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話語分析/內容分析還分不清?建議直接背這篇!

2020-12-25 胡師姐北大新傳考研

◎ 小編 | 悅悅 ◎ 責編 | 北北

如果說有什麼知識點是北大各專業都會考的,那一定一定是研究方法!現在這個時候如果還沒背完研究方法,進度真的太慢了哦。之前不少同學問文本分析、話語分析、內容分析的區別,沒啥好說的,直接上乾貨吧!

01文本分析

01定義

文本分析(TextualAnalysis)是近年來研究者探討訊息內容性質的一種有力的研究方法,也是文化研究學者常用的方法之一。

文本(Text)主要指由一定的符號或符碼組成的信息結構體,這種結構體可以採用不同的表現形體,如語言的、文字的、影響的等等。文本是由特定的人製作,其語義必然能夠反映出人的特定立場、觀點、價值和利益等。

在研究中,文本分析法更多從修辭、敘事等方面入手研究文本,由表及裡把握文本的深層意義。

02理論基礎

文本分析的理論資源非常豐富,「NEWS全媒體採訪與寫作」登載的一篇文章中,總結了文本分析的理論資源,「文本分析的理論資源來自闡釋學和人文主義,存在幾種不同的研究取向,比如濫觴於英美文學批評的「新批評」法、以羅蘭·巴特維代表的符號學分析法、著重於故事分析與敘述視角分析的敘述學分析法、兼顧宏觀社會環境和微觀文本解構的互文、對話理論分析法、德希達的解構主義、文本社會學研究方法和英國文化研究等。」從其理論資源可以看出,文本分析更多適用於偏向於文學、敘事類的研究。

文本分析就像「庖丁解牛」,把文章的一字一句「解開」來看,細細解讀品味它的涵義。

02話語分析

01定義

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屬於定性研究方法。話語指「語言在特定社會情境下的使用和表達形式」。話語分析旨在運用符號學、結構主義和語言學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文本的結構與意義,對文本內容進行不斷的挖掘與發現,探索意義的不同解讀方式和文本中所隱藏的意識形態力量。

02理論基礎

話語分析的理論來源同樣多元,我國學者楊絮認為,話語分析在發展過程中吸納了不同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其中3種具有奠基意義的理論基礎為符號學、言語行為理論、系統功能語言學。

符號學理論對話語分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符號的二元理論,為「話語」和「語言」的概念分離奠定基礎;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證明語言符號對實體的重塑作用。

言語行為理論對話語分析的重要意義,在於強調話語是人們改變世界的一種社會行為形式,且話語必須在社會規約下才能實行。

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奠基人是Halliday,其假設語言包含三項元功能

概念功能,通過語言表達各種經歷的功能;

人際功能,運用語言參加各種社會交際活動的功能;

語篇功能,組織語言使其前後連貫,並與語域發生聯繫的能力。

▲ 此外,Halliday等還發展了語境理論,認為語境限制語義表達的意義潛勢,使語義更加具體和明確。

03流派分支

在話語分析的分類中,最具影響力的是Cook的分類模式。其根據不同的目標、研究方法、理論來源及研究重點將話語分析分為英美學派、福柯學派及批評話語學派三類。我國學者楊絮基於Cook的觀點,將話語分析分為基於語言學的話語分析、福柯式話語分析與批判話語分析。

基於語言學的話語分析重點研究的是語言和語言的使用範圍(包括話語結構的使用、信息結構、語篇及話語類型、篇章語法、圖式理論,以及不同語境中的話語意義)。

福柯學派對話語分析的應用,以福柯的知識考古學、譜系學、話語權力理論為哲學基礎,其主要關注話語使用行為對現實世界及社會秩序的折射、建構與維護。

批判話語分析綜合上述兩大分支流派的部分觀點,學者的關注焦點仍是社會問題,但其更重視挖掘話語使用中蘊藏的權勢關係和意識形態。批判話語分析的終極目的在於揭露並抵制社會各個領域中存在的不公平現象,達到倡導公平、維護正義的效果。

話語分析的應用很廣泛,研究對象可以是歌詞、改編的電影、外國新聞報導、電視訪談節目、課堂上教師的語言、等等。這些研究最終都指向話語背後的權力結構。

03內容分析

01定義

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大眾傳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之一,是一種定量研究方法。它通過對大眾傳播內容量和質的分析,認識和判斷某一時期的傳播重點,對某些問題的傾向、態度、立場,以及傳播內容在某一時期的變化規律等,是對各種信息交流形式的明顯內容進行客觀的、系統的和定量的描述。

02優缺點

內容分析的優點主要有:省錢省時、保險係數大、非幹擾性等。

局限主要是:只局限於對記錄下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研究;資料的效度存在一定的問題,結果不一定能準確反映所希望測量的概念或所希望研究的變量。

03步驟

內容分析法作為一種很常用的量化研究方法,研究步驟也基本固定。風笑天老師在《社會研究方法》中提出的具體步驟如下:

提出研究問題。由於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因此構建一個研究大綱對於指導方法的實施是十分重要的。在研究大綱中需要確定研究目的、劃定研究範圍並提出假設。

抽取文獻樣本。在不可能研究整個文獻信息的總體時,就需要採用抽樣方法。樣本選擇的標準要符合研究目的、信息含量大、具有連續性、內容體例基本一致,簡言之,應能從樣本的性質中推斷與總體性質有關的結論。

確定分析單元,即發掘研究所需考察的各項因素。這些因素應都與分析目的有一種必然的聯繫,且便於抽取操作。分析單元可以是單詞、符號、主題、人物,以及意義獨立的詞組、句子或段落乃至整篇文獻都可以作為分析單位。

制定類目系統,即確定分析單元的歸類標準。有效的類目系統首先應具有完備性,保證所有分析單元都有所歸屬;同時類目之間應該是互斥和獨立的,一個分析單元只能放在一個類目中;類目系統還應具有可信度,應能得到不同的編碼員的一致認同。

內容編碼與統計。編碼是將分析單元分配到類目系統中去的過程,可以藉助計算機技術完成這項重複性工作,不僅速度快,而且保證了編碼標準的一致性。對數據的統計工作也可以交由相應的統計軟體完成,百分比、平均值、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各種統計分析均可實現,而且精度更高。

解釋與檢驗。研究人員要對量化數據做出合理的解釋和分析,並與文獻的定性描述判斷結合起來,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分析結果還要經過信度和效度的檢驗,才具有最終說服力。

內容分析法發明於拉斯韋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時通訊研究」,現在內容分析法是傳播學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估計很多傳播學專業同學的畢業論文都會用到內容分析法呢。

04區別

01內容分析與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定量研究方法,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都屬於定性研究方法。內容分析依靠數據對傳播內容進行量化研究。而文本分析與話語分析則是從語言學、語義學的角度探討文本內容背後意義的不同解讀方式和意識形態力量等。

02文本分析與話語分析

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同屬於定性研究,並且研究對象和理論來源存在一定的重合。但是相比於文本分析,話語分析更加強調揭露傳播內容背後的意識形態和權力關係。比如,很多翻譯類研究會使用文本分析法來詳細分析文本背後的敘事方法,而眾多國際傳播、國際關係類的研究會選擇話語分析,從而探究內容背後的意識形態特點。

◎ 參考文獻:

1、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306-316.

2、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24-227.

2、鬱曉華.關注可視化文本分析中的技術優勢-基於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技術類客體的命題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03):104-112.

3、楊絮.話語分析方法綜述:開闢LIS研究新視野[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8(03):59-67.

4、NEWS全媒體採訪與寫作.學術前沿|文本分析、話語分析與內容分析[EB/OL].2016-06-06.

5、邱均平,鄒菲.關於內容分析法的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02):14-19.

6、百度百科,文本分析[EB/OL].

相關焦點

  • 話語分析理論
    以廣義的功能語言學為理論基礎和根源,包括系統功能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語用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話語分析角度有:銜接 (Cohesion)與連貫(Coherence)、語篇、話語結構(Textual/Discourse structure)、信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語篇/話語類型(Textual/Discourse type)、篇章語法 ( Text
  • 話語和話語分析
    而對這些的研究,就是話語分析。辨別了話語分析和語篇分析的不同用途,好像二者關係並列,各有分工。這裡面,「交際」與「社會行為」,則是抽象詞語,內涵豐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明白的。「語法連接」和「意義連貫」則需要明確所指,而「意義」這個詞語是個大詞,至今還為之爭論不止。前面,已經探討過:話語包括能夠表達他的思想的聲音,或者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
  • 文本分析20年
    貝爾(Les Bell)曾指出,「如果沒有理解反映了教育機構的多級性和多層性特徵的政策,要理解在我們的教育機構內發生了什麼是不可能的。」[25]事實上,如果沒有理解反映政策模糊性和複雜性的文本及其話語,要理解政策本身也是不可能的。文本作為一種社會活動產物,因其具有可見性和持久性,能為實證研究提供特定的歷史數據。
  • 政治語篇的情感話語分析及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政治語篇;情感話語;大學英語教學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歷經變革,在課程性質、地位、作用以及教學目標和內容等方面基本達成共識。大學英語課程在教授語言技能之外,還應培養學生的語用理解和表達能力,提高文化語境意識。歐洲、美國和加拿大制定的外語能力標準中,都有對語用能力的描述。
  • 計算機輔助大數據政治話語分析
    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包括詞頻分析、詞雲分析、情感分析、流量分析、聚類和分類分析、社會網絡分析等。有一些方法已經運用得非常廣泛了,比如,詞頻分析和詞雲分析。比如情感分析方法,運用的結果在社會科學領域還比較少。社會網絡分析雖然運用還不多,但是潛力較大,有著廣闊的運用前景。同時,這些分析方法還可以同時間、地點等組合在一起,從而分析話語體系的變遷、話語體系在空間上的不同等等。
  • 人民日報新媒體新聞評論話語分析
    基於此,他提出了將話語分為文本分析和語境分析兩種視角,在文本分析這一視角中,可以使用語言的語音、詞彙、句式、意義等微觀結構方面進行分析,也可以使用宏觀的圖式和超結構來進行分析;在語境分析層面,可以對「話語的產生和理解、社會文化情境中社會互動行為的認知過程進行描述。」
  • 綠色語法視角下的生態話語分析
    我們可以將韓禮德所提出的「綠色語法」作為生態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石,在語篇分析實踐操作中,通過整合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中所包含的純理功能、語法隱喻、語境等方面的內容,從語言本體層面和語境層面去建構生態話語分析框架。
  • 政治的話語分析範式
    如果我們從馬克思的文本來看的話,馬克思絕對是政治話語分析的大師。雖然按照沃達克所說的(31),政治話語分析始於20世紀50現代,但對「政治家的語言」和「政治中的語言」的研究,馬克思是開歷史先河的思想家或者直接就是「政治語言學」家。換言之,馬克思不僅是政治研究的階級範式的開創者,也是政治研究的話語分析範式的開先河者。
  • 教科書內容分析的類型學研究
    克拉考爾(Kracauer)批判了量化內容分析,認為它忽視了文本內容的潛在意義,真正的內容分析應關注文本背景的重構,不應通過計算和測量顯性內容的方式來分析文本,而應嘗試從不同的視角來揭示文本的多元意義。
  • 基於文本挖掘的學習分析應用研究
    Gartner和IDC稱:近80%的網絡數據都是非結構化[1][2][22],這些數據蘊藏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但是目前人們還很難管理和分析。非結構化數據是不符合預定義的數據模型的內容,難以實現自動化識別,並且不完全符合資料庫的存儲標準與規範。毫無疑問,文本是非結構化數據中最典型、顯性的實例來源[2][20]。
  • 話語分析與中國哲學研究範式的轉換
    【論點摘編】      朱人求在《學術月刊》2016年第9期撰文指出,話語是關於某個主題的語言陳述的總和,是人與人在特定社會語境中通過語言或文本而展開的社會交往與關係建構實踐。
  • 2016:文本分析、情感分析和社交分析的10大趨勢
    >文本分析、情感分析和社交分析幫助你在一定規模上轉化成客戶、病人、公眾以及市場的「聲音」。舉例來說,甚至眾包數據處理的領軍企業:CrowdFlower都全面擁抱機器學習了,初創企業Idibon都把傳統和現代相結合作為一大賣點:「你可以組建自定義的分類系統,並使用機器學習、規則和你已有的字典/模式去調整它們。」
  • 文本分析與可視化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描述一種文本分析和可視化技術,它使用一種基本的關鍵字提取機制,只使用單詞計數器從我在http://ericbrown.com [1]博客上創建的文章語料庫中查找前3個關鍵詞。不過這還不是太有趣。文本/關鍵詞在哪裡呢? 你需要切換到「overview」選項卡才能看到。你應該會看到如下所示的內容(在下拉列表中選擇「Default Curved」之後)。
  • 突發事件中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微信話語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社會科學中的話語分析並不囿於語言學研究的文本結構,更關注「意義」的建構與解釋,把意義置於社會歷史之中,關注語境與互文性甚至權力的鬥爭。[7]話語分析的方法多元且因語篇而異。Z.Harris 提出話語分析的兩種方法:描述語言及研究文化與語言的關係[8];J.P.
  • 學術觀點 | 何偉:「生態話語分析」:韓禮德模式的再發展
    環境話語分析一方面關注語法及用詞特點:Gerbig (1993,1997)、Schleppegrell(1996)在環境話語分析中,發現名物化可以省略或掩蓋施事這一特點,比如killingofwild animals就沒有表明此行為的責任主體;Goatly(2000)通過環境話語分析,指出人們對environment一詞的使用,暗示了人類中心主義這一觀點;Schultz(2001)通過環境話語分析,
  • 在南非一所大學基礎數學課程中對實際問題進行的批評話語分析
    這門課程為因南非持續存在教育不平等而被認為處於不利地位的學生提供了一條通往數學專業的替代途徑。利用批評語言學家Norman Fairclough提出的數學和批評話語分析的社會政治實踐視角,我們描述了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數學和關於數學身份的實際問題,並將其與學校數學和其他大學數學課程進行比較。
  • 商業分析中,如何進行文本挖掘
    我的好友吳亦凡在這篇文章中,提供了一種通過文本挖掘得出商業洞察的方法,簡單易上手,又極具價值。本文將從商業分析的視角來介紹文本挖掘的實際應用場景,以及一項完整的文本挖掘流程。本篇的重點以「器」的角度,介紹我珍藏的幾款文本挖掘工具,手把手教你製作一個精美的個性化詞雲。
  • 綜述: 文本分析在市場營銷研究中的應用
    當生產者和消費者彼此很熟悉,文本表達會更非正式(Goffman 1959),導致第三方很難通過直接明確的信息了解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對話的態度。這些因素對於解讀文本信息至關重要,消費者給好朋友分享什麼往往跟其他不同。企業可能會因為特定的冬季,其年報中可能會含有利好市場的信息。最後,歷史可能也會影響文本的內容。
  • 綜述:文本分析在市場營銷研究中的應用
    文本內容也會被客觀條件影響文本內容還可以被客觀條件所塑造,如技術限制和社會文化基因(社會規範)文本信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領域知識先前客觀歷史首先,不同題材因社會規範,表達內容和方式有所不同。例如觀點陳述時,新聞不如報告來的客觀(Ljung 2000).酒店評論卡和其他反饋主要被極端觀點佔據。
  • 話語分析說認知:感知的含義
    關於話語和話語分析的文章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為這是討論的起點和邏輯幾點,所以再次加以明確。有關內容參看本人的相關文章,不再細說。關於認知問題,心理學,特別是認知心理學已經對此進行具體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從話語分析的角度,對認知中有關感知的內容進行討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