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跟我聊天說,聶小護,新生兒一天排便幾次算是正常?我家寶寶一天拉了6次大便,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嗎?經詢問,知道是母乳餵養,大便呈軟糊狀,略帶酸味。精神狀態也挺好,不哭不鬧也挺能喝奶。
其實嬰兒大便次數並沒有固定數值這個說法,影響嬰兒大便次數的因素包括:飲食變化、餵奶次數、餵養方式等。多數嬰兒大便次數一天大概2-3次,通常嬰兒年齡越小,大便次數會偏多,反之,大便次數會變少。母乳餵養的嬰兒,一天排便2-5次都屬正常。6次的話也不要過於擔心,可能是生理性腹瀉,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體重增長正常,慢慢會變少的。如果情況一直持續下去,寶寶狀態變差,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
1、胎便次數
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不定。嬰兒最初會排出積存了9個月的胎便,但是因為必須頻繁排便,所以排便的次數變多。通常胎便持續2~3天,每天3~5次,胎便才會慢慢消失。如果嬰兒出生24小時後胎便依舊沒有排出,父母要引起注意,有可能是消化道先天性畸形導致糞便堵塞,這個時候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2、母乳餵養排便次數
對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排便的次數很彈性,通常新生兒期的次數較多,每天2~5次,有時候哺乳後就會排便。母乳容易消化,也容易排出,有食物進入腸道後的反射性蠕動。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少、次數多等情況是正常的,只要寶寶的精神和吃奶狀況良好,體重正常增加,大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況也不存在,一切都正常,父母不需要擔憂。
有時候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一天也會排便7~8次,父母也不需要過於擔心。這可能是生理性腹瀉,是正常的現象,嬰兒生長到一定時期這個腹瀉會自動消失。另外,嬰兒的大便如果是深綠色的粘液狀,表示母乳不足,嬰兒處於半飢餓狀態,需要增加母乳的量,如果母乳不足,可以給嬰兒添加奶粉。
3 、奶粉餵養排便次數
奶粉餵養的嬰兒大便通常更容易成型一些,大便呈土黃或金黃色,有時黃中稍帶綠色。由於處方奶粉中鐵含量高,如果嬰兒無法充分吸收,大便就會呈綠色。與母乳餵養的嬰兒相比,奶粉餵養的嬰兒排便次數少,一天約1~3次,雖然有點酸味,但沒有明顯的臭味。
4、混合餵養排便次數
混合餵養的嬰兒和奶粉餵養的嬰兒的沒有是什麼差異,大便呈淺黃色,或者稍深一點都屬於正常的。但有可能沒有純奶粉餵養嬰兒的大便更成型,每天排便次數根據奶粉和母乳的比例而不同,每天1-3次。
嬰兒每天大便5-10次,而且含有很多未消化的乳塊,沒有黏液,就像蛋花湯一樣的大便,這種情況就屬於不正常。這種情況多出現於混合餵養的嬰兒。如果是母乳餵養應該繼續,不需要改變餵養方法,也不需要減少量和次數,大部分嬰兒能自然地恢復正常。嬰兒混合飼養或奶粉飼養時,需要適當調整飲食結構。父母可以往奶粉裡加水,把奶調稀一點,減少每次的餵奶量,增加餵奶次數。如果兩三天孩子大便還不正常的話,立即就醫。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去醫院檢查就診:
1、嬰兒出生後24小時還沒有胎便排出。
2、大便呈灰白色、咖啡色或大便帶血。
3、經常性4~5日不排便,忽然排便次數劇增。
4、便便是為水和糞便分離的蛋花湯狀,酸性氣味增強,含有奶塊,還會出現血絲,嬰兒哭鬧不止、嘔吐、發熱、精神狀態不佳、腹部膨脹等。
小聶物語:只要寶寶吃的好,精神狀態良好,生長發育正常,一天正常排便次數3次左右。但是每個寶寶的身體狀況存在差異,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大便次數並沒有固定的次數,重要的是看排出大便的形狀等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