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對時間管理的3個解釋,透露了孩子提升的真正有效方法!

2020-12-22 兒童注意力訓練

玩遊戲停不下來!

寫作業拖拖拉拉!

做事情沒有計劃!

磨磨蹭蹭總是遲到!

爸媽發出靈魂拷問,

「怎麼提升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培養時間觀念

制定計劃表

這些方法雖有幫助但效果不大!

爸媽們真的知道時間管理的本質嗎?

在心理學上對於「時間管理」有一個概念「時間管理的傾向」。時間管理的傾向包括時間價值感,時間的監控能力,時間效能感這三個維度。

★ 時間監控能力

是指一個人合理運用時間的能力,通過自己設定目標,安排計劃,從而合理分配資源等等,是孩子對時間的控制能力,也是孩子對時間的覺察能力。

相信家長有看到不少文章,分享幫助孩子提升時間管理能力的方法,比如提前做計劃等等,這些方法倒也沒錯,但是爸媽們會發現,效果並不好。

因為時間管理能力的本質,就是注意力能力。

一天24小時,這對全世界的人來說都一樣,區別只在於能夠高效利用時間的人,就能取得更多收穫。

時間管理,不是說我們能把一天的時間變長,變成25小時、30小時,而是我們可以縮短一件事的時間,高效完成。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唯有集中注意力。

比如一個孩子做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發發呆,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要三四個小時,那麼他還有時間去做別的事嗎?

而注意力集中的孩子,1個小時就能高效完成所有作業,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合理安排課外學習或娛樂活動。

久而久之,注意力差和注意力好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時間效能感

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時間管理行為能力的估計,以及自己對時間管理能力的一種信念。

這是一種正向的信念,當孩子對自己管理時間的能力有所信心之後,就覺得自己對時間管理的能力還不錯,之後他才能逐步地管理好時間。

比如有的孩子在半個小時之內把自己所有的作業都寫完了,那麼他覺得我是有能力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的,從而對這種管理時間的信心會更足。

如何高效完成作業,讓孩子樹立自信,那自然又和提升注意力分不開了。

★ 時間價值感

是指一個人對時間的功能和價值的一種較為穩定的態度。

但是孩子往往對此沒有感念,比如他們覺得,把時間用來學習是沒有價值的,用來玩才有意義,這就需要我們逐步增加孩子對時間的價值感。

比如半小時內完成一門作業,可以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表揚,可以得到一點家庭積分/小星星,用以在周末或假期換取相應獎勵等等。

比如花費時間背一首詩,在親友面前表演,孩子可以得到別人的關注,獲得心裡滿足感和榮譽。

慢慢的,孩子就會越來越明白學習時間的價值,能夠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東西(獎勵、讚賞、關注、榮譽等)。那麼他們就會願意主動去學習,把更多時間投入其中。

希望時間管理能力的3種心理學解釋,能帶給家長新的育兒啟發,尤其從提升注意力這方面入手,進而改善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家長也不妨留言說說,你們對於提升孩子時間管理能力,有什麼獨特的妙招嗎?可以一起討論互相幫助!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對時間管理的3個解釋,透露了孩子提升的真正有效方法
    爸媽發出靈魂拷問,「怎麼提升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相信家長有看到不少文章,分享幫助孩子提升時間管理能力的方法,比如提前做計劃等等,這些方法倒也沒錯,但是爸媽們會發現,效果並不好。因為時間管理能力的本質,就是注意力能力。
  • 時間管理|3個方法對你的時間進行有效管理
    時間都去哪了?大多數的我們都會這樣問自己。告別拖延,最重要的是一環就是時間管理。時間管理,聽上去會覺得不可思議,我們每天不都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然後晚上休息嗎?這不挺有計劃的嗎,哪還需要時間管理呢?但恰恰相反,你能保證你這一天的時間包括上班的時間都在合理的利用嗎,那麼這個時候就體現到了時間管理的重要性!1、番茄時間管理法 在管理時間上有一個方法,就是番茄時間管理法,也可以稱為番茄工作法。
  • 孩子拖延怎麼辦?掌握心理學4個原則,有效提升孩子《自控力》
    很多父母也想提升孩子的自控力,但本來以為只要夠堅持就一定能夠培養起孩子的自控力來,直到我看到這一本書,才發現為什麼那麼多次培養孩子的自控力的努力都以失敗靠終。《自控力》這本書作者是美女心理學教授凱利·麥格尼格爾,她的」意志力科學「在史丹福大學是一門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成功幫助了很多人增強自控力,完成了他們一直以來很想做,但是做不到的事情。
  • 在家上學,最關鍵的是教會孩子「時間管理」,這3個方法要學會
    家長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比如個給孩子定計劃表、物質獎勵、強制逼迫、好言相勸……但似乎都不是很有效果。其實孩子缺少的是"時間管理",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比一切外在推力更重要。學習也有"馬太效應",家長要警惕!
  • 心理學:這五個方法能有效提升你的氣場,讓你越來越自信
    只是每個人氣場有強弱之分,氣場的強與弱也代表了一個人自信與否,氣場強的人往往更自信,也更能實現自己夢想與目標,如何提升自己的氣場,和大家分享下五個有效方法:,運用潛意識能夠提升我們的氣場。心理學:氣場2,忘記小我,服務大家,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有時服務大家比表現自己更重要。
  • 4個方法,教你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
    表面上看,「時間不夠用了」是因為個人有太多的事情做,怎麼做都做不完。但實際上,「時間不夠用了」是個偽命題,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學習了時間管理的人,反而可以看到「時間不夠用了」所帶來的積極一面,我們將通過第二部分進行進一步的解釋。二、時間管理的底層邏輯同樣是金錢管理,有人思考如何節儉,有人學習如何投資。
  • 如何真正提升孩子學習力?「執行動能」了解一下
    「孩子做事情總是磨磨蹭蹭。」「孩子做事情很沒有耐心,一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孩子時間觀念特別差,對自己的事情總是缺乏計劃性。」「孩子總愛發脾氣,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鬧脾氣,甚至撒潑耍賴。」…………問題到底出在哪?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按這3步走,有效搞定孩子的「時間管理」
    導讀: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按這3步走,有效搞定孩子的「時間管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按這3步走,有效搞定孩子的「時間管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4天和孩子一起提升「時間管理「能力
    在教他們管理自己時間的過程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而在這個專欄中,我也將把這些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方法分享給大家。因此,跟著我們的學習計劃一起練習,能有效地幫助您的孩子建立其時間管理的觀念,告別拖延的習慣,成為更有效率的學習者。除了14節文字課程之外,為了方便大家用碎片時間學習,我們還將課程錄製成了音頻,方便寶爸寶媽們收聽。
  • 4個心理學小妙招,輕鬆提升孩子學習力|智力
    今天,薇薇安老師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給你介紹四個科學方法,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只是希望你不要太累著自己啦。第二類,是指孩子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留給孩子思考的空白時間。舉個例子:媽媽:你覺得這道數學題,應該怎麼解呢?( 拋出問題後,等待孩子回答 )孩子:先用加法……然後……( 媽媽保持沉默,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孩子:我算出來了,6+7=13。
  • 熱門課程導讀之管理心理學:洞悉人性,提升管理績效 --基於引導技術的問題分析與解決
    團隊建設、溝通能力、領導風格等,組織文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工作壓力等議題,都成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管理心理學,就是以人性為根本,著眼於提升管理的績效和水平。a自我決定理論SDT的應用b實現自主性的四個維度2)成就動機:金錢與成果的PK(麥克萊蘭定律)3)薪酬公平:工資能不能有效地激勵員工(雙因素理論)4)麥克萊蘭定律(成就需要、歸屬需要、權力需要)5)專精:員工如何才能全力投入工作?6)目的:員工到底為何而工作?
  • 突觸的3個特徵,解釋了為什麼大腦越「訓練」越強!與其對應的3種提升方法整理給大家!
    神經遞質作用於下一個神經元,激活下一個神經元的電信號,從而完成一個信息從一個神經元到另一個神經元的的有效傳遞。競思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由眾多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神經生物學等專家老師,充分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後,對每個學員個性化定製訓練方案。競思通過進口的專業腦電儀器幫助孩子進行大腦多點位訓練,不僅能幫助孩子提升大腦不同區域的功能,增強大腦神經網絡的連結,同時養成高效的用腦習慣。
  • 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心理學教你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上網的時候,網上的大部分焦點都在打工人和996,不上網看書的時候發現市面上大部分心理學管理學書籍都在寫一件事: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時間都去哪兒了?被你浪費掉了,或者你並沒有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時間。本文講的是時間,為了不浪費大家時間,提前打個預防針,就是全文從頭到尾都不通俗易懂,因為時間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按這3步走,有效搞定孩子的「時間管理」
    因為這時孩子就很需要時間管理的意識和技巧。而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培養"時間意識",做好"時間管理"並不容易,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那麼,對於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來說,家長到底可以怎麼做呢?按照以下這三步走,就能夠有效搞定孩子的"時間管理"。
  • 心理學:提升積極心態的8個方法
    角度分析,我們總結了提升積極心態的8個方法,供朋友們參考。心理學研究發現,實現目標並不能使人幸福,擁有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過程,才會讓人更加滿足。莎士比亞說過:成功之時一切都已結束,努力的過程才是幸福的!當今心理學的問題在於,我們大多關注的是脖子以上,而真正產生問題的主因是脖子以下。運動不是一種奢侈,而是一種需要,就如氧氣一樣的需要。運動的重要性,我們大部分文章都會提到,運動是幸福的源泉。
  • 心理學專家談焦慮:引導孩子用積極視角看待危機,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此外,賈新超還表示,孩子和家長有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是正常現象,首先要接納它,當我們認為負面情緒在某個特殊情況下是正常的時候,焦慮就沒那麼嚴重了。接納之餘,賈新超還建議家長通過「三件好事」練習法和「沉浸式訓練」的方法,培養孩子從積極視角看待問題的意識。
  • 心理學專家推薦的三個方法(親測有效)
    最近一段時間我特別焦慮,連走路都帶火。情緒波動很大,經常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感覺壓力大,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於是搜索了焦慮方面的知識,然後我得到了心理學專家建議緩解焦慮的方法,親測有效,分享給大家。情緒管理專家張慧給焦慮下了個精闢的定義:是我們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負面想像。
  • 3-6歲是發展右腦的「黃金期」,3個方法,培養孩子「超強記憶力」
    許多科學家依舊無法完全解釋。#育兒有方法#舉個很普遍的例子:我們對童年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記憶碎片,我們可能記起幼兒園時的零散記憶,也可能記得小學校園每周一升國旗時的樣子,但我們卻很難想起3歲前的記憶,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
  • 男孩因遲到上熱搜:想讓孩子做好時間管理,這個方法就不錯
    「我說你能不能好好地聽我解釋。」雖然很搞笑,但字裡行間透露出遲到帶給他的無奈。孩子為什麼那麼害怕遲到,以至於都不敢去上學?主要是因為害怕挨罰難堪。曾經有一則新聞報導,學生因為上學遲到,被老師罰抄50多個筆畫的字一千遍,該學生說再也不敢遲到了。
  •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智商嗎?NO,是時間管理
    為什麼同一個班的孩子,學習成績會有那麼大的差距?為什麼成績差的孩子想方設法補課,依然趕不上成績好的同學?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因為學習差的孩子不會管理時間。這篇文章,值得老師推薦家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