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並不只有學習,培養生涯思維,才是決定未來的關鍵

2020-12-12 阿宇講人文

生涯是生活裡各種事態的連續演進方向,它統合了人一生中依序發展的各種職業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發展形態。

九月份,你戰勝了高考,來到了大學的校園,這是一個新的起點,是一個實現你夢想的平臺。在這裡,你會有跟以往的學習生活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與體驗。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但是這四年卻是你人生中最關鍵的四年,通過這四年來為你的未來人生的發展奠基。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過怎樣的生活,都是靠這段時間發展起來的。這就需要確定你的生涯。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暗自地規划過自己的生涯,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明確的意識和思維的。你在學校可以有很多的方式來過好自己的大學生活,但養成生涯思維最有利於你的未來。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大學要做好規劃

把大學放在生涯規劃裡培養各種處理事情,看待事情的思維,是我們大學四年的必修課。在你規劃的生涯中,大學並不是人生的終點,它只是你成長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生涯發展的必走之路,培養職業技能的特定階段。你要把大學放在你的生活視野裡,這裡是你的加油站,為你的前行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你要將這四年放入整個生涯中去思考,衡量,這段時間不僅僅是你求學的四年,更是你續航未來職業生涯的四年。

生涯思維最接近於你的未來

大學畢業後就要進入職場,大學無疑成了離職場最近的實驗場地,給你提供相關的專業信息,積累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你所學的知識理論都給你的未來生涯提供了豐富的給養,你的技能本領,行為舉止,思維看法都由此而生。因此,你要把大學放在你的生涯規劃裡,專注於做每一件事情,要有明確的目標,做好生涯規劃,它可以讓你明確的去做每一件事情,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知道自己想幹什麼,把握好目標

在生涯思維中完善自己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見到身邊的人做事情條條有序,看起來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內。這樣的人往往都有很好的思維。思維決定成敗,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你要把你規劃的生涯一步步地貫穿到大學四年的每一件事情中去,你每走的一步都是有意義的。培養自己的生涯思維,當你做一件事情事不要去輕易的做決定,要多問問自己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會給我帶來什麼?我能學到什麼?這些簡單的疑問,卻是你對生涯的思考與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思維決定成敗

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地完善自己,學習技能,培養思維,你會遠離大學生活中的懶散與迷茫。通過了解自己的個人性格愛好,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從生涯思維中,去思考自己要學些什麼,需要怎樣去學,達到什麼樣的要求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去不斷的完善提升自己來應對未來的發展趨勢。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涯思維很重要,但是激勵自己,在思維中完善自己更重要。

思維很重要

將大學作為生涯修煉的場地我們都知道大學的重要性,在一個人的青春裡,可能是最難忘,最耀眼的一段時光。為什麼那麼多的學生拼命學習就是為了考一個好的大學?因為抓住了好的大學,就相當於抓住了未來,就成功了一半。但是,「上好大學」固然重要,但是「上好」大學比「上好大學」重要的多。即使上了好的大學,如果沒有好好努力,那也避免不了被淘汰。如果你擁有明確的生涯意識,心裡時常有危機感,那無論你考入的是什麼學校,那也可以同樣的精彩。

大學是最好的修煉場地

不必人人都一樣,它可以有他的精彩,你可以有你的驕傲。將大學作為歷練自己的場地,逐漸有擔當,有主見,有行動,有實踐,有決心。不久的將來,你同樣也可以與那些上了好大學的人一起肩並肩走在一起,站在同一個高度。

相關焦點

  • 編程思維才是學習少兒編程培訓的關鍵
    「需要,因為有必要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領會這種新的思維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提供新思路,對於解決問題會有啟發性的意義。邏輯思維培養可以引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後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會編程,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了解編程。所以當孩子獲取的知識多的時候就會有不一樣的廣闊天地。」
  • 一個人的學習方式決定了職業生涯的發展軌跡
    而要打破這個僵局,系統學習可能就是一個重要的突破點。因為只有通過系統學習去構建專業認知體系,才能保證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道路上持續地健康地成長。認知體系就類似於《職業發展操作手冊》,操作手冊不對,自然出來的結果就不可靠了。
  • 批判性思維,並不意味只有批判
    批判性思維包括三個要素:發現其他論點的弱點的能力,對良好證據有熱情的能力,以及反思——且留意可能去改變——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的能力(哈佛大學,2018年)。 3. 批判性思維是依據解釋、理解、應用和綜合,來對從觀察、閱讀和實驗中收集到的證據做出清晰的、理性的判斷的藝術(愛丁堡大學,2020年)。 4.
  • 中考結束的這個暑假,決定了孩子未來三年的學習生涯
    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因為,這些剛剛中考,還沒從初中舊有的學習方式和思維走出的孩子們,一下子被塞進高中繁重的學習任務中,這無疑不符合學習的規律;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比其他人起跑線更向前,但對於孩子來說,能夠堅持跑下去,才能獲得最理想的效果。而這種「堅持」,便是正確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
  • 格局決定結局,人生沒有返回鍵,你的決定步步是關鍵
    我們要想謀大事者就必須要有大格局,因為格局決定結局。而格局小的人眼中只有自己,眼中只有利益、眼中只有藉口;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那什麼才能稱為大格局呢?我個人認為一個人要想具備大格局需要具備以下幾點:1、放眼未來的眼光,才可以看到未來發展的趨勢。2、寬闊容人的胸襟,才能成為領導者團結更多人去做事,然後才能成事。
  • 預見未來:一次生涯發展教育行動
    簡稱「IDO」 )是一種通過在場景式智體結合的遊戲中檢索、分析、定向孩子的興趣與性格發展線索,實現孩子學習興趣的定向與激發,家庭教育興趣培養的定向,配合學校針對孩子的興趣發展對教育資源分配定向的系統。2018年12月7日,北京開放大學家庭教育學院與宣武廣播電視大學、白紙坊小學聯合舉辦了「預見未來——白紙坊小學未來遨遊行動」生涯發展教育活動,本活動是一次「IDO」的實施實例。
  • 未來生涯會如何?
    白湘菱的班主任表示 ,人生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華、北大未來才是一片坦途。02至於高考生白湘菱的未來,班主任老師講的很客觀:人生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華、北大未來才是一片坦途。我作為職業生涯諮詢師,從生涯發展的角度分析:1.上哪所大學,不決定你知識的高度,非985、211院校一樣有高級人才培養的出來。2.大學學習到的是知識,而走入社會,進入職場需要的能力,包括知識、技能、才幹。
  • 決定孩子命運的八大關鍵問題
    決定孩子命運的八大關鍵問題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樹立做父母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為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簡單方便,容易操作,適合於每一位孩子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高分數、好成績並不代表一切。
  • 開學第一課,馬雲說:這才是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關鍵!
    我們希望培養會學習、愛學習的孩子。過去講「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只有愛學習、會學習,對學習和世界充滿好奇心、充滿樂觀、對未來有判斷的人,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希望雲谷的孩子一定要有兩個健康。
  • 大學人才培養的未來趨勢探討
    未來大學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又將如何培養人才?基於對未來人才素養能力框架的探討,結合我國未來人才培養目標,從知識、自我發展、社會與人際三個維度描述了未來人才的特徵,提出未來大學人才培養的三個趨勢:專業、學科和課程的設置將更具開放性、融合性,技術支撐下的學習方式更加多元,立德樹人責任要求更加突出。
  • 西南財大學霸自述大學四年生涯:學習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
    回憶大學時光的美好,我們都有獨一無二的記憶。記得大一時,當很多同學都沉浸在擺脫高中超負荷學習、擁抱無拘無束大學時光的喜悅中時,我已經背上行囊,開始了自己學習鑽研的「獨行俠」生涯——教室、寢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模式帶給我的是滿滿的充實感。鼓鼓的背包、自習的身影、密密麻麻的筆記、時常翻爛的書本是我大學生活真實的寫照。
  •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其實這跟孩子是否擁有數學思維有很大關係,而2-12歲是孩子形成數學概念與培養思維能力最關鍵的時期。孩子有沒有數學思維力,這不僅僅決定著孩子幼升小升學問題,更決定著孩子學數學的興趣。 畢竟,數學是一個持久戰,單靠一時的記憶也許能夠僥倖勝出,但當數學接觸越來越多公式、定理之後,有沒有數學思維力決定著這個賽道的孩子能走多遠。
  • 努力和天賦能決定你我的差距嗎?養成成長型思維模式才是關鍵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她的《終身成長》這本書中表明:「我們獲得的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聽到各種關於努力和天賦的解讀。有人崇尚天賦,認為「天才是由99%的汗水和1%的靈感構成的,但那1%的靈感往往是最重要的。」
  • 小學生上奧數班,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並不只是參加比賽而已
    同時,也在以後的學業生涯當中留下濃重的一抹色彩,可以說是「加分項」。奧數當然,上奧數班,參加相關的奧數比賽是其中一個目的,因為在比賽中取得不錯的名次,可以得到名校的青睞, 不需要通過高考就能獲得大學通行證,比同一屆的人,更早的步入大學生涯,因此上奧數班是很有必要的
  • 培養思維能力:「申論」教學的關鍵
    「申論」課要如何上才更有效?釐清這些問題是「申論」課程建設的核心,也是「申論」教學擺脫尷尬困境關鍵所在。不少高校把「申論」納入大學應用寫作課程之中,認為「申論」實質上就是一種寫作考試,「申論」寫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資料閱讀,使其有效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語言特點和使用環境。誠然,在考試形式上,「申論」所有的考題均表現為主觀試題,且都需要通過「寫」來完成,從某種程度上看,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強弱似乎決定著「申論」寫作能力的高低。
  • 大學生應該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在一次對北京人文經濟類綜合性重點大學的205位大學生的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學生沒有規劃,對自己將來如何一步步晉升、發展沒有設計的佔62.2%;有設計的佔32.8%,而其中有明確設計的僅佔4.9%。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並不明確,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發展方向,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
  • 程冠軍:建設學習型政黨要培養「 U型思維」
    建設學習型政黨的關鍵是改變思維方式和思維模式,找出存在的問題,革除影響政黨肌體健康的種種弊端,建立開放的、創新的思維模式。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工作中的問題或處置突發事件的時候,不是憑經驗、憑直感作出決定(這樣容易產生拍腦袋決策),而是變「直線思維」為「U型思維」,把思維從U型的一端沉到U型的底部,然後打開心靈、改變意志、感知未來,以同理心去聆聽對方、思考利益相關方,然後再將思維上升到U型的另一端,之後再作出決定。這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決定有可能和你最初的想法是截然相反的,但是卻使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 大學專業思維能力的培養
    大學裡的專業,拋開知識層面,更多的時候培養的是一種專業思維能力。專業思維是知識的高度提煉和整合,更是銜接大學與社會的重要橋梁。很多人會問:「說了半天,你說的這個『專業思維』具體指的是個啥?」舉個例子,王大強作為藍翔技工學院2020級的新生,開啟了4年的「烹飪」學習生涯。在藍翔的第一年,老師向他們普及「各種廚具的名稱」、「一名廚師的基本素養」等內容,王大強通過了第一年的學習,對「怎麼做一名廚師」這個問題,有了初步整體上的了解。
  • 山坡上找網的女孩上大學了——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9月20號,重慶西南大學迫不得已,她只有到家附近較為空曠的山坡上找信號。2月份的雲南,2500多米海拔的山坡上,範天蘭即使穿上厚厚的羽絨服,也依然被凍得瑟瑟發抖。但是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她依然堅持學習,在高考中以600多分的高分考取了西南大學的免費師範生。
  • 兩條腿走路——現實導向和未來導向在高中生涯規劃課程中的結合
    可通過不同的活動體驗了解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專業、大學、職業等信息,學習決策和應對決策衝突的方法,以及指導學生志願填報,這也是當前學校生涯教育的主要內容。在帶學生「走一遭」的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問題:①引導學生認識到無論是環境還是個體本身都是不斷變化的,探索的內容可能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這並不是說生涯規劃在變化中沒有作用,而是讓學生意識到變化本身就是生涯建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