部會計科目的借方期初餘額合計數=全部會計科目的貸方期初餘額合計數;
(2)全部會計科目的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數=全部會計科目的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數;
(3)全部會計科目的借方期末餘額合計數=全部會計科目的貸方期末餘額合計數。
2、試算平衡的分類
試算平衡分為發生額試算平衡法與餘額試算平衡法。
(1)發生額試算平衡法。全部會計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會計科目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2)餘額試算平衡法。根據餘額時間的不同,餘額試算平衡又分為期初餘額平衡和期末餘額平衡兩類。
公式分別為:全部會計科目的借方期初餘額合計=全部會計科目的貸方期初餘額合計全部會計科目的借方期末餘額合計=全部會計科目的貸方期末餘額合計實務中,餘額試算平衡是通過編制試算平衡表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