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鋪挖泥鰍

2020-12-17 瀟湘晨報

□ 晏伯承

一方水土育一方物產。老家龍頭鋪的千畝農田就是泥鰍、鱔魚的天堂。到田裡挖泥鰍、抓鱔魚,亦是孩提時的童趣之一,讓人樂在其中,回味無窮。

晚稻收割後不久,水漬漬、溼漉漉的稻田,在秋風的吹拂下開始變得乾爽、軟綿。原來一些膘肥體壯、在水中活蹦亂跳的泥鰍、鱔魚入鄉隨俗,開啟了潛入地下的「冬眠模式。」此時也正是挖泥鰍、捉鱔魚的黃金季節。大屋場的伢妹子們散學後書包一丟,就背鋤頭、拿桶子,一溜煙地往田裡跑。

泥鰍最喜歡在禾蔸邊打洞,安營紮寨。這是因為禾蔸邊水分多,相對溼潤,且比較隱蔽,便於藏匿和躲避天敵。從這點上看,泥鰍的智商還是蠻高的。難怪鄉下人誇人,常愛說「靈泛得兔子樣,滑溜得泥鰍樣。」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過好獵手。鄰居家的一個外號叫「鼓眼愣」的伢子就是一個挖泥鰍的高手。

鼓眼愣人如其名。兩隻眼珠子燈籠樣,且有幾分外突。也許是這個緣故,鼓眼愣的視野格外的寬,眼力也格外的好。他的那幾根手指頭似乎有點「另類」,格外的長。滑溜無比的泥鰍一旦被鼓眼愣發現,他那雙手就像鐵鉗樣,讓泥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瞬間成為「盤中餐」。

鑽入地下的泥鰍往往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最明顯的就是會留有「出生孔」,俗稱「泥鰍眼」。而有的泥鰍眼比較大,容易發現;有的則比較隱蔽,藏而不露;有的則狡兔三窟,玩障眼法,轉移視線。對此,鼓眼愣憑藉其「燈籠眼」和判斷力均能一一破解。一旦找到泥鰍眼,一鋤頭下去保準八九不離十。同伴們忙活了半天,桶子還看見底,而鼓眼愣則早已收穫滿滿,準備打道回府。鼓眼愣亦因多次在挖泥鰍比賽中奪冠而成了大屋場的「泥鰍達人」。

說起挖泥鰍,一次意外的收穫讓鼓眼愣在睡夢中都笑醒過幾回。那是一個周末的下午,幾個夥伴相約去挖泥鰍。大家兵分幾路,火力全開。忙活了個把小時後,鼓眼愣一個人挖了十幾條,而同去的幾個卻差點「剃了光頭」。這時有人提議到另一丘田裡試試。這丘田緊靠大屋場,含腐殖質多,土壤鬆軟、肥沃。在一處有少量積水的低洼處,鼓眼愣用鋤頭輕輕地將表土挖掉。天啦!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只見上百條體背呈灰黑色、肚皮呈淺黃色、渾身布滿黏液的泥鰍密密麻麻地簇擁在一起,像是在舉行冬眠前的大聚會。鼓眼愣一聲呼喚,同伴們蜂擁而上,抓的抓,捧的捧,手腳並用。一眨眼的工夫,這些還在做夢的傢伙就全成了「囊中之物」。這些「戰利品」提回家後,大人們在鍋碗瓢盆的交響曲中,或清蒸、或油炸、或煲湯,眨眼間變成了一道道讓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一股股誘人的清香亦隨即在大屋場瀰漫開來。

有資料顯示,泥鰍富含蛋白質和鐵元素,有補血補鐵,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病之功效,是一道開胃健脾、補肝益腎的鄉間美味。只可惜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因環境汙染的加劇,農田裡已難覓野生泥鰍、鱔魚的蹤影了。到田裡挖泥鰍就只能成為積澱在心揮之不去的記憶。

【來源:株洲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龍頭鋪的早晨
    然而在龍頭鋪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早晨是這樣的,微光初露,在龍頭鋪中學稍顯空曠的操場上,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個人影簇擁一起在商量著什麼。龍頭鋪西塘小學的校門早早打開,身背書包的 「小神獸」們已經陸陸續陸往校園走去。
  • 泥鰍養殖技術寶典:泥鰍養殖的四種新模式
    泥鰍有「水中人參」的美譽,營養價值豐富,老少鹹宜,價格也合理,深受大眾的喜愛,不僅好吃還容易養殖,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泥鰍養殖的四種模式,總有一種適合你!池塘周圍要建1m的防護網,防止泥鰍出逃和天敵入侵。2、消毒泥鰍苗放養前15天要用漂白粉或者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釐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潑灑。
  • 泥鰍是很受喜愛的美味,野生的泥鰍能夠長多大呢
    泥鰍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素有水中人參的美譽,泥鰍也是過去農田、池塘、沼澤之中非常多久的,尤其是作為釣魚人,對於泥鰍是最恨的,釣魚打窩之後,如果頭杆上來的是一條泥鰍,那麼就要收拾東西回家,或者要抓緊換釣位,泥鰍進窩是很難在釣到魚的,泥鰍生命力極為的強健,我們縣城西邊有一個種植多年的藕坑,每年初冬之際,都會挖掘蓮藕,水早已經放的乾乾淨淨,只有一些很深的淤泥,每次挖蓮藕的時候,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桶
  • 泥鰍養殖技術大全泥鰍該怎麼養殖?
    泥鰍是常見的一種水產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很多人都喜歡食用泥鰍,養殖市場前景非常廣闊,而且養殖技術也非常簡單,因此有很多人想通過養殖泥鰍來發家致富。那麼泥鰍該怎樣養殖?下面小編給你帶來泥鰍養殖技術大全,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泥鰍的營養價值多,對老人和孩子都是大補,抓泥鰍有啥好辦法?
    很多年見不上天然的泥鰍了,抓泥鰍有啥好方法?在農村中日常生活很多年,我也談一談我的觀點。鄉村的人老人都會說「與生俱來的斑鳩,地面上的泥鰍」,說得便是泥鰍口感的美味與眾不同,吃起來十分的爽滑美味。自然泥鰍的營養成分也頗多,針對老人和小孩而言全是大補,在其中的蛋白許多 ,能夠強壯著人體,推動著人體的年青魅力。在農村的溝渠中總會有許多 的泥鰍,沒人會有意的散養,但他們都會在水中流蕩著。鄉村的溝渠有一個特性便是不儲水,一般在夏秋季時節的情況下才會存上一些降水,而來到春冬時節的情況下溝渠大多數全是旱災的。就算是那樣泥鰍依然能夠堅強不屈的生存出來。
  • 兒時的你捉過泥鰍嗎?曾經田邊稀泥裡到處都是的泥鰍去哪了?
    說到抓泥鰍,陌上花就不由自主地哼起了那首《捉泥鰍》的歌曲:池塘裡水滿了 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 等著你捉泥鰍大哥哥 好不好不過,累歸累,這時卻也有別樣的樂趣,這捉泥鰍就是其中之一。田裡稻穀一收割完,一個個的泥鰍孔眼就全都暴露了,此時正是捉泥鰍的最好時機。
  • 泥鰍養殖專題——泥鰍養殖技術與成本
    嘗到甜頭後,他不斷擴大養殖規模,2005年,養殖面積已達到1100畝,每畝稻田的泥鰍收入達1000多元。老董介紹說,泥鰍的糞便可以肥田,同時泥鰍喜食稻田中的害蟲,稻田養泥鰍能使稻田的施肥量和農藥使用量減少2/3,他家的稻子畝產量由過去的450千克提高到現在的650千克,稻田種稻加養泥鰍,每畝可增收近2000元。隨著稻田養殖泥鰍技術的不斷改進,現在懷遠縣的稻田養殖泥鰍已經可達到畝產成鰍150千克。
  • 農村飼養:養泥鰍很麻煩?學會這些就是飼養泥鰍大戶
    以前只要在潮溼的田間土壤裡,泥鰍都是隨處可見的,可是隨著時代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的大樓蓋了起來,田野少了,泥鰍也越來越少了。說起泥鰍,可是一種美味的食物,它自身的營養也是非常高的。既然野生的沒有了,自然就興起了養殖泥鰍這個行業。那又如何養殖泥鰍?如何提高泥鰍的生長能力?
  • 鄉憶悠悠:那些抓泥鰍的歲月
    我的第一次抓泥鰍是在晚上,嚴格意義上來說是「照泥鰍」。那是初夏的夜晚,田野裡已栽種下綠油油的的禾苗,但還沒有完全的茂盛,曬熱了一天的泥鰍,大多也要出來乘涼,看到亮光的時候,往往會慢慢地遊出來,憨態可掬。
  • 網絡直播聊天唱歌挖泥鰍 唱走音還能賺8元
    (原標題:聊天唱歌挖泥鰍啥都能直播 唱走音還能賺8元)
  • 無土養殖泥鰍需要注意什麼,池塘面積適宜,放養前清塘消毒
    我們都知道泥鰍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生活在淤泥裡邊,這是我們普遍的想法,而很多傳統的養殖方法也是這麼認為的。在很多人的經驗談裡面,泥鰍就必須養在淤泥裡邊兒,離了淤泥,泥鰍是不可能存活的。但實際上隨著養殖泥鰍的技術越來越完善,無土養殖泥鰍也是可以實現的,而且使用這種養殖方法,養殖出來的泥鰍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比以前的老方法,要好得多。
  • 農村的人工繁殖泥鰍方式,簡單易行,在村裡廣泛推廣
    池中要挖魚溜,池水深15-30釐米,魚溜水深30-40釐米。放養前要進行消毒和清池,並要施足基肥,以培養水蚤和其他餌料生物。苗種池底以土底為好,若為水泥池底需在面上鋪一層泥土,以利餌料生物繁殖。苗種池要保持充足的氧氣,因為魚苗鰓不發達,在營腸呼吸之前,完全靠水中的溶解氧進行呼吸,一旦水中氣不足,將會造成大量死亡。
  • 養殖泥鰍的正確方法,這樣養殖泥鰍,泥鰍成長的會更快
    下過雨之後,地上都會出現三兩條泥鰍,你可能想不到泥鰍也是可以用來食用。泥鰍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肉質也香嫩柔軟,有這「最有營養的水生物」的美譽。泥鰍還是我國往外貿易的一項產品,小編感覺以前錯過的泥鰍就像錯過了幾個億一樣。
  • 在現在的農村稻田裡,是白天捉泥鰍好還是晚上捉好?有好方法沒?
    很多的人都是想著泥鰍的美味,農田裡的野生泥鰍真的不多了,想要捉到一點都要靠運氣。您去看看,野外直接捉黃鱔的人很多,為什麼沒有直播捉泥鰍的。在農田裡的野生泥鰍還真的不多了,別看市場上有很多賣的泥鰍,大部分的都是飼養的,野生泥鰍真的不多。
  • 農村人常說的:「天上的斑鳩,地上的泥鰍」,總算明白什麼意思了
    那就是農村口中常說的一句話「天上的斑鳩,地上的泥鰍」。而這兩種東西不僅是農村人的最愛,也是餐桌上的稀罕物。而農村的孩子一般都會認準這兩個東西,平時想吃野味的時候都會拿著鐵鍬去沒有水的小溝旁挖泥鰍,往往一會就能挖上一大盆。而閒來無事的時候小夥伴之間比誰的弓法好,就專門認準斑鳩這隻鳥,然後拿回家煮著吃。
  • 泥鰍魚養殖成遼寧盤山縣農民致富主導產業
    &nbsp」  多年前,在盤山縣的陳家、甜水等鄉鎮,一些農民就養殖泥鰍魚。泥鰍魚號稱「水中人參」,市場銷路不錯。今年,盤山縣泥鰍魚養殖面積擴大了不少,達到了2.83萬畝,其中稻田養殖面積2.63萬畝,池塘養殖面積2000畝。
  • 河北磁縣:蓮藕+泥鰍立體混養新模式 一畝藕田,兩畝收成!
    春節即將到來,為了保障蓮藕在春節期間上市,採藕工人冒著嚴寒水中挖藕。在邯鄲磁州白蓮藕立體種養特色產業基地,採藕工人全副武裝,身著皮衣皮褲,在冰冷的寒水中,推動著機器一點點前行挖藕,後邊的拾藕人把飄起來的蓮藕一個個撈出來,隨後裝車外運。記者:這一車有多少斤?
  • 這種「泥鰍」60元一斤,過去被農民嫌棄,抓到就扔掉,不多見了
    而農民也沒什麼農活了,有些農民就會去水田裡面挖泥鰍、抓黃鱔。這些魚類在冬季的時候都是藏在泥巴下面,並且也因為天氣冷而變得不活躍了,有經驗的人就很容易找到它們。在小時候這樣的事情沒少幹,一下午就能挖到小半桶。早上去趕集,發現有人在售賣一種超大號的「泥鰍」,細問一下價格嚇了一跳,他說要60元一斤。什麼「泥鰍」要這麼貴呢?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它並不是泥鰍。
  • 泥鰍的養殖技術分享--案例分享
    泥嫩在養殖池裡主要以黃鱔排出的糞便和吃不完的飼料為食,每天投餵1次麥麩就可以滿足泥鰍的食量。4. 科學飼養管理泥鰍、黃鱔的生長旺季是在59月份,期間管理要做到「勤」和「細」,即勤巡池,勤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 泥鰍如何養殖?初夏季節養殖泥鰍5個注意事項,泥鰍養殖戶了解下
    但是隨著夏天高溫天氣逐步的到來,一些泥鰍養殖戶也非常的苦惱,就是自己養殖的泥鰍,有些都出現死亡的症狀。那麼泥鰍該如何養殖?泥鰍幼苗如何選擇?泥鰍水質和病害如何管理?圍繞這一系列疑問,尤其是初夏季節養殖泥鰍,5個注意事項不可不知,泥鰍養殖戶值得過來了解一下。泥鰍學名是鰍科、泥鰍屬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