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英語教育是一種啟蒙、一種薰陶、是一種素質教育。重點在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以及語言能力、全面素質的提高上。注重了幼兒英語學習能力,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孩子需要一個語言環境,在家裡沒有人跟他互動,他們學起來就會更加吃力。所以家長平常有空的時候,要多多配合孩子的學習。
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幫孩子請一個好的外教老師,阿卡索的外教老師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們會根據孩子的英語水平及性格特點制定相對應的課程方案,對於幾歲的幼兒來說,他們不僅會推薦適合幼兒學習的經典兒歌,而且還會用各種資源啟蒙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比如熊出沒少兒動畫、美國國家地理少兒等經典課程,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英語。大家可以去試聽一下他們的外教一對一免費試聽課:https://www.acadsoc.com.cn/SEO/childrenTG-C1.htm?search=4658763
一、幼兒英語教育的意義:
幼兒英語教育主要是與其他學前教育學科相聯繫,從不同側面研究學前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為促進幼兒身心各方面的和諧發展服務。因為幼兒時期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年齡越小受到母語的幹預就越小,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而且一般幼兒的心理障礙比較小,孩砸更能大膽的說出來,避免學成啞巴英語。讓孩子早期學習英語還有利於幼兒在語言、認知、交際、思維等各方面智能的發展,其智力要普遍高於未學習外語的同齡孩子。而且讓孩子學習英語,能夠讓孩子學習到西方文的知識,擴大兒童的視野。
二、幼兒英語教育的重要性:
1. 現在在一些發達城市,很多名校的錄取對英語都會有一定的要求,想要孩子順利通過幼升小,入學之後能夠跟上英語學習節奏,英語的學習還是非常的重要的。
2. 隨著與外國的往來,在我們生活中英語已經是隨處可見了,若是對英語一竅不通,肯定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困擾。而且現在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都在說英語,英語還是聯合國的官方語言之一。
3. 英語英語是國際通用語,想要讓孩子以後有很多的就業機會,進入一家好的企業公司,英語的掌握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4. 很多人都嚮往著國外的生活,但出國僅僅靠一部手機翻譯,是完全無法親身體會到國外文化的。
5. 掌握一門外語,是孩子在未來社會中競爭的資本,否則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掉。所以趁著孩子還小,語言天賦還高,就需要讓孩子趁早接受英語教育,也會比較容易學成。而若是想讓孩子長大後在學習英語,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學習的過程也會變得枯燥煎熬,學習效率也沒有小時候高。
三、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家長應該重新定位自己和孩子的角色。家長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兼老師,而不是一個審問者,有不少孩子學英語回家後,家長就審問犯人一樣,審問孩子今天學習了什麼東西,並一一要其解答,答不出來就體罰孩子。這種做法其實是錯誤的,會嚴重扼殺孩子的積極性。家長配合孩子學英語,應該及時了解孩子所學內容,例如孩子今天學了「word」這個單詞,家長不應該像一個審問者一樣問孩子學了什麼,而應該扮演一個虛心請教的人,問孩子"word「這個單詞是什麼意思,孩子回答上來了,就給予表揚;回答不上來,就告訴孩子這個單詞的正確意思,這樣長此以往,孩子成績不提升都不可能。
父母必須有高度責任心,千萬不要把孩子學習英語的任務全推到老師身上。如果你一天不教孩子,你就浪費了一天的好機會;如果你晚一年教孩子,你就錯過了一年的好時光。
家長也許會疑惑:這麼小就進行雙語教育,會不會產生語言之間的相互幹擾呢?其實擔心是多餘的。在實際教育中,可能會發現孩子確實存在把兩種語言混在一起使用的現象,但家長不必大驚小怪,語言各有其自身的體系和結構,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就會自然地予以糾正。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沒有注意早著手、早準備,其實是對幼兒語言學習能力的一種輕視是對自己輔導能力缺乏信心,或根本就沒耐心地表現。
其次,親歷親為。在這裡,年輕父母們可能要問:「我們連發音都不準,這不等於貽誤孩子嗎?」這是一個很實在、很現實的問題。根據我們的實踐和觀察,只要父母達到初中畢業或者更高的水平,那麼你就可以放開手腳去教了。
原因有三:
1.幼兒英語及小學階段英語簡單;
2.即使就那麼點水平,只要能教他們,就會給他們打下學習英語基礎,為今後學習英語開個好頭,更何況孩子對語言的靈活使用程度是成人無法想像的,成人掌握幾百個單詞劃短語可能無法自由表達,而孩子則完全有可能;
3.退一步講,如果您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遇到什麼問題,可以聯繫您身邊的艾萊克英語教師。艾萊克英語,助力孩子英語成長!
無論怎樣,有耕耘就會有收穫,這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要堅持用直接法
就是說,在教英語過程中,要多教小孩能見、能聽、能嘗、能觸、能聞的東西,讓英語詞彙直接與事物及意義聯繫起來,不做母語的任何解釋。這樣用直接法教出的小孩,會用英語直接進行思維,省去把一種語碼換成另外一種語碼的過程。其實,在孩子面前用母語解釋,可以說是徒勞無功。只要稍加留心,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的語言資源。當自己對某種表達無法把握或把握不大時,可以去查查工具書或問問別人。記住,要教就教地道的英語。
不斷重複
孩子有良好的記憶力,可只給孩子教一遍或幾遍就指望他們完全記住卻不現實。美國學者斯金納認為,人的語言行為像大多數其他行為一樣,是一種操縱性行為,它通過各種強化手段而獲得。在某一種語言環境中,別人的聲音、手勢、表情和動作,等等,都可以成為強化的手段。由於語言行為不斷地得到強化,學習者就會逐漸地學會這種語言形式。如果沒有強化,語言是不能學習到的。只有語言形式的不斷出現,語言學習才能發生。
多用全身反映法
全身反映法是美國心理家詹姆斯●阿謝爾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後期創立的一種外語教學法,旨在培養學習者的聽說能力,主要活動是命令和對命令作出反應。幼兒喜動不喜靜,十分樂意對父母發出和對命令作出反應。這一點,為父母實施這一方法提供了便利。例如,當聽到父母說「open the door」時,他們會一蹦一跳地跑去把門打開。當聽到「jump"時,他們就會高高興興地跳起來。父母在命令時,可能作恰當的語音、語調並伴以姿勢和面部表情,便他們得到一種愉快地感受。反過來,在他們能理解命令並作出反應的基礎上,可能與小孩交換角色,讓他們模仿父母向父母發出命令。這時,父母應積極配合,對他們發出的各種命令作出反應,讓他們體會產成功的感覺。
在教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要吝嗇表揚與鼓勵,"very good,wonderful,great」可以常掛嘴邊,以此激發學習積極性。儘管幼兒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和模仿力,但這畢竟只是為其提供了學習英語的優勢,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英語水平會在短時間內取得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幼兒英語教育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任何操之過急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