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創店:融入手作元素 體驗不一樣的文創理念

2020-12-22 廈門廣電網

臺灣文創店:融入手作元素 體驗不一樣的文創理念

  廈門衛視駐臺記者 楊啟翔:在臺灣,文創店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了,現在還出現了將手作概念轉入其中,比如常見的筷子、碗碟、調羹、甚至是項鍊。我們一起去體驗一下吧!

  線鋸機、刻磨機、砂紙、錘子、剪刀……桌上放著的這些,就是製作木質產品所需要的專業工具,而木頭的材質和裝飾用的銅線水鑽大小都可以自由選擇與搭配。

  臺灣木匠兄妹木工房 林老師:木頭的話我們主要是以配色為主,我們這邊最常用的當然是胡桃木,深色的是胡桃木,淺色的是楓木、或者是松木類,其實都是很不錯的木頭。

  記者選擇製作難度較高的木質項鍊,開始製作的第一步,先用鉛筆在挑選好的胡桃木上描畫出想要製作的圖案,可以參考現成的模板畫出輪廓,或是自己創作想要的圖案。

  臺灣木匠兄妹木工房 林老師:先把外輪廓描清楚,沒有描清楚上鋸臺鋸切的話,會不好鋸切。

  鋸切,是此次製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將畫好輪廓的木板放置在線鋸機上,利用上下震動的鋸線,一點一點地沿著畫好的輪廓鋸切。期間需要用雙手緊緊按住木板,向正前方緩慢移動,以防鋸線斷裂或者切割歪了導致作品變形。

  臺灣木匠兄妹木工房 林老師:因為線鋸機操作起來,畢竟是初學者的話,看到一個鋸條在你前面震動,一定是我會不會被鋸到、或者會不會受傷。

  小心謹慎地切割完最後一下,項鍊的主體也已成型。

  鋸切完成後,就可以進行打磨了,使用砂紙磨去粗糙的邊角,讓整個邊緣更整齊滑順。接著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裝飾了。挑選出想要鑲嵌的銅線大小,用刻磨機在吊飾表面鑽上合適的孔洞,將銅線鑲嵌其中,再用剪子剪去多餘的部分。鑲嵌水鑽也是如此,只是最後一步換成用錘子輕輕敲擊,就大功告成了。

  顧客: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因為可能看大家,老師在教的時候,輕輕出力往前推好像沒有什麼,但剛剛在製作的過程中,其實還蠻卡的。然後發現原來製作這個,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所以以後可能看到一些手工藝品,會覺得它有不一樣的價值。

  臺灣木匠兄妹木工房 林老師:因為你自己動手做出來的東西是最有溫度的,而且是獨一無二的,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就算我照著你的模板做,那也不會是一樣的東西。雖然可能看起來沒有像機器做得這麼精緻,但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這是我自己去完成的一個作品,這是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最大的成就感。

  【打造有「溫度」的禮物 讓每一個作品獨一無二

  在臺北的誠品生活,不僅吸引了喜歡閱讀的人聚集在這裡,現在也變成了"手作"迷們最喜歡的地方,而其中一家最吸引眼球的店鋪,就是自己製作玻璃杯。

  臺灣坤水晶店員:他們都說是蠻有趣的,這種就是比較少體驗得到,臺灣本土也沒有比較多。

  初學者體驗吹制玻璃技藝 製作專屬杯子

  燒制玻璃杯看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可不簡單。我們選擇製作一款最簡單的球形玻璃杯,首先需要用特質的鐵管從1100度的窯爐中纏繞取出一些融化的玻璃,接著在管口的另一端用嘴大力吹氣,像吹氣球一樣吹出一個球形,吹氣的同時還要保持鐵管不停旋轉,以防玻璃冷卻變形。然後將鐵管附著玻璃的一端放入1200度的加熱器中,再次加熱玻璃,重新塑形。

  臺灣坤水晶店員:加熱器讓玻璃快速回溫,因為玻璃在空氣中溫差太大了,常溫20、30度。可是玻璃是有1000多度,這樣急速降溫之後,其實是很硬。我們一般是塑了形的,所以會一直回前面讓它變回柔軟的狀況,想辦法改變它的形狀。

  下一步,再次從窯爐中取出第二層玻璃,製作杯壁,同樣的也要再次用嘴大力吹氣,吹出差不多的形狀。

  臺灣坤水晶店員:我們做這個尺寸的玻璃,到兩層就行;然後就是分次讓它變大,主要是要讓裡面的氣泡均勻地長大,讓杯子牆壁的厚薄度差不多,

  這樣子杯子做出來成品是最好的。

  接下來,用大鐵夾夾出玻璃杯瓶口,製作出玻璃杯的杯口和底部。然後不斷滾動鐵管,同時配合滾動速度用另一隻鐵管逐漸撐開杯口直到成型。

  臺灣坤水晶店員:我們的玻璃一定要先用夾子把它的"脖子"縮小,不然你吹到太大的時候它會不好夾。所以先把它脖子做出來,再把它底下的形狀做出來,把底部變平,就是確定它底部的形狀,再把底部的形狀做出來就好。

  最後一步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步,就是製作水紋,快速地將玻璃浸入水桶,然後快速取出,就大功告成了。

  臺灣坤水晶店員:就是熱脹冷縮,就是拿很熱的東西去沾水,一定會有裂紋。所以我們只是讓它表層去碰到水,這只是常溫水而已,其實也不是冰水,就是這樣沾進去,你可以看到有很大的煙霧,那就是因為溫差太大造成的。

  臺北松煙誠品生活13項人氣手作課 消費者化身創作者

  臺北的誠品生活顧客大多是文藝青年,所以手作店願意把店開在這裡,吸引人氣,也形成了聚集效應。以誠品松煙店為例,除了傳統的吹制玻璃技法,這裡還可以學習到傳統的陶藝、金工製作等,13項不同類型的體驗課程,讓消費者變成為了產品創作者。

  臺北誠品生活整合行銷部經理 吳妍嫻:其實誠品從書店起家,慢慢開始從「書與非書」的生活面向開始拓展到其它領域。在2013年的時候,開始誠品松煙店的時候,我們定位是跨界實業的一個場域,希望消費者來到這個地方,不是只是購買一個商品,他能夠透過體驗的過程,把每一個商品帶回去,把體驗的過程也帶回去。

  (新媒體編輯:藍曉燕)

熱詞: 臺灣 文創店 融入 手作元素 體驗 不一樣 文創理念

相關焦點

  • 用一日時光,走進文創生活,帶孩子感受不一樣的手作溫度
    如今我們步行在文創園內,無論是草叢裡擺放的縫紉機,還是展臺上的針織大圓機等等,依然能夠邂逅許多原來紡織廠的元素,某種程度上它們保留了麥可將曾經的歷史,在創意的修飾之下又成了新時代頗具亮點的裝飾品,煥發出勃勃生機。放眼於整個麥可將文創園區,復古又文藝的地方比比皆是。
  • 「蘇州元素」成為文創「帶貨王」
    蘇報訊(記者 張葉)蘇州園林「化身」鑰匙扣,蘇州博物館「變成」冰箱貼,姑蘇繁華圖「折成」明信片……國慶假期過半,蘇州旅遊消費市場熱度不減。昨天,記者隨著熙熙攘攘的遊客,走進平江路上的一家文創店,店內「文創+蘇州」旅遊紀念品種類多樣、創意十足,不少遊客「挑選、拍照、發朋友圈、掃碼付款」一氣呵氣,心滿意足去下一家店掃貨。
  • 第十屆海峽論壇首場子活動登場 臺灣文創青年來趕集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臺灣事務辦公室、福州市政府和中國國民黨青工總會聯合主辦。當天,兩岸青年文創產品集市沿著三坊七巷的南后街和黃巷,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演區、匠心好物區、玩美生活區等三大主要版塊。來自海峽兩岸的文創業者擺出100個展攤,或產品展銷,或藝文展演,或手作體驗,吸引遊客紛紛駐足。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它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後身也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15個臺灣文創跨界標杆案例,涵蓋文創園、創意餐飲、創意書店、演藝劇場、文創百貨、民宿與設計酒店、文創聚落等
    透過臺灣文博會與設計師周,深度考察與體驗臺灣兩大最火文創園區軟實力,看盡一年中臺灣文創產業的產品與設計。我們將從城市的角度去看臺灣15+1項文創產業,多維度選取案例。多元化運營模式以及推動落地的機制創新,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思考和啟發。
  • 文創體驗融入城市文旅特色 他們試圖讓「文創」改變城市
    ,散發出獨特氣質的配飾,五花八門的手作體驗分享課和本土歌手的現場加盟,創造出一個充滿活力和生趣的自由空間,讓穿行其間的人們流連……「不是市集」開創的摩登生活節將這裡變成原創手藝青年的聚集地,也是所有熱愛創意的人們消磨時光的樂土。
  • 好玩好逛 文創旅遊館帶你遊臺灣
    同時,金門縣府文化局主辦、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承辦的「金門演義———2016金門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金門文創商品成果特展登場,現場共展出9款全新設計、開發的金門特色文創商品,以金門特色風獅爺、花帔、燕尾、風雞等為主要創作元素,藉以傳達金門豐富多元的文化潛力,展示產品有皮夾、桌遊、撲克牌、陶笛等,十分吸引眼球。
  • 北港文創工坊華麗蛻變 臺灣藝術家跨海來做客
    昔日老石厝變身文創新聚落北港文創工坊華麗蛻變,臺灣藝術家跨海來做客別出心裁的舊物改造、融合嵐臺的設計元素、釘畫藝術的教學交流以及兩岸味道的粽葉飄香……7日上午,適逢端午佳節,北港文創村內的遊客與村民們共同迎來了「風中旅行」文創工坊開幕
  • 江西省圖書館文創店「錦文軒」正式揭牌
    該文創店是由國家圖書館與江西省圖書館聯合打造,國家圖書館館屬全資國有企業——北京國圖創新文化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揭牌當日共有200餘種來自國家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的文化創意產品亮相。當日,「錦文軒」還現場發布了江西省圖書館百年館慶首日封,並提供館慶紀念戳,供讀者蓋章留念。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藝術家、設計師積極投入到文創的創作開發中,廣大民眾積極消費文創產品,於是各種行業融入文創概念,誕生了許多新型的文創業態。文創產品的觸角伸到了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呈現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創模式。臺灣擁有許多工業遺產文創園區,臺灣六大都市均有以工業遺產改造的文創園區。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
    經過文化及藝術設計學者引導、政府扶持、民間資本參與的多種形式的推廣,文創的概念已植根於臺灣民眾心中。藝術家、設計師積極投入到文創的創作開發中,廣大民眾積極消費文創產品,於是各種行業融入文創概念,誕生了許多新型的文創業態。文創產品的觸角伸到了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呈現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創模式。
  • 臺灣文創周在福州開幕 近50家臺灣文創企業參展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於12月8日至9日在福州市舉行。12月8日下午,文創周啟動儀式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宮-福州市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中心舉行。
  • 探訪唯美客文創聚落:從「一平方米孵化」文創項目到「無邊界」服務...
    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鋪內,有近20個這樣的「一平方米」,展示著瓦楞紙拼成的各種動物公仔,結合農民漆畫元素的帆布包、手機殼,臺灣少數民族手作飾品等,充滿著兩岸文創設計師的奇思妙想。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鋪內,展示著瓦楞紙拼成的各種動物公仔,結合農民漆畫元素的帆布包、手機殼,臺灣少數民族手作飾品等,充滿著兩岸文創設計師的奇思妙想。
  • 臺灣文創集市現身第五屆湖南土家摸泥節長沙站
    華聲在線7月1日訊(記者 劉玉鋒 通訊員 賀鵬)30日上午,第五屆湖南土家摸泥節長沙站暨書堂山國學小鎮兩岸文創交流會正式啟動。6月30日至7月8日交流會期間,活動邀請了臺灣文創聯盟48家品牌與52位匠心藝人舉辦臺灣文創集市。
  • 贏商盤點丨文創熱潮下,看看都有哪些手作品牌更受消費者青睞?
    而在眾多的文創業態中,文創手作作為一股清流一經問世便瞬間俘獲人心,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青睞。   縱觀全國新興手作品牌,我們可以發現其大致分為DIY 畫室、烘焙、銀飾、手工香皂、陶藝、木作以及其他一些小類別,其中烘焙、畫室、陶藝三大品類最受歡迎。
  • 臺灣地區文創發展的類型
    經過文化及藝術設計學者引導、政府扶持、民間資本參與的多種形式的推廣,文創的概念已植根於臺灣民眾心中。藝術家、設計師積極投入到文創的創作開發中,廣大民眾積極消費文創產品,於是各種行業融入文創概念,誕生了許多新型的文創業態。
  • 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 文創集市熱鬧來襲
    12月8日至9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宮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中心啟動。本次文創周以「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為主題,為兩岸文創業者提供展現優質文創產品的窗口和交流互鑑的平臺。
  • ​​北京市屬各公園文創產品禮物及在哪裡買
    花招鳥蝶,以喜鵲登梅、鵲伴海棠等為元素,製作系列首飾。  香山公園四季特色項鍊——春  售賣地點:香山公園北門、東門文創店內  以春、夏、秋、冬為理念設計特色項鍊掛墜,除了美觀大方還具有很好的裝飾及收藏價值
  • 兩岸海絲文創館觀展攻略新鮮出爐,30+臺灣文創品牌大公開
    珍惜人與萬物的點滴緣分,源自臺灣,成於兩岸,傳遞有溫度的情感,禮制文創的創行者。採坭塘臺灣原創手作採坭塘滿足不同人群對藝術手作的暢想與追求。探求大道至簡的手藝之美,借著一柸土、幾支筆,喚醒潛藏內心深處的藝術之魂,心手合一創作出忍不住為自己喝採的美好作品。
  • 手作DIY體驗消費:追求品質生活
    DIY銀飾因是純手工製作,再加入個人元素、自己的標誌和風格,近年來備受年輕人喜愛。記者了解到,大愛銀飾DIY是國內最早從事金工體驗的品牌,主營金工體驗、銀泥DIY、K金等原創首飾零售等。目前,品牌店遍布上海、北京、深圳、青島、成都等15個城市,共設有26家分店。「DIY飾品行業的潛力很大,內容還會豐富和加強,走向高端訂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