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停不下來!
寫作業拖拖拉拉!
做事情沒有計劃!
磨磨蹭蹭總是遲到!
爸媽發出靈魂拷問,
「怎麼提升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培養時間觀念
制定計劃表
這些方法雖有幫助但效果不大!
爸媽們真的知道時間管理的本質嗎?
在心理學上對於「時間管理」有一個概念「時間管理的傾向」。時間管理的傾向包括時間價值感,時間的監控能力,時間效能感這三個維度。
★ 時間監控能力
是指一個人合理運用時間的能力,通過自己設定目標,安排計劃,從而合理分配資源等等,是孩子對時間的控制能力,也是孩子對時間的覺察能力。
相信家長有看到不少文章,分享幫助孩子提升時間管理能力的方法,比如提前做計劃等等,這些方法倒也沒錯,但是爸媽們會發現,效果並不好。
因為時間管理能力的本質,就是注意力能力。
一天24小時,這對全世界的人來說都一樣,區別只在於能夠高效利用時間的人,就能取得更多收穫。
時間管理,不是說我們能把一天的時間變長,變成25小時、30小時,而是我們可以縮短一件事的時間,高效完成。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唯有集中注意力。
比如一個孩子做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發發呆,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要三四個小時,那麼他還有時間去做別的事嗎?
而注意力集中的孩子,1個小時就能高效完成所有作業,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合理安排課外學習或娛樂活動。
久而久之,注意力差和注意力好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時間效能感
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時間管理行為能力的估計,以及自己對時間管理能力的一種信念。
這是一種正向的信念,當孩子對自己管理時間的能力有所信心之後,就覺得自己對時間管理的能力還不錯,之後他才能逐步地管理好時間。
比如有的孩子在半個小時之內把自己所有的作業都寫完了,那麼他覺得我是有能力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的,從而對這種管理時間的信心會更足。
如何高效完成作業,讓孩子樹立自信,那自然又和提升注意力分不開了。
★ 時間價值感
是指一個人對時間的功能和價值的一種較為穩定的態度。
但是孩子往往對此沒有感念,比如他們覺得,把時間用來學習是沒有價值的,用來玩才有意義,這就需要我們逐步增加孩子對時間的價值感。
比如半小時內完成一門作業,可以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表揚,可以得到一點家庭積分/小星星,用以在周末或假期換取相應獎勵等等。
比如花費時間背一首詩,在親友面前表演,孩子可以得到別人的關注,獲得心裡滿足感和榮譽。
慢慢的,孩子就會越來越明白學習時間的價值,能夠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東西(獎勵、讚賞、關注、榮譽等)。那麼他們就會願意主動去學習,把更多時間投入其中。
希望時間管理能力的3種心理學解釋,能帶給家長新的育兒啟發,尤其從提升注意力這方面入手,進而改善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家長也不妨留言說說,你們對於提升孩子時間管理能力,有什麼獨特的妙招嗎?可以一起討論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