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自家寶寶3個多月,婆婆說孩子小,不讓抱,抱的多了就放不下來了。雖然自家寶寶屬於比較乖的寶寶,很少哭鬧,但是她發現自己家寶寶脖子不是很穩,而她身邊同樣月齡的寶寶豎抱已經很穩了。
在育兒的過程中,很多過來人的建議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並不代表著就是對的,作為父母要有分辨的能力。
尤其是6個月前的寶寶,一定要避開錯誤的養育方式。
半歲前的養育會遇到這六個問題
1個月,完全不豎抱
剛出生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加上孩子又小又軟,很多老人建議不要豎著抱寶寶,這樣對孩子頸椎不好。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這樣做對孩子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就像朋友說的,她家寶寶已經3個月了,但是脖子看起來並不穩,最大的原因就是孩子躺的時間過長,錯過了豎抱對孩子脖頸的肌肉鍛鍊。
孩子究竟能不能豎抱?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新生兒可以豎著拍嗝,甚至可以坐在腿上拍嗝,但是需要給孩子脖子上一個支撐。
也就是說只要給孩子脖子一個支撐,方法正確就可以豎抱,所以月子裡的寶寶也是可以豎抱的,豎抱的時候做到這幾點:
用手或者胳膊撐住寶寶的脖子;
每次豎抱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
每天堅持豎抱,幫助寶寶鍛鍊脖頸肌肉;
豎抱的時候可以多讓孩子看成人臉部,孩子更喜歡。
2個月,哼哼唧唧的睡眠問題
我們說一月睡,二月哭,大部分寶寶在二個月的時候會出現睡眠問題,比如吃奶10分鐘,睡眠5分鐘;再比如頻繁夜醒,難以哄睡;總是無緣無故哭鬧,難以安撫。
進入2個月,寶寶的睡眠問題會越發突出,這是因為孩子成長中會遇到這幾個問題;
出現腸絞痛或者腸脹氣因為不舒服而哭鬧;
寶寶睡顛倒了,所以夜醒頻繁;
清醒時間延長,很多寶寶養成了奶睡的習慣;
孩子缺乏安全感,習慣被抱起;
所以在寶寶2個月的時候就要逐漸開始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儘量不要奶睡或者抱睡。
3個月,開始攢肚
我們常說新生兒是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很多純母乳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會開始攢肚子,孩子拉臭臭的時間開始延長,從每天好幾次逐漸減少到每天一次或者幾天一次,另父母們擔心的是很多寶寶攢肚子的時間似乎過長了,比如四五天,甚至五六天,究竟對孩子有沒有影響。
寶寶攢肚子的表現:
吃奶沒有影響,沒有痛苦和任何不舒服;
雖然好幾天拉臭臭,但是表情不痛苦,臭臭仍然是金黃色的糊狀;
只要孩子有以上兩個表現,不用著急。不過攢肚子只會出現在純母乳寶寶身上,如果是混合餵養,可能是寶寶便秘。
4個月厭奶期
很多寶寶在3個月之後會迎來第一次厭奶期,奶量迅速下降,不管是母乳寶寶還是奶粉寶寶,甚至開始拒絕喝奶,但是孩子看起來精神飽滿,體重增長也在正常範圍,這是孩子迎來了厭奶期。
有的寶寶厭奶期來得比較早,有的來得比較晚,不過這都是短暫性的,孩子不吃可以拉長吃奶時間,但是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吃奶。
母乳媽媽可以在吃奶的時候找個安靜的地方,避免寶寶吃奶被打擾或者注意力分散;
奶粉寶寶也可以換換奶瓶來吸引孩子注意力,拉長餵奶時間。
家長會發現過段時間孩子會重新開始愛上喝奶。
5個月避免練習獨坐
三翻六坐八爬,很多父母在孩子5個月的時候開始練習讓孩子自己坐,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靠坐,但是不要長時間讓孩子坐著,因為孩子頸椎沒有發育好,腰椎的s型還沒有顯現,過早的建議獨坐並不利於孩子腰椎的發育。如果想要練習孩子獨坐,可以從6個月開始,從靠坐開始,每次不要超過20分鐘。
6個月出牙的發燒
嬰兒長出第一顆牙的時間在4-6個月,大部分寶寶第一顆牙萌出的時間在6個月左右,出牙期間孩子牙床紅腫,會出現口水不斷和發燒的表現。
出牙發燒只出現在一部分寶寶的身上,通常孩子會出現低燒,不超過38度,而且這種發燒多發生在晚上,伴著孩子的哭鬧媽媽們以為孩子生病了,但是第二天早上可能會自己退燒。這是孩子出牙期特有的發燒,在牙齒萌出後這種狀況也會自己消失。
以上6個問題是孩子半歲前最常遇到的,作為父母可以提前了解,提前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