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宗的《推背圖》解讀

2021-02-16 天下奇聞啊

《推背圖》是讖書,讖讀[chèn]。讖書就是記載預言並會應驗的書。一般人們公認《推背圖》是排名第一的預言書。

要解讀《推背圖》,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個是改朝換代一定會記錄,另一個是改變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一定會記錄。《推背圖》平均每30年為一象,以最正宗的67象的《推背圖》為例,67乘以30,大約2010年左右,如此算來,是從唐代一直記錄到公元2600年左右?

然而並沒有這麼長時間,因為有的時代社會變革少,重大事件少,就會記錄得少,《推背圖》一象就可以達100多年,如果社會變革頻繁,節奏加快,尤其是21世紀以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加速進步,《推背圖》一象頂多也就是10年左右。以此來計算以後的時間,也就再過一百多年,到公元2150年左右,《推背圖》中所有的圖就會全部應驗,人類就可以實現大同世界了。

唐之後的五代十國變動也挺頻繁,倒不是因為科技使社會進步加速,而是因為動不動就換皇帝、換國號,所以不到幾年就是一象。

第一象

詩:

自從盤古分天下,

龍鬥虎爭百事悲,

萬代興亡難書記,

且就武后定太平。

文:一男在山上坐,兩手託日月。

意:地球誕生幾十億年了,大陸分裂、漂移發生過很多次,地球上出現過多次形狀不同的整體陸地。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上億年前所有的陸組成最後一個整體陸地叫盤古大陸,大概呈方形。

盤古開天闢地,應該讀作「盤古開,天闢地」,上古時代,「天」就是月球,離地球很近,懸停在盤古大陸上空。4200年前,堯統治盤古大陸的時代,月球遠離地球,遠離導致方形的盤古大陸裂開,當時天傾西北(地軸傾斜)、地陷東南(陸地漂移消失在海平面下),全球大陸劇烈漂移引發海水倒灌陸地上千裡,大部分劇烈漂移的陸地海拔600米以下全部被淹沒,這叫洪水海潮。全球氣候劇變,某些植物滅絕導致動物遷徙,從此地球上出現了新氣象、新環境,而「天(月球)」則日高一丈,漸行漸遠變成了月亮。

盤古開、天闢地後來成為了中國少數民族(彝族)的傳說,因為道教沒有創世神,就拿來裝點門面了。盤古成為了創世神。這個傳說並不是指宇宙誕生或地球誕生,因為那時候並沒有人類,怎麼會有傳說?

自從盤古大陸分裂後,中原大地上發生了很多事情,過去、現在、未來會有很多很多改朝換代,用書本很難一件一件詳細記下來的,但是現在可以簡單地預測一下,用圖把以後的重要的大事表現表現。那麼,現在就要從武則天開始一步一步講了。

第二象

江中鯉魚十八尾,

片片只落流水中,

子子孫孫萬代興,

三百年來少一紀。

文:一共十八條鯉魚,還立著兩口劍,有一劍穿刺一條鯉魚,鮮血四濺。

意:這一象是唐朝氣數概括。任何王朝想流傳萬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美好的夢。

十八尾鯉魚,指李唐王朝只有十八位皇帝,江山流傳不到300年。準確的來講是300—12=288年左右。

第三象

當堂女子本姓武,

手執金符坐中土,

身著霞光五彩衣,

自秉金錘擊金鼓。

文:一婦人戴金冠,坐金殿上,一手擎鸚鵡,一手擊鼓。

意:一個女的,叫武則天,她會當女皇帝。她死後立無字碑,功過由後人評說。這是一個有創新意識人,在她任內有很多創新,打破了很多舊的觀念。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很了不起!在《推背圖》中關於五彩的描寫,只有兩處,在聖人出世的前一象裡,出現五彩光。

武則天,生於624年,死於705年。山西文水縣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十四歲入後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一開始由才人升級為昭儀,後升級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

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在這個時期,她改名為「曌」, 全名叫武曌。因為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後來,武則天自立為皇帝,建立武周王朝,定洛陽為首都,並把洛陽改叫神都,不過馬上武則天就病倒了,病得很嚴重。總理張柬之乘機發動兵變,迫使武則天退位,唐中宗李顯因此復闢,恢復了唐朝。

第四象

擬將社稷亂分離,

爭奈天宮十八枝,

賴得忠臣火邊犬,

方能復立舊唐基。

文:一架鐘,一個人右手拿一枝火把,左手牽著狗而走。

意:十八個李唐皇帝,是天定的,是定數,是任何人都打亂不了的。

鍾,是指忠臣。

火邊犬就是「犬」旁加「火」,為「狄」。

狄仁傑生於630年,死於700年11月15日,山西太原人。比武則天小六歲。

691年九月,61歲的狄仁傑成為總理。後來被奸臣陷害,關進了監獄。平反後當了縣長,697年,67歲的狄仁傑再次當了總理,他不怕武則天,敢於直話直說,力勸武則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武則天退位後,唐中宗李顯復闢,當了皇帝。

李顯之後,唐睿宗李旦繼位。

後來李旦禪位給自己的三兒子李隆基。

李隆基就是唐玄宗,又稱唐明皇,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

第五象

鑾luán鈴擊鼓進潼關,

此日君王幸劍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

定於此處喪金環。

文:山上有一鹿,鹿身上有鞍。有一女子仰臥。

意:山,鹿,鞍,安祿山,安史之亂。喪金環,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楊玉環在兵亂中死了。

公元755年,範陽、平盧、河東三大軍區總司令為安祿山,他以反對楊國忠的名義,以幫助皇帝清除腐敗名義,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

其中,在潼關的戰鬥,是中國戰爭史上伏擊戰的典型戰例。守方錯誤估計形勢,沒有採取據守險要、持久疲敵、伺機出擊的方針,過早地出關反攻,結果造成人地兩失。攻方把守方誘出固若金湯的大本營,直到把守方誘入伏擊區,因而取得大勝。

潼關歷來是各朝代最重要的關口,失去潼關就相當於失去了一半的天下。

潼關失守後,叛軍很快就要打到京城了,唐玄宗李隆基趕緊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wéi驛(今陝西 興平市 西)時,以陳玄禮為首的中央警衛團的所有人,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

還沒等李隆基等這些高層領導反應過來,場面一下就變得不可收拾,警衛團的警衛人員馬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楊國忠確實該死,他靠他妹妹楊玉環,當上了總理,別看名字叫「國忠」,其實是個大大的奸臣,只管給自己的家人撈好處。腐敗透頂!他反而還誣陷忠臣,說人家貪汙腐敗。

唐玄宗看了當前的情勢,趕緊順水推舟說楊國忠應該殺,本來他想的也是養肥了再殺。現在殺了正好。但唐玄宗認為楊貴妃沒有罪,想赦免楊貴妃。問題是現在所有的人還不解氣,認為楊貴妃是禍國紅顏,都認為安史之亂的主要根源是在楊貴妃這裡,不殺楊貴妃不足以慰軍心、難振士氣。

如果唐玄宗不聽警衛人員的話,這些保衛他的人就散夥了,這可不行,唐玄宗在不得已之下,賜楊貴妃白綾一條。

最終,楊貴妃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第六象

黃頭人起亂中國,

非青非白亦非黑,

川田十八無人耕,

到處父南並子北。

文:一黃色鴟鴞[chī][xiāo]在樹上,樹下有無數死人。

意: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國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一百年後,就到了唐末。黃巢的農民起義開始了。

川田十八就是「巢」。 鴟指鷂鷹,鷂子翻身、鯉魚打挺在武術中常用,說明鷂鷹翻身靈活。鴞指貓頭鷹這類,有臉盤,眼珠不能轉,但頭能轉動270度的鳥。綜上所述,就是黃巢發動農民起義,要翻身當家作主人,戰爭慘烈,殺人不眨眼、殺人無數。

這裡有必要提一個叫王仙芝的山東人。王仙芝販過私鹽,經常出沒於江湖,他於874年聚眾數千人造反,成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875年六月,黃巢與兄侄八人響應王仙芝。877年二月,黃巢率軍攻陷鄆州。878年,義軍被包圍,經過激戰,義軍5萬餘人英勇犧牲,王仙芝在突圍中不幸戰死。

這時,眾兵推黃巢為領袖,號稱「沖天大將軍」,880年十一月十七日,黃巢義軍攻入洛陽。十二月一日,義軍兵抵潼關。十二月十三日,兵進長安,這時候皇帝早就逃跑了。於是黃巢登上皇帝寶座,自己當了皇帝,建立「大齊」國,大赦天下。

唐末農民戰爭前,經過估算,當時唐朝全境人口大約為3300萬人。戰後全國人口大概有2000萬人,超過1000萬的人口在近半個世紀的王仙芝、黃巢起事以及藩鎮爭權戰亂中喪失。死這麼多人,是個大事,《推背圖》當然要記啊。民間有俗語,「黃巢殺人八百萬,在數一人也難逃。」這句話一方面是說有很多人死於戰爭,另一方面是說死的都是該死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黃巢在起義準備階段,同藏梅寺的和尚卞綠結為兄弟。在起義前,黃巢就藏在古宿州的藏梅寺,同卞綠和尚商討起義的時間、地點、方案。

準備起義的那天,黃巢對卞綠和尚說:「兄長,為起義能順利進行,我今天要祭刀。」

卞綠說:「你祭刀,我總覺有些害怕。」

黃巢說:「哥哥,我祭刀你怕什麼?」

卞綠說:「不知怎地,我老覺得心驚肉跳的。」

黃巢說:「那你就躲一躲吧,我祭完刀你再出來。」於是卞綠和尚就出去躲了。可他躲到哪兒都覺得不安全,最後看見寺前有棵大樹,裡面是空的,他躲了進去,覺得很安全。

黃巢在寺前耍刀,耍得呼呼生風,滴水不透。他一邊耍刀一邊琢磨,看有什麼地方可以祭刀。就在這時,他忽然覺得眼前的這一棵樹,用來祭刀最合適。

於是黃巢對準樹,用力一刀砍去,「咔嚓」,樹斷了,噴出鮮血把黃巢嚇了一跳,仔細一看,卞綠和尚和樹一樣,攔腰截斷,死於樹中。為此黃巢很傷心。這件事正應驗了「黃巢殺人八百萬,在數一人也難逃。」的讖語。人們說,黃巢是天上的武曲星,因誤放了地獄裡的魔鬼而被玉皇罰下界來。

地獄共有魔鬼八百萬,都投胎成人了。而卞綠和尚就是看地獄門的官吏,所以卞綠和尚必須先死。以後黃巢每殺一個人,卞綠就關進地獄一個人,決不濫殺一人。

沒過了多久,分散在各地的原唐朝各軍區司令們收羅殘兵敗將,緩過勁兒來了,前來討伐黃巢,要報仇血恨。

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兵敗,和兒子黃皓率殘部流竄,沒想到在湖南中了土豪鄧進思的埋伏,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黃巢及從眾竟然被殺,唐末農民起義也就隨之結束了。

黃巢雖然被鎮壓了,完蛋了,但唐朝也被拖下水,也快完蛋了,世道興亡共滅亡,一起完蛋。五代十國將開始。

第七象

其中有個赤猿猴,

篡位寰區禍作頭,

剛了徵南又徵北,

日光閃閃上金樓。

文:有三顆明珠,擺成「品」字的樣子,有霞光三道。

意:黃巢有一個部下,叫朱溫,把朱溫比作赤猿猴,是說他非常地猾頭,大大的狡猾。

朱溫後來脫離黃巢建立的大齊政權,歸降唐廷後被賜名「朱全忠」。 篡唐建梁後又改名朱晃。

三顆明珠,霞光三道,這裡的三是指朱溫有三個名字,換了三種立場。在成語「明珠暗投」中,明珠也是比喻人,比喻轉換立場的人。

907年,朱溫廢掉了唐哀帝李柷,自行稱帝,建都開封,國號為「大梁」,建立後梁。

寰區,指京城周圍千裡內,意思是就在京城地區(河南開封)作亂。

日光閃閃上金樓,就是指登基當皇帝。

朱溫曾經要謀害一個叫李克用的人,結下仇以後,有朝一日,李克用的兒子把大梁滅了國。後面會講到。

第八象

秦川得入何曾坐,

父子東西愛空弓,

卻緣天使一二人,

並時收東一時破。

文:一王騎馬領兵過橋,一人迎面用箭射他。

意:912年,朱溫被親兒子朱友珪所害,終年 61 歲。

朱友珪是後梁太祖朱溫的第三個兒子,母親為亳州營妓。朱溫本來鎮守宣武,他到宋州、亳州擴大地盤時,有一次率軍經過亳州,召一妓陪侍,並且懷孕。朱溫離去後,此妓差人告訴朱溫生一男孩 ,朱溫大喜,這個男孩就是朱友珪,後來被朱溫接到身邊。朱友珪長大後,和他爹一樣狡猾。

朱溫還有一個養子,叫朱友文,多才多藝,而且年長,朱溫很喜愛朱友文。朱溫心裡很想立朱友文為接班人。這讓朱友珪很生氣,於是謀害了他父親。

秦川得入何曾坐,就是說,秦川也是後梁的國土,朱溫還沒有來得及去參觀視察,就被殺了。

父子東西愛空弓,就是父子意見不合。弓是權力的象徵,對於父子倆來講是空的,都沒有坐穩皇帝的寶座就被殺了。這不,朱友珪剛當了皇帝,就被他的弟弟朱友貞(朱溫第四子)發動政變幹掉,朱友貞隨後即位,就是後梁最後一個皇帝。

第九象

中州坐臥何曾靜,

河朔十光周武盛,

呼叱天子作吾宗,

劍戟相持幾時定。

文:一個胡人在雲中行,下有木履如飛。

意:這一象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故事。他的父親就是李克用。李克用,沙陀族,屬於胡人。他是一隻眼,獨眼龍,本來是唐朝的一個軍區司令,想要恢復李唐王朝。可惜的是,908年就病死了。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最終滅了後梁。然後覺得唐朝皇帝姓李,自己也姓李,乾脆自己當皇帝算了,反正天下還是李家天下,於是李存勖在923年建立後唐。

第十象

龍蛇相鬥三十年,

一旦紅光只在天,

上得天堂卻遊戲,

東京百萬入秦川。

文:一人穿袍,腰環玉帶,站在上面,下面有一黃面人跳舞。

意:李存勖是戰場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打了三十年仗,當了皇帝以後,他認為父仇已報,中原已定,不再進取,開始享樂。

李存勖自幼喜歡看戲、演戲,他當了皇帝以後,還常常面塗粉墨,穿上戲裝,登臺表演,不理朝政,並自取藝名為「李天下」。 這就是「上得天堂卻遊戲」。

公元926年,李存勖聽信秘書的讒言,冤殺了一個大將。另一戰功卓著的大將李嗣源也險遭殺害。

李嗣源心想,我是李克用的養子,和你李存勖雖然不是親兄弟,但也不是外人,你竟然要殺我?那我來先殺你好了。

於是當年三月,李嗣源在將士們的擁戴下,率軍進入首都,準備廢掉李存勖自立為帝。李嗣源的部下石敬瑭作為先鋒率先攻入首都。「東京百萬入秦川」就是說這個事件。

東京是現在的河南開封,也稱「汴州」「 大梁」「 汴梁」 「汴京」。

有個叫郭從謙的,是演戲的演員,他被李存勖提拔到警衛團工作,在李嗣源的軍隊打進京城以後,他乘亂殺死了李存勖。

李嗣源佔領京城後,就登基當了後唐皇帝。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宇宙通鑑》。

《宇宙通鑑》是一本蘊含宇宙能量的智能奇書,以不斷進化、升級、迭代的推理科幻小說的形式,跨界整合天文、地理、歷史、神話、預言、考古等大數據,經過嚴密的推理分析,不但說明神級外星人的存在,而且說明宇宙是一個虛擬系統。書中以佛道空無理論結合量子物理弦論及科學家認同的「全息宇宙論」為宇宙觀,讓讀者以月球中的神級外星人為主視角,體驗宇宙劇情(歷史進程),洞察生命本質和宇宙攻略。

《宇宙通鑑》上部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概念為主,講月球中的神級外星人通過在地球上創世紀、收集人類文明進化過程的數據和人類產生的精神能量(香火)、結合自身進化發展中的歷史數據、對宇宙進行研究和探索,最終證明宇宙是一個全息智能模擬系統。更準確地說,宇宙是一個能量意識體化現的虛擬世界,宇宙大爆炸就是數據大爆炸!溫度、引力、光速等都是設定(設定就是「道」)。

意識能量為一體,宇宙誕生後分開,能量化時空萬物,意識化你我意識。宇宙意識的無數分身在宇宙時空中體驗劇情,收集數據,這和人類玩遊戲,建立很多角色,體驗不同的角色、種族、天賦、技能是一個道理。外星人和人類的本質是一樣的,是宇宙意識的分身與克隆,在宇宙中體驗劇情、進化升級、衍生新的宇宙。

宇宙是虛擬系統,「道」就是設定,人就是可以繁殖的有軀殼的人工智慧,《易經》就是算法。《宇宙通鑑》的下部以大數據(詳實資料)結合作者獨創的算法,按時間順序推導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依據神話結合科技解讀過去,依據預言結合科技解讀未來)。如果您想知道《山海經》提到的盤古大陸、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甚至月球起源、宇宙起源及歷史進程(包括《推背圖》預言的人工智慧紫薇聖人管理地球、智能武器機器人無人機戰爭、大同世界星際時代和神級外星人平起平坐)等各種奇聞趣事,請搜索關注「宇宙通鑑」最新版,作者會給您抽絲剝繭、細細捋來,提前聲明,您可千萬不要被書中驚世駭俗的事物給嚇尿了。

書中內容不是讓人來迷信的,你要是迷信或是不信,都不是正確的看書態度,如果你體驗完書中的宇宙劇情後能悟出一些東西,得到了提升,甚至是悟道(了解宇宙這個虛擬世界的攻略)、得道(在輪迴中順利進入大同世界成聖成神成佛然後擺脫輪迴),這才是最重要的!達到佛的境界,你就可以創造和管理(主宰)你自己的宇宙,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宇宙在你心中!

有人說過:「寫歷史學術著作,只要對歷史有一個解釋的構想就可以,提出一個解釋的模型,只要能解釋得通,就是歷史寫作!並不一定非要恢復歷史的真相。歷史學家不負責找真相,找真相是偵探幹的活。」雖然作者不是歷史學家,更不是偵探,但作者肯定是在用「心」構建一本宇宙歷史學術著作。這本書每兩個月就會有很多變化,因為這是宇宙中唯一一本不斷升級、進化、迭代的智能書!這本書在不斷接近宇宙最真的真相。

也可以把《宇宙通鑑》看成是各種未解之謎的碎片合集。也許每個碎片可以有無數種解讀思路,通向不同的方向,但是要想系統地串起這些碎片,每個碎片只能有一種解讀思路,才可以完美地拼接起所有碎片,才可以符合宇宙真相,因為宇宙真相只有一種,而且是一條連貫的線,如果任何一個碎片的解讀方向錯了,都會導致宇宙主線劇情的中斷或通向別的方向,那麼宇宙歷史進程演化到今天,就不會是我們看到的這個宇宙了。

相關焦點

  • 由《求幸福齋隨筆》中對《推背圖》中數象的解讀而言說
    宋太祖當政後,將《推背圖》打亂順序,並弄了很多版本,雜揉其中。朝代更疊,轉眼到了清朝,金聖歎批註的版本「金批本」,進入清宮,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從清宮流出。民國建立後,於1912年和1915年,發行了兩套《推背圖》,很多人看的大部門是民國四年的版本。金聖歎老先生,對推背圖之前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批註的尤為精彩。
  • 易經思維梳理《推背圖》,尋找隱藏著的秘密
    《推背圖》是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易經預測經典著作,對於《推背圖》的研究者不計其數但是都沒有闡述清楚其中的易學原理,今天我們用易經思維來嘗試解讀這部偉大的經典。《推背圖》由於歷史傳承等諸多因素變得更加神秘,也變得更加雜亂,它共有六十象,主要包涵:一個幹支、一個卦象、一幅圖像、讖語、「頌曰」律詩一首,共五個部分。
  • 《三十六計》《冰鑑》《推背圖》都是偽國學
    世界各地圖書館現存《推背圖》,至少有數十種之多,基本都成書於清代及其以後。其中包括六十七圖本、六十五圖本、不同內容的六十圖本,等等。不同版本的《推背圖》,所記之事、所用圖文等都不同。相比之下,金聖歎批本的《推背圖》「預言」之事最多。所謂「金批」《推背圖》首現於1915年。出版者聲稱,此書是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由宮中流出,並經張之洞證實,確認為金聖歎親手批註。
  • 關於易經、讖緯、推背圖的討論
    古社村夫南懷瑾的東西,你可以說他說的「有道理」,也可以說他是在講他的人生經驗,但就是不能說他在解讀經典,因為他那些解讀,從文本研究的角度去講的話,基本是胡侃神吹。笑天宇朱熹好像說過,讀周易跟讀其他書不一樣。
  • 《推背圖》的作者是何人也?李淳風、袁天罡被世人無故甩鍋
    咚咚咚~~今天的酸奶頻道開始拉,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嘮一嘮《推背圖》這個奇書的作者,感興趣的朋友快點拿好零食,乖乖坐好,節目現在開始~《推背圖》作為一部能夠預測未來的奇書,當中的每一象都對應著古代哲學經典《易經》中的每一個卦象,還對應這歷史上真真切切發生過的大事件。
  • 1300年前的《推背圖》,真的能預測人類2500年的命運?
    《推背圖》是中華預言第一奇書,傳說它是唐太宗李世民為推算大唐國運,下令當時兩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編寫的。融合了易學、天文、詩詞、謎語、圖畫為一體。《推背圖》共有六十象,每象以幹支為序號,由一個卦象、一幅圖像、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共四個部分組成。 預言了從唐代開始之後數千年,一直到未來世界大同,即將發生在重大社會歷史事件。是中國古代未來學巨著。
  • 李淳風著《推背圖》的傳說
    當然,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一幕出現在這天晚上:李世民在宮內宴請他的武將,行酒令時,叫大家各自報出自己的小名,輪到李君羨,他不好意思地說自己的小名:「我叫五娘子……」眾人大笑,男人竟有此女人名。但李世民心裡緊了一下,當然沒流露出來,而是打趣道:「李君羨,你是何樣的女子啊,如此勇猛?!」夜宴散了,眾武將告別皇帝,李君羨也走了,他還要去玄武門值夜班。在偌大的皇宮中,李世民難以入睡。
  • 中國第一神書推背圖做出過哪些精準預言?它預測世界未來會怎樣?
    而《推背書》則是集合了卦象和推算之論的奇書。它的內容清晰且簡潔,僅有六十圖畫,六十卦象。但它昭示的結果卻精緻之又精,準而又準。《推背圖》作於唐代,出世的理由很簡單,唐太宗李世民想要推斷大唐運勢,就請玄學大師郭天罡和李淳風二人推算。李淳風大師投入工作便一發不可收拾,除了推斷出大唐的國運,竟接二兩三的把兩千年後的運勢也算出來了。
  • 《推背圖》第二十四象:幹戈四起疑無路,指點洪濤巨浪中
    關於這本書我就不做過多的解讀了,還是那句話:信則有不信則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其他觀點的歡迎評論區交流探討,至於那些無理的謾罵者,你們放寬心,生氣算我輸。好了進入整體,本象的標題為:丁亥,兌下巽上,中孚「丁亥」是本象時間的推測依據,《推背圖》的成書時間為公元630年,再根據幹支紀年法推測出本象的大概時間為1230年左右。
  • 李淳風與袁天罡《推背圖》
    《推背圖》在中國預言中可謂家喻戶曉。它是唐初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由任司天監的李淳風和隱士袁天罡共同編著的圖讖。書名《推背圖》是根據第六十圖象(最後一象)中的頌曰「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而得。
  • 推背圖第42象:越解越迷
    天下第一奇書《推背圖》預言了從唐朝李世民之後的2000多年的歷史大事,到目前為止,還有未來500多年的歷史也在其預言範圍內。此書的預言,從唐朝到清朝的預言一說一個準,精準到讓統治者驚恐,所以此書在很多朝代都被列為禁書,甚至在宋朝時這本書被統治階級下令將其象次強行打亂,直到清朝,大才子金聖歎才又重新整理並對其中的象位進行了批註,我們現在市面流通的大多是金聖歎版本《推背圖》,不過對於此版本的推背圖也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說《推背圖》應是民國時期的杜撰品,理由金聖歎在1661年8月7日被殺頭,而其書的第34象精準預言了太平天國起義
  • 預言奇書《推背圖》臺北圖書館藏版!60圖原件裝裱,極其珍貴!
    臺灣版圖書館《推背圖》的序,舊書新裝裱,無論從材質,還是字體,都可以感受年代的厚重!《推背圖》第一象,盤古開天,手託日月!在金聖歎註解版中,現在處在43象到44象之間,而臺北圖書版收藏的這個版本,現在要後退2象,大約在45象到46象之間,大家自己對比一下。
  • 推背圖:中國超越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古今中外的預言書,中國的推背圖尤為準確,書中記錄的大小國事均在後朝歷代得到了證實。傳說它是唐太宗李世民為推算大唐國運,下令當時兩位著名的道士袁天罡和李淳風編寫的。傳說此袁李二人精通陰陽八卦奇門術數,道術高深,並具有洞察未來的「天眼神通」。
  • 解讀窮算命,富燒香,還有那些隱藏在推背圖裡的無可奈何
    圖啥?第一個理由,為了修行!動物修行,會遭遇雷劫,人是道體,修煉效率高,沒有雷劫,因此他們要選擇人類做香童子!第二個理由,接受了大能的任務。無論那個理由,都很強大!人間多了一個職業,出馬弟子。不得不提到《推背圖》,號稱中華預言第一奇書,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為推算大唐國運。兩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隆重推出《推背圖》。這本書,非常有特色,不明說!用詩詞、謎語、圖畫表達,讓你猜!
  • 在《推背圖》出現的五個女性,有四個結局悽涼,僅有一個得以善終
    今天我們聊的依然是古代奇書《推背圖》,但今天不給大家解卦,不跟大家說哪一象對應歷史啥的,免得大家說酸奶馬後炮,今天就想跟大家一起聊聊天,嘮一嘮在推背圖中曾出現過的女性們。大家都知道《推背圖》是唐朝初年由袁天罡和李淳風這兩位易學大師所創作的,是為了滿足唐太宗李世民想要得知唐朝未來命運的願望。
  • 世界四大神奇的「預言」,《推背圖》、《諸世紀》上榜!
    當今世界,人類歷史經過萬餘年的發展,「預測未來」的書籍記載很多,小編認為《霍比預言》、《塞萊斯廷預言》、《推背圖》、《諸世紀》,算是世界四大最為神奇的「預言」!三、《推背圖》在我國的大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找到袁天罡和李淳風師徒,讓他們推測大唐的國運。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人一推測起來,便不可只知,一直推到了第60象,推測的時間跨度達到了2000年之後的今天。《推背圖》構建了一個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體系,即「帝制時代」到「共和時代」再到「大同時代」這樣一個命定式的發展理論體系。
  • 我國推背圖的一則記載,為何日本看後很緊張呢?
    尤其是古代的很多奇書,到現在其準確的預言都讓世界感嘆,最典型我國的推背圖,就是如此。而我國推背圖中的一則記載,為何日本看後至今都很緊張害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推背圖是我國古代封建時期的奇書,據說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和預言家,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撰寫。據說是李世民為了預測唐朝國運而作。這本書出來後,其裡面反應的卦象,基本上驚人的都得到了驗證。
  • 《推背圖》第60象預言:天母聖王
    《推背圖》第60象 癸亥 坤下兌上 萃卦讖曰:一陰一陽,無終無始;終者日終,始者自始。頌曰: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金聖歎註解:一人在前,一人在後,有往無來,無獨有偶,以此殿圖,其寓意至深遠焉。
  • 推背圖
  • 《推背圖》關於世界大同的預言:一人為大世界福,手執籤筒拔去竹
    ——《推背圖》各位讀者大家好,又到了每日推背時間了。之前寫了一篇預言,很多讀者強烈要求繼續更新這方面的文章,今天就繼續滿足大家。同時我也要講一些話,既然是預言,那就是有人信有人不信。因為信有信的說法,不信也有不信的理由。但總有一些人把自己的看法強加到別人身上,進行無端的謾罵和指責。