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一天排便3次到4次以上 排便多會變輕嗎

2020-12-22 百家號

正常人一天排便幾次?一天排便三次正常嗎?正常情況下,一天排便1-3次都是正常的。

一天排便幾次算正常  1-2次  正常人,一般一晝夜排便1—2次,便量100~200克,質呈軟臘腸狀,棕色。這種顏色,主要與血液中紅細胞的生理變化過程有關。血液中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天,超過了這個壽限就要被清除破壞,分解成膽綠素、鐵和珠蛋白三種成分。鐵和珠蛋白多被機體重新吸收利用,而膽綠素卻經過一系列的體內過程變為膽紅素進入腸管,與食物殘渣、多餘的消化液、腸壁脫落細胞以及大量的細菌等混合在一起,經過氧化後排出體外,這就是大便。由於人們進食的品種較多,食物又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因此也會一造成大便顏色的相應改變。  3-4次  當然有的人一天會排便3-4次,如果沒有腹痛及大便性狀的異常,也可視為正常現象。每天1次的排便足以排除腸道廢物,沒有必要人為地使排便增加至3-4次。因為對於沒有養成每天3-4次的排便習慣者,機體沒有生理性的排便條件反射,以致常無便意,排便成為負擔,便秘可能日益加重。  規律每周3次也正常  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胃腸病學專家認為,如果糞便不是太鬆軟或是太堅硬,人們從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屬於正常範圍。也就是說,排便有規律並不意味著每天都應該排便,而是自始至終保持穩定一致的習慣。只有在排便頻率發生突然變化時,才應引起注意。

新生兒正常大便的形狀和次數  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飽滿,吃奶情況良好,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  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如硬膏樣,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較多,大便可能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有時大便裡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數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

長時間做馬桶排便不是好習慣  多花些時間排便有益健康。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排便並不是個好習慣。首先,在馬桶上坐的時間太長易長痔瘡,會引起肛門放鬆,隨後是反覆對直腸周圍有助於控制排便的組織進行刺激,就會形成「肛墊」;它會導致痔瘡,或是這個部位的靜脈發炎。多項研究也發現,痔瘡患者更有可能在馬桶上長時間停留。其次是髒。大量研究表明,如廁時閱讀材料或使用智慧型手機會導致人們受到糞便細菌的汙染。

大便臭的有個性  大便應該很臭。大便的氣味不好聞,但也不應當有腐臭味。如果大便的氣味極度難聞,那麼可能是感染的跡象,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發展為節段性腸炎、乳糜瀉或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需要很好地衝洗。從長期來看,清洗結腸對健康很有害,它在衝刷掉壞細菌的同時也把好細菌衝刷掉了,更糟的是,結腸中並沒有太多壞細菌。

排便多了體重會變輕?  排便更多,體重減輕更多。這種看法似乎與物理學定律相吻合:有更多的物質從體內排出,體重自然就減輕了。實際上並非如此, 很多人喝瀉藥或飲用「減肥茶」,希望通過排便減掉熱量。但熱量吸收主要發生在小腸內,而瀉藥針對的部位是大腸或結腸。

日常生活防便秘:  1、保持樂觀:精神上要樂觀,悲傷、憂愁易導致便秘;  2、重視早餐:早餐後,食物會引起胃及結腸反射,促使結腸產生蠕動,推動排便;  3、養成早晨飲水的習慣:起床後喝一杯開水或牛奶、蜂蜜、果汁,都有利排便作用;  4、多做運動:散步、跑步、按摩腹部、打太極拳等都可以加強胃腸運動,易於排便。  5、適當進食雜糧:雜食五穀、蔬菜、穀物皮中含有的纖維素較多,對腸腔有刺激作用,有利糾正便秘;  6、停服瀉藥:便秘不能依賴瀉藥,可多吃些黑芝麻、胡桃仁、葵花籽、杏仁、桑椹子、火麻仁、松子仁等食物,潤腸通便;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從排便看健康: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哪種才是健康的?
    人類需要吃飯,食物吃進肚子裡面,經過消化,會形成一些代謝殘渣,這些代謝殘渣,就是大便。每個人都要排便,但是不同的人,排便習慣是很不同的,有的人習慣每天一排,有的人習慣每兩天一排,或者一天排兩次。正常來講,一個人,一天排一到兩次,或者一到兩天排便一次,都屬於正常的情況。
  • 一天排便三次,三天排便一次,哪個更嚴重?多久排一次便才正常?
    那么正常情況下,一天排幾次便算正常?多久排一次便算正常?正常情況下,一天排便一至兩次是最正常的,若能夠規律的兩天排便一次,也被看作是正常的。若一天排便次數超過了三次,屬於排便過多。若三天以上才可以排一次便,屬於便秘了。一天排便三四次和三四天排便一次,屬於頻率不正常的大便。
  • 一天排便多少次算正常?一天3次大便和3天一次大便,有啥區別?
    那麼,這些食物經過消化之後,最後都會通過排便的方式排出體外,這過程能正常進行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胃,一個健康的胃才能吃盡世界美食,想想都會很開心吧。一天甚至幾天的排便次數太少證明我們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了。排便次數如果過多也不好,腸胃問題就值得我們深思了。那麼,到底一天排便多少次才算正常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裡面的區別。
  • 成年人一天排便2到3次正常嗎?哪種大便最健康?正常大便6標準
    排便是人體的正常行為,但便秘、腹瀉等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人一天大便四、五次,有些人一天大便四、五天。大便似乎是一個很難與周圍人討論的話題,這是事實,也是不可言喻的。人們一天要大便多少次?
  • 育兒避坑指南:新生兒一天排便6次,正常嗎?需要去看醫生嗎?
    有粉絲跟我聊天說,聶小護,新生兒一天排便幾次算是正常?我家寶寶一天拉了6次大便,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嗎?多數嬰兒大便次數一天大概2-3次,通常嬰兒年齡越小,大便次數會偏多,反之,大便次數會變少。母乳餵養的嬰兒,一天排便2-5次都屬正常。
  • 三天排便一次,一天排便三次,哪個更嚴重?
    排便作為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需要保持一定的規律。健康的身體需要你早起後排便。一旦面臨排便障礙,往往是身體出現異常的。有人會說我一天排便三次,有人會說我每三天排便一次。這兩種排便方式哪一種更危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一天排便三次,與三天排便一次,哪種情況更嚴重?多久一次才正常
    近幾天來,人們對排便問題十分關注。認為排便次數少,體內就會積攢大量毒素。反之,排便次數較多,又在懷疑是不是身體不健康的表現,今天就來給大家解惑。一天中排便三次是正常的嗎?有的人認為排便次數多,說明新陳代謝好。而有的人認為是腹瀉的表現,其實在醫學上有對腹瀉明確的定義,真正的腹瀉是指在3個星期內,每天排便次數都能超過3次以上,每天大便總量大於200g,大便含水量超過85%的排便方式,就算是腹瀉。
  • 大便一天3次、三天1次大便,哪個離大腸癌近?這樣排便才健康
    很多人排便卻不規律,無法保持正常的排便習慣,無論是一天三次糞便排出還是三天排一次糞便都應該提高警惕,這兩種情況都是不正常的,要了解排便異常的原因是什麼,同時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調養,只有身體保持健康,消化系統恢復正常功能,這些不良症狀才會減輕。那麼,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一個是大腸癌呢?
  • 人一天排便幾次算正常?3次怎麼樣?給你一個標準
    如果身體保持健康,可以掌握合理的飲食方法,一般腸道功能保持良好,糞便的排洩會比較規律。通過觀察糞便排洩時的狀態、顏色,可以從側面反映腸胃是否健康,如果有某些消化道疾病的信號出現應該重視並採取治療措施,這樣才能夠恢復身體健康狀態。那麼,一天排便幾次是比較正常的呢?
  • 一天排便超出3次,正常嗎?也許與3個原因有關,請早點對照排查
    一天排便超出3次,正常嗎?人們排便的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在每天都要進行一次排便,但是由於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加上存在一些外在環境的影響下,每個人的排便次數也會出現有差異。正常狀態下,每個人的排便次數在0到3次是正常。有時候人一天不進行排便也是正常的現象,不用過於擔心。
  • 三天一次大便和一天三次大便,哪個危害更大,多久排便一次最健康
    今天,我們重點要說的就是三天一次大便和一天三次大便,究竟哪個危害更大。 第一,三天一次大便,進食後,食物殘渣在腸道裡的停留時間,最長可以達到72個小時,所以三天一次大便,並不是便秘,醫學上的便秘,是超過五天以上才會解大便,而且常常伴有大便的乾結,排出困難。
  • 突然開始一天3次排便?注意了,這是這是「腸癌」症狀之一
    想要健康生活,就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然而在排便習慣這一方面,很多人都忽視了,有的人一天排三次,有的人三天才排一次,殊不知到底哪種才是健康的狀態。 怎麼一個健康的人,一天排幾次大便才算是正常呢?
  • 一天排便三次、三天排便一次,哪個更嚴重?或許應該擔心的是它
    就拿「拉撒」來說,由於我們每天都在「吃喝」,所以必須維持一定頻率的「拉撒」,才能保證身體的各項機能在正常運轉,那麼,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都可能代表著哪些問題呢?哪個情況更嚴重呢?一天排便三次排便次數多了,通俗來講就是「拉肚子」了,專業點說就是「腹瀉」。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幾天排便一次最健康
    晨起大便是一個好習慣,但是有些時候你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留意到自己的便中帶血絲,大多數情況下都被你忽視了,以為不是什麼大事。然而,大便也是身體的「健康晴雨表」。其實每個人的身體排便次數和頻率都是不一樣的,影響因素也非常多,和最近的飲食、年齡、以及情緒和全身系統性疾病等有很大關係。
  • 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哪種不好?可能和你想的有點不同!
    日常生活中,排便是我們身體排出代謝物的一種方式,從排便上也是能夠觀察出身體的健康情況。最為理想的排便狀態應該是每天1次到2次;若長時間不排便則表明出現了便秘問題,身體更容易會堆積毒素,這是很不健康的。若你一天內排便多次,這就是腹瀉問題了,同時也是不健康的表現。
  • 排便通暢,人易長壽!正常情況下,人一天排便多少次是正常的?
    而根據相關資料證實,隨著年紀的增加我們的腸胃會開始逐漸的衰弱,從而會導致便秘的情況發生,而衰老的越嚴重的老年人,便秘的情況越常見,從此就能夠看出來衰老的程度其實和便秘之間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所以說排便是小事,卻影響壽命。如果經常便秘不排便會有什麼影響?
  • 一個月大寶寶一天排便多少次正常?
    婷婷在三個月前便便也是比較多的,經常都是7-8次一天,有時候甚至更多,婷兒媽記得那時候每天好像都是在換紙尿褲中度過,當時紙尿褲用得非常快,都是整箱整箱的囤貨的.......母乳餵養:一般情況下,寶寶每天排便大概在2-4次,有的寶寶5-6次,有的寶寶也會有7-8次的情況,還有的寶寶一天1次,或者兩天1次。奶粉餵養:奶粉餵養的寶寶相對來說要比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次數少一些,一天可能是1-2次或者3-4次。
  • 每周排便少於3次就是便秘,排便不通有11種可能,遠離便秘這麼做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均衡,導致便秘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便秘人群不只是老人,更有上班族、白領,甚至還有中學生,那麼現在的你是不是也正深受其害呢?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國外的一個30多歲得男子長期便秘,他聽信偏方,以為吃重物可以幫助排便,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吃了100多枚硬幣,結果更是拉不出來,最後到醫院做手術才取出硬幣。
  • 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哪種對健康不利?或許很多人想錯了
    很多人覺得,排便有什麼可關注的,不是天天都要做的嗎?其實,排便的情況可以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如果每天都能正常排便,身體自然相對健康;如果排便出現問題,身體可能也會出現問題。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是在早上起床之後進行排便 。不過,由於每個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不同,所以每個人的排便時間也不盡相同。不管是什麼時間排便,只要排便規律,通暢輕鬆,就不用糾結每天排便的時間。
  • 腸道健康的人,每天排便多少次?怎麼做可以保證排便通暢?
    我們知道人體每天會攝入各種物質,它們經過代謝轉化,營養被人體吸收,而廢棄物和毒素則會通過排便等方式被我們排出體外。能夠及時排便是機體正常腸道健康的表現,排便次數過多或者太少,都說明了身體可能出現問題。什麼樣的排便次數是正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