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向一位幼兒英語啟蒙教育很成功的馨媽請教:寶寶的英語學習問題。我把她的回答的回答整理了一下,希望自己有空的時候再多看看,多受點啟發。以下是全文:
很高興看到這麼重視寶寶的英語學習!因為 6 歲以前是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期,而且講兩種語言的幼兒比僅會講一種語言的幼兒,在腦子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均有優勢。
當然一定注意:幼兒學英語,主張以環境薰陶、無意識記憶為主的「橫式化」教學。如果把成人英語學習中的「讀課文,解釋詞義和句子,強化練習」的模式搬到幼兒身上來,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效果,相反還會使幼兒厭惡英語,為將來學好英語設置障礙。
關鍵是培養孩子對語言的興趣及敏感度,而不要期望能立刻看到成效,對孩子要有「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態。
父母若想要孩子擁有良好的英語程度,就要像教母語一樣花心思,「從小當孩子的英語媽媽,對孩子講媽媽英語」。
應善於運用多種方法如英語遊戲、英語歌曲、英語故事、英語動畫片等吸引幼兒,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讓幼兒融入其中,進而啟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孩子要注意發音,如果自己說不準,應儘量讓孩子跟老師或電視學。
父母要像講母語一樣,重複地和孩子用英語說出生活會話,因為孩子「學得快、忘得也快」,讓孩子在反覆的語言刺激中,記下英語發音和句子,如 「 thank you 」,久了之後,孩子會自然模仿母親的語言。父母要反覆和寶寶說英語並示範發音,寶寶才能將英語和生活有效結合。
在生活的不同情境,適時作機會教育,如早上叫寶寶起床時說:「 wake up !」,「 good morning , baby. 」,然後為寶寶洗臉時跟他說:「 wash your face. 」。
和寶寶說生活化的英語,並加入表情動作,讓寶寶自然而然接受英語,且了解英語所代表的意義。如:當錯怪寶寶時說:「 sorry
」,對寶寶表達愛意時說:「 i love you 」。
最開始時,可先放標準的英語錄音,讓孩子先熟悉英語,增強語感。
祝你成功
以上全文中,我對馨媽的「對孩子要有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的心態」這句話,感觸特深。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潤物細無聲」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