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 | 悅悅 ◎ 責編 | 北北
如果說有什麼知識點是北大各專業都會考的,那一定一定是研究方法!現在這個時候如果還沒背完研究方法,進度真的太慢了哦。之前不少同學問文本分析、話語分析、內容分析的區別,沒啥好說的,直接上乾貨吧!
01文本分析
01定義
文本分析(TextualAnalysis)是近年來研究者探討訊息內容性質的一種有力的研究方法,也是文化研究學者常用的方法之一。
文本(Text)主要指由一定的符號或符碼組成的信息結構體,這種結構體可以採用不同的表現形體,如語言的、文字的、影響的等等。文本是由特定的人製作,其語義必然能夠反映出人的特定立場、觀點、價值和利益等。
在研究中,文本分析法更多從修辭、敘事等方面入手研究文本,由表及裡把握文本的深層意義。
02理論基礎
文本分析的理論資源非常豐富,「NEWS全媒體採訪與寫作」登載的一篇文章中,總結了文本分析的理論資源,「文本分析的理論資源來自闡釋學和人文主義,存在幾種不同的研究取向,比如濫觴於英美文學批評的「新批評」法、以羅蘭·巴特維代表的符號學分析法、著重於故事分析與敘述視角分析的敘述學分析法、兼顧宏觀社會環境和微觀文本解構的互文、對話理論分析法、德希達的解構主義、文本社會學研究方法和英國文化研究等。」從其理論資源可以看出,文本分析更多適用於偏向於文學、敘事類的研究。
文本分析就像「庖丁解牛」,把文章的一字一句「解開」來看,細細解讀品味它的涵義。
02話語分析
01定義
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屬於定性研究方法。話語指「語言在特定社會情境下的使用和表達形式」。話語分析旨在運用符號學、結構主義和語言學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文本的結構與意義,對文本內容進行不斷的挖掘與發現,探索意義的不同解讀方式和文本中所隱藏的意識形態力量。
02理論基礎
話語分析的理論來源同樣多元,我國學者楊絮認為,話語分析在發展過程中吸納了不同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其中3種具有奠基意義的理論基礎為符號學、言語行為理論、系統功能語言學。
符號學理論對話語分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符號的二元理論,為「話語」和「語言」的概念分離奠定基礎;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證明語言符號對實體的重塑作用。
言語行為理論對話語分析的重要意義,在於強調話語是人們改變世界的一種社會行為形式,且話語必須在社會規約下才能實行。
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奠基人是Halliday,其假設語言包含三項元功能
概念功能,通過語言表達各種經歷的功能;
人際功能,運用語言參加各種社會交際活動的功能;
語篇功能,組織語言使其前後連貫,並與語域發生聯繫的能力。
▲ 此外,Halliday等還發展了語境理論,認為語境限制語義表達的意義潛勢,使語義更加具體和明確。
03流派分支
在話語分析的分類中,最具影響力的是Cook的分類模式。其根據不同的目標、研究方法、理論來源及研究重點將話語分析分為英美學派、福柯學派及批評話語學派三類。我國學者楊絮基於Cook的觀點,將話語分析分為基於語言學的話語分析、福柯式話語分析與批判話語分析。
基於語言學的話語分析重點研究的是語言和語言的使用範圍(包括話語結構的使用、信息結構、語篇及話語類型、篇章語法、圖式理論,以及不同語境中的話語意義)。
福柯學派對話語分析的應用,以福柯的知識考古學、譜系學、話語權力理論為哲學基礎,其主要關注話語使用行為對現實世界及社會秩序的折射、建構與維護。
批判話語分析綜合上述兩大分支流派的部分觀點,學者的關注焦點仍是社會問題,但其更重視挖掘話語使用中蘊藏的權勢關係和意識形態。批判話語分析的終極目的在於揭露並抵制社會各個領域中存在的不公平現象,達到倡導公平、維護正義的效果。
話語分析的應用很廣泛,研究對象可以是歌詞、改編的電影、外國新聞報導、電視訪談節目、課堂上教師的語言、等等。這些研究最終都指向話語背後的權力結構。
03內容分析
01定義
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大眾傳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之一,是一種定量研究方法。它通過對大眾傳播內容量和質的分析,認識和判斷某一時期的傳播重點,對某些問題的傾向、態度、立場,以及傳播內容在某一時期的變化規律等,是對各種信息交流形式的明顯內容進行客觀的、系統的和定量的描述。
02優缺點
內容分析的優點主要有:省錢省時、保險係數大、非幹擾性等。
局限主要是:只局限於對記錄下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研究;資料的效度存在一定的問題,結果不一定能準確反映所希望測量的概念或所希望研究的變量。
03步驟
內容分析法作為一種很常用的量化研究方法,研究步驟也基本固定。風笑天老師在《社會研究方法》中提出的具體步驟如下:
提出研究問題。由於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因此構建一個研究大綱對於指導方法的實施是十分重要的。在研究大綱中需要確定研究目的、劃定研究範圍並提出假設。
抽取文獻樣本。在不可能研究整個文獻信息的總體時,就需要採用抽樣方法。樣本選擇的標準要符合研究目的、信息含量大、具有連續性、內容體例基本一致,簡言之,應能從樣本的性質中推斷與總體性質有關的結論。
確定分析單元,即發掘研究所需考察的各項因素。這些因素應都與分析目的有一種必然的聯繫,且便於抽取操作。分析單元可以是單詞、符號、主題、人物,以及意義獨立的詞組、句子或段落乃至整篇文獻都可以作為分析單位。
制定類目系統,即確定分析單元的歸類標準。有效的類目系統首先應具有完備性,保證所有分析單元都有所歸屬;同時類目之間應該是互斥和獨立的,一個分析單元只能放在一個類目中;類目系統還應具有可信度,應能得到不同的編碼員的一致認同。
內容編碼與統計。編碼是將分析單元分配到類目系統中去的過程,可以藉助計算機技術完成這項重複性工作,不僅速度快,而且保證了編碼標準的一致性。對數據的統計工作也可以交由相應的統計軟體完成,百分比、平均值、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各種統計分析均可實現,而且精度更高。
解釋與檢驗。研究人員要對量化數據做出合理的解釋和分析,並與文獻的定性描述判斷結合起來,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分析結果還要經過信度和效度的檢驗,才具有最終說服力。
內容分析法發明於拉斯韋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時通訊研究」,現在內容分析法是傳播學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估計很多傳播學專業同學的畢業論文都會用到內容分析法呢。
04區別
01內容分析與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定量研究方法,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都屬於定性研究方法。內容分析依靠數據對傳播內容進行量化研究。而文本分析與話語分析則是從語言學、語義學的角度探討文本內容背後意義的不同解讀方式和意識形態力量等。
02文本分析與話語分析
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同屬於定性研究,並且研究對象和理論來源存在一定的重合。但是相比於文本分析,話語分析更加強調揭露傳播內容背後的意識形態和權力關係。比如,很多翻譯類研究會使用文本分析法來詳細分析文本背後的敘事方法,而眾多國際傳播、國際關係類的研究會選擇話語分析,從而探究內容背後的意識形態特點。
◎ 參考文獻:
1、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306-316.
2、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24-227.
2、鬱曉華.關注可視化文本分析中的技術優勢-基於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技術類客體的命題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03):104-112.
3、楊絮.話語分析方法綜述:開闢LIS研究新視野[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8(03):59-67.
4、NEWS全媒體採訪與寫作.學術前沿|文本分析、話語分析與內容分析[EB/OL].2016-06-06.
5、邱均平,鄒菲.關於內容分析法的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02):14-19.
6、百度百科,文本分析[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