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姜福先生的生卒情況:先生生年,據江南光緒乙酉科優貢戴姜福硃卷載,先生生於同治壬申年十月十六日,即1872年11月16日。先生卒年,據啟功先生《戴先生之事略》載:「丙子年夏正十月十六日,吾師吳縣戴先生以疾卒於北京旅寓。」知先生卒於1936年11月29日。
陳垣先生長啟功先生32歲。信箋上款稱謂:元白先生著席;信箋下款稱謂:弟陳垣謹上;信封稱謂:啟元伯先生大啟啟功先生在給同輩及晚輩寫信的時候同樣遵從了謙卑的慣例,在這裡有一封啟功先生寫給梁靜蓮女士的信(梁靜蓮女士為啟功先生在民國時期輔仁大學美術系任教時教授的學生,該信未發出)
其二,對於稱謂,按舊時文人,皆稱字,而不能稱名。這裡比較有意思的是黃君坦、鄭誦先先生,在信封上寫「啟元白同志」,可以看出舊時文人的習慣,到了新時代也是如此。
多數信札皆稱為啟元白先生,但如楊振寧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受西式教育,則稱啟功先生。
楊振寧先生小啟功先生10歲。信箋上款稱謂:啟功先生;信箋下款稱謂:楊振寧上
其三,滿人因姻親關係比較複雜,所以輩分多有不同。比如,溥佐先生,按照現在的人的理解,當長於啟功先生三輩,其實這是不對的。如啟功先生三外祖克諴在溥雪齋父載瀛府教家館,溥心畬母項太夫人是啟功先生祖母(即毓隆夫人)的親姐姐,故啟功先生叫溥心畬先生表叔。因此,溥佐先生在稱謂上只稱啟功先生表字,以表尊敬。
溥佐先生在疊信之時,也是按照傳統的方式,將上款人的名字朝外,自己的名字在裡,且少折半格,以表對收信人的尊敬。另見溥雪齋先生為啟功先生畫作,題「元白宗彥」,這也證明啟功先生在當時宗族的地位和關係。
感謝各位讀者朋友的支持與關注,向大家推薦兩本新書,如有興趣,請點擊打開:
結合自身學書經歷
推薦給青年朋友們
破解學書法的密碼
《啟功給青少年的十三堂書法課》
點擊下圖小程序即可購買
(點擊小程序,即可購買:30.6元/冊)
從倉頡造字
到王鐸題《山海關》
32個小故事
啟迪孩子的學書興趣
書法類經典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