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隨著月份的慢慢增大,想要讓身體更好的發育,除了日常的補充母乳或奶粉之外,也需要開始補充一些其他的營養。
水果是一種富含多種營養的食物,通常會被寶媽拿來當做寶寶額外的營養補充。
那麼,關於6-7個月的寶寶,在吃水果這件事情上,究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標準呢?
寶媽粗心大意給寶寶吃水果,導致寶寶過敏
記得媽媽群裡有次在談到給寶寶吃水果話題的時候,張媽媽說了她曾經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導致寶寶過敏的事情。
她說,在寶寶差不多7個月大,她就開始給寶寶餵水果吃,當時也沒有考慮寶寶有可能對某些水果會過敏的問題。就做了芒果水果泥給寶寶吃,誰想到寶寶吃了之後,就過敏了,最後還是吃了好幾天的藥,過敏才下去。
幸運的是,考慮到寶寶剛開始吃,可能不會吃很多,所以做的少,寶寶也吃的少。她說,從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她每次給寶寶做水果之前,都會先測試一下寶寶是不是會過敏的問題。
那麼,在給寶寶吃水果這件事情上,除了考慮過敏的問題,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6-7個月的寶寶吃水果的三個標準要求
中國營養學會和世衛組織已經明確建議,寶寶從7個月左右開始,就可以吃水果了。
為了減少吃水果,有可能對寶寶身體發育造成傷害,寶媽在給寶寶吃水果之前,需要先了解這三個寶寶吃水果的標準要求。
1. 不要引發過敏的水果
水果的種類有很多,寶寶的體質不同,引發過敏的水果不同,寶媽要注意這一點。
2. 不要太酸或太甜的水果
太酸或者太甜的水果,可能會導致寶寶一時之間無法適應,影響到他們對母乳或者輔食的攝入。
3. 不要太硬的水果
太硬的水果,寶寶會「難以咀嚼或下咽」,軟一些的水果或者把硬水果做成軟狀或者液體的狀態,寶寶吃了更好。
水果選擇完之後,該怎麼做給寶寶吃呢?什麼時候餵給寶寶吃最好呢?
6-7個月的寶寶,這樣吃水果
1. 多種水果的添加過程
寶寶開始吃水果之後,為了避免寶寶長時間只吃一種水果,獲得單一的營養補充。寶媽們,可以在寶寶適應一種水果之後,換一種水果給寶寶食用。
同時,在寶寶食用水果的過程中,可以按照由單一的水果到混合的水果、由少量的攝入到多量的攝入,由「稀狀」的水果到「稠狀」的水果這種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寶寶更容易接受並攝入多種水果的營養。
2. 水果的最佳食用時間
水果的食用時間,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情況一,可以把水果當做正餐給寶寶食用,這種情況是針對寶寶不喜歡吃蔬菜等輔食的問題。這樣做,可以讓寶寶獲得充足的營養。情況二,可以把水果當做加餐給寶寶食用,也就是在早上或者中午、中午或者晚上的中間選擇給寶寶食用,補充水果營養。3. 水果的食用量
根據美國WIC(婦女、嬰兒及兒童)補充營養項目,建議6-8月大的寶寶每天吃水果的上限是55-110克;8-12月的寶寶每天吃水果的上限是110-170克。寶媽們可以按照這個標準量,給寶寶食用水果。
4. 水果的製作方式
適合寶寶吃的水果,有兩種製作方式,一種是水果汁,一種是水果泥。
水果汁,不建議寶寶經常食用,原因是水果汁是由榨汁機榨汁而成,裡面含有的成分更多是糖分和熱量,寶寶喝多了不利於健康。
而水果泥是寶寶可以經常食用的一種水果製作方式,寶媽們可以先將水果煮熟,壓成泥給寶寶食用。
【媽媽寄語】
寶寶吃水果,寶媽們需要提前考慮水果的軟硬度、酸甜度以及過敏度、食用量、食用時間等因素,並且水果泥永遠比水果汁更有利於寶寶健康。
【今日話題】
你知道寶寶吃水果的三個標準要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