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超前消費調查:近九成用過分期付款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青年網

大學生超前消費調查:近九成用過分期付款,主用於飲食和購物

「每次碰到喜歡的東西,我就有『剁手』的衝動。有的時候生活費不夠,我就先用花唄,以後再慢慢還。」中國人民大學學生郭家一邊玩著新買的遊戲機一邊說。郭家的消費方式就是超前消費。郭家只是眾多大學生的一個縮影,對於大學生而言,是否支持超前消費?超前消費的金額有多少?主要用於哪些方面?如何看待超前消費行為?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超前消費話題,對全國106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主要用於購物、飲食和娛樂,近七成學生每月超前消費不足500元,開銷主要通過下月的生活費補上,近八成學生認為超前消費容易養成不正確的消費觀念。

大學生超前消費支出用途比例。本文圖均為 中國青年網 圖

近九成使用過分期付款,主要用於購物、飲食和娛樂

「我覺得生活費真的不夠花,需要買的東西太多了。」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生賈義存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步入大四,開始逐漸面臨步入社會的壓力,衣食住行都跟學校生活有所變化,偶爾再給戀愛中的女朋友買個小禮物,開銷也隨之增加,「我儘量不找父母要錢,就只能借錢或者用分期付款了。」

隨著行動支付越來越便捷,支付軟體的分期付款方式也愈發普及,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在調查中發現,89.77%的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進行超前消費。在超前消費的類型中,主要用於購物,有85.98%,其次是飲食和娛樂,分別是65.16%和30.30%。

南京林業大學學生海宇峰每月消費都會超出生活費,絕大多數都是花在了飲食上,「除了平時在食堂用餐外,偶爾會和室友出去吃幾次,還有就是買一些零食、水果了。」

大學生一個月超前消費平均額度比例。

近七成每月超前消費不足500元,開銷主要從下月生活費補

張乾就讀於河北農業大學,他告訴記者,自己每個月都會在生活費之外多花幾百塊錢。「通常是去吃飯、看電影,有時也會去KTV、上網打會兒遊戲,平時學習任務很重,把這個當做自己放鬆的一種方式。」談及到如何彌補多餘開銷時,他表示,「我會把控好多花的量,一兩百塊錢我會通過自己獲取獎學金、兼職來彌補。」

和張乾類似的學生不在少數,調查數據顯示,69.13%的同學每月超前消費控制在500元以下,16.85%的同學消費額度超過了1000元。在超前消費後,「錢窟窿」則是用下個月的生活費來補上,佔84.85%。

新疆大學學生汪笑難表示,自己平時買東西等日常開銷都是優先用某行動支付平臺付款,等到下個月生活費到帳後把欠款還清。「覺得比較實用,原來每個月都要比生活費多花一千多,但分期支付後每月還的比較少,壓力會小很多。」

大學生大學生超前消費彌補方式比例。

近八成認為超前消費容易養成不正確的消費觀念

調查中,有35.08%的受訪者認為,超前消費「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當前經濟壓力」。超前消費在滿足大學生消費需求的同時,也容易帶來一些影響。數據顯示,有79.7%的學生認為,超前消費「容易養成不正確的消費觀念,造成浪費」。其次是「增加個人及家庭負擔」和「無法還款,產生信用危機」,分別有59.87%和52.39%。

西安交通大學學生高寒文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上大學以來,他十分熱愛旅遊,基本一兩個月就要出去玩一次,時間緊湊就去臨近的省市看看,資金不足就會用某支付平臺訂車票、酒店。他表示,雖然部分開支會有一些負擔,但利用這些時間收穫的感悟和體驗更重要,「會花錢以後才會更好的掙錢。」

喀什大學學生王冠正則有不同的看法,他每個月都會固定地攢一點錢作為應急資金,以備不時之需。他說:「我從來不會超前消費,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超過了自己本身能力的消費,花起來都不踏實,借錢就是個無底洞,不加以限制會被逐漸放大。」

大學生認為超前消費帶來的影響比例。

高校教師建議:大學生應樹立正確消費觀,花前應「三思」

針對大學生超前消費的行為,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園藝科技學院團委書記王嵐表示,大學生通過分期付款等方式進行超前消費,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相比於每個月的開支數額變化,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杜絕過度消費、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教師粟思寒認為,學生超前消費應該適度,因為學生的經濟來源都是父母,在消費觀念上往往受到網絡誘導,部分同學也有攀比心態,需要及時正確引導。

對此,粟思寒建議學校根據情況開展大學生消費引導課程,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學生自身在購買一件超出自己現有經濟能力範圍內的商品時,應該「三思」。一思該商品是否確有必要購買,二思接下來的生活會不會受此影響,三思是否有把握儘快還上這筆錢。「通過這樣不斷地反問自己,可以一定程度上杜絕被購物慾衝昏頭腦,保持清醒。」(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超前消費調查:大多用過分期,主要靠下月生活費補
    郭家的消費方式就是超前消費。郭家只是眾多大學生的一個縮影,對於大學生而言,是否支持超前消費?超前消費的金額有多少?主要用於哪些方面?如何看待超前消費行為?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超前消費話題,對全國106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 近九成大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這月花完下月補
    結果顯示:近九成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近七成學生每月超前消費不足500元,開銷主要通過下月的生活費補上。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生賈義存告訴記者,步入大四,衣食住行都跟以往有所變化,開銷也隨之增加,「我儘量不找父母要錢,就只能借錢或者用分期付款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89.77%的受訪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進行超前消費。
  • 七成大學生超前消費每月不足500元,幾個同學借的錢還沒還我
    一項調查顯示:近九成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主要用於購物、飲食和娛樂,近七成學生每月超前消費不足500元,開銷主要通過下月的生活費補上,近八成學生認為超前消費容易養成不正確的消費觀念。但也有學生認為,超前消費有助於緩解當前經濟壓力。(中國青年網)對此你想說。
  • 聚焦大學生過度超前消費:一邊喊剁手一邊辦分期
    原標題:聚焦大學生過度超前消費:一邊喊剁手一邊辦分期   目前,張國志發展了近10個同學加入代理行列。隨之而來的,是每個月上百個註冊籤約的新用戶,這些新用戶都是在校大學生。張國志的收入,也從最初的3位數到如今的4位數。
  • 大學生為何「瘋狂」超前消費?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8日電(楊雨奇)日前,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引導學生樹立金融理財和金融安全觀念,及時糾正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引導學生培養勤儉節約意識。大學生們的「超前消費」如何呈現?到底是什麼在影響他們的消費觀念?名目繁多的「校園貸」為何成了「校園害」?
  • 超前消費的前世今生|超前消費,是天使還是魔鬼?
    編輯導語:如今我們經常超前消費,支付寶的花唄、借唄等各種平臺都在給人們一個超前消費的機會;對於一些較為昂貴或者無法一次性付清的商品,在自己能夠還清借貸的能力下,理性的用這種方式進行消費,是可以接受的;但超前消費還有另外一面,一些年輕人不受控制的買買買令自己無法承擔;所以,超前消費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
  • 有些大學生的超前消費可能是價值觀出了問題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引導學生樹立金融理財和金融安全觀念,及時糾正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引導學生培養勤儉節約意識。大學生們的「超前消費」如何呈現?到底是什麼在影響他們的消費觀念?名目繁多的「校園貸」為何成了「校園害」?
  • 美生在線:超前消費?神奇的大學生消費觀你中招了嗎?
    超前消費在近幾年成為了年輕人的一個消費觀念,那超前消費是什麼呢?所謂超前消費是指人們剛剛解決了「溫飽」這個基本生活需要,就超越我國現有的生產發展水平即消費品的供給能力,追求高層次的消費,使消費過度增長。其中,超前消費的人群中也包括了大學生。那麼,今天美生在線小編就大學生超前消費這個話題來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超前消費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是常見的。
  • 如今大學生消費和理財正處於一個怎樣的現狀?
    大學生作為新一代青年,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應用更加表現的淋漓盡致。「網絡購物」、「超前消費」、「借貸消費」等逐漸成為大學生的日常,但這其中的種種現象,是否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值得我們的思考。1.2國內外研究現狀國內關於網際網路金融對大學生的影響調查分析中,饒龍先,宋哲慧(2016) [1]認為研究網際網路金融與大學生理財的關係是必要的。
  • 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中國質量萬裡行消費維權系列報告之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目前,中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已超過1700萬,位居世界第一。作為時尚品、電子、影像、培訓和文化體育等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消費群體,大學生具有強大的消費潛力,在他們中間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因而大學生消費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
  • 大學生網絡借貸究竟為何?——《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調查報告》出爐
    本站訊(記者 趙習鈞)日前,一份與大學生密切相關的調研——《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出爐。  近期有媒體爆出,鄭州大學生因身陷「校園網貸」泥潭而選擇了跳樓自殺。  《報告》顯示,29.03%的大學生申請過貸款,其中超過六成大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貸款。網際網路借貸平臺已成為大學生群體信用貸款的主要渠道。
  • 大學生消費|調查總結
    無論是成年人或是未成年人,對消費都應理性,有節制的、按照自己的自身財產狀況進行消費.而我們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進大學時 ,也相當於自己步入了社會。從大一開始就要學會理性消費,做理性的消費達人。大學生是當代社會的生力軍,是富有活力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既是當前消費的主體之一,也是未來消費潮流的引導者。
  • "00後"大學生透支消費普遍:"花唄""白條"備受青睞
    半島記者 肖玲玲大學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潛力的消費群體,其消費狀況影響著今後的社會消費趨勢。伴隨著「00後」逐漸步入高等學府,大學生消費也悄然發生變化。對此,中國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面向全國10萬名「00後」大學生發布問卷,整理並發布《2019全國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了解他們的消費狀況及消費心理。
  •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離散趨勢明顯!
    一個還在學校上學的學生每個月消費多少才算是正常的,既要不浪費,又要不太過拮据,這對於大學生來說是一個考驗,有錢的學生可能每個月用得多,沒錢的可能還要勤工儉學才能保證每個月的開支,所以,經濟狀況不同的大學生他的消費金額也是不一樣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參考!
  • 大學生「花錢報告」!每月多少生活費夠用 500多人參與本報調查
    對此,記者調查了山東學生的生活費情況,調查顯示,多數家長傾向於每月給孩子1500元至2000元左右的生活費,相比兩年前同樣問題的調查,整體提高了500元左右。但是也有學生一月生活費高達6000元的情況,還有學生愛好「文玩」,甚至有學生為了「交際」,用「花唄」等方式進行超前消費。
  • 陝西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女性佔比超99% 多為娛樂消費
    「校園貸」雖然為大學生帶來了便利,卻也帶來不少危害,西安某高校學生就曾因無力償還「校園貸」而自縊身亡。對此,共青團陝西省委專門組織法律專家成立課題組,針對在陝高校大學生群體發放調查問卷,於2017年6月中下旬調查了部分在陝高校大學生。
  • 花唄白條信用卡消費大比拼,"超前消費"到底有多貴
    (原標題:花唄、白條、信用卡分期消費大比拼 「超前消費」到底有多貴)
  • 超前消費的當代年輕人,沒存款,背著債但非常敢花錢
    老一輩的人消費觀念是:有100元僅用10元,剩下的錢都存起來。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是:有100元用100元,不夠再去借,根本不會想到將來的日子要如何過。「超前消費」已經根植在很多年輕人的心目中。超前消費就是投資自己也許你不認同這句話,但我覺得利用未來的錢買到現在想要的東西簡直太值了,而且分期付款減少了一次性付款的壓力,沒有利息還可以跑贏通貨膨脹,不管怎麼樣我覺得這是一筆划算的生意。
  • 大學生生活消費的調查問卷模板,不會創建調查問卷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
    為了探究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對此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以此了解大學生生活費消費的去向和方式;以及他們的消費中存在哪些問題和應該怎樣的去改進這些問題。我們以網上問卷調查的形式確定「大學生生活消費問題」為課題的社會實踐,其意義和目的在於通過對多省市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問題進行調研及調查、研究、分析。
  •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1200夠不夠用?網友:給1500都算省了!
    導讀:現如今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人們的消費水平也隨著物價的上漲而逐年提高,往前幾年,一個家庭供一個大學生上學,家長給每月給1000元的生活費已經算中等水平了,到了今年也就是2020年,家長每個月給1200元或者是1500元孩子都嫌少了,這就使得許多家長感到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